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世外異人:揭祕中國世外異人奇事
.
21世紀諾貝爾物理獎
.
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
.
21世紀諾貝爾生醫獎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21世紀諾貝爾獎2001-2021(全新夢想版,一套四冊)
作者:
科學月刊
分類:
科學•自然
/
科學人文
叢書系列:鷹之眼
出版社:
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2/5/5
ISBN:9786269597659
書籍編號:kk0549524
頁數:1088
定價:
1500
元
優惠價:
79
折
118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21世紀諾貝爾獎2001-2021(全新夢想版,一套四冊)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21世紀諾貝爾獎2001-2021(全新夢想版,一套四冊) 內容簡介 諾貝爾獎是一個引導年輕人願景的方式。 那願景可能是幼稚的,但很重要。讓年輕人將科學當作樂趣,為他們帶來理解的喜悅。 諾貝爾發明了一個夢想機器:一種改變慶祝方式的方法, 激勵年輕人做到的比他們夢想的更多。--牟中原(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物理學典範正在轉移,新研究浪潮風起雲湧 大至宇宙,小至粒子,實測與理論並重的諾貝爾物理獎 本世紀諾貝爾獎持續關凝聚態、核物理、天文宇宙學, 乃至於技術突破與材料的創新,與生活息息相關。 無止盡的探索,物理學正不斷朝向知識的邊界前進。 化學獎看起來越來越像生醫獎,又有什麼不可? 近四年來,化學獎女性得主輩出 從塑料的發展,到尼龍、防水衣服, 再到液晶顯示器,甚至新冠疫苗的研發,生活上的應用無所不在。 化學與生物結合,把研究延伸到複雜的生物系統; 加上與物理的結合,促成物理、化學與生物學的大融通。 最出色的科學家,僅有少數人可以得獎,即使無人知曉一樣很有貢獻。 看懂諾貝爾生醫獎:當研究應用於救命,那喜悅無法衡量。 再生醫學及細胞療法,為遺傳疾病和慢性疾病帶來新希望。 專研開發疫苗、找出新藥,讓病菌不再威脅人類生命。 瞭解神經記憶和辨識機制已成為人工智慧參考的系統, 這些得主,皆為人類福祉做出重大的貢獻。 經濟學是關注「人」的科學,亦是解決人類「互動」難題的哲學, 看懂經濟思潮,才能洞察世界正面臨的問題。 21世紀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長年關注人性偏誤、賽局理論、投資、勞動市場, 乃至於永續經營與貧窮的議題。 他們是「俗世哲學家」,以先驅角色,引介獨到且實用的理論給世人。 每年10月諾貝爾獎頒布之後,都不免在媒體和學界引來話題,話題從獲獎人的國家和背景,學術經歷和奮鬥歷程,到得獎感言和頒獎花絮,諾貝爾獎誠然是全球科學界每年最大的盛事,因為它代表了科學成就的巔峰,也展現了科學發展的最新趨勢。 《21世紀諾貝爾獎2001-2021套書》集結科學月刊每年在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生醫獎、經濟學獎得主公布時,邀請國內該領域的專家,針對該年各個得主的生平事蹟和得獎領域做深入分析,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說明,讓讀者瞭解最前沿的科學研究現況。從學術發展的潮流到學術傳統的傳承,前瞻性地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的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撰稿的台灣科學家當中,有許多和得獎大師有師承關係,讓我們一窺得獎者或特立獨行的研究風格,或平易近人的為人處事一面,更神遊於他們治學的風範和精神,諾貝爾獎,得之不易,但有跡可循。 以科學月刊多年累積的份量,除了三個諾貝爾科學獎像,鷹出版這次再加上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將以加倍(年份加倍)、超值(增加經濟獎)的內容,宴饗大眾,值得購買珍藏。 名人推薦 曾耀寰(科學月刊社理事長、中研院物理所副技師) 累積2001年2021年的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年份加倍、超值的內容,宴饗大眾,值得購買珍藏。 物理學獎導讀:林豐利(台師大天文與重力中心主任) 諾貝爾獎是學術界的桂冠,得獎者將進入史冊,得獎的工作通常是學術研究的里程碑,不只承繼先人的努力,往往也開啟往後的研究途徑。累積2001年至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年份加倍、超值的內容,宴饗大眾,值得購買珍藏。 化學獎導讀:牟中原(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至2021年,諾貝爾化學已授予187人,其中包括7名女性。7/187 這比例當然是非常低。但值得注意的是7名女性得主當中的4人是在21世紀。尤其是近四年來女性的突出表現實在令人鼓舞。 生醫獎導讀:羅時成(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2022年預測得生理/醫學獎呼聲最高的兩位科學家是卡塔琳(Katalin Kariko)與魏斯曼(Drew Weissman),他們發明mRNA當作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在2020年疫情嚴重期間讓上億的人免於感染或死亡。以mRNA當作藥物是個非常突破性新發明,mRNA不只可以應用在流行性的病毒感染預防上,也可以應用在癌症的治療,我猜測他們未來一定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經濟學獎導讀:莊奕琦(政大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現代經濟學是一門非常量化的社會科學,本世紀以來,尤其是過去十年間,研究方法論上的突破屢獲肯定,更加強化以科學的嚴謹態度來研究經濟與社會問題的取向。 推薦文:寒波(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主、泛科學專欄作者) 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以地理劃分,大部分位於北美、少數歐洲國家和日本;以族裔區分,多數為白人;以性別區分,絕大部分是男性。諾貝爾獎評選看的是結果,這反映出過往百年的科學研究,全人類只有少數群體參與較多;往積極面想,人類的聰明才智,仍有許多潛能可以挖掘。
作者簡介 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Science Monthly)是台灣本土科普領域的代表性刊物,代表好幾個世代的台灣科學家和理工知識分子回饋社會的心意,所形成的科學沙龍風貌以及在中學科學教育和科學政策上所造成的影響,都是《科學月刊》在台灣科學社群發展以及文化影響方面的具體表徵。作為國內科普推廣的重要刊物,介紹每年的諾貝爾獎內容是不可少的任務與目標。《科學月刊》距上次將介紹諾貝爾獎文章集結成冊,已過十年,這次與八旗文化合作,十年磨一劍,刊出合集,也望在科學知識的傳遞和累積上,有所貢獻,不僅如此,《科學月刊》還會持續介紹每一年的諾貝爾獎成果,為下一個十年一書而努力。
目錄 物理獎 序│曾耀寰 導讀 從諾貝爾物理學獎看物理學的走向│林豐利 推薦文 關於諾貝爾獎二、三事│寒波 2001|諾貝爾物理獎 極低溫的物理世界――玻色―愛因斯坦凝結 2002|諾貝爾物理獎 扭轉世界的宇宙觀 2003|諾貝爾物理獎 由量子論至超導與超流理論 2004|諾貝爾物理獎 漸進自由的夸克 2005|諾貝爾物理獎 光同調性更上層樓 2006|諾貝爾物理獎 微弱的宇宙輻射化石 2007|諾貝爾物理獎 當雙電流模型碰上磁交互作用 2008|諾貝爾物理獎 從B介子工廠道大強子對撞機─―微觀世界的對稱性破壞 2009|諾貝爾物理獎 光的魔術師―─奠定現代網路生活的發明 2010|諾貝爾物理獎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製備石墨超級薄片 2011|諾貝爾物理獎 從「星」看世界─―加速膨脹的宇宙 2012|諾貝爾物理獎 操控離子及光子―─開啟量子技術的新紀元 2013|諾貝爾物理獎 把光子變重了―─基本粒子的質量起源 2014|諾貝爾物理獎 藍光LED掀起照明新頁 2015|諾貝爾物理獎 地底水槽探索微中子震盪 2016|諾貝爾物理獎 拓樸理論提供物質新觀點 2017|諾貝爾物理獎 1. 無遠弗屆、鉅細靡遺──全方位的重力波探測 2. 證實重力波存在的功臣──雷射干涉重力波觀測站 2018|諾貝爾物理獎 1. 隔空取物?化想法為現實的光鑷 2. 雷射功率不斷提升,期待將能量轉為物質的未來 2019|諾貝爾物理獎 1. 成功建立描述宇宙本質與起源的模型 2. 地球並不孤單──尋找系外行星 2020|諾貝爾物理獎 1. 時空的奇異旅程 2. 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緻密天體 2021|諾貝爾物理獎 1. 建立地球氣候模型――可靠預測全球暖化 2. 盤根錯節的疆域――崇山峻嶺與深淵幽谷交織的複雜系統 化學獎 序│曾耀寰 導讀 對諾貝爾化學獎近年現象的觀察│牟中原 推薦文 關於諾貝爾獎二、三事│寒波 2001|諾貝爾化學獎 手性技術的極致展示——不對稱催化反應 2002|諾貝爾化學獎 1. 透視生物巨分子結構 2. 分析蛋白質的利器 2003|諾貝爾化學獎 揭開細胞膜通道的奧祕 2004|諾貝爾化學獎 貼上標籤步向分解的蛋白 2005|諾貝爾化學獎 分子的舞動奇蹟 2006|諾貝爾化學獎 基因密碼的抄寫者 2007|諾貝爾化學獎 探索物體表面的化學作用 2008|諾貝爾化學獎 水母綠光點亮生命彩頁──繽紛奪目的螢光蛋白 2009|諾貝爾化學獎 細胞的蛋白質工廠──轉譯生命現象的核糖體 2010|諾貝爾化學獎 拓展有機金屬觸媒應用──分子建築師 2011|諾貝爾化學獎 結晶學的黃金傳奇──準晶的發現與研究進展 2012|諾貝爾化學獎 現代藥物標靶──G蛋白偶合受體之研究解析 2013|諾貝爾化學獎 1. 化學家的駭客任務─虛擬實境的化學實驗與研究創新之理論實踐 2. 從分子生物到工業化學──用電腦模擬生物分子化學反應 2014|諾貝爾化學獎 光學影像解析度大突破──顯微鏡變顯「奈」鏡了! 2015|諾貝爾化學獎 癌症與遺傳疾病新療法──有核酸修復,才能生生不息 2016|諾貝爾化學獎 1. 分子轉輪與分子馬達 2. 分子機械的研發之路 2017|諾貝爾化學獎 用低溫捕獲生命原態的原子細節 2018|諾貝爾化學獎 化學中的演化與革命 2019|諾貝爾化學獎 改變電器使用生態的鋰離子電池 2020|諾貝爾化學獎 神奇的基因剪刀手CRISPR/Cas9 2021|諾貝爾化學獎 建構分子的巧妙工具——不對稱有機催化 生醫獎 序│曾耀寰 導讀 生醫獎的五大類別│羅時成 推薦文 關於諾貝爾獎二、三事│寒波 2001|諾貝爾生醫獎 無止盡的生命探索——細胞分裂的調控 2002|諾貝爾生醫獎 1. 翻開閻羅王的生死簿 2. 細胞凋零話從頭 3. 打開細胞分化的大門 2003|諾貝爾生醫獎 核磁造影之今昔 2004|諾貝爾生醫獎 嗅覺生理知多少 2005|諾貝爾生醫獎 消化醫學的新紀元 2006|諾貝爾生醫獎 生物體內的訊息攔截戰 2007|諾貝爾生醫獎 基因改造敲開疾病研究之門 2008|諾貝爾生醫獎 揭開致病原的面紗──人類乳突病毒與愛滋病毒 2009|諾貝爾生醫獎 染色體DNA的守護者──端粒與端粒酶 2010|諾貝爾生醫獎 不孕患者的希望之歌──試管嬰兒的漫漫長路 2011|諾貝爾生醫獎 維繫健康的抗病機制──免疫系統活化的秘密 2012|諾貝爾生醫獎 反轉細胞命運──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技術的突破 2013|諾貝爾生醫獎 細胞的貨運系統──抽絲剝繭囊泡運輸歷程 2014|諾貝爾生醫獎 心之所向──埋藏在腦內的空間導航系統 2015|諾貝爾生醫獎 1. 百萬人的福音──寄生蟲疾病新療法 2. 中國首位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屠呦呦―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現 2016|諾貝爾生醫獎 大隅良典與細胞自噬 2017|諾貝爾生醫獎 晝夜節律 2018|諾貝爾生醫獎 癌症免疫療法 2019|諾貝爾生醫獎 1. 從腎臟細胞發現呼吸奧秘 2. 破解細胞感測氧氣與缺氧調節之謎 2020|諾貝爾生醫獎 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2021|諾貝爾生醫獎 史上最「有感」的諾貝爾獎?解開溫度與觸覺的身體感覺之謎 經濟學獎 序│曾耀寰 導讀 21世紀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頒獎趨勢及其代表的意義│莊奕琦 2001|諾貝爾經濟學獎 如何對抗劣幣驅逐良幣?資訊不對稱底下的市場革新 2002|諾貝爾經濟學獎 以心理學與實驗經濟學突破藩籬 2002|諾貝爾經濟學獎 科學的實踐、台灣的啓蒙 2003|諾貝爾經濟學獎 共整合與拱論預測總體經濟 2004|諾貝爾經濟學獎 政策時效不一致性的影響 2005|諾貝爾經濟學獎 短期衝突走向長期雙贏的賽局 2006|諾貝爾經濟學獎 通膨與失業間的干擾因子 2007|諾貝爾經濟學獎 設計機制創造市場 2008|諾貝爾經濟學獎 新貿易理論補充古典貿易模型不足 2009|諾貝爾經濟學獎 公共財管理、企業交易內在化理論廣泛適用 2010|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釋勞動市場的配對 2011|諾貝爾經濟學獎 理性預期學派評估減稅與降息的效果 2012|諾貝爾經濟學獎 從志願選擇找到配對最佳效率 2013|諾貝爾經濟學獎 投資風向球—了解資產價格走勢 2014|諾貝爾經濟學獎 提供獨佔企業的管制之道 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 個體消費分析貧窮 2016|諾貝爾經濟學獎 以契約理論解決稅制與數學問題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 經濟與心理的「不當行為」研究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 環境與知識的外部性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 微觀田野實驗對抗全球貧窮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揭開「同時多回合上升標拍賣」的利益 2021|諾貝爾經濟學獎 「因果推論」方法改革實證研究 2021|諾貝爾經濟學獎 自然實驗分析勞動市場
快速掌握氣象與天候:
齊物逍遙 2024
齊物逍遙 2024
多重宇宙、平行世界是
記憶決定你是誰:探索
世界汽車史100:探
海島核事:反核運動、
生命的電:生物醫學x
臺灣區域海洋學(三版
數理化通俗演義套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