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劃掉劃掉劃掉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巴黎少女,一九四二
Journal
作者:
伊蓮娜•貝赫
譯者:
林雅芬
分類:
文學
/
經典散文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出版社:
先覺
出版日期:2009/12/30
ISBN:9789861341460
書籍編號:kk0257546
頁數:320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巴黎少女,一九四二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巴黎少女,一九四二 「翻開日記的第一頁,你就知道這不是一般的作品。」 ★ 60年後首度公開,一位巴黎少女勇敢面對時代的日記,屢創法國出版界奇蹟,售出24國版權! ★2008年法國書籍票選大獎入圍,法國版「安妮日記」,歐洲媒體競相報導 ★榮獲法國在台協會贊助出版 一個走在一九四二年巴黎街頭的年輕女孩,自這年春天起就隱隱有股不安的預感,於是從四月開始寫下她的日記。儘管時空距今已超過半個世紀,我們卻彷彿在日記的每一頁裡與她同在,陪伴著這位德軍占領時期在巴黎街頭時感孤單的女孩,日復一日。在那個寂靜的巴黎,她的聲音依稀不遠…… 一九四二年一定仍有一些午後時光,戰爭與占領軍在這些街道上是遙遠而不真實的。但對一位名叫伊蓮娜•貝赫的年輕女孩來說並非如此,她自知身處災難與野蠻核心,卻無法向身邊可愛卻冷漠的路人訴說。於是她寫下這本日記。 她是否曾預料到,遙遠的未來會有人讀到這本日記?或者只是害怕自己的聲音將如同數百萬遭屠殺的人一樣,就此消逝不著痕跡?現在,讓我們靜靜地打開扉頁,聆聽伊蓮娜的傾訴,與她並肩同行,她的聲音與身影將伴隨著我們一生。──法國作家 派屈克•蒙迪安諾 本書序文 ◎歐美媒體佳評: 出版界的奇蹟!──《自由報》 一份尊嚴與人性的紀錄。──《明鏡週刊》 這本日記的美,特別在於它本身所散發的女性特質。伊蓮娜•貝赫是法國的安妮•弗朗克。她的日記正是一位堅強女性的感人見證報導。──《法蘭克福匯報》 一位目光明澈的觀察者。──《新蘇黎世報》 伊蓮娜•貝赫從一個享有特權、前途無限的少女,轉變為不得不與人類經驗中的「惡」的殘酷難題親身搏鬥的成人。她始終保有的清澈、冷靜和悲憫,將她提升到英雄的高度。──《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大屠殺文學極具價值的作品,喚起某個逝去的生命裡曾有的甜美,也提醒我們這份甜美在這些悲劇時刻中如何遭受無情的抹煞。──《科克斯評論》 讀這本日記,彷彿觀看日落:歷歷如繪,一場無以阻攔的沒入黑夜之旅。──《歐普拉雜誌》 喝喝覆盆子汁、郊遊踏青、拉拉小提琴的平凡日常,與日復一日的恐慌驚懼二者之間,不可承受的混融交疊。──《世界日報》 令人屏息之作。所有對歷史洪流下的個人處境有興趣及喜愛精采好書的讀者必讀!──《父親的祕密戰爭》作者露莘妲•弗朗克斯 伊蓮娜•貝赫活力洋溢的聲音──充滿痛苦、悲憫、憤怒與反抗──在書頁中湧現。一份法國受納粹侵占時期的獨特紀錄。──《出版人週刊》 這正是善良的人遭摧殘、性命受到無情掠奪的真實寫照。──《華盛頓郵報》 伊蓮娜•貝赫的文筆充滿靈性、熱情與聰慧,六十多年後讀來尤其讓人痛心。──《猶太人週報》 非常迷人,深深觸動人心。又一部重要的大屠殺文學經典。──《波士頓環球報》 令人驚異不已的紀錄文件。黑暗時代中人性靈魂之美的証明。──《時代週報》 驚人、機智、不可思議,而且優美。本書既是時代紀錄,也是文學佳作。──《法蘭克福評論報》 與野蠻相抗的嘶吼。一份動人的、歷史性的傑出紀錄。──《新蘇黎世週日報》 「我必須藉寫作來完成某個任務, 我必須讓其他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1943年8月25日星期三 今天我把日記本再次從抽屜裡拿出來,是為了讓媽媽把它帶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 我試著著手進行這個痛苦的「敘述」工作,因為對我而言這是個功課, 或許我是唯一能夠完成的人。 有些人已知內情,但卻視而不見,我無法說服這樣的人, 然而對於那些被蒙在鼓裡、或是有心想要了解真相的人,我有義務啟發他們。 我們若不先揭開所有骯髒事情的面紗,又如何啟發人性呢? 假如我們不讓人了解到他所犯下的錯事影響範圍將會有多大, 那麼如何能淨化世界呢? 一切的關鍵在於了解。我所憂慮且深受折磨的是這個真相。 我們無法藉由戰爭為自己所承受的痛苦討回公道, 因為血液只會號召血液,而人們將會深陷在自己的冷酷惡毒與盲目之中。 倘若我們能夠做到讓人們「了解」到自己所做的壞事有多糟糕, 假如我們能夠給他們一種公正且完整的眼光, 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身為人類的驕傲,該有多好! 目錄 序 以詩心照亮黑暗的勇敢女孩 ──派屈克•蒙迪安諾 伊蓮娜•貝赫與她被剝奪的一生 ──瑪希耶德•傑柏 伊蓮娜•貝赫的家人 這就是我的日記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伊蓮娜•貝赫在被逮捕當天寫給姊姊丹尼絲的一封信
伊蓮娜•貝赫 H眤l�ne Berr 1921年3月27日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猶太商人。二次大戰期間她遭受納粹迫害,在貝爾根•貝森集中營因傷寒病逝。 寫下這本日記時,伊蓮娜芳齡二十一,是一個醉心於文學和古典音樂、才情洋溢的索爾邦大學英語文學系學生。1942年,維奇政府的反猶太人法律慢慢撼動她的生活。她被迫戴上黃色六角星標誌,並意識到命運正悄然改變。她細膩的筆觸,如實記錄了一個巴黎上流社會的千金、無憂無慮的少女,如何一步步走向厄運。 五十多年來,這份手稿一直是貝赫家族充滿傷痛回憶的珍貴收藏,後來在大屠殺紀念館幾位學者的努力之下,伊蓮娜•貝赫的日記得以公開,成為充滿傳奇的文獻。當年主修英語文學的伊蓮娜,對巴黎在德軍占領時期的氣氛和人性心理刻畫動人。發現手稿的編輯評述:「翻開日記的第一頁,你就知道這不是一般的作品。」
紋青:不只是刺青,從
紋青:不只是刺青,從
春風渡少年
走上歷史之路
做好今天該做的就夠了
人生喜事
不是只有玉里麵:神山
離開漁村以後
半場香港,半場臺灣
顯於文:楊宗翰文集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