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江澤民其人連環畫集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威權演化論:中國如何治理?國家與社會如何維持動態關係?
Evolutionary Governance in China: State–Society Relations under Authoritarianism
作者:
編者:徐斯儉, 蔡欣怡, 張鈞智
譯者:
李宗義
分類:
軍政•法律
/
政治
叢書系列:左岸政治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3/4/19
ISBN:9786267209301
書籍編號:kk0566469
頁數:488
定價:
5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威權演化論:中國如何治理?國家與社會如何維持動態關係?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威權演化論:中國如何治理?國家與社會如何維持動態關係?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多種不同挑戰以及劇烈的結構變化,如今,黨國體制面對社會穩定和政權存續之間存在的張力。一方面,國家應對社會使用強勢策略或許可以維繫政治權力的壟斷,但另一方面,國家唯有採取更加包容的相處模式,治理品質和政權正當性才得以強化。 本書關注國家—社會之間的動態關係,採用一種全新的演化架構,探索在中國的若干治理領域當中,國家如何與非國家的行動者產生互動和關聯。多位作者使用第一手田野調查資料,發現在不同領域當中國家和社會的互動關係隨著時間而改變,某些領域建構了建設性的互動關係,但某些領域呈現持續衝突。此一演化途徑提供了更為細微的觀察,讓我們得以窺見黨國體制如何隨著不同的環境條件變化,時而行使強制力量,時而採取彈性的對策或政策調整。 推薦人語 2012年習近平首次上任國家主席時,全球對中國崛起的正面印象高於負面評價,威權韌性成為時髦的概念。然而,現實證明威權演化不見得朝著自由化發展。十年之後重新回顧中國的變化,可以發現與改革開放相反,中國在國際形象與國內治理出現「雙重逆轉」:在國際方面變得日益孤立,在內政方面變得日益高壓。 在這樣的局勢變化下,學者進入中國田野調查或收集數據的困難增加、與中國學者合作時對雙方的政治風險升高,使得中國研究的前景晦暗不明。全球的中國研究者被迫在方法上採用創新手段,例如運用互聯網觀察中國民意動向。不過這絕非中國研究的終結,對全球與臺灣來說,中國的戰略影響力是無可替代的,在香港抗爭、俄烏戰爭後,臺灣意外變成國際學術社群關注的焦點,與中國在語言、文化的親近性,更讓臺灣有技術優勢,可以提供海外中國研究社群豐富的資訊。我們期待,在中國「雙重逆轉」的變局中出版的《威權演化論》,將有助於台灣觀點的中國研究繼往開來。——林宗弘,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簡介(按章節順序) 蔡欣怡(Kellee Tsai)/主編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徐斯儉(Szu-chien Hsu)/主編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鈞智(Chun-chih Chang)/主編 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現任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 鄭有善 威斯康辛麥迪遜分校政治學博士,現任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外交通商學部副教授。 周睦怡 柏林洪堡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臺灣海洋大學海洋觀光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陶逸駿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現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占璽 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王敬智 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現任臺灣民主基金會副研究員。 鄭志鵬 波士頓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方琮嬿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學博士,現任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伍維婷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古明君 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博士,現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黃克先 西北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特邀: 裴宜理(Elizabeth Perry),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政府學系亨利.羅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講座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社長。 譯者簡介 李宗義 政大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翻譯作品有《階級世代》、《全員在逃》等。
目錄 策畫者序 謝詞 作者簡介 各章用圖 各章用表 第一部 導論 第一章中國的演化式治理:威權主義下的國家與社會互動/蔡欣怡 第二章測量中國演化式治理當中國家與社會的互動:檢驗現有文獻(2005-2015)/徐斯儉、張鈞智 第二部 社區治理 第三章 威權政體下的參與?北京業主行動主義對立法的影響/鄭有善 第四章 蜂巢化的公民社會:社區治理議題的公共參與/徐斯儉、周睦怡 第五章 基層社群的抗爭與吸納:廣東南海的徵地衝突/陶逸駿 第三部 環境與公共衛生治理 第六章 中國的愛滋治理:國家、社會與國際行動者的三方互動/王占璽 第七章 非零和賽局:中國的國家社會互動和反垃圾焚燒廠運動/徐斯儉、王敬智 第四部 經濟與勞動治理 第八章 分權與差序型勞動政策治理:中國《勞動合同法》在珠三角的實施情況/鄭志鵬 第九章 以工人之名治理外資:富士康工人自殺事件後的黨國與勞資關係/林宗弘 第十章 政府強化勞動立法的非意圖性結果/方琮燕 第五部 社會與宗教治理 第十一章 中國反家庭暴力運動中的國家與社會互動/伍維婷 第十二章 參與國家的地方策略:媽祖信仰的文化正當化和遺產化/古明君 第十三章 治理「不受歡迎」的宗教:後毛澤東時期中國基督教會與國家的互動演變/黃克先 跋 中國演化式治理和新冠危機/裴宜理
香港戰後紀事1945
暴政的勝利:莎士比亞
總統的脊梁:二○二四
台灣地方政治讀本:來
放眼看天下:林逸民評
在黑暗中動身:基進的
尋租中國:台商、廣東
地緣政治學圖解入門:
染紅中國:中共建國初
一觸即發:一位非常時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