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電影的魔力:Howard Suber電影關鍵辭(全新書封經典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不眠狂想:劇場紀錄 關於紀錄劇場的狂想工作手冊
作者:
狂想劇場編輯團隊
分類:
電影戲劇
/
電影運用與製作
出版社:
詹氏書局
出版日期:2021/12/31
ISBN:9786269551705
書籍編號:kk0546175
頁數:264
定價:
48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不眠狂想:劇場紀錄 關於紀錄劇場的狂想工作手冊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不眠狂想:劇場紀錄 關於紀錄劇場的狂想工作手冊 內容簡介 「《不眠狂想:劇場紀錄》以最寫實的手法,直擊劇場無窮魅力!」 ――朱宗慶(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劇場介入當下的歷史記憶,年輕的狂想奔放,勇於融入社會,動人!」 ――曹欽榮(人權史工作者、鄭南榕基金會董事) 「『狂想劇場』不只是『狂想』,更是洋溢著激情的『理想』,在網路氾濫的年代之中,堅持劇場不可取代的獨特性 —―—批判、反思、顛覆與革命!」 ――郝譽翔(作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這本書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留下了腳印。」 ――李啟源(《故事派》作者、電影導演) 「能以劇場/劇本形式記錄下對那個傷痛迷離的時代,是我們劇場人的榮幸。」 ――吳洛纓(資深編劇) 「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暴露紀錄劇場本身的客觀記錄神話,展現紀錄劇場如何可能地不純粹;而這樣的揭露也保有了創作者自身倫理:勇於面對真實。」 ――耿一偉(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 于國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平 珩(舞蹈空間藝術總監) 朱安麗(臺北文化獎得主、京劇名伶) 余浩瑋(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盟主) 何蕙萍(財團法人聯華電子科技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 林傳凱(歷史研究者、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周書毅(舞蹈家) 姚文智(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出品人) 徐堰鈴(金鐘獎迷你劇影后、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技副教授)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陸弈靜(亞太影后、電影演員) 劉亞蘭(《硬美學》作者、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 ――共同推薦(順序按姓氏筆畫) 臺灣第一本關於「紀錄劇場」的實驗/實踐工作手冊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演出作品 ――《非常上訴》、《單向封鎖》創作紀錄 「在這本書裡頭,我們想說的不是『如何創作紀錄劇場』, 而是紀錄下我們創作歷經的思考與過程,以及其中酸甜苦辣鹹等豐富滋味。」 --狂想劇場 什麼是「紀錄劇場」? 「紀錄劇場」是在「揭露、回應現實」的基礎下,透過劇場這種形式將現實/事件帶到觀眾面前。透過「見證者」、「檔案」、「文本」、「空間」與「感官」五種方式,讓觀眾獲得對現實/事件的新體驗。若見證者無法親臨演出現場,也能透過物件、文件或影像來作為歷史見證的代表;若見證者、第一手文件或影片無法出現在舞台上,創作團隊也能透過田調、採訪相關人事或專家,整理出現實/事件的原貌。 使用紀錄劇場來再現歷史事件的時候,劇場獨有的空間包覆形式,能夠讓觀眾啟動包含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透過這種觀眾參與的集體想像過程,也能讓在現場的觀眾體驗、面對現實的建構。 對紀錄劇場而言,最重要的是提供關於現實/事件的不同視角的敘事,讓這些敘事在舞台上彼此競爭,共同發聲。紀錄劇場的真實,不是在讓觀眾相信眼前所述說的就是真實,而是將判斷「何為真實」的能力賦權給現場觀眾。 與一般劇場不同,紀錄劇場的創作牽涉了許多與「真實」之間的辯證與倫理邊界;它將舞台開放出來,加入非劇場演員現身、在場觀眾參與,破除劇場舞台框架同時,也創造出曖昧的、動搖的、眾聲喧嘩的空間,邀請現場的人們一同打破二元對立思考,創造舞台上下的思考場域流動。 《不眠狂想:劇場紀錄》中,以編導製作的筆記書寫與演出者們的深度訪談留下創作的第一現場,在「自我記錄」同時「自我揭露」,亦是狂想劇場嘗試紀錄劇場手法的階段性報告。 特別收錄--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耿一偉專文導讀 差事劇團藝術總監鐘喬、劇評人陳正熙、戲劇學者于善祿專文觀察
作者簡介 狂想劇場 2006年由廖俊凱所創立的狂想劇場,於2009登記立案後即以2011年創團作品《賊變》入圍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節目。曾於2013至2016年獲文化部分級獎助計畫育成團隊,亦獲2020年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 創立超過十五年的時間產出十四個作品的狂想劇場,以一年一個作品的速度持續創作。關注的題材包括當代人的精神生活、生存的困境、歷史題材裡的人性,亦延展到挖掘不同學科知識中所透露的當代哲思。 2019年開始嘗試以「紀錄劇場」形式創作,並於桃園鐵玫瑰藝術節演出《非常上訴》、《單向封鎖》兩劇。
目錄 寫在前頭 勇於面對真實――紀錄劇場的倫理性/耿一偉 狂想劇場的紀錄劇場實踐/廖俊凱 Case 1 非常上訴:一次對歷史正義的辯證 【工作筆記】主視覺設計概念發展 .歷史是什麼? 【導演筆記】文學、口述,與紀錄劇場:廖俊凱的白色恐怖三部曲/廖俊凱 【編劇筆記】寫在《非常上訴》之前/沈琬婷 【工作筆記】文本結構/沈琬婷 【製作筆記】製作一齣紀錄劇場,等於三齣戲的工作量/曾瑞蘭 工作方法 .舞臺在哪裡? 之1│為什麼是紀錄劇場? 之2│劇本如何構作? 之3│為什麼採用模擬法庭的形式? 之4│為什麼使用即時投影? 之5│為什麼需要「國民評議員」參與? .演員是誰? 演員現身│楊碧川 演員現身│陳欽生 演員現身│于聲國×吳志維 演員現身│蕭景馨×齊藤伸一 演員現身│陳祈伶×安德森×孫宇生 Case 2 單向封鎖:捕捉流動的紛亂當下 【工作筆記】主視覺設計概念發展 .社會在哪裡? 【導演筆記】疫情之年,探入亦真亦假的紛亂現實/廖俊凱 【編劇筆記】在進行中的時間軸標線上,留下座標/沈琬婷 【製作筆記】與世紀大疫賽跑,一次「滾動式修正」的戲劇製作/曾瑞蘭 工作方法 之一│為什麼採用電視談話性節目的框架? 之二│如何與來賓構及現場觀眾構作內容? 之三│選擇專家來賓的策略為何? 之四│即興規則 之五│為什麼邀請觀眾線上參與? .專家是誰? 來賓登場│李雪莉 來賓登場│席耶娜 來賓登場│溫朗東 來賓登場│張正 .輿論是誰的聲音? 狂想觀察.觀察狂想 非常上訴――找回身體與記憶對話的過程/鍾喬 「日常專家」的「扮演」與「真實」/陳正熙 一張紀錄劇場的索驥之圖/于善祿
悲情城市 經典劇照書
香港製片 港式電影製
滴水的推理書屋:影視
剪故事:金獎剪輯師的
無「微」不「製」:微
第一次拍電影就上手:
媽,別鬧了!影像創作
解謎大衛.芬奇:暗黑
沙丘電影設定集:概念
華燈初上:影像創作紀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