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
Worlds of Experience:Interweaving Philosophical and Clinical Dimensions in Psychoanalysis
作者:
羅伯•史托羅洛、喬治•艾特伍、唐娜•奧蘭治
譯者:
吳佳佳
分類:
科學•自然
/
一般•科普
叢書系列:Psychotherapy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1/12/20
ISBN:9789863572251
書籍編號:kk0543446
頁數:200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 內容簡介 後佛洛伊德時代重量級精神分析著作 互為主體性學派是當代自體心理學和關係學派精神分析的重要基礎,也是推動當代精神分析理論研究的重要力量。該學派的基石性著作《體驗的世界》,則清晰地表達了互為主體性學派在西方哲學維度與臨床精神分析維度上的立場與觀點。 本書作者們在反思古典臨床心理學、自我心理學的局限後,借助了胡塞爾等人的現象學思想和寇哈特自體心理學的發展,針對所謂孤立心靈等概念,對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開足了批評的火力。他們認為,所有的心理過程,都源於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相互關係,而非孤立的心靈內在產物。孤獨的心靈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實際的人類生活及臨床精神分析過程,總是兩個主體甚至更多的系統一起交叉影響後的發展,這種發展以體驗的方式持續流動著。 這些思考將帶領臨床工作者以更開放的態度去傾聽案主的語言以及來自自己的聲音,而無論哪一方的視角,都會受到交互關係的影響,形成微妙的「共振」,進入同一個存在維度。採用互為主體的觀點,以精神分析方法嘗試理解並治療思覺失調、解離等嚴重精神病性狀態,因此成為可能。 這本後佛洛伊德時代的重要精神分析著作,是三十年合作研究的結晶,對學者與助人工作者而言,想了解當代的精神分析如何藉由與哲學的對話,重新審視人類心靈的深度與複雜性,並落實於臨床應用,本書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現象學與精神分析都逼近了人類經驗的原初地帶。不論對於喜好歐陸哲學或心理治療、心理諮商的讀者來說,本書提供的是在人類經驗的根本處討論療癒的種種模式。」 �o�o李維倫 體驗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李維倫 |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周仁宇 | 兒童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人類學博士 林俐伶 | 精神分析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及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徐 鈞 | 臨床心理學家、國際自體心理學會會員 張凱理 | 台齡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各界讚譽推薦 自體心理學的後寇哈特時代的發展,主要有二,其一,就是羅伯•史托羅洛、喬治•艾特伍、唐娜、奧蘭治、伯納•布蘭洽夫特(Bernard Brandchaft)等人完成的互為主體性理論,其二,就是霍華•巴卡爾(Howard Bacal)提出的特異性理論(specificity theory)。前者,回到現象學的傳統,改寫了精神分析;後者,則屬臨床理論。兩者,都與當今顯學,關係學派精神分析(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有深刻交集和對話。 張凱理 台齡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這本書可以擴展一個臨床家看待臨床現象的視角、對工作的省思,也為診療室裡的哲學議題與現象提供了更豐饒的思想基礎。因為對一個人體驗到的環境的重視,書中故事引人入勝,值得一讀! 林俐伶 精神分析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及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秋隱精神分析工作室負責人 一部清晰、精煉、深刻的著作……依循舊作《雲中的臉龐》一貫傳統,其中揭露了有害的「孤立心靈」思維模式之源起,《體驗的世界》這本傑出的作品包含了作者們對笛卡兒心理傳記式取徑充滿洞見的運用;接著作者們對此一觀念的歷久不衰追本溯源,不僅檢視了佛洛伊德以及古典精神分析,還論及其在寇哈特、人際取向傳統,以及當代的關係學派思維中的遺緒;本書結尾則對精神病性和創傷狀態,提出他們深具啟發性的運用架構。每一位對精神分析理論和實務抱持嚴肅興趣的人,本書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路易.布雷格博士(Louis Breger, PhD) 《佛洛伊德:視域之中的黑暗》(Freud: Darkness in the Midst of Vision)作者 在這部重要的著作中,作者們將我們因某種方式而被限縮了的體驗,以他們的視角擴展和重新脈絡化,並且提供了額外的治療性影響,讓一度因被視為心理發展上有所損傷而被摒棄在一旁的人們,得以重新捕捉他們性格的各個面向,以及其鮮活的體驗。一個卓越的貢獻。 保羅.沃許泰博士(Paul L. Wachtel, Ph.D.) 紐約市立大學臨床心理學特聘教授 了不起的成就……《體驗的世界》為當代哲學和精神分析各自的創造性發展兩者間的巨大鴻溝,搭起了一座橋梁。不過對於執業的分析師更為重要的是,這本書喚起了我們對於情感、脈絡、以及視角的重要性的意識,在互為主體性系統下病人和分析師──事實上,是我們所有人──生活之所在。 約瑟夫.李希登堡醫師(Joseph Lichtenberg, M.D.) 《精神分析的探問》期刊(Psychoanalytic Inquiry)總編輯 這本臨床小書完美地闡述了笛卡兒主義與互為主體性系統對心靈的觀點之治療性意涵的對比。為作者群揭露了當前流行的投射性認同概念背後隱藏的笛卡兒式假設大聲喝采。 瑪西亞.卡維爾博士(Marcia Cavell, Ph.D.) 《精神分析式的心靈:從佛洛伊德到哲學》 (The Psychoanalytic Mind: From Freud to Philosophy)作者
作者簡介 羅伯•史托羅洛(Robert D. Stolorow) 精神分析學者,是美國洛杉磯當代精神分析學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Los Angeles)的創始成員,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以互為主體性理論、後笛卡兒主義精神分析以及情感創傷等領域的研究聞名,並於2012年在國際精神分析教育論壇上獲頒漢斯•勒瓦德紀念獎(Hans W. Loewald Memorial Award)。主要作品有《世界、情感、創傷:海德格和後笛卡兒主義精神分析》(World, Affectivity, Trauma: Heidegger and Post-Cartesian Psychoanalysis)、《創傷和人類存有:自傳式、精神分析式,以及哲學式的反思》(Trauma and Human Existence: Autobiographical, Psycho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以及與人合著的八本著作。 喬治•艾特伍(George E. Atwood) 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心理學榮譽教授,也是美國紐約主體性精神分析研究學院(Institute for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Subjectivity, New York)的創始成員,著有《瘋狂的深淵》(The Abyss of Madness)以及七本與人合著作品。他與史托羅洛博士在將近五十年的學術生涯中聯手合作,致力於以現象學式探問的形式重新思索精神分析。 唐娜•奧蘭治(Donna M. Orange) 精神分析師和哲學家,於紐約大學博士後研究計畫以及主體性精神分析研究學院擔任教職,著有《給臨床人員的讀本:當代精神分析和人文主義心理治療的哲學資源》(Thinking for Clinicians: Philosophical Resources for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and the Humanistic Psychotherapies)、《受苦的陌生人》(The Suffering Stranger)、《滋養臨床專家和人道主義者的內在生活》(Nourishing the Inner Life of Clinicians and Humanitarians)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吳佳佳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取向碩士,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心理學博士,德國海德堡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心理治療整合、精神分析與家族治療比較、心理創傷與心理韌性等。同時也是心理諮商師、譯者,參與中德家族治療等系列培訓專案的翻譯,出版譯著《精神分析複雜性理論》、《犯罪心理分析》等;發表學術論文《文化情境主義下的心理創傷與心理彈性研究進展》、《德國家庭治療師史第爾林論家庭治療的藝術性》等。
目錄 各界讚譽推薦 推薦序一:以更開放的態度,傾聽案主的語言和自己的聲音/徐鈞 推薦序二:回到面對面的現場關係/李維倫 前言 第一章 導論:笛卡兒及其孤立心靈理論的形成脈絡 第一部 理論研究 第二章 從笛卡兒式的心靈到體驗性的世界 第三章 世界視域:佛洛伊德潛意識學說的替代 第四章 寇哈特與脈絡主義 第五章 關係性精神分析中的笛卡兒哲學傾向 第二部 臨床應用 第六章 視角現實性與互為主體系統 第七章 創傷的世界 第八章 破碎的世界/精神病狀態:關於個人灰飛煙滅的體驗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英文索引
智慧演化論,從最小的
都是大腦出的錯:不完
眼睛的不可思議:解密
烏龜的修復時光:一片
冥想改造大腦:腦神經
三禧思維:亂世解決問
寶石礦物圖鑑
跟著飛行員一起開飛機
悠哉悠哉兩棲爬行類圖
別讓科技偷走你的能力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