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
Reading Sexualities: The Many Faces of Gendered Literature in Taiwan
作者:
謝宜安、陳彥伃、巴代 等著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性別研究
叢書系列:聯經文庫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2021/10/14
ISBN:9789570860085
書籍編號:kk0539863
頁數:296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 內容簡介 ★ 第一本集體書寫的臺灣性別文學史 ★ 性是權力的根源,文學是社會革新的力量 寫給每一顆騷動心靈的臺灣.性啟蒙讀本! 從女鬼到女人,從同志到酷兒,從Me too到Me only, 21位作家學者深入歷史迷霧,接力傳遞的文學革命暗語。 臺灣性別運動跨度百年,從傳統禮教下男尊女卑的困境中萌芽,在性別平權的艱困道路上奮力搏鬥,進而拓展出性別流動的燦爛風景,春光乍現。在性別運動中,文學時常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成為改變社會的先聲與契機;文學,蘊含反抗者的意志。 這是一段屬於臺灣的性別文學故事,從暗黑到光亮,從陰間到陽間,從壓抑到解放,反抗者重重穿越,接力突破。這是一座性別意識的花園,有交纏掙扎的林投叢、從異域移植的絢爛櫻花,以及號稱堅忍不拔的梅花,而曾閃躲至角落的玫瑰少年,也終於在向光植物的世界中,嗅聞到下一層歷史簾幕的百合香氛。 透過性別,我們始能洞悉自己,在性別意識綻放的島嶼上,坦然自在做你自己。新世紀的性別文學讀本《性別島讀》,獻給每一位不懈探尋自我而獨一無二的你。 本書特色 ★國立臺灣文學館特展超進化 21位作家學者穿越「可讀.性」展間時空,串起追求平等與解放的跨世紀物語。 ★性別文學秘境的全方位指南 時間橫跨清末、日治、戰後至21世紀,領域囊括傳說、小說、散文、詩與劇場。 ★文青必備的性別社會透視鏡 關注制度壓抑、創作者的書寫介入,以及從邊緣反抗的性別運動等全面現象。 各界推薦 「臺灣『性』,含括了性別的制度壓抑、平權抗議,以及掙脫枷鎖的全面現象。不同時代,其實都能看到文學率先衝擊社會的壓抑,從這樣的視角觀看臺灣文化史,更見真苦痛與真感情。」——蘇碩斌/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專文引讀】 李昂 作家 臺灣作家和他(她)的時代,又有怎樣的關聯呢?這本書當中談論的性別、性,無疑的可以作為一種觀照。 張亦絢 作家 文學究其根本,與發現與保存人的完整性有關。而臺灣或性別之所以是有力的元素或方法,原因在於,它得以返還人們被貶抑、拒認與減價的存在與歷史,也就是說,恢復我們的完整性。 邱貴芬/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 女人何以「為人」?性別越界的人如何為「人」?而從「女性」到「性別」的研究論述,如何開展「人」的空間?這或許是女性文學批評和性別文學批評最值得注意的貢獻吧! 吳嘉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性別島讀》也把性別當作動詞,一樣想引領大家重新看待性別世界。然而文學研究界同行施展了獨門的魔法,我感到新鮮而著迷。魔法一組一組開展,2D閱讀也彷彿經歷4D VR,眼前的性別社會變得超立體。
作者簡介 謝宜安 一九九二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關注都市傳說、怪談與民俗,以及其中的現代性、性別等議題,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以及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 陳彥伃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現任上班族。碩士論文為《穿越時空的女厲╱力:論林投姐故事之「越界」書寫》。 巴代 臺東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裔,現為專職作家。研究領域為卑南族巫覡文化、臺灣原住民文學。著有研究專書兩冊、短篇小說《薑路》一冊、長篇小說《月津》等十一冊。曾獲金鼎獎、臺灣文學金典獎、吳三連獎、高雄文藝獎。 洪郁如 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現任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專長領域為近現代臺灣社會史及性別研究。著有《近代臺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誰の日本時代:ジェンダー•階層•帝国の台湾史》。 吳佩珍 日本筑波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著有《真杉靜枝與殖民地臺灣》、論文“The Remains of the Japanese Empire: Tsushima Yūko’s All Too Barbarian; Reed Boat, Flying; and Wildcat Dome,”等。另有譯作與編著,臺日文學導讀與隨筆散見於專書、雜誌。 蔡蕙頻 國立臺灣圖書館編審、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著有《不純情羅曼史: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婚戀愛欲》、《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臺灣史不胡說》等書。 張志樺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著有碩士論文《情慾消費於日本殖民體制下所呈現之文化社會意涵:以《三六九小報》與《風月》為探討文本》及博士論文《當臺灣開始談戀愛:日治時期戀愛論述史》。 王鈺婷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戰後女性文學、散文研究、臺港文藝交流。著有《女聲合唱——戰後臺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 黃儀冠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暨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東亞觀念史》執行編輯。曾擔任教育部閱讀與書寫計畫主持人。著有專書《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臺灣女性書寫與電影敘事之互文研究》、《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臺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 高鈺昌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科技部博士後研究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李淑君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曾任紐約大學、維也納大學訪問學者。關注議題與閱讀興趣包含性別研究、臺灣文學、臺灣歷史。 曾秀萍 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為女性與同志文學、臺灣電影、性別人權等弱勢議題。著有學術專書《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及多篇期刊論文、專書論文與文學、電影評論。 張俐璇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博士,現職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專書《兩大報文學獎與臺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與臺大臺文所研究生合作有桌遊《文壇封鎖中》。 李癸雲 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著有《詩及其象徵》、《結構與符號之間》、《朦朧、清明與流動》等學術論著。曾獲臺北文學獎新詩評審獎、臺中縣文學獎新詩獎、南瀛文學獎「南瀛新人獎」、清華大學校傑出教學獎等。 紀大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比較文學博士,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專書《同志文學史:臺灣的發明》、科幻小說《膜》。日文版、法文版、英文版《膜》已經翻譯出版。 李欣倫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出版《藥罐子》、《此身》及《以我為器》等散文集。《以我為器》獲二〇一八年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亦入選《文訊》「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〇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 謝欣芩 美國奧勒岡大學東亞系博士,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曾擔任衛斯理安大學助理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秘書主任。研究興趣為當代臺灣文學與電影、移民、女性研究。獲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補助。 楊佳嫻 高雄人。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臺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性別運動組織「伴侶盟」常務理事。著有詩集《少女維特》、《金烏》等四部,散文集《小火山群》、《貓修羅》等五部,另有編選與學術著作若干。 翁智琦 政治大學臺文所博士,曾任巴黎高等社科院訪問學人、靜宜大學兼任講師,現為韓國釜山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曾獲玉山文學獎、文化研究學會博士論文優選等。合著有《遇見文學美麗島》、《二二八•「物」的呢喃》。 鄭芳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劇場表演博士,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臺灣戲劇、酷兒批判、島嶼論述。論著發表於Asian Theatre Journal、Third Text、《戲劇研究》、《中外文學》等國內外期刊及各藝術評論雜誌。 葉佳怡 臺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勸服》、《歡樂之家》、《恐怖老年性愛》、《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消失的她們》等十數種。
目錄 推薦序 【作家的性別私史】 作家的「我們的年代」♦李昂 此與我們的完整性有關:寫在《性別島讀》出版前夕 ♦張亦絢 【文學×社會學】 從臺灣女性文學研究到性別文學論述:一九九〇—二〇二〇 ♦邱貴芬 探索性別社會的三組魔法 ♦吳嘉苓 導論 穿越百年的性別平權史詩 ♦王鈺婷 第一章 幽靈人間•女力/厲復活 有多悲慘,就有多強:代替女人活下來的女鬼們 ♦謝宜安 【小專欄】林投姐故事之多重解讀 ♦陳彥伃 女巫.女力.巫師袋:部落傳唱的靈韻之聲 ♦巴代 第二章 日治殖民•摩登新女性 尋找散落的珍珠:一張近代臺灣女性的文學書寫地圖 ♦洪郁如 自由戀愛的新世代:日治時期臺灣女作家群像 ♦吳佩珍 走在塵世與塵土中的摩登女孩:第一代職業婦女的文學現身 ♦蔡蕙頻 【小專欄】時尚的秘密:日治時期臺灣藝旦與女給的情慾消費 ♦張志樺 第三章 威權島嶼•性別先聲 打造自己的房間,或穿過荒野:五〇年代反共煙硝外的心靈啟示錄 ♦王鈺婷 瓦解家國的小女聲:六〇年代現代主義的潘朵拉之盒 ♦黃儀冠 【小專欄】不「女子」的女子:郭良蕙的「《心鎖》事件」 ♦高鈺昌 在父權與威權的夾殺中突圍:七〇年代新女性主義運動與文學 ♦李淑君 同志平權先聲:《孽子》漂浪妖嬈的前世今生 ♦曾秀萍 第四章 解嚴前後•都會臺灣 雙聲道:解嚴前女性文學與兩大報文學獎 ♦張俐璇 女人專用之髒話:夏宇的女性詩學 ♦李癸雲 愛滋.同志.酷兒:世紀末,怎麼做人?♦紀大偉 感官歷史與肉身地理:解嚴後女作家的國族與情慾書寫 ♦李欣倫 【小專欄】都會男女的真心話大冒險:《徵婚啟事》跨媒介改編 ♦謝欣芩 第五章 千禧玫瑰•性別越界 同志們蜂擁進出的未來:新世紀以來的臺灣同志詩 ♦楊佳嫻 【小專欄】天亮不用說晚安:文學現身與同志大遊行 ♦翁智琦 戲終後,戲才真正開始:臺灣劇場中的性別運動 ♦鄭芳婷 關於性的轉型正義:在受傷與受害之間贖回自己 ♦葉佳怡 後記 「可讀.性」的文學革命暗語 ♦蘇碩斌 作者簡介 展覽資訊
事業與家庭:女性追求
彩虹浪潮:同性戀情慾
大叔之牆:掙脫男性優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
走出變態之路:「性無
關於愛的一切
性別社會學:性別作為
性的正義:誰決定你的
回到家庭去:婦女職業
回到家庭去:婦女職業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