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保釣運動全紀錄
作者:
本田善彥
譯者:
風間鈴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聯經文庫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2019/11/1
ISBN:9789570854152
書籍編號:kk0499586
頁數:312
定價:
580
元
優惠價:
79
折
4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保釣運動全紀錄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保釣運動全紀錄 內容簡介 20世紀1970年代起,中華民族主義運動風起雲湧, 釣魚台問題也受到台灣和華人世界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長期定居台灣的日本作家本田善彥,以近10年時間進行口述採訪和田野調查,從第三者的觀點,克服許多客觀困難,面對保釣運動者的疑慮,取得許多未曾問世的第一手文獻,完成保釣運動諸多關鍵人物的採訪工作。本田善彥整合和評析圍環繞著這起歷史事件的道德思辨、思維,以及政治立場等,最後為讀者梳理出完整的脈絡,重現這場波瀾壯闊的民族主義運動之全貌。 本書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分是1970至1980年代,在中華民國台灣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背景下,以海外留學生的青春、國族情緒與改革主張交織下的學生保釣運動為主; 第二部分是1970至1980年代,台大和民間保釣組織的成立始末,也反映當代台灣社會改革的新起點; 第三部分將視野延伸入華人世界,深入探討香港、大陸保釣的精神內涵。 書中更以「偏安」、「避秦」兩個寓意深刻的說法,描述台灣長久以來置身強權環伺處境之下,不同政權卻極度相似的反應模式,反映照出移民社會在中原歷史挫敗後,一種自保迴避的機會主義心態。 本田善彥的《保釣運動全紀錄》是最齊整的文獻記載,也代表保釣議題最新的研究成果。讓過去曾為此驚濤裂岸運動付出心血的前輩得以留下完善的事蹟紀錄,更對未來如何看待此議題,提供了最有價值的參照。 延伸閱讀 《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本田善彥 《保釣風雲錄:一九七○年代保衛釣魚台運動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邵玉銘
作者簡介 本田善彥 旅台日本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廣海外部,中央廣播電台節目部日語記者兼播音員,現為自由撰稿人。關心中日關係、台海兩岸關係、當代思想等議題。日文著作有《人民解放軍在思考什麼?》(光文社新書)、《中國轉換期的對話:24位意見領袖的看法》(岩波書店)、《台灣總統列傳》(中公新書)、《台灣與尖閣國族主義》(岩波書店)。中文著作有《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譯者簡介 風間鈴 輔大翻譯研究所中日組肄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目前從事大眾傳播業,擔任新聞編譯。
目錄 推薦序 解構臺灣「顏色政治學」的「保釣」 何思慎 前言 第一部 1970-1980年代 北美 第一章 臺灣寧靜「保釣」 「曾經是日本人」的「保釣」人 駁斥《日臺漁業協定》 冷漠的臺灣「保釣」意識 難以窺見的潛在意識 第二章 反越戰風潮影響 捲入「保釣」運動的科學青年 「保釣」團體誕生 為「保釣」苦惱的國府 第三章 巔峰與分水嶺 學者公開信力挺,「保釣」運動迎接巔峰 「保釣」運動轉向的瞬間 華府大遊行的衝擊 運動受挫產生的疑問 「尼克森衝擊」促成左傾 第四章 周恩來在北京等著 「安娜堡國是會議」促成分道揚鑣 中共開始關注「保釣」 「接納中共,排除國府」案終獲通過 與周恩來歡談六小時 第五章 邁向各自的「祖國」之路 風靡左派的「新中國」形貌 從「保釣」變質為「統運」 「中國夢」清醒時分 支持國府的反共組織「愛盟」誕生 迫使國府革新的「保釣」 第六章 「保釣」催生出民主伴跑員 「黑名單」阻斷歸鄉路 電影《北京故事》誕生 敞開大門的聯合國職員之路 「回歸祖國」的人們 護照遭沒入,成為專業「保釣」人士 一邊「保釣」一邊推動民主化 第二部 1970-1990年代 臺灣 第七章 「保釣」運動點火人 臺灣漁船現蹤尖閣海域 蔣中正拒絕「琉球群島」 賭上報社前途的登島計畫 登島衝擊與影響 誰是真正的主謀? 第八章 戒嚴令下的蠢動 孕育出「保釣」運動的文章 被遺忘的「自覺運動」 「自覺運動」的「遺物」 自美國沖來的「保釣」浪潮 華僑是革命之母? 第九章 突破 踏上「祖國」的僑生們 《自由中國》播下的種子 臺灣「保釣」運動的先鋒──僑生 突破中央限制,僑生示威遊行全校沸騰 第十章 臺大保釣會的興亡 急轉直下的「保釣會」成立 《歸還沖繩協定》引發六一七示威抗議 馬英九與「保釣」運動 面臨退出聯合國,「保釣」失焦 要求改革聲浪與突然解散 第十一章 從「鄉土」到「本土」 「保釣」運動中的左派思潮 「保釣」運動與省籍 從「保釣」到社會改革 日本殖民時代的臺灣史記憶復甦 鄉土文學論戰與「偏安」 兩個「鄉愁」 第十二章 以登島為目標 支持黨外的「保釣」學生 「偏安」與統獨密教化 九〇年代「釣運」再起 目標小島,開始「保釣」 偶然與必然 「中華保釣協會」誕生 第三部 1970-2010年代 香港 中國大陸 華人世界 第十三章 殖民地與特區之間 動盪不安的六〇年代 六七暴動強化對香港的歸屬感 左派主導的「保釣」 殖民地眼中的「中國」 回歸前的「愛國」競爭 第十四章 從支持民主化到「保釣」 天安門事件成為轉捩點 支持「雨傘」的「保釣」人士 大陸「保釣」現身 出發點在於民間對日索賠 與一九七〇年代釣運的雷同性 第十五章 民間愛國運動「保釣」 奉獻私產投入「保釣」運動 參加環保示威抗議遭逮捕 「中國歷代政權都是親日的」 對誰「負責」?「使命」從何而來? 第十六章 理念與現實 「保釣」商店老闆 眾人拋來的懷疑眼神 團結全球「華人」關鍵 喪失「中國」詮釋權以及「中華」混用 不斷變化的自我認同 中華民族意識並非固若金湯 「保釣」運動的現況 扮演反對運動角色的愛國運動 走訪南方澳 迴盪心底之物 南方澳「拚無人島!」研修營 後記 參考書目 附錄(一) 主要採訪人物列表 附錄(二) 保釣活動大事記
人類學反思三部曲:文
杜拉克印象:懷念我的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
人類世的億萬塵埃:輕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
經典教育三十講,重溯
香蕉、海灘與軍事基地
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