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這裡有貓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黑潮25年人文與科學調查紀錄首度公開)
作者: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張卉君, 陳冠榮, 余欣怡, 莊慕華, 蔡偉立, 金磊, 陳玟樺
譯者:
繪者:江勻楷, 瓦Z, 張廖淳心
分類:
科學•自然
/
動物
叢書系列:生活館-Taiwan Style/藏Treasure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2024/11/27
ISBN:9786264180283
書籍編號:kk0591745
頁數:176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黑潮25年人文與科學調查紀錄首度公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黑潮25年人文與科學調查紀錄首度公開) 內容簡介 黑潮尋鯨系列首部曲 X 臺灣第一本鯨豚調查科普書 ★珍藏世界級鯨豚影像 ★直擊海洋科學調查現場 ★專訪5位臺灣鯨豚守護者 ★97隻抹香鯨辨識圖鑑 ★全球抹香鯨保育地圖 從地誌裡的村誌、山誌、河誌到海誌, 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種邀約, 「讓我們的精神文明返回大海浪潮」的邀約。 ──吳明益 體長可達18公尺的抹香鯨,是大朋友小朋友許願最想遇見的夢幻鯨種。巨大又神祕的牠們,總留給人們無限謎團與想像:他們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在大海裡過得好嗎?我們如何在同一片大海與牠們和平共處? 抹香鯨雖然不是臺灣東部海域最常見的種類,卻亦非極罕見,且因其高大醒目的造型——方圓的大頭,附帶頭頂噴泉一般的水柱,幾乎成為大家想到鯨魚時就會出現的基本形象。這巨大而溫柔的海獸像是精神支柱般,支持著每一位出海尋鯨的人們。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1998年開始乘著賞鯨船出航,以公民科學的方式慢慢累積對於抹香鯨的認識,近年更有計畫地進行「海洋綠洲調查計畫」,累積系統性的調查資料。此書正是彙整25年的目擊紀錄與調查資料,首度公開臺灣東海岸的抹香鯨情報。 全書分成五章,第一章「從想像到相遇__回望人與鯨的時光隧道」,從捕鯨歷史和經典文學《白鯨記》切入,探尋人們與抹香鯨的關係,在可及與遙不可及之間,抹香鯨如何吸引了不同世代、地域的人們選擇出航與其相遇。第二章「出發找阿抹__黑潮海上調查實錄」,分享黑潮人如何透過賞鯨船,以公民科學的方式長期累積對於抹香鯨的認識。本章透過調查實錄與科學解說相互參照,以有趣的故事與與生動的圖解,介紹各種海上調查方法,包括目擊紀錄、Photo ID、鯨豚身分證、空拍攝影、水下錄音、生物檢體採樣等。第三章「全球保育進行式__守住與鯨共生的海洋綠洲」,介紹全球鯨豚保育基地、花蓮賞鯨與生態調查現況、抹香鯨擱淺的環境警訊和促進地球能量循環的鯨魚幫浦。第四章「 守護鯨豚的人__紀錄、救援與研究」,專訪五位臺灣重要的鯨豚保育行動者與研究者,並爬梳世界抹香鯨保育熱點及擱淺案例,提供對當代國內外的鯨豚保育行動的完整視野。第五章「乘著黑潮一起追風__東部海域抹香鯨圖鑑」,首度公開近年黑潮透過照片辨識方法,分析2010年至2023年的抹香鯨照片,目前已辨識出97隻個體建立ID,希望資料庫中的抹香鯨能持續增加,也期許每隻抹香鯨都健康安好。 各界推薦 吳明益(作家) 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王誠之(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祕書長) 李嘉祥 (第一銀行總經理) 林本明 (永豐金控永續長) 柯金源(紀錄片工作者) 梁華哲(貿聯集團董事長) 郭佳雯(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 曾鉦琮(中華鯨豚協會祕書長) 陳培瑜(立法委員) 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臺灣海域蘊育著豐富的鯨豚資源,在全球九十多種鯨豚中,目前記錄有三十三種鯨豚曾在臺灣周遭海域出現,約是世界鯨豚種類的三分之一,但我們對海洋的熟悉度沒有陸域高,對這些豐富的鯨豚資源瞭解更為有限。瞭解才能對我們的海洋保育有更務實的行動,但海洋研究相對的困難度高,鯨豚的研究更是難上加難,這本書呈現研究者及公民科學的力量,透過聲音探測抹香鯨的行徑,用影像記錄牠們的動作,解讀著牠們每一次優雅的出現與消逝。這些實際調查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一場場與抹香鯨的深情對話。 郭佳雯(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 在臺灣東部航行是浪漫的體驗,而抹香鯨是我在太平洋最嚮往的海獸,可惜我與抹香鯨的一期一會尚未出現。原本以為《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可以消解我對抹香鯨的念想,卻沒想到讀完這本書,竟開啟了我對「阿抹」的執念,不論是文學史料,還是科學紀錄,都有詳盡的刻劃。以這本書作為起點,我一點一點的咀嚼消化,只為了在與阿抹相遇的那一刻做好準備。也拜服書中的每一位夥伴,這幾年我透過臺灣白海豚保育工作,認識許多在不同戰線上努力的朋友,也同時體會到涓滴如何匯成洪流,每一位夥伴都透過持續多年的堅持,為鯨豚投注心力,才匯集出這本書,會不斷激起對抹香鯨更多瞭解的渴望,讀者慎入啊! 梁華哲(貿聯集團董事長) 科學推動了科技的進步,也為海洋與鯨豚保育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透過這本書,分享多年來於臺灣東部海域累積的鯨豚保育資料與動人故事,讓讀者彷彿隨著調查船一同出航,既學習鯨豚生態的科學調查方法,也感受到那份堅持不懈的保育熱情。隨著書頁翻動,彷彿與東部海域的鯨豚及壯麗的沿岸風景產生了緊密的連結。這本書將連結你和大海,讓你渴望登船出航一探,並期盼與抹香鯨相遇! 李嘉祥(第一銀行總經理) 海洋有靈魂嗎?如果有,那會是什麼形象?或許,最能代表海洋靈魂的,正是鯨豚那碩大而深邃的身影,牠們在悠久的時光中,默默見證著大海的神祕與永恆。 本書是「黑潮尋鯨」系列的首部曲,帶領讀者隨著黑潮資深鯨豚保育夥伴的步伐,深入瞭解鯨豚保育的奧祕。在這段旅程中,我們將潛入抹香鯨那無盡的藍色夢境,體會保育工作的重責與悲喜,並聆聽浪潮中永不斷絕的古老故事。這些故事,正是我們與海洋之間,世世代代延續的永恆聯繫,值得推薦。 林本明(永豐金控永續長) 策劃本書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25年來與一群學者、專家及志工,用對海的熱愛持續投入在臺灣東部海域的鯨豚生態保育。書中分享遇見抺香鯨的故事,也分享鯨豚生態的科學調查,透過生動的圖文呈現,讓我們從世界知名的「抺香鯨」在文學與歷史的脈絡,到臺灣在地的抹香鯨生態及保育工作,而世界各地又是採取哪些策略來落實鯨豚保育,也讓人開始「關注」鯨豚賴以為生的海洋。
作者簡介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1998年於花蓮成立,是臺灣第一個以「鯨豚與海洋」為內涵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簡稱「黑潮」。多年來以「關懷臺灣海洋環境、生態與文化」為核心理念,如同一股陸地上的黑潮洋流溫暖而堅定,期許每個臺灣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洋。 「潮是科學,黑是詩。」作家吳明益如此形容黑潮,說明黑潮既富有科學精神,又蘊含人文關懷的特質。黑潮以科學為基礎,長期進行野外鯨豚生態調查,亦引進海洋廢棄物監測方法,盼達到源頭管理,積極促成臺灣對成立「海洋保護區」的關注;並透過出版繪本、書籍、紀錄片,舉辦講座展覽、前往校園及體驗行旅等活動,分享海洋保育理念,讓海島子民們親近、認識,進而守護美麗海洋。 張卉君 來自山城埔里,而後愛上海洋。 現為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海上鯨豚解說員。曾獲葉紅全球華人女性詩獎、花蓮文學獎、海洋文學獎、鳳凰樹文學獎等,已出版數本著作。 陳冠榮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鯨豚生態解說員與調查員,長期進行東海岸鯨豚資源調查以及花蓮賞鯨解說。現為自由工作者,工作項目涵蓋鯨豚調查、海廢調查、巡迴講師、採訪撰寫、生態攝影、天文解說等。 余欣怡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鯨豚保育研究經理,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部落格及粉專「鯨群:海洋、鯨豚、保育」主要作者之一。 莊慕華 文字工作者,一手編織文字、一手揮灑企劃,擅於發掘故事與描繪眾生樣貌,同時運用設計思考、產出精準文案。 蔡偉立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鯨豚福利工作者,經營「鯨豚退休會」粉絲專頁,著有《臺灣鯨豚現場》。 金磊 自由生態攝影與環境教育工作者。相信影像是連結科學數據跟自然環境的重要橋樑,長期且深入的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之鯨豚研究調查等工作,累積超過二十年海洋生態攝影經歷,期望透過影像讓更多人開始保護藍色大洋。 陳玟樺 Zola 視覺藝術創作者,以水中攝影、油畫及複合媒材創作,主題聚焦於鯨、海、人。2015年移居花蓮,紀錄鯨豚、海洋生態與傳統漁法,並與學術機構合作進行大型海洋生物標識放流研究。
目錄 推薦序 20個QA認識抹香鯨 前言 航向大海尋找ONE PIECE Part 1 從想像到相遇:回望人與鯨的時光隧道 文|張卉君 一期一會的相遇瞬間 從前從前有一隻鯨魚 「鯨光閃閃」的文學明星 抹香鯨的「鯨」氏紀錄 從捕殺到賞鯨 繼續航行記錄下去 Part 2 出發找阿抹!黑潮海上調查實錄 文|陳冠榮、余欣怡 調查實錄|這隻抹香鯨好像來過 科學解說|目擊紀錄,鯨豚科學調查START 調查實錄|又見少年花小香 科學解說|Photo-ID,鯨豚身分證 調查實錄|阿抹起飛了 科學解說|空拍攝影,鯨豚研究的好工具 調查實錄|聽見抹香鯨的聲音 科學解說|水下錄音,鯨豚語音翻譯App 調查實錄|捕捉抹香鯨的水下影像 科學解說|生物檢驗採樣,幫鯨豚做健康檢查 調查實錄|成為公民科學家 科學解說|當代科技,跨國追蹤鯨豚動態 Part 3 全球保育進行式:守住與鯨共生的海洋綠洲 文|蔡偉立 全球抹香鯨保育基地 花蓮賞鯨與生態調查 擱淺的環境警訊 促進地球養分循環的鯨魚幫浦 Part 4 守護鯨豚的人:紀錄、救援與研究 文|莊慕華 在科學與理性之前,定格動人一瞬間──金磊 生死有命,擱淺救援的接力賽——王浩文 解剖與研究,累積鯨豚資料庫——姚秋如 先有發現,才能想像——林俊聰 每一隻都很可愛——王建平 Part 5 乘著黑潮一起追風:東部海域抹香鯨圖鑑 Photo-ID 是一個積沙成塔的過程 後記 七星潭抹香鯨寶寶擱淺救援紀實 附錄 參考資料彙整
我們的星球【藍星+綠
遠東冰原的貓頭鷹
座頭鯨赫連麼麼:小說
國家地理終極昆蟲百科
超微昆蟲圖鑒
傷獸之島:我當野生動
重返藍色星球:發現海
鳥兒在唱歌:生活與藝
當然問鸚鵡才清楚!
我家附近的鳥鄰居:超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