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心理之書
作者:
韋德.皮克倫
分類:
科學•自然
/
一般•科普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2015/12/18
ISBN:9789571364827
書籍編號:kk0413973
頁數:264
定價:
580
元
優惠價:
79
折
4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心理之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心理之書 史上最強系列第五集《心理之書》 從薩滿教到神經科學尖端知識 250則趣味故事+詳解歷史+精采圖片 從閱讀中學習心理學知識的百科 圖文並茂的豐富百科.博古通今的中外歷史 趣味橫生的常識故事.條理分明的資料寶典 【本書特色】 •豐富條目:250則心理學史上重大里程碑一次收錄。 •編年百科:條目依年代排序,清楚掌握心理學發展演變。相關條目隨頁交叉索引,知識脈絡立體化。 •濃縮文字:每篇約700字,快速閱讀、吸收重要心理學觀念和大師理論。 •精美插圖:每項條目均搭配精美全彩圖片,幫助記憶,刺激想像力。 •理想收藏:全彩印刷、圖片精緻、收藏度高,是科普愛好者必備最理想的心理學百科。 【內容簡介】 心理學是所有科學和專業領域中最複雜的學問之一,一旦我們深入檢視,就會看出表面看來是常識,實際卻是一門科學,充滿深奧知識、微言大義和精妙旨趣。 ──韋德.皮克倫 從過去到現在,各式各樣的心理測驗始終未曾退燒,表示人們除了積極拓展外在未知世界,對自我內在世界也抱著好奇心。畢竟,有什麼比人類心靈的運作還迷人呢? 本書收錄心理學發展史上250則重大事件、理論、著作、實驗和發現。從古代對健全心靈的哲學定義開始,談論許多爭議的心理學議題,例如孟喬森症候群、臉盲症、體液說、榮格派心理學、腦造影、A型人格、觸摸治療、顱相學、炮彈休克症、電擊治療、多重人格障礙,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書中也介紹心理學關鍵人物,包括托馬斯.威利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伊凡.巴夫洛夫、馬克斯.韋特墨、凱倫.霍尼、瑪莎.穆霍、羅伯特.懷特和菲利普.津巴多。 •誰是歷年最著名的神經性疾病患者? •雞尾酒會效應是什麼? •哪種藥品問市不到三年,就成為精神病醫師最常開的藥? 這幾道發人深省的問題,只是這本插圖精美著作探討課題的少數幾則。心理學的理論和發現,可以列入人類所知最耐人尋味的現象之林。《心理之書》的目的是要為各位帶來更多內情,供你揣摩自己和親友的世界。請隨作者皮克倫一同暢遊歷史長河,從史前到二十一世紀,考察250則最引人入勝的心理學里程碑。 本書內容條目依年代順序組織,各含一則簡短摘要和至少一幅令人驚豔的全彩圖像。每頁底下的圖說與參照條目,提供更深入的資訊,是心理學知識入門的最佳讀物。
韋德.皮克倫 【】 韋德.皮克倫(Wade E. Pickren) 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暨科學史博士,現為紐約伊薩卡學院(Ithaca College)師資精進中心(Center for Faculty Excellence)主任,並擔任《心理學史》(History of Psychology)編輯。從1998至2012年,皮克倫擔任美國心理學學會歷史學者,最近卸任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學分會會長。此外,他曾經擔任《威利─布萊克威爾心理學史百科全書》(Wiley-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總編輯,以及心理學會心理學史分會會長。他和世界各地心理學者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所屬專業團體包括紐約科學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東方心理學會(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心理科學協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前言作者】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世界最傑出心理學家之一,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規劃美國公共電視網得獎26集系列節目《探索心理學》(Discovering Psychology)並擔任旁白,發表超過五十本書籍和四百篇文章,包括:《害羞心理學》(Shyness)、《路西法效應》、《時間療法》(The Time Cure)和《時間悖論》(The Time Paradox)。現為史丹福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並在帕羅奧圖大學(Palo Alto University)心理學博士聯合課程(PsyD consortium program)任教。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全職科普類書譯者。2014年榮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累計作品出版者七十餘本,包括:《星際效應》、《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一本就通:宇宙史》、《無限大的祕密》、《如何幫地球量體重》、《約翰.惠勒自傳》和《穿梭超時空》等。
【目次】 前言 緒論 條目 約西元前一萬年/薩滿教 約西元前6500年/顱骨環鑽術 約西元前5000年/手相術 約西元前700年/占星心理學 西元前528年/佛陀的四聖諦 約西元前500年/儒家心理學 約西元前350年/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 約西元前350年/阿斯克勒庇俄斯和療癒之術 約西元前200年/薄伽梵歌 約西元160年/體液說 約西元900年/《身體和靈魂的維護》 西元1025年/《醫典》 西元1357年/貝特萊姆精神病院 西元1489年/達文西的神經科學研究 西元1506年/心理學一詞的創制沿革 西元1517年/基督新教徒的自我 西元1538年/《論靈魂與生命》 西元1580年/蒙田的《隨筆集》 西元1621年/《憂鬱的解剖》 西元1637年/心物二元論 西元1651年/《利維坦》 西元1664年/《腦的解剖學》 西元1690年/白板 西元1719年/熟人書簡和小說 西元1747年/《人是機器》 西元1759年/《道德情操論》 西元1762年/盧梭的自然之子 西元1766年/麥斯默體系 西元1775年/人相學 西元1781年/康德: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嗎? 西元1788年/道德治療 西元1801年/亞維農的野男孩維克多 西元1811年/貝爾─馬姜第法則 西元1832年/顱相學傳進美國 西元1834年/最小可覺差 西元1835年/道德精神錯亂(心理疾病) 西元1838年/孟喬森症候群 西元1840年/幼兒園 西元1843年/機器能不能思考? 西元1848年/費尼斯.蓋吉奇案 西元1851年/更替性精神病 西元1859年/心靈治療 西元1859年/《物種起源》 西元1861年/腦功能的定位 西元1866年/唐氏症 西元1867年/臉盲症 西元1867年/感覺生理學 西元1871年/聯覺現象 西元1872年/幻肢痛 西元1874年/先天本質或後天養成 西元1874年/實驗心理學 西元1877年/嬰兒日誌 西元1879年/心理測時法 西元1880年/安娜.歐 西元1885年/妥瑞症 西元1885年/多重人格疾患 西元1886年/歇斯底里症 西元1886年/實驗性催眠 西元1886年/《性慾精神變態》 西元1890年/《心理學原理》 西元1890年/心理測驗 西元1892年/美國心理學會 西元1896年/功能心理學 西元1897年/戀母情結 西元1898年/托勒斯海峽探勘隊 西元1898年/迷箱 西元1899年/佩爾曼訓練體系 西元1899年/精神分析學 西元1900年/《夢的解析》 西元1902年/證詞心理學 西元1903年/工技心理學 西元1903年/古典制約 西元1904年/青少年 西元1904年/文化依賴症候群 西元1905年/性心理發展 西元1905年/《比奈─西蒙智力水平測驗》 西元1906年/以馬內利運動 西元1907年/出生序 西元1907年/自卑情結 西元1907年/兒童之家 西元1908年/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西元1908年/思覺失調症 西元1909年/猿和語言 西元1911年/音樂心理學 西元1912年/完形心理學 西元1912年/實驗性精神官能症 西元1912年/優生學和智力 西元1913年/榮格派心理學 西元1913年/測謊器 西元1913年/行為主義 西元1914年/變異性假說 西元1915年/炮彈休克症 西元1915年/印度的現代心理學 西元1918年/《美國心理疾患分類系統》(《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西元1921年/美國陸軍智力測驗和種族歧視 西元1921年/投射測驗(《羅夏克墨漬測驗》) 西元1921年/神經傳導作用 西元1922年/女性心理學 西元1923年/卡普格拉症候群 西元1924年/《兒女一籮筐》 西元1924年/腦造影 西元1925年/體型論 西元1926年/發生知識論 西元1927年/成長研究 西元1927年/霍桑效應 西元1927年/柴加尼克效應 西元1928年/文化相對論 西元1929年/白化變種小型褐家鼠(新行為主義) 西元1930年/操作制約箱(史金納箱) 西元1931年/超級味覺者 西元1932年/記憶和遺忘 西元1933年/馬林塔爾研究 西元1934年/原型 西元1934年/近側發展區 西元1935年/《主題統覺測驗》 西元1935年/精神外科治療 西元1935年/心理生活空間 西元1936年/防衛機制 西元1936年/ [B = f(P, E)]=生活空間 西元1937年/感覺剝奪 西元1937年/圖靈機 西元1938年/艾米斯室 西元1938年/電擊治療 西元1939年/身心醫學 西元1939年/《機體論》(心身論) 西元1939年/《韋克斯勒─貝勒維智力量表》 西元1939年/《挫折與攻擊》 西元1940年/《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 西元1941年/精神放電(皮質刺激) 西元1942年/行為遺傳學 西元1943年/模控學 西元1943年/洋娃娃研究 西元1943年/需求層次論 西元1943年/《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類型指標》 西元1943年/自閉症 西元1944年/《人格與行為疾患》 西元1944年/性別角色 西元1945年/成長遲緩 西元1946年/意義治療 西元1947年/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西元1948年/自我應驗的預言 西元1948年/神經可塑性 西元1948–1953年/金賽報告 西元1949年/五大人格因素 西元1949年/《千面英雄》 西元1950年/壓力 西元1950年/抗焦慮藥物 西元1950年/認同危機 西元1950年/《權威性人格》 西元1950年/家族治療 西元1950年/洗腦 西元1951年/完形治療法 西元1951年/從眾性和獨立性 西元1952年/《所羅門王的指環》 西元1952年/抗精神病藥物 西元1952年/《進展中的生命》 西元1953年/亨利.莫萊森案例 西元1953年/雞尾酒會效應 西元1953年/快速動眼睡眠 西元1954年/快樂中樞和痛苦中樞 西元1954年/接觸假說 西元1954年/強盜洞公園實驗(團體間衝突) 西元1954年/教學機 西元1955年/認知療法 西元1955年/安慰劑效應 西元1956年/短期記憶 西元1956年/雙重束縛理論 西元1956年/邏輯理論家 西元1957年/抗抑鬱藥物 西元1957年/認知失調 西元1957年/《心理學的時代》 西元1957年/閾下知覺 西元1957年/同性戀並不是病 西元1958年/基本歸因謬誤 西元1958年/(代理)母愛 西元1958年/道德發展 西元1958年/遴選航太人員 西元1958年/系統減敏法 西元1959年/A型性格 西元1959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西元1960年/倦怠 西元1960年/視覺懸崖 西元1960年/認知研究中心 西元1961年/豐富的養育環境 西元1961年/代幣酬賞制 西元1961年/生理回饋 西元1961年/波波玩偶實驗(觀察學習) 西元1961年/人本主義心理學 西元1962年/裂腦研究 西元1963年/《女性的奧祕》 西元1963年/性別認同 西元1963年/服從 西元1964年/旁觀者效應 西元1965年/啟蒙方案 西元1965年/語言習得裝置 西元1966年/《人類的性反應》 西元1967年/心理學和社會正義 西元1968年/超個人心理學 西元1969年/依附理論 西元1969年/陌生情境 西元1969年/悲傷的五個階段 西元1969年/害怕成功 西元1970年/黑人心理學 西元1970年/文化同質性黑人智力測驗 西元1970年/《潛意識的發現》 西元1971年/史丹福監獄實驗 西元1971年/情緒表現的普世性 西元1971年/《超越自由與尊嚴》 西元1972年/記憶處理層次模型 西元1972年/《女性與瘋狂》 西元1972年/當正常人來到精神病院 西元1973年/韌力(復原力) 西元1974年/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 西元1974年/剛柔並濟性格測量 西元1975年/心理神經免疫學 西元1975年/習得性無助 西元1975年/菲律賓心理學 西元1977年/健康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西元1977年/成人認知階段 西元1978年/生命的周期季節 西元1978年/金絲籠 西元1978年/心智理論 西元1979年/生態系統論 西元1979年/社會認同理論 西元1979年/堅毅性 西元1980年/關懷─任務型領導模型 西元1980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 西元1980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西元1981年/《信仰的階段》 西元1982年/《不同的語音》 西元1983年/多元智力 西元1984年/弗林效應 西元1986年/觸摸治療 西元1986年/愛情三角理論 西元1989年/解放心理學 西元1990年/動物輔助治療 西元1990年/心流 西元1992年/鏡像神經元 西元1992年/社會個體發生學 西元1993年/心身醫學 西元1994年/錯誤訊息效應 西元1995年/人類分類的迴圈效應 西元1995年/刻板印象威脅 西元1996年/自主─關係自我 西元1996年/《情緒大腦》 西元2000年/照料和親善 西元2000年/正向心理學 西元2004年/突然浮現的成年 西元2008年/《性取向的流動性》 西元2013年/開發創新神經技術大腦研究方案
怪奇事物所:你知道嗎
鐵道的科學(暢銷修訂
令人大開眼界的貓頭鷹
齒顎不正:一個隱藏的
基礎建設全圖解:秒懂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典
機器中的惡魔:從薛丁
臺灣熱帶植物圖鑑
喬木與蔓藤賞花圖鑑
量子意識論,跨越感知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