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
Shapeshifters: On Medicine & Human Change
作者:
蓋文・法蘭西斯
譯者:
林金源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木馬人文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0/10/7
ISBN:9789863597902
書籍編號:kk0520200
頁數:344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0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 內容簡介 人類活著便是無休止的變形。 身為人,我們隨時都在變化,不論是內在或外在,肉身或心神。 歷經成長和復原、適應和老化—―在受孕到死亡之間,我們體現了改變。 「改變」是人類萬年來適應環境的求生本能,加上現代醫學快速進步,如此改變益發明顯。隨著生命不斷朝前推進,我們夢想、歡笑,長高、萎縮,扭曲、復原,茁壯、衰敗。這些變化有的來得劇烈且急速,有的緩慢而細微。 有些改變你我無能制止――就像阻擋不了青春期、更年期、老化、失智及死亡的到來; 有些肇生於特定的心理狀態――厭食症、健身狂、整形上癮、性別轉換; 還有一些罕見得近乎奇幻――例如傳說中的狼人症、巨人症、著魔幻覺…… 兼具執業醫師及暢銷作家身分的蓋文・法蘭西斯,以東西神話、藝術、文學、歷史及醫學知識為經緯,結合臨床診治的個案實例,透過深富人性關懷的二十四篇專文,探索人類身體的各種改變,闡述「變化」正是你我從生到死、身而為人的本質,進而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情緒,接納再自然不過的身體變化。 一本精準與詩意兼具的醫學書寫之作。 名人推薦 •「從臨床、人類學、文學及深具人道精神的角度著眼,一系列關於其病人和疾病的精采沉思。」——亨利・馬許Henry Marsh,英國神經外科醫師,皇家外科學院院士,《但求無傷》作者。 •「風格獨具、令人振奮……出自胸懷廣闊的心靈和深刻的人性。蓋文・法蘭西斯以其溫暖和機智,檢視身體生存與改變的策略,將他的想法嵌入跨越人類文化和歷史的宏大參考構架中。每個篇章讀起來都令人樂在其中且激勵人心。」——希拉蕊・曼泰爾Hilary Mantel,英國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狼廳》、《血季》作者,布克獎得主。 •「發人深省且蘊含重要意義……法蘭西斯舉重若輕,探究醫療史和病例研究,揭露人類如何能改變身體和心智。」——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醫師,普立茲獎得獎作《萬病之王:一部癌症的傳記》作者。 •「語感深刻的精采寫作。看出人類生命之美與戲劇性的作家醫師。」——安妮・迪拉德Annie Dillard,作家,《汀克溪畔的朝聖者》作者,普立茲獎得主。
作者簡介 蓋文・法蘭西斯 Gavin Francis 蘇格蘭人,英國皇家急診醫學學院及皇家全科醫師學院會員,兼具醫師及作家雙重身分。2015年曾以Adventures in Human Being一書贏得聖安德魯十字非小說年度好書。另著有True North(2008)和Empire Antarctica(2013)二書,分別贏得蘇格蘭年度好書獎,以及入選翁達傑獎與科斯塔圖書獎。法蘭西斯亦為英國《衛報》、《泰晤士報》、《倫敦書評》和《格蘭塔》等刊物撰稿。現居愛丁堡,同時也在當地執業行醫。 譯者簡介 林金源 專職譯者。喜愛探究大自然與歷史人文故事,透過翻譯認識世界。 譯作包括《樹的智慧》、《植物的心機》、《情緒之書》、《伊斯坦堡三城記》等。
目錄 • 第一章・變形 「像柔軟的蠟,被印上新圖案,不復以往的模樣,也不再保有原形……萬物皆處於變遷的狀態,形成短暫存在的表象。」奧維德以宣明友愛生命以及熱烈懇求用同理心對待萬物為他的詩作收尾。如此同理心也是行醫的核心――醫學可說是抱持善意的科學。 • 第二章・狼人――滿月時的激動 詹姆斯.喬依斯在《尤利西斯》中渲染月亮「使人心生迷戀、羞愧、注入美感和令人瘋狂」的力量。人們普遍相信月亮改變人類心理的效果――來自印度、伊朗、歐洲和美國的各種研究皆證實這點。北美某項研究發現,一般大眾有四成相信月亮能影響心智,而在更早的一項研究中,有高達百分之七十四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士也抱持這個看法。 • 第三章・受孕――存在的第一或第二原因 我見過一次體外人工受精:精液從移液管滴落到疊放在玻璃皿上的女性卵子,幾乎立即受精。這些卵子被留在它們的玻璃皿裡繁殖,隨著每次分裂,繁殖中的細胞變得越來越小,直到原胚成為中空的球,而大小仍與原本的卵子相當。 • 第四章・睡眠――夢的房間 藥物或許能相對簡單地促成睡眠,但惱人夢境一再出現則是更麻煩的問題。然而,傾聽夢中的故事,探索其關聯,可以提供一個可讓人前去探究不明的焦慮和關注之事的空間。我不是精神分析學家,但傾聽病人的夢境往往有助於探索他們在生活中遭遇的挑戰和難題。 • 第五章・健身――因憤怒而卸甲 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男性通常會不育,因為人造睪固酮抑制了身體自行製造睪固酮。他們的睪丸會縮小,精子數減少。彷彿是覺察到睪固酮過多的矛盾效果,神話中的許多超級壯漢都曾歷經女性化的階段。雷神索爾就有一段時間打扮成女人,黑天也是。 • 第六章・頭皮――關於角、恐怖與榮耀 在二十世紀初,許多尋常的皮膚疾患, 例如濕疹、甚至蕁麻疹,都被視為是患者心理或情感衝突的反應。我有許多病人注意到,自己的乾癬和濕疹問題在焦慮或睡眠不足時會惡化,這樣的觀察結果是現代免疫生物學理論難以解釋的。 • 第七章・出生――重塑心臟 孕期最初幾週內的人類胎兒長有尾巴,以及咽喉處像魚一樣的鰓弧。心臟發展自咽喉內的鰓弧脈管,而動脈導管則源自第六鰓弧的殘餘物。隨著胚胎成長,心臟從頸部移降到它在胸腔的定位。下降的心臟依舊與頸部最初的神經分布相連,這正是為何有許多人心臟病發作的唯一跡象,是感覺到咽喉和下巴疼痛。 • 第八章・回春――青春與美麗的煉金術 歐洲的煉金術士著迷於提煉黃金,但中國的術士則偏好煉製長生不老丹藥。許多中國術士先後宣稱煉製出了回春藥,歷史學家、科學家暨漢學家李約瑟就對中國皇帝被這些藥物毒死的頻繁程度印象深刻。 • 第九章・紋身――變形的藝術 俄國或南非的監獄文化裡有象徵刺青者所犯罪行的精細紋身—―棺材代表殺人犯,喉嚨處的匕首代表謀財,腕上的手銬或數字代表遭囚的年數。對囚犯來說,身體可能是他僅剩的所有物和反抗的武器。 • 第十章・厭食――著魔的控制 身在二十一世紀,認為厭食是一種有害的著魔似乎並不理性,但在文化意義上看起來卻最有道理——造成不幸與挨餓的某種情緒或信念,其出現往往難以理解,而結束也同樣無法解釋。 • 第十一章・幻覺――魔境 世上有許多致幻藥物,而人類使用這些藥物的歷史據說可追溯到遠至大約五千年前的印度《吠陀經》時代。中世紀曾周期性地爆發所謂的「聖安東尼之火」疾患;其間,整個社群的人在吃過遭到麥角生物鹼污染的麵包之後,都出現了幻覺。 • 第十二章・青春期――突然加速的青春 陰毛生長受到腎上腺製造的類固醇荷爾蒙的驅使程度,遠遠更勝睪固酮,這正是女孩和男孩都會長出陰毛的原因。這個荷爾蒙也會驅使汗腺改變,於是所謂的「頂沁」腺開始變得活躍,比童年期含水較多的汗腺製造出更油、味道更臭的分泌物。 • 第十三章・懷孕――最精細的作品 達文西認為,嬰兒要到出生之際才會得到自己的靈魂,但同時代的人則相信, 靈魂是在孕婦開始感覺到子宮裡的「胎動」時,以某種方式從上帝那裡注入的――通常是在大約二十週後。正如同達文西的性交與懷孕圖像預示了現今的磁振造影掃描圖,他所繪的子宮內胎兒圖也暗示了3D技術的到來。 • 第十四章・巨人症――杜林兩巨人 一九八○年代之前,荷爾蒙乃提煉自屍首的腦下垂體,如今則是在實驗室以人工方式合成。即使如此,其製造工序也相當繁複而精密,施用人類生長荷爾蒙更是一種最昂貴的治療法,一次療程可能要耗費英國人平均年收入的三至四倍,而對腦下垂體運作正常的人,頂多可望增高一吋。 • 第十五章・性別――提瑞西阿斯的兩段人生 希臘神話中,孩提時的提瑞西阿斯某次在森林裡散步時,見到了交配中的蛇――這是雌雄同體的象徵與厄運的兆頭。他沒有匆忙逃離厄運,「他擊打牠們的背部。」母蛇被殺,而提瑞西阿斯也立即變身為女人。由於周期性地脫皮,蛇象徵著變形。換上新皮的提瑞西阿斯變成了底比斯的娼妓,後來成為人母。七年後,她再度遇見交配中的蛇,這回她擊殺公蛇,立即恢復為男性形體。 • 第十六章・時差――包含天空的腦 時差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每當我們進入新的光暗節律中,身體具備能讓調適過程變慢的煞車裝置。那是一種抗拒改變的形式:身體謹慎地變換到新節律,正是這種謹慎讓我們無法迅速適應新的周遭時區。 • 第十七章・接骨術――治療的代數學 骨頭癒合的第一階段是發炎,隨著斷端周圍形成血凝塊,因身體的免疫系統而導致疼痛與腫脹。血凝塊成為堅韌的纖維細胞的構架,而骨膜轉變成可以著生新軟骨和骨頭的組織。新骨從斷端的球根狀團塊中長出,直到彼此於中途相遇,形成「骨痂」橋。 • 第十八章・更年期――女神的第三張臉 「meno-pause 月經—中斷」 也意味某種暫時的狀態,即使它微不足道。更年期症狀也許短暫,而且通常溫和,但它啟動的階段卻是持續的,而且絕非小事。更年期並非疾病或不足,甚至不是症狀群,而是女性活了四、五十年後的自然結果。 • 第十九章・閹割――希望、愛與犧牲 在生理上,攝護腺儲存精液並讓精子成熟,擁有在射精時進行擠壓的強壯肌肉壁。終生暴露在睪固酮下增進了攝護腺體的增生,同時也提高了罹癌機率。許多治療攝護腺癌的方式是藉由阻斷睪丸內睪固酮的生成而奏效,如果沒有睪固酮,腫瘤的生長便隨之變緩。 • 第二十章・笑――對自我的肯定 舉例來說,據報有許多人在葬禮上會有想笑的衝動,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感覺遲鈍,而是出於某種難以言喻、希望藉以從悲傷情境中宣洩和釋放緊張的需求。乏味喜劇中的幽默也許也出自於同一種不舒適。 • 第二十一章・義肢――人類2.0 隨著技術進步,人類不僅有機會取代缺失肢體的功能,甚至能加以改進。義肢prosthesis一詞意指「附加」,字根中隱藏的含意,暗示義肢有可能增加人類能力所及的事,而不僅止於作為替代物。珀羅普斯擁有象牙雕刻的替代肩膀,現今的義肢師則使用鈦金屬、碳纖維和合成纖維克維拉Kevlar。 • 第二十二章・記憶――遺忘的宮殿 記憶讓我們得以歷遊時間與空間,停留於現在,從片刻中解放,並帶領我們進入過去及想像未來。相反的,記憶的喪失造成了社交孤立和嚴重失去方向感,等於經歷自我本質的改變。人類腦中有無數細胞,每個細胞平均約有五千個突觸,存在著五百兆個用以嵌入記憶的可能連結。 • 第二十三章・死亡――生命的禮讚 「驗屍— autopsy」意指「自我審視」,感覺就像拉開面紗,露出可怕的脆弱。在和病患談話時, 我會突然想像他們躺在停屍臺上,目光吊滯、血液冷黑。這些片刻固然嚇人,但不知何故卻也激勵人心。就某個觀點而言,醫學是延緩死亡的藝術,而我帶著新能量回歸我的工作。 • 第二十四章・變形 然而無人得以長生不死,沒有事物永恆不變,一切都在流轉當中,即便星辰也不例外。
加薩:從圍困到浩劫,
考前衝刺看漫畫!補教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
越過高牆:1949至
富國強兵:西元100
二次建國:重塑美國憲
【漫畫版】海賊先生的
茅台傳奇:從匠心傳承
漫遊歐洲中古時代:為
成為幽魂的總統:一段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