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
.
失控的逐底社會:單身
.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格差浪潮:從家庭、教育、工作、地域到消費的後疫情社會學讀本
作者:
山田昌弘
譯者:
許郁文
分類:
軍政•法律
/
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邊境
出版社:
這邊出版
出版日期:2023/3/22
ISBN:9786269671533
書籍編號:kk0565240
頁數:208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格差浪潮:從家庭、教育、工作、地域到消費的後疫情社會學讀本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格差浪潮:從家庭、教育、工作、地域到消費的後疫情社會學讀本 內容簡介 新冠疫情導致過往社會已經存在的「格差」加倍擴大, 從未婚與少子化問題到資訊與城鄉的差距等, 家庭、校園、職場與地域之間的落差變得更具體可見, 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該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境、創造新的時代? 「格差」意指差距、落差,如今也用來指稱社會上階級分化與僵化的現象。 新冠疫情就像人際關係與社會問題的引信,不僅讓人們的生活型態為之改變,還促使過往潛伏在水面下的格差浮出水面,甚至進一步拉開了差距。 本書將從社會學的五個觀點剖析因新冠疫情而加速變化的社會格差──其實早在疫情爆發之前這些格差就已存在,但疫情卻助長了這一切,讓情況越演越烈。想要突破這樣的困境,就必須打造一個讓更多伴侶能因為愛情結合的環境、透過教育讓每個人擁有新時代所需的各種能力、試著弭平職場第一線的各種格差、奠定一個便於各式各樣的人居住與建立人際關係的地域社會,並透過不同的方式滿足每個人被認同的欲望。 雖然僅憑一己之力難以力挽狂瀾、無法阻止格差愈見擴大,但如果能知道這股洪流正往哪個方向去,或是知道在這場土石流中能稍作休息的陸地在哪裡,存活的機率或許就會大幅提升,即便面對未知的將來也會充滿希望。 【家庭格差】 未婚人口愈來愈多,少子化現象愈見嚴重,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使人加倍害怕破壞現有的生活,不願輕易結婚或生育。失業率提升與薪資的低迷使家庭生活受挫,夫妻之間平常不太在意的價值觀差異,也因為疫情浮上檯面。 【教育格差】 整個社會逐步邁向全球化與資訊化,新型態社會所需的外語與數位資訊等能力卻很難透過現行的學校教育徹底習得,孩子的教育也因父母的財力與受教程度產生落差,想靠教育翻身愈來愈困難。 【工作格差】 正職與非正職之間的格差愈拉愈開。當遠距工作普及,社會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落差,那就是「可遠距進行的新型數位經濟工作」與「不能遠距進行的傳統產業」之間的落差。 【地域格差】 人口稠密的大都市與人口不斷流失的鄉下之間的格差愈來愈大,都會與鄉間、富裕階級與貧困階級所居住的地區涇渭分明。 【消費格差】 消費型態變得多元,個人特色消費的模式也產生了變化,許多人將購買的商品上傳至社群網站以得到認同,疫情則讓這股趨勢愈演愈烈。
作者簡介 山田昌弘 日本家庭社會學權威。 1957年出生於東京。1981年自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1986年於東京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修畢博士課程,現任中央大學文學部教授。 研究專長為家庭社會學,長年以來從這個角度出發,探究日本人的家庭(婚姻、戀愛)與性別議題,也從「金錢」與「愛情」兩個領域探討年輕世代的變化。 於1997年首創「單身寄生族」一詞,指稱從學校畢業後維持單身並長期與父母同住的年輕人,此外更是第一個提出「婚活」概念的學者,即指非自願單身的現代人尋求另一半的活動,引發一陣風潮,至今仍是日本社會大眾之間約定俗成的流行語。 已出版中文著作包括《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立緒)、《失控的逐底社會》(大是)等。 譯者簡介 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 譯作包含《東京歷史不思議》(麥浩斯)、《至死不渝的高速閱讀法》(如何)、《家事的科學》(PCuSER電腦人文化)、《三明治研究室》(麥浩斯)、《三日間的幸福》(台灣角川)、《海賊王的時代》(馬可孛羅)等。 歡迎大家透過臉書認識我: Facebook:baristahsu Email:baristahsu@gmail.com
目錄 前言 新冠疫情造成了不可逆的變化 階層社會化的不安 第一章 家庭格差──戰後型家庭的極限 疫情的衝擊力道比震災更強 自殺的年輕女性增加 不斷加速的少子化現象 夫妻之間的愛情格差 因新冠疫情而惡化的家庭格差 新型家暴 戰後型家庭因新冠疫情而走到盡頭 第二章 教育格差──雙親格差的延續 支持中產階級意識的教育 家庭所得減少造成的學習格差 新冠疫情造成的教育力落差 數位格差、溝通能力格差、英語格差 因新冠疫情而浮上檯面的家長格差 才小學四年級,人生就已經定型了? 教育格差導致大學遭淘汰 第三章 工作格差──中產階級加速崩壞 三種格差浮上檯面 必要工作者與遠距工作者 必要工作者的困境 遠距工作者的活躍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分水嶺 遠距工作造成的現實弊端 觀光業與餐飲業的勝負 第四章 地域格差──地域再造的生命線 地域社會的普遍性與必要性下滑 遷出人口高於遷入人口的首都 是否有讓人得以度過人生每個階段的環境? 高學歷者的出生地 勝出與落敗的地區 在地社群消失的結果 「住宅大富翁」無法發揮作用 富裕階級外移與貧困階級滯留 教育與年薪、地價之間的關係 「有餘力提供幫助的人」與「需要幫助的人」 強調自我責任的階級社會 賴在家中的「單身寄生族」 繭居族多達百萬的日本社會 從「點」到「面」的地方再生 地域格差的關鍵在於多元性 第五章 消費格差──反映時代的鏡子 消費改變了富足的定義 積極型幸福與消極型幸福 為了得到認同的消費童話 家庭消費的系統 個人消費興起 超越家庭與個人的極限之後 對個人特色消費的另一層期待 結語──令和格差的趨勢
社會運動與臺灣社會
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
社造幻想:為什麼地方
沒有砲火的戰爭:從經
當管教變成虐待:多角
朱槿可以在這裡開花嗎
山城滄桑:回不去的香
China’s In
我說,所以我存在:語
島國毒癮紀事:那些在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