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少年台灣*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
作者:
編者:古碧玲
分類:
小說
/
文藝小說
叢書系列:人文悠活
出版社:
一卷文化
出版日期:2022/11/9
ISBN:9786269571253
書籍編號:kk0559085
頁數:368
定價:
5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 內容簡介 《上下游副刊》精選之作 54篇關於各種飲食風光的散文,54位作者跨域書寫 串接起不同場域與時代,打開五感的飲食文學閱讀體驗 「飲食,於人之間可謂交流之最大公約數,本就承載每個人的成長路徑,與其家庭經濟甚至地方風土多所關聯,家道之富貧豐儉必左右其見識,也見證了族群之殊異及時代的遞嬗。」──《食在四方》主編古碧玲 本書選自搜羅各界擅寫之手的《上下游副刊》,由副刊總編輯古碧玲精選細編,藉54篇飲食散文照見諸家吃食流派,回應當代環境與社會,邀四方食客來品嘗跨領域、跨世代、跨文化的食光滋味。 ─|輯一 鄉滋家味|─ 家的味道永遠是個人味覺的鄉愁,且看臺灣多元的族群文化光譜──閩南、客家、阿美、排灣、江浙、港粵、馬來西亞、日本、新住民……,如何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家鄉飲食方寸。 ─|輯二 灶間時光|─ 在廚藝修煉之路上,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值得回味,這些紀錄私我烹調現場的食記,最能穿透文字散發氣味。 ─|輯三 寓食載情|─ 關係與記憶往往牽動著舌尖滋味,待斯人斯地已遠,在飲食中品嘗到的人情世緣更是耐人尋味。 ─|輯四 漬物釀食|─ 醃漬釀造的技藝精隨,在於掌握酸甜苦辣鹹之外的第六味──時間,不僅能將食物濃縮與轉化,還讓人心深處的心思意念慢慢發酵……。 ─|輯五 小吃小點|─ 領略各地鄉鎮風土的最佳管道,莫過於實際考察街頭巷尾的小吃小點,就讓探索飲食與地緣的關係成為上路旅行的正當理由。 ─|輯六 農耕漁獲|─ 飲食文化溯其源頭都回歸到生態環境,透過農田耕種、野地採擷、水中捕撈、畜殖牧養的身體勞動,也能體會土地海洋的豐厚饋贈。 ─|輯七 利其器|─ 食材經過儲藏收納、料理烹調、盛盤擺設,方成為餐桌上的美食,這一連串過程無不仰賴大小用途各異的器物,識食之餘勿忽略品味食藝之美。 本書特色 ★作者群橫跨不同世代、不同背景,各自端出承載感情與記的菜餚,交織出豐富多元的飲食風貌。 ★延續《上下游副刊》透過反芻環境、萬物與人的省思,藉踩踏土地的飲食書寫走進臺灣的風土人情。 ★好菜上桌!內附精美彩圖,啟動視覺享用五光十色的小吃大宴。 可口推薦 王浩一(學數學的作家、旅行家) 朱宥勳(作家) 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尋找台灣味》主編、《台灣話、台灣味》臺語Podcast主持人)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郭忠豪(臺北醫學大學專案助理教授、《台灣話、台灣味》臺語Podcast主持人) 陳美桂(北一女國文老師) 曾齡儀(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馮光遠(作家、編劇) 劉昭儀(水牛書店*我愛你學田市集負責人) 蔡珠兒(作家) 韓良憶(作家)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浩一(學數學的作家、旅行家) 地方食物之間存在著邊界,而不同家族、家庭除了邊界,有更多的故事與記憶。進一步發展,當這些的紀錄數量夠多,隱然形成社會人類學的部分。這些紀錄與書寫,開始建構所謂的「族群文化」,跟你我有關與連結。 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看「飲食文選」的原因之一,透過作者們娓娓說著各自家庭或是地方的美食經驗,會有更多理解與滿足。閱讀中,理解的是那些家傳,「都是對回憶的一種不捨與貪戀」,滿足的是它記錄了社會變遷的痕跡。舊建築的紋理可以形成地標的辨識,百年老樹可以凝聚鄉人的世代記憶,而餐桌上滋味萬千,則刻畫著族群文化最美麗的印記。 ☉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尋找台灣味》主編、《台灣話、台灣味》臺語Podcast主持人) 一本可口的散文集,藉由文字帶著讀者走四方、吃四方,從閱讀打開你我五體感官的食物饗宴。隨著書頁走進味道承載的故事、回憶、情感;這些看似作者群關於食物生活片段的個人抒發,咀嚼品嘗的,卻也是食材與土地纏繞而出,屬於你我生命都可能會有的酸甜苦辣。 ☉陳美桂(北一女國文老師) 當日常的食物都成了土地的詩篇,文化的田野,那麼廚房中的料理,經由一道道的工序,每個細節的環環相扣,就是我們與生活最誠摯的連結,連結著情感、記憶、味道、顏色,還有季候風土種種的心靈回歸。 打開《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一書,不是美食指南,也不是饕客養成,而像是閱讀「博物誌」般,給人除了啟動「色香味」的視覺、嗅覺、味覺的感官之外,還有宛如祭典或儀式的身體沉浸,所構成的心思層疊與文化洗禮。 土地是蘊藏的廚房,大海是豐富的冰箱,手執各種食器的勞作者都宛如實驗室裡的詩人,細查各種生物的紋理,運用意念及想像,創造美味佳餚、食物篇章。書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野菜的採集食用,傳統生態美學的認知,都給過度文明社會一種新思考,一切求諸於田野,求諸於部落,重新開展「人與物」的關係,好好地向各種食物的生命轉化,更謙卑地學習。 ☉曾齡儀(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是《上下游副刊》歷時數年的精心之作,書中收錄了五十三位文學創作者的飲食書寫,透過食材、小吃或是菜餚,娓娓道出他(她)們的故鄉情懷以及人生閱歷。或許是原住民部落的野菜、客家的瓜封、阿嬤醬缸內的醃漬物;或許是灶上的菜頭粿、廚櫃內的中藥乾貨、以及鍋內的鹹粥;食物承載的是人情與時間的記憶,看似塵封已久的往事,藉著氣味與味蕾被召喚出來,讓人感到心頭暖暖的。 當我閱讀這本文選,作者們的心情筆記彷彿帶我步入時光的走廊,讓我想起兒時的點滴回憶:媽媽的「牛肉麵」裡,總會添加燉得恰到好處的馬鈴薯與紅蘿蔔,再撒上一點蔥花;爸爸帶我們去租錄影帶時,總會在隔壁的豆花攤叫一碗濃郁的「花生豆花湯」;還有小學週六半天課程結束後,帶著弟弟去市場,買我們姐弟最愛的客家粄條湯,回家大快朵頤並配著「中國民間故事」電視節目。「家」,總是離不開食物的味道與記憶,讀著讀著,眼眶不禁濕潤,回到了那個我們四人曾經的家。
編者簡介 古碧玲 自許各界局外人,雜看雜學雜讀,自己思想;生活重心為食物、讀物、植物與藝術。 先後任職於政經媒體、網路、廣告、基金會等,常用文字傳遞想法、溝通理念,偶寫藝評,更想用植物、畫畫與世界對話。 著有《請問里山怎麼走?》、《不知道的都叫樹》。
目錄 推薦序|叨擾了,我今天是來蹭飯的 王浩一 編者序|釀造一缸靠時間轉化的漬物 古碧玲 輯1 鄉滋家味 1 粄與芋 鍾永豐 2 鄉韻•鄉味 林剪雲 3 鹹鹹的雨,下在南方的甘蔗田 呂政達 4 馬太鞍濕地的野菜歲月 柯春伎 5 野菜,部落不可缺的味 楊依璇 6 看媽媽的厲害!芋頭與愛的料理法 廖昀靖 7 漚菜尾 凌煙 8 客家年菜,無瓜不封 吳鳴 9 用熱騰騰的回音擁抱彼此 徐彩雲 10 年度限定:豆皮捲和炸蝦 吳家恆 11 命中帶湯 湯長華 12 文化大融合的吉蘭丹野菜飯 曾詩琴 13 越式炸餃子Banh Goi 簡香靜 14 桃花節散壽司 新井一二三 輯2 灶間時光 1 年菜唯有三仙燉 陸之駿 2 蒸魚最高境界 陸之駿 3 煎烤與蒸鮮──我的烹魚實戰記錄 方秋停 4 做一碗海葡萄丼飯 Miru 5 湯匙裡的甜蜜:樹薯 杜盈萱 6 野菇鹹派,攬一把驚喜節氣味 Sophie李淑瑜 輯3 寓食載情 1 焦慮會過去,米會留下來 張讀行 2 明亮的宴席 洪愛珠 3 滾燙不了的火鍋 黃思綺 4 那龍貓引領的甜點女兒 袁朝露 5 爸爸牌止咳祕方 古碧玲 6 洄瀾時光的氤氳滋味 蘇紋雯 7 記一場悲喜參半的廚師出任務 陳洲任 8 用煲底的火,熬湯 劉怡伶 9 還原為茶 汪彥君 10 慧劍斬情絲:毛豆小甜粽 洪金珠 11 花•貓•黃芥末 林薇晨 輯4 漬物釀食 1 漬魂 曹麗娟 2 我的釀造花園 鄧美玲 3 蕗蕎為什麼流眼淚? 張健芳 4 還魂桂花釀 譚玉芝 5 時間之美──濃縮與轉化 胡燕倫 輯5 小吃小點 1 鹹粿與菜頭粿的界線 陳淑華 2 阿江的刀光血影 林俊安 3 紅薯球的滋味 陳議威 4 鹹粥的召喚 周姚萍 5 撐起基隆廟口的兩隻腳 曹銘宗 6 黑糖粉圓冰,濱海鹽工消暑土方 吳比娜 7 我的撩慾食物 簡國書 輯6 農耕漁獲 1 好天存著雨來糧 陳煥中 2 木瓜與蝸牛 楊富民 3 下山的山蘇 Apyang Imiq程廷 4 退潮之際,鮮甜濃郁的海洋零嘴 李盈瑩 5 乾殼 林楷倫 6 雜魚雜紀 林敬峰 7 生命中的藥草之旅 陳牖心 輯7 利其器 1 器物控的養成之路 徐銘志 2 餐桌藝術的文化衝擊 魏聰洲•蔡潔妮 3 關於冰箱永凍層二三事 包子逸 4 來自「有餘旅舍」的冰箱風景 周憶璇
夜行紀錄
坤寧 二
汴京春深 卷一:曾青
坤寧 一
明日佳期月圓
弟弟
獸醫五年生
角鬥場的《圖蘭朵》
【首刷限量2023年
凌煙性別文學三部曲: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