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開悟經典
.
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
.
論李鴻章
.
遊歐心影錄節錄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梁啟超說佛(全彩)(新版)
作者:
梁啟超
分類:
哲學•宗教
/
佛教
叢書系列:古學今用52
出版社:
海鴿文化
出版日期:2011/1/5
ISBN:9789866340574
書籍編號:kk0284865
頁數:160
定價:
250
元
優惠價:
82
折
20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梁啟超說佛(全彩)(新版)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梁啟超說佛(全彩)(新版) 梁啟超說:絕對清涼無熱惱,絕對自由無繫縛,絕對安定無破壞,絕對平等無差別的境界,大概是涅槃真義吧! 中國佛法的興衰 眾生的自性就是佛,但他們的自性卻被偶然出現的煩惱所遮蔽。當煩惱淨化之後,眾生自己就是佛。——佛陀 佛法初入中國,相傳起於東漢明帝時。正史中記載較詳者,為《魏書•釋老志》。其文如下: 「漢武……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有浮屠之教。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聞之,未之信了也。後孝明帝夜夢金人,頂有白光,飛行殿庭,乃訪群臣,傅毅始以佛對。帝遣郎中蔡、博士弟子秦景等使於天竺,寫浮屠遺範。仍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東還洛陽。中國有沙門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又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明帝令畫工圖佛像,置清涼台及顯節陵上,經緘於蘭台石室。之還也,以白馬負經而至,漢因立白馬寺於洛城雍關西。摩騰、法蘭咸卒於此寺。」 此說所出,最古者為漢牟融《理惑論》。文在梁僧《弘明集》中,真偽未敢斷。蓋我國自古以來,絕對的聽任「信教自由」。其待遠人,皆順其教,不易其俗。漢時之有佛寺,正如唐時之有景教寺,不過聽流寓外人自崇其教,非含有獎勵之意也。然桓帝延熹九年,襄楷上書,有「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一語(《後漢書》)。據此,則其信仰已輸入宮廷矣。桓、靈間,安息國僧安世高、月支國僧支婁迦讖,先後至洛陽,譯佛經數十部,佛教之興,當以此為紀元。 計自西曆紀元一世紀之初,至四世紀之初約三百年間,佛教漸漸輸入中國且分佈於各地。然其在社會上勢力極微薄,士大夫殆不知有此事。王充著《論衡》,對於當時學術、信仰、風俗,皆痛下批評,然無一語及佛教,則其不為社會注目可知。則此期之佛教只有宗教的意味,絕無學術的意味。即以宗教論,亦只有小乘,絕無大乘。神通小術,本非佛法所尚,為喻俗計,偶一假途。然二千年來之愚夫愚婦,大率緣此起信,其於佛法之興替,功罪參半耳。 佛法確立,實自東晉。佛法何故能行於中國,且至東晉而始盛耶? 我國思想界,在戰國本極光明。自秦始皇焚書,繼以漢武帝之「表章六藝,罷黜百家」,於是其機始窒。兩漢學術,號稱極盛,攬其內容,不越二途。一則儒生之注釋經傳,二則方士之鑿談術數。及其末流,二者又往往糅合。術數之支離誕妄,篤學者固所鄙棄,即碎義逃難之經學,又豈能久饜人心者?凡屬文化發展之國民,「其學問欲」曾無止息,破碎之學既為社會所厭倦,則其反動必趨於高玄。我國民根本思想,本酷信宇宙間有一種必然之大法則,可以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孔子之《易》,老子之五千言,無非欲發明此法則而已。魏晉間學者,亦欲向此方面以事追求,故所謂「易老」之學,入此時代而忽大昌,王弼、何晏輩,其最著也。正在縹緲彷徨,若無歸宿之時,而此智德巍巍之佛法,忽於此時輸入,則群趨之,若水歸壑,固其所也。 季漢之亂,民瘵已甚,喘息未定,繼以五胡,百年之中,九宇鼎沸,有史以來,人類慘遇未有過於彼時者也。一般小民,汲汲顧影,旦不保夕,呼天呼父母,一無足怙恃,聞有佛如來能救苦難,誰不願托以自庇?其稔惡之帝王將相,處此翻雲覆雨之局,亦未嘗不自怵禍害。佛徒悚以果報,自易動聽,故信從亦漸眾。帝王既信,則對於同信者必加保護,在亂世而得保護,安得不趨之若鶩?此一般愚民奉之之原因也。其在「有識階級」之士大夫,聞「萬行無常,諸法無我」之教,還證以己身所處之環境,感受深刻,而愈覺親切有味。其大根器者,則發悲憫心,誓弘法以圖拯拔;其小根器者,則有托而逃焉,欲覓他界之慰安,以償此世之苦痛。夫佛教本非厭世教也,然信仰佛教者,什九皆以厭世為動機,此實無庸為諱。故世愈亂而逃入之者愈眾,此士大夫奉佛之原因也。 本書特色: ■最古老的人生智慧,最經典的傳統文化——佛教思想! 佛教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人生智慧。即使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古老的佛教還是可以煥發出其特有的魅力,並且產生啟迪智慧和淨化人心的作用。為了幫助讀者一窺佛教的概貌,本書特地選編梁啟超對於佛教的評說,藉由其清晰而流暢的筆調,讓讀者對於佛教的歷史背景與發展過程,進行更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梁啟超:「晚清所謂新學家者,殆無一不與佛學有關係!」 晚清佛學,於梁啟超之前,已經蔚成時代風尚,或基於宗教的信仰,或出於經世的動機,或為學者的理性思考,或做哲人的哲學研究。至於梁啟超本人,更是推波助瀾,讓思想界這股伏流,成為時代潮流的重要部份。他以經世為用和治世為本的佛學道路,進一步改造佛教的教義,形成以救世為核心的人生哲學。 ■中國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佛學研究的傑出代表——梁啟超! 梁啟超從倫理觀念上,考察佛教對於社會的影響,把佛學作為「修己安人」的思想武器。同時,梁啟超對於佛教歷史和佛教典籍,進行具體而深入的研究,進一步啟發許多學者探討佛教源流之熱情,其對於佛學的利用和改造,表現出近代佛學入世轉向的鮮明特點。同時,梁啟超對於佛教研究的學術價值和歷史功用,更是獨佔鰲頭,絕非他人所可以比擬,稱其為佛學研究的傑出代表,實不為過! 本書內容包括:中國佛法的興衰、佛教的輸入、印度佛教、佛陀時代、佛教與西域、西行求法、佛教的中國化、佛典的翻譯、佛教心理學等內容,其立論精闢,見解獨到,是研究佛學者不可缺少的好書。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 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自由齋主人、飲冰室主人,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 梁啟超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十七歲考中舉人,後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之後,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說》雜誌,並且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之後,曾經組織進步黨,以爭取憲政。 1920年以後,梁啟超脫離政界,先後在南開大學和清華大學擔任教授,對於佛教有深入的研究,曾經擔任武昌佛學院第一任董事長、南京支那內學院發起人之一,主要著作有:《佛學研究十八篇》、《印度佛教概觀》、《說無我》、《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說四阿含》、《說「六足」、「發智」》、《說大毗婆沙》、《讀修行道地經》……
中國佛法的興衰 佛教初期的輸入 印度佛教 佛陀時代 佛教與西域 西行求法 佛教的中國化 佛典的翻譯 佛教心理學
《尋找上師》師父說
慈悲:時時歡喜,處處
文字禪堂:傳遞人間福
地道建立.三乘莊嚴甚
當下,繁花盛開【30
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
新譯大乘起信論(三版
蔡志忠漫畫金剛經
賢首法藏:華嚴宗義大
廣欽老和尚:傳燈臺灣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