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巴黎人
.
求古編(二版)
.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
.
西周史(增訂新版)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
作者:
許倬雲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文化風俗
叢書系列:社會人文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5/3/25
ISBN:9789863206712
書籍編號:kk0398224
頁數:328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0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 文化共同體將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最終階段 中國世襲王朝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夏代,歷經朝代更迭,夏、商、秦、漢、唐等時期都曾是中國的代名詞。但鮮為人知的是,「契丹」與「桃花石」兩個稱號在西方歷史上,也代表過中國。分分合合的中華世界,竟已說不清最初的源頭來自何處。 那麼,一個中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從何而來? 從「共同體」角度出發,許倬雲先生討論的是由不同族群組成的中國何時出現,又何時成為一個難解疑團。而政權、經濟活動、社會組成及文化發展等四項變數,維繫中國為一體而不墜的力量究竟為何? 不同族群相互融合,造就中國之廣與大。在全球化無可避免的年代,東西方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難以僅用邊界區隔。如何建構一個沒有限制的大同世界,存續發展已有千年之久的「中國模式」,將是未來各國借鏡參考的重要範例。
許倬雲 許倬雲 以社會科學理論治史見長,長期關心中國議題的歷史學家。此次從「共同體」議題出發,討論華夏中國的未來所在。 知名歷史學家,1980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與社會學系榮休校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前後執教於台灣、香港和美國多所大學院校,擅長以社會科學理論及方法治史,專長領域為中國文化史、社會經濟史和中國上古史。 代表著作包括《求古編》、《西周史》(聯經出版)、《從歷史看人物》(洪建全基金會)、《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英文漢聲)、《現代文明的批判:剖析人類未來的困境》(遠見天下文化)等。
自序 「中國」共同體的未來與挑戰 第一章 緒論 共同體的出現,從「成核」開始 第二章 新石器時代族群的分合 不同文化體融合出新的歸屬和認同感 第三章 核心的形成:夏、商、周三代的連續發展 「中原」成為穩定的權力中心 第四章 春秋戰國時期「華夷」觀念 中國邊界不在「地理」,而在「文化界定」 第五章 天下帝國:關鍵性的秦漢時代 「文官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效凝聚群體意識 第六章 秦漢時代的擴張 「軟實力」維持政治和文化整體性 第七章 天下國家模式的衰壞 南北朝時期出現族群融合高峰 第八章 隋唐的天下國家 擁有極大包容性和彈性的天下秩序 第九章 宋、遼、金和西夏的時代 華夷之辨加深漢人族群意識 第十章 金、元時代的外族征服 外族政權本質─暴力統治與二元政體 第十一章 明代:專制皇權(上) 天下國家結束,華夏文化崛起 第十二章 明代:專制皇權(下) 在全球化潮流中缺席,錯失發展機會 第十三章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上) 社會精英與文化活力日漸衰落的皇朝 第十四章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下) 盛世發展「結束於開始之時」 第十五章 後論:中國共同體的發展(上) 四個變數交互影響,共同體出現強弱盛衰 第十六章 後論:中國共同體的發展(下) 修正雙重迷失,建構人類共有與協作的根本 附錄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從體的存在》解說──葛兆光
言論自由
從雲端走下來的家族─
那些案件,如果能遇見
日本雜學圖鑑:日本大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
請仙遊戲:請神容易送
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
朝鮮一姊金與正:北韓
通識教育的全人、跨域
學習的隱形推手--科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