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生命的十二堂情緒課:王浩威醫師情緒門診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Possession: Jung s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Psyche 2nd Edition
作者:
奎格•史蒂芬森 Craig E. Stephenson
譯者:
吳菲菲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心理治療
叢書系列:PsychoAlchemy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7/7/14
ISBN:9789863570929
書籍編號:kk0446174
頁數:344
定價:
520
元
優惠價:
79
折
41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中文書名: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原文書名:Possession: Jung s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Psyche, 2nd Edition 內容簡介 「我們仍受自主心靈內容的挾制,彷彿它們就是奧林帕斯山上的眾神。它們今天的名字叫恐懼症、強迫性意念等等……諸神已變成了疾病;宙斯統治的不再是奧林帕斯山而是太陽神經叢。」──榮格 加拿大榮格心理分析師史蒂芬森透過「附身」這個概念,生動表達出榮格的中心思想。作者從十七世紀法國盧登鎮的附身事件開始,追溯附身現象如何從原先含意豐富個人或社會問題演示,隨著啟蒙思潮及西方實證科學的演進轉變成過度簡化的精神醫學病理描述,並因此失去闡述心靈內容、轉化人心痛苦的功能。 書中不僅從人類學觀點一探不同文化的附身儀式,更以電影及戲劇為例,呈現榮格的附身概念如何在心理治療實務中拓出空間、使痛苦現身、最終達到整合。全書在宗教史、人類學、哲學及精神醫學的對照間展開精采論述,不僅對分析心理學提出新見解,更向精神醫學遞出挑戰書。 〔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文榮光(高雄文心診所院長) 胡台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陳俊霖(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明明物理學上單一的肉體,卻出現心靈層面上多元的身分。明明就是我,卻讓我覺得不是我。如果他不是我,如何進得我來?如果他就是我,為何我會對這個區塊的心靈失去自我感(sense of self)?而這股在內的他異性(otherness)造就了精神醫學、心理治療學、人類學都極為好奇的領域。───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陳俊霖 無論是書寫歷史、敘說邊緣的社會處境、或是作為內在痛苦的表達,附身作為種種衝突的彰顯,都尋求著意義的理解,以及轉化的途徑。史蒂芬森指出榮格如何刻意以「模稜兩可」的語言提出一種接近經驗的、非約化式的理解途徑,以保存附身現象難以被理性邏輯窮盡的豐富性。───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蔡怡佳 在史蒂芬森博士令人信服及敬佩的主張中,我們得知榮格對附身現象的了解是他建立分析心理學的基礎。透過當代人類學和心理學對附身問題所提出的新見,在未讓這兩種學問屈從對方的知識論或概念語言的情況下,史蒂芬森博士立論告訴我們:榮格的附身觀念可被用來揭示及說明社會、病人和治療師三者在治療情境中的交會處──這交會處正是問題群聚之所在。───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系名譽教授 愛德華•席福林(Edward Schieffelin) 奎格•史蒂芬森的耀眼見解照亮了一個原本昏暗不明、令人驚慌及寸步難行的地帶,並在不同神學和教條主義尖銳衝突的此刻揭示了新的地平線,讓我們可以更有成果地去思索意識和自我的複雜性。這本書內容豐富、說理清晰、極具敏銳度而富深思。───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教授及神話學家 瑪琳娜•華納(Marina Warner,Birbeck,University of London) 史蒂芬森的這本書是為榮格的仰慕者和其批評者而寫,也是為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詩人而寫,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分析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格瑞琴•海爾(Gretchen Heyer)
作者簡介 奎格•史蒂芬森 Craig E. Stephenson 1955年出生,加拿大籍榮格派心理分析師與治療師。畢業於瑞士的蘇黎世榮格學院、楚米孔(Zumikon)心理劇學院,以及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中心。自2001年開始執業,並於2006年開始從事心理劇的治療方法。 另著有《被遺忘的愛神:神話、藝術、心理分析中的安特洛斯》(心靈工坊出版),以及《心理學與視覺藝術:榮格針對涅爾瓦《奧雷莉亞》的講義筆記》(On Psychological and Visionary Art: Notes from C. G. Jung’s Lecture on Gerard de Nerval’s "Aurelia", 2015)等作品。 譯者簡介 吳菲菲 國立臺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盧明屯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班課程修畢,主修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及後現代文學理論。曾任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文學組專任教師,現居加拿大。譯有《與狼同奔的女人》、《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等書。
目錄 │二版前言│ │推薦序一│ 從附身到啟示:榮格與人類學、療癒劇場交會的靈光◎蔡怡佳 │推薦序二│ 是我非我誰裝誰?—附身戲碼中的人我自他◎陳俊霖 │序 言│ 以自然展開的論述來探索榮格的附身概念 │第一章│ 盧登鎮邪靈附身事件: 附身論述的歷史足跡 邪靈附身與宗教戰爭 盧登鎮民的對立 描述附身的語言 超自然或自然現象? 笛卡爾的惡魔 誰是獲益者? 女性主義的觀點:被妖魔化的女人/被除罪的女人 珍妮薇芙.巴席.勒格亨:從盧登到巴黎 佛洛伊德與榮格:以心理動力說為詮釋觀點 傅柯與德沙托:結構主義及拉岡學派的說法 他異性與無可簡化言喻者 │第二章│ 附身人類學:他者研究 榮格的人類學選讀 探討內心經驗的跨文化心理學 人類學對非西方情境之附身現象所做的報告 人類學的獻禮:使學術研究貼近生命 可充實榮格附身概念的三個人類學意象 克拉克會議之後:恢復友好的可能性 │第三章│ 「附身」一詞進入精神醫學:認知突破,抑或挪用兼併 「附身」一詞進入DSM 批判DSM-IV 所述的解離式障礙症 附身、解離迷恍症、認知心理學及神經科學 榮格的情結理論:榮格及榮格派分析師對解離現象的看法 DSM-5 中的「附身形式身分解離障礙症」 │第四章│ 榮格模稜兩可的用詞 榮格的模稜兩可 維柯在《新知識論》中對創造神話之語言的重視 如何藉維柯的語言觀來詮釋榮格 榮格的「附身」概念:具有補正功能的宗教用語,抑或模稜兩可之詞? │第五章│ 榮格的附身概念及心理治療作法 榮格的附身概念及榮格學派心理治療作法 「慾望模仿」概念及奧郝林恩的「主客相與心理學」 莫瑞諾的三合一心理治療法及自發性原則 附身、慾望及權力的問題 │第六章│ 茉桃.戈登的困境:卡薩維提思的《首演夜》與柴金的開放劇坊 │第七章│ 結語 感謝 圖片錄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心靈時刻:亞隆與22
改變心理學:用言語注
以愛為名的童年俘虜:
疲勞世代:找回身心能
今天,你還戴著微笑的
麗莎同學的煩惱:臺灣
情緒虐待自癒療法:擺
職場女魔頭使用說明書
尋找百憂解:一位精神
圖解諮商助人技術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