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創世記典Online(ⅤI):承諾謊言•崩碎的銀之丑面!
.
桑青與桃紅(新世紀珍
.
三輩子(二版)
.
三輩子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桑青與桃紅
作者:
聶華苓
分類:
小說
/
其他小說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1999/8/3
ISBN:957132292X
書籍編號:AK0002
頁數:287
定價:
240
元
優惠價:
79
折
19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目前缺書中
目前缺書中:暫時性存量不足,或需與供應商確認後才能訂購。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桑青與桃紅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桑青與桃紅 本書以近代中國政治動亂的時代為背景,敘述主角人格分裂的悲劇。桑青、桃紅實為女主角同人,代表她的兩種身分,整個故事正是她人格上分裂蛻變的經過。開始時,她是桑青,一個純真的中國內地女孩;結尾時她成了桃紅,在美國遊蕩的縱慾狂人。作者以此來寓言近代中國的悲慘情況,但作者寫的是人,而非政治。 本書以印象式的速寫形式,強烈的爭議話題,是作者最具特色之代表作。 楔 子 「我不叫桑青!桑青已經死了!」 「那麼,請問,你叫什麼名字?」美國移民局的人問。 「叫什麼都可以。阿珠,阿綢,美娟,春香,秋霞,冬梅,秀英,翠芳,妞妞,寶寶,貝貝,蓮英,桂芬,菊花。乾脆就叫我桃紅吧!」她穿著桃紅襯衫,肉色三角褲,光著腿,赤著腳。 移民局的人站在她的房門口,黑西裝,灰底黑條領帶,大陰天也戴著墨鏡。兩 片大墨鏡遮住了臉上主要的部份:眉毛、眼睛、鼻樑;只露出光禿禿的頭頂,尖下巴,高顴骨 鷹鉤鼻,還有一小撮仁丹鬍。 他從公事包裡拿出一張表格。上面填著密密麻麻的鋼筆字。表格角上有個號碼:(外)字八九——七八五——四六二。另一個角上別著一張女人照片。照片底下的名字是「桑青」。表格有一個項目打為紅鉤。那一項是「申請永久居留」。 他指著桑青的照片。「你明明是這照片上的女人。你瞧,桑青左眼下邊有一顆痣,右耳墜上有一個小缺口。你——」他指著桃紅。「你的左眼下邊也有一顆痣,右耳墜上也有一個小缺口。」 桃紅笑笑。「黑先生,你的幻想太豐富了。你看到的全是幻象。我看到的才是真的。你知道我在你身上看到什麼嗎?你是老虎身子九個人頭。」 「請別開玩笑。」移民局的人不動聲色。「我可不可以進來和你談一談?」 「只有一個條件:你絕不能叫我桑青。」 移民局的人走進房,看看四週。「這房間沒有家具。」 「家具是桑青的。我可不要死人的東西,叫收舊貨的救世軍收走了。家具也礙手礙腳的。我喜歡自由自在。」 桃紅推開地板上堆著的衣服、紙盒子、啤酒罐、報紙、顏料、紙片,坐在地板上,拍拍身邊的地板。「請坐吧!」 房間裡到處堆著東西。移民局的人沒有地方可坐,站在房間中央看四週的牆壁。牆上歪歪斜斜寫了許多字。有的是英文。有的是中文。 花非花 我即花 霧非霧 我即霧 我即萬物 女生鬚 男生子 天下太平矣 誰怕蔣介石 誰怕毛澤束 Who i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桑青殺父拭母拭夫殺女 頭生腿間 陰部生頸上 正常的人 柯寧斯無線電工廠 驚告牌 小心安全第一 超過此處必須戴眼罩 不要跑不要隨便動手 急診處 工作遊樂無論何處無論何時安全第一 電動鏡子電動梳子電動牙刷電動 腦電動人電動風電動太陽電動 月亮電動接吻電動性交電動上帝 電動聖母電動電動電動電動 電動生殖器 一女人於獨樹鎮 單車道開車肇事 原因不詳 姓名不詳 牆上還塗了幾幅畫: 赤裸的刑天斷了頭,兩個乳頭是眼睛,凸出的肚臍眼是嘴巴。一隻手拿著一把大斧頭向天亂砍。另一隻手在地上摸索。旁邊有一座裂口的黑山。裂口邊上有個人頭。 一個高大的人端端正正坐在太師椅上。金錢豹的臉:金額頭,金鼻子,金顴骨,黑臉膛,黑眼睛,白眉毛,額頭描著紅白黑三色花紋。他打著赤膊露出胸膛。胸膛是個有欄柵的神龕。 神龕裡有一尊千手佛。所有的佛手向欄外抓。佛身還是在神龕裡。 一個赤裸裸閉著眼的女人,腰間繫了個黑色大蝴蝶結,兩條縋子拖到地上。四週灑著玫瑰花。一條小北京狗蹲在旁邊,昂頭看著蝴蝶結上吊著的卡片:桑青千古。 移民局的人站在房間裡,仍然戴著墨鏡,手裡拿著筆和記事本。「我可以把牆上的東西抄下來嗎?」 「你抄吧,我可不在乎。你要調查桑青,我可以供給你許多資料。她的事我全知道。不論她在哪兒,我總是在場的。請問,你到底要調查桑青的什麼罪?」 「這是移民局的機密,我不能告訴你。我能不能問你幾個問題?」 「假若問題是關於我桃紅的,無可奉告。假若問題是關於桑青的,我絕對盡我所知道的告訴你。」 「謝謝你的合作。」移民局的人頓了一下,看看手裡桑青填好的表格。「桑青是哪國人?」 「中國人。」 「哪兒出生?」 「南京。」 「哪年哪月生?」 「一九二九年十月廿六日。」 「你——」移民局的人突然指著桃紅。兩片大墨鏡盯著她。「你生在哪兒?妳是哪年哪月生?」 桃紅笑了。「黑先生,你別跟我要花腔!你以為我會告訴你我也生在南京,我也生在一九二九年十月廿六日,那你就可以證明我桃紅就是桑青。黑先生,你錯啦。我是開天闢地在山谷裡生出來的。女蝸從山崖上扯了一枝野花向地上一揮,野花落下的地方就跳出了人。我就是那樣子跳出來的。你們是從娘胎裡生出來的。我到哪兒都是個外鄉人。但我很快活。這個世界有趣的事可多啦!我也不是什麼精靈鬼怪。那一套虛無的東西我全不相信。我只相信我可以聞到、摸到、聽到、看到的東西。我……」 「對不起,桑青,我能不能……」 「桑青已經死了,黑先生。你可不能把一個死女人的名字硬按在我頭上。」 「你們倆簡直就是一個人。」移民局的人的仁丹鬍微微翹了一下。他用手扶正了兩片大墨鏡。 「不對。桑青是桑青。桃紅是桃紅。完全不同。想法,作風,嗜好,甚至外表都不同。就說些小事吧。桑青不喝酒;我喝酒。桑青怕血,怕動物,怕閃光;那些我全不怕。桑青關在家裡唉聲嘆氣;我可要到外面尋歡作樂。雪呀,雨呀,雷呀,鳥呀,獸呀,我全喜歡!桑青要死要活,臨了還是死了;我是不甘心死的。桑青有幻覺,我沒有幻覺。看不見的人,看不見的東西,對於我而言,全不存在。不管天翻地覆,我是要好好活下去的。」 「抽煙嗎?」移民局的人從煙盒裡抽出一支煙。 「好主意!桑青不抽煙。咱們來抽一支煙慶祝桑青的死亡吧!」她自己點燃了煙,躺在地板上,朝天噓著煙子。窗子是開著的。一陣風吹進來。地板上的報紙吹得沙沙響。「啊——啊——多好的風。」她在地板上和風打著滾。 移民局的人扭過頭,走開去關窗子。「黑先生,請別關窗子。風要吹,水要流。你是堵不住的。」桃紅解開襯衫扣子,露出胸脯。 「多好的風!簡直就是張小鹿皮!」她手裡的煙落在地板上。 「桑青,請你莊重一點。」移民局的人用腳把煙踩熄了。 「桑——青——已——經——死——啦——我——是——桃——紅——。」 「請你把衣服穿好。」 「就是我穿著衣服,裡面的身子還是赤裸的呀。」 「別開玩笑。我是代表美國司法部移民局來調查桑青的。」移民局的人在風裡打著哆嗦。 「你既然是桃紅,我需要你的合作。請你把桑青的事講給我聽。」 「好。且聽我慢慢道來。」桃紅躺在地板上,頭枕兩手,晃著二郎腿,不住嘴地說下去。 她說的是中文。移民局的人不懂,在房裡來回踱著步子,把地板上的東西踩得沙沙響。他打了幾次手勢叫桃紅住嘴。她仍然用中文不停地說下去。風一陣陣吹來。 「請問,」移民局的人終於打斷了她的話。「我可不可以用你的洗手間?」兩片大墨鏡在鼻樑上溜下去了,露出兩叢濃黑的眉毛。仍然看不見他的眼睛。 「當然可以。」 他再走進房的時候,桃紅敞著胸脯站在窗口,朝窗外淡淡笑著,肚子微微鼓起。 移民局的人拿起公事包走了,連一聲再見也沒有說。 重劃《桑青與桃紅》的地圖 李歐梵 《桑青與桃紅》第一部首頁附有一張美國中西部的地圖,是桃紅寫給移民局的第一封信的說明: 「我就在地圖上那些地方逛。要追你就來追吧。反正我不是桑青。……到了一站又一站,沒有一定的地方。我永遠在路上。」 這幾句話所顯示的當然是流放(exile)的主題。當我初讀此書的時候,大概是在七0年代吧,滿腦子都是流放和疏離意識,以及由此而生的自我認同的困擾。讀完此書後,我感慨萬千,覺得自己又是桑青,又是桃紅,但又與兩者不盡相同(我畢竟還是男人)。我也是一個因留學而「自我放逐」在美國的中國人,雖生在大陸,但並不能認同大陸的中國,而對台灣的情結仍然是千絲萬縷,後來拿到學位在美國教書的時候,竟然也發生了居留問題,心裡無數次想寫信給移民局官員解釋並抗議,最後還是在一氣之下,一走了之,到香港教書去了。(後來又重回美國,那是後話。)記得在整理行裝的時候,找到了幾張美國地圖,我那時還不會開車,每次搭朋友的順風車去各地旅遊時,都自充看地圖的嚮導,也就和地圖結下了不解緣。因看美國地圖而引起的疏離和無根感,與桃紅的心態頗有些相似之處。 然而我當時畢竟太年輕;心目中並沒有繪出桑青的地圖——「祖國」的千山萬水,大好河山,我雖有動亂時抗戰逃難的記憶,但覺得它是夢魘,不願意多想,卻反而因「無根」而故意去研究美國文化,這是一種頗為矛盾的心理。看完了《桑青與桃紅》,使我心中頓時又充實了很多,桃紅雖在逃亡,後面還有想像中的追兵(移民局官員),但她也帶回一個「她者」——桑青,因為這兩個人物本是「雙重性格」的同一人。我感到桃紅的虛空是「虛」的,甚至是虛構的,而她的前半生——桑青的經歷,才是紮紮實實的歷史,是廿世紀中國知識份子顛沛流離的真實的見證。所以,我當時認為桃紅向移民局交代的證據——桑青的日記——其實就是中國近代史。而移民局又有哪個官員真正懂得中文,更遑論對中國近代史有興趣? 於是,我似乎又從桃紅轉向桑青,從小說走回歷史,開始研究中國了。然而,我又不能像大部份保釣運動的領袖一樣,為了對台灣的不滿而認同中共,作紅色的夢。(我想桃紅也可能走向這條路)。於是,我的另一個「認同危機」又應運而生了。 以上這些瑣碎的回憶,只是為《桑青與桃紅》作個見證,因為它為我這一代,和較早一代的留學生勾繪出一個動人的心路歷程。那張美國地圖,其實是有象徵作用的,它表面上所標誌的是美國的中西部,但是背後所顯示的卻是流亡美國的中國知識份子心目中的中國:它既是歷史,也是神話。這一種從心理或文化角度對地理和空間的描述,目前文學理論家常用一個字來形容:「remapping」——重新繪製心目中的「地圖」,也就是對原來的情境作一個新的解釋。 真沒有想到,《桑青與桃紅》這本書也歷盡滄桑,每次出版,似乎部引起一陣風波,而這本書的意義,也隨時代的變遷而不同。因此,我也數次作詮釋上的調整,不停的作「remapping」。七0年代初出版的時候,它的意義是政治性的。(在《聯合報》連載的中途被禁。在藝術上是「先鋒」性的,因為它的敘事技巧和心理分剖方法,都和我們當時所讀的西洋小說和文學理論不謀而合。對留學生讀者而言,它又是「認同混淆」的見證和考驗。到了八0年代,女權和女性主義抬頭,這本小說又被視作探討女性心理的開山之作。我記得讀過一篇書評,是一位美國女權主義的學者寫的,她批評「這本小說的思想還不夠前進」,兩女主角的「雙重人格」心理問題,到了八0年代反而認為是老調了,當然,在這篇書評中,對於中國近代史隻字不提,更談不到知識份子的認同問題。然而,不知不覺之中,這本書仍然在冥冥之中牽引著我,使我認識它的作者聶華苓女士,而且在八0年代末期,竟然變成了她的女婿。記得我時常在週末從芝加哥開車到愛荷華,車上也帶了地圖,但開慣了,那條80號公路,我瞭如指掌,那裡可以停車加油,那裡有麥當勞漢堡可吃,那裡有好風景可看,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從芝加哥開車向西走,開始時路上有走不完的人和開不完的車,快過愛荷華邊界時,人和車都少多了,四周的田野廣闊無比,「一道又一道的地平線在後面闔上了。一道又一道的地平線在前面昇起來了。」我雖沒有像桃紅一樣把車速開到每小時一百里,但心情卻迥然不同,非但不感到失落,而且還頗為「落實」。也許,正如我對這段路的地圖瞭如指掌一樣,我對美國這塊土地——特別是中西部,也開始有相當程度上的認同,而華苓似乎更是如此,她在八0年代所寫的《千山外水長流》,就和《桑青與桃紅》大異其趣。我們都在下意識之間作了另一次的「remapping」。 到了九0年代,使我最料想不到的是:幾乎不約而同的,幾位在美國大學教中國文學的教授朋友都採用這本小說作教科書,而研究亞美(Asian-American)文學的學者,最後也「發掘」了這本小說並肯定它的價值。這一次,《桑青與桃紅》又從「女性主義」走入所謂「Diaspora」研究的領域。這個字原指猶太人流散移居到其他國家,目前的用法,似乎泛指從原籍國移居他國的移民。這個現象,在廿世紀末期更形顯著,移民潮一波又一波,就美國而言,近廿年移民來的亞洲美國人,都變成了Diaspora的成員。這些新移民與過去不同的是:他們與原來「祖國」的關係並沒有隔斷,而且來往頻繁,因此,他們也都是「雙語」和「雙重文化」的實踐者。於是,《桑青與桃紅》又被視為這一方面的始作俑者,因為早在七0年代這本小說就在探討移民問題了,而且,它所代表的正是「雙重個性」所涵蘊的雙重文化和語言。從散居移民的立場再來詮釋這本小說,我再次領悟到桃紅給移民局官員的信的特別意義:她是在向所在國解釋為什麼要從祖國離散。桃紅寫到第四封信時,又附了一張地圖,但仍然無法解決她的認同和歸宿問題,地圖愈詳盡,她愈失落。「到了一站又一站,沒有一定的地方。」 然而,到了廿世紀末,離散和移居已成了常態,大家的身邊和心裡都攜帶了好幾張地圖,而且,交通方便,來來往往走多了,路也熬了,並不感到失落。如果桑青/桃紅還活著,我想她也不致於感到隔絕了吧?說不定早已變成美國公民,在中、西部都買了房子定居,成家立業,也不需要再向移民局官員寫信了,倒是會時常寫信給大陸離散已久的親戚朋友。 在這個世界性的移民大地圖中,我們都是桑青與桃紅的子孫。值得我們慶幸的是,這本小說終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而永垂不朽。
聶華苓 湖北人。1925年出生, 1948年在南京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 1949年至台灣,至1960年一直擔任《自由中國》編輯委員及文藝主編。 1962年起,任教於台灣大學與東海大學。 1964年,受聘為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顧問。 1967年,和安格爾(Paul Engle)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77年,與安格爾一同被推薦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美並曾獲頒三個榮譽博士學位。1981年,與安格爾一起獲得美國五十州州長所頒文學藝術貢獻獎(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 to the Arts),1981至82年,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Neustadt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評審員, 1988至89年,任美國飛馬國際文學獎顧問。 已出版二十二本書,包括小說、散文、以及評論文章,並譯成英、義、葡、波蘭,匈牙利……多國文字發表。《桑青與桃紅》一書亦譯成多國文字,其1989年美國版獲1990年「美國書卷獎」(American Book Award)。 《桑青與桃紅》以近代中國政治動亂的時代為背景,敘述主角人格分裂的悲劇,『桑青』、『桃紅』其實同為女主角的名字,代表她兩種身分,整個故事正是她人格上分裂蛻變的經過。故事開始時她是桑青,一個中國內地的女孩子,一片純真,到故事結尾時她變成了桃紅,一個不折不扣的縱慾狂人,由美國中西部遊蕩至紐約。聶華苓並非單是刻劃一個性狂態者的病歷身世,這篇小說不是只宜作心理病理學臨床個案研究,作者其實以此寓言近代中國的悲慘情況,說明中國政治上的精神分裂正像瘋者混亂的世界。 聶華苓著作 一、創作 (1)葛藤(中篇小說),一九五三年,台北自由中國雜誌社出版。 (2)《翡翠貓》(短篇小說集),一九五九年,台北明華書局出版。 (3)《失去的金鈴子》(長篇小說),一九六0年,台北學生出版社出版。一九六四年,台北文星書店再版,一九六五年三版。一九七七年台北大林書局出第四版。一九八一年,北京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第五版。 (4)《一朵小白花》(短篇小說集),一九六三年,台北文星書店出版。 (5)《夢谷集》(散文集),一九六五年,香港正文出版社出版。 (6)《桑青與桃紅》(長篇小說),1.一九七六年,香港友聯出版社出版。一九八0年,北京的中國青年出版社再版。一九八六年,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出第三版。2.英文版於一九八一年由紐約Sino Publishing Company和北京的新世界出版社聯合出版。一九八六年,倫敦的Womens Press出第二版。3.一九八五年,克羅西亞文的版本由南斯拉夫的 GlObus出版社出版。4.一九八六年,匈牙利文的版本由匈牙利的Artisjus出版社出版。5.一九八八年,台灣版本由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一九九七年,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第二版。 (7)《台灣軼事》(短篇小說選集),一九八0年,北京出版社。 (8)《三十年後》(散文集),一九八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 (9)《王大年的幾件喜事》(短篇小說集),一九八0年,香港海洋文藝社。 (10)《愛荷華札記》(散文集),一九八三年,香港三聯書店。 (11)《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散文集),一九八三年,香港三聯書店。一九八六年花城出版社再版;香港三聯書店出第三版。 (12)《千山外,水長流》(長篇小說),一九八四年,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香港三聯書店。 二、翻譯 (A)英譯中: 1.《德莫福夫人》(亨利.詹姆士),一九五九年,台北文學雜誌社。一九八0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 2.《美國短篇小說集》,一九六0年,台北明華書店。 3.《沒有點亮的燈》(美國短篇小說集),一九八一年,北京出版社。 4.《遣悲懷》,一九七0年,台北晨鐘出版社。 (B)中譯英: 1. The Purse,一九六三年,香港Heritage Press。其中收集聶華苓的三篇小說。該書已譯成葡萄牙文在巴西出版。 2. Eight Stories,一九六三年,香港Heritage Press。其中收集了聶華苓、張愛玲、陳若曦等女作家的小說。 3. Poems of Mao Tse-tung(與Paul Engle合譯),一九七二年,美國Simon and Schuster以及Dell各出一版。一九七四年,英國Wildwood Press再版。 4. Literature of Hundred Flowers(一九五七年左右在大陸被打成右派的作家的選集),一九八一年,美國的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出版,共兩大卷。 三、英文作品 A Critical Biograph of Shen Tsung-wen《沈從文評傳》,一九七二年,紐約的Twayne Publishers出版。
睡眠的航線
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
小說 BLUE LO
小說 BLUE LO
暫坐
廢都(典藏精裝版)
怪城少女
沙壇城
銀魂 3年Z班銀八老
銀魂 3年Z班銀八老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