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劃掉劃掉劃掉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縱橫西東:江文也音樂文集
作者:
江文也
分類:
文學
/
經典散文
叢書系列:People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2023/10/3
ISBN:9786263743014
書籍編號:kk0572176
頁數:488
定價:
580
元
優惠價:
79
折
4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縱橫西東:江文也音樂文集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縱橫西東:江文也音樂文集 內容簡介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同樣要受到苦惱的洗禮,我願意為藝術受更深的洗禮……為詩人的情感及作曲家的熱情而受苦。」──江文也 生於臺灣的江文也,為了追求音樂創作的理想,一生足跡遍布臺灣、日本與中國。他除了譜寫音樂作品之外,也留下了大量討論音樂的文字作品。本書收集了江文也1930年代至1950年代,以日文和中文寫下的散文、論文、專書、劇本,甚至他在北京時期的授課講義。這些文字透露了江文也對音樂的思考、品味、志向,和人生的轉折,是認識江文也本人最重要的一批文字史料。江文也的文筆巧妙,讀起來引人入勝。跟著江文也的文字,讀者不僅能踏進他的音樂精神世界,也能感受到二十世紀東亞歷史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 「第一次看到〈夜之音樂〉的樂譜時,我必須坦承我感覺到奇妙的寒氣。而那是什麼樣的寒氣,至今我仍然不解。我在那裡聞到了牧場裡熟悉的皮革味道,看到了在漆黑的天空中、閃亮星辰下的一位孤獨的人正安靜步行的風景。那不只是音樂,連樂譜上也是如此寫著。或許音樂不能用這樣的態度來聽,但是這種視覺與聽覺形成不可思議的一致性,似乎讓我起了雞皮疙瘩,以至到現在還是無法清楚說明。」—— 江文也1935年談巴爾托克的鋼琴曲〈夜之音樂〉
作者簡介 江文也 本名江文彬,1910年生於日治時期臺北廳大稻埕。祖籍福建省永定縣高頭鄉高南村。1923年赴日求學,武藏高等工科學校畢業後,成為日本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專屬歌手。1932年起開始參加日本時事新報主辦的聲樂比賽,1934年轉至作曲比賽。同年以管絃樂作品《來自南方島嶼的交響素描》的第二樂章〈白鷺的幻想〉及第四樂章〈城内之夜〉參賽,獲得了日本第三屆全國音樂比賽作曲組第二名。1936年以管絃樂曲《臺灣舞曲》獲得德國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藝術部門作曲組的佳作「榮譽獎」(Ehrenvolle Anerkennung)。此外,他的許多作品也透過俄羅斯作曲家齊爾品所企劃的「齊爾品選集」(Collection Alexandre Tcherepnine)這個系列,在1935年至1940年間於維也納、巴黎、東京、紐約等幾個大城市出版。1938年在柯政和的邀請下,赴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執教。戰後定居北京,1950年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1958年至1976年間,因中國大陸的反右運動及文化大革命運動,失去了應有的職位及音樂活動空間,直至1978年才獲得平反。1983年逝世於北京。他除了是個多產的作曲家之外,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其中不乏文學性極高的詩集與散文。是20世紀亞洲地區難能可貴且才華洋溢的音樂家。 編者簡介 劉麟玉 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文學(演奏學)碩士,同大學人文科學(音樂學)博士。自1997年4月起任教於日本四國學院大學文學部教育學科,並曾以訪問學人及研究員的身分,分別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系進行研究。自2010年4月起任教於日本國立奈良教育大學音樂教育講座,擔任音樂教育學、鋼琴術科指導及民族音樂學等相關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作曲家江文也研究、日治時期之臺日比較音樂教育史及臺灣音樂文化史。研究的基本態度為求客觀性,著重史料蒐集及解讀,以口述史為輔,而前提必須是透過史料而充分掌握大環境的歷史脈絡之後,再來明辨口述的正確性。對於江文也研究亦秉持同一立場。與江文也相關的主要著作有〈從戰前日本音樂雜誌考證江文也旅日時期之音樂活動〉(《中央音樂學報》1996(62):17-52)、〈戰時體制下における臺灣人作曲家江文也の音樂活動──1937年∼1945年の作品を中心に〉(《お茶の水音樂論集》2005(7):1-37)、〈夢と現實の狭間で──知識人楊肇嘉に宛てた書簡から見えてくるオリンピック作曲賞受賞前後の臺灣人作曲家江文也の音樂人生〉《お茶の水音樂論集》2021(4):223-236)、“From singer to composer: The art songs of Koh Bunya(Jiang Wenye)”(The Art Song in East Asia and Australia, 1900 to 1950.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23:232-246)、並主編《日本樂壇十三年──江文也文字作品集(線上試閱版)》(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3)等等。也曾翻譯江文也文字作品〈從北平到上海〉(1995)及〈黑白放談〉(1997)並刊載於臺灣聯合報。 沈雕龍 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職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副秘書長。研究領域包括德語浪漫歌劇、冷戰與音樂、二戰後臺灣音樂、音樂史書寫理論。曾獲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獎學金、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傑出人才基金會獎助、國藝會獎助、春之清華獎助、E.T.A. Hoffmann Gesellschaft獎助。以中文、英文、德文出版學術專書、期刊論文、專書論文、書評之外,也從事面向社會大眾的文字工作,撰寫超過三十篇對當代音樂表演的中英語樂評。
目錄 推薦序 習於水,勇於泅 應當係臺灣人个驕傲:江文也 楊長鎮 推薦序 第五個十年 楊建章 編者序 遊走於東西方音樂文化之間的江文也 劉麟玉、沈雕龍 導論 走進江文也的文字絲路 劉麟玉 導論 江文也的「到處在場」:試比照一個「東方音樂史」 沈雕龍 凡例 第一部分 江文也論西方音樂 貝拉・巴爾托克 劉麟玉 譯 臺灣舞曲及其他 劉麟玉 譯 黑白放談 「作曲」的美學觀察 作曲餘燼 寫於「聖詠作曲集」(第一卷)完成後 寫於「第一彌撒曲」完成後 新管絃樂法原理提要 第二部分 江文也論中國音樂 中國的音樂思想與近代音樂 孔子的音樂底斷面與其時代的展望 專書:上代支那正樂考—孔子的音樂論— 劉麟玉 譯 孔廟大成樂章 俗樂・唐朝燕樂與日本雅樂 研究中國音樂與我 第三部分 江文也作品評論 江文也解說自己的作品 劉麟玉/陳乙任 譯 考察日本樂界等他人對江文也音樂作品的評論劉麟玉 關於日本音樂的素寫 沈雕龍 譯 附件一 江文也的舞劇與歌劇劇本 舞劇《香妃》傳劇構與說明摘要 歌劇《人面桃花》劇本 附件二 江文也年表 劉麟玉
紋青:不只是刺青,從
紋青:不只是刺青,從
春風渡少年
走上歷史之路
做好今天該做的就夠了
人生喜事
不是只有玉里麵:神山
離開漁村以後
半場香港,半場臺灣
顯於文:楊宗翰文集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