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在文字的密林中漫步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問題是,我大概會活很久:百歲傳奇女總編暢談活著不道歉,走時盡興如願
Somewhere Towards the End: A Memoir
作者:
黛安娜.阿西爾
譯者:
謝靜雯
分類:
文學
/
語言
叢書系列:Common
出版社:
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25/8/6
ISBN:9786267561577
書籍編號:kk0599594
頁數:224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預購品:商品本身尚未出版,先開放預購服務。出版後立即出貨。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問題是,我大概會活很久:百歲傳奇女總編暢談活著不道歉,走時盡興如願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問題是,我大概會活很久:百歲傳奇女總編暢談活著不道歉,走時盡興如願 內容簡介 人不必然要用一聲嗚咽替一本關於老年的書收尾,但也不可能用轟天一響來結束。 沒有訓誨要學,沒有事可供發現,沒有解答要提供。 我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只剩一些隨機的念頭。 ◇◇◇◇◇ 二十世紀的傳奇編輯 在八十九歲回望一生的告白 ___________ 「戴安娜是我的第一位英國編輯……所有認識她及讀過她回憶錄的人,都會欽佩她,因為她誠實、樸素而優雅的風格,她從不偽飾的個性,以及她在面對生活不斷縮小的可能性時所抱持的堅忍態度。她是變老的典範,雖然變老並非我們自願。我很幸運在我的生活中遇見她。」──瑪格麗特•愛特伍 ___________ 黛安娜•阿西爾是二十世紀最具識人慧眼的編輯之一,她讀過、修過、對話過的作家,從凱魯亞克到愛特伍,從珍•瑞絲到奈波爾,幾乎涵蓋了二十世紀英語文壇最具影響力的所有聲音。但在大部分時間裡,她都極為低調,直到八十九歲那年推出《問題是,我大概會活很久》這本晚年之書,不僅讀者、作家與評論界為之傾倒,本人也意外成為文壇焦點。 她以清明而犀利的筆調回首過去,包括生命中重要的親密關係、懷孕與流產的身體記憶、以七十高齡照護九旬老母的感悟,還有年老帶來的失落與意外的獲得,並思索如何在生命最後一段路上保持希望、喜樂與活力。放到今日來看,她的率直、真誠仍讓人讚嘆,那是一種不再自我批判,也不再需要道歉及解釋的狀態,融合了睿智與通透,讀來令人寬慰──時間(或老去)終究也會帶來可貴的禮物:不再需要證明什麼,只是與安靜真實的自己同在。 其中,她對於性的書寫尤為令人驚豔。不閃躲、不矯飾,正面回應性慾的轉變、性在關係中的意義,乃至晚年仍殘存的情慾渴望與失落。她指出,女性的生理結構使性對女人的影響更深,並從自身經驗出發,探討性慾淡去時,愛與親密如何重新被定義。這些段落既不煽情,也不賣弄「勇敢」,而是以冷靜清晰的語言,讓許多難以深思或難以言說的老年經驗,得以被看見與理解。 阿西爾無意教人怎麼「成功老去」或「優雅老去」,她所描述的境遇有時並不容易面對,甚至狼狽,然而她的反思總是清明,讓讀者也跟著豁然開朗。那是一種經歷過人生高潮與低谷之後,才能練就的洞察力,包括自我寬恕的能力。本書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老年的回憶錄,更是關於如何活在當下。在社會集體焦慮「變老」的此刻,作者的聲音顯得特別珍貴。 ◤黛安娜•阿西爾談老年◢ ◆ 性愛衰退有個重要的面向,就是其他事情變得更加有趣。 ◆ 要成為那種覺得沒有孩子就會死的女人真的很難。我從來沒有那種感覺。 ◆ 雖然開車到處閒晃幾乎算不上什麼「活動」,但對那些行動能力有限的人來說,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樂趣的來源。 ◆ 對年紀很大的人來說,我不確定挖掘過往的愧疚是個有益的活動,因為也沒辦法對它們多做什麼。 ◆ 一個人在活躍的年紀,對邪惡擁有痛苦的敏感度可能是有用途的,……但是人到老年時,主要關注的一定是如何讓自己以最少的不適和最不麻煩別人的方式度過時光,對邪惡擁有痛苦的敏感度只會是負擔。 ◆ 就我看來,任何回顧八十九年人生的人,看到的應該會是斑斑懊悔的景致。……但它們卻從我的視線中消失不見。懊悔?我對自己說。什麼懊悔? 名人推薦 王小棣•導演|施清真•譯者|袁瓊瓊•作家、編劇|張惠菁•作家|莊培園•大田出版總編輯|莊靜君•文學經紀人|陳瑄(陳穎)•大學講師、譯者|葉美瑤•出版社負責人|謝盈萱•演員|瞿欣怡•作家|瞿筱威•作家◆藝文各界•傾心推薦◆ 各界推薦 ◇「讀來真心令人享受。」──艾莉絲•孟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在那些早年的歲月裡,我有時會一邊寫作一邊在內心對法蘭西斯•溫德漢和戴安娜•阿西爾說話。」──V•S•奈波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托爾斯泰誤會了。所有幸福的家庭並不相似,所有幸福的人肯定也不相同。那樣的人少之又少,很難比較。可是有件事很清楚:黛安娜•阿西爾是幸福的人,而且沒有人跟她有絲毫相近之處……尤其是性,每個六十歲以上的人都應該讀讀她寫的──每個不到六十歲的人也是。」──《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清新的坦率……令人歡喜而非陰沉……她提供了洞察人心的智慧,你會巴不得自己擁有那種祖母。」──《時人》雜誌 ◇「九十多歲的人以清晰、機智、活力書寫關於變老和面對死亡,有種非常安慰人心的什麼……阿西爾以她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風格以及毫無限制的嘹亮聲音,喚起大家對英國文學界另一位德高望重女性的記憶:諾貝爾獎得主多麗絲•萊辛。」──《舊金山紀事報》N•赫勒•麥卡平(N. Heller McAlpin) ◇「回憶錄有不少,但這本相當特出……老練、清晰、清新……這本書應該可以鼓勵老年人吐露心聲,並且鼓勵年輕人傾聽長輩想說的話。」──《泰晤士報》 ◇「生命,而非死亡,是她心之所繫……反思老年,而不是反思活過的漫長人生,這點相當罕見……更罕見的是由女性執筆寫下這樣一本書:阿西爾探索宗教信仰、懊悔、性,行文坦率簡潔,相當振奮人心。」──《金融時報》艾瑪•賈克柏(Emma Jacobs) ◇「將莎士比亞的想法換個方式講:智慧並非源自內心,也不是源自腦袋,而是來自陪我們度過幾十年的骨頭。少數幾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像是黛安娜•阿西爾,也許能夠說服他們的老骨頭,吐出一點它們學到的東西。」──Salon網站,蘿拉•米勒(Laura Miller) ◇「她這本出色的書完全沒有常見的老前輩話當年的懊悔、懷舊和老前輩話當年的回想。這是一個小小的文學瑰寶,由一位妙不可言、老當益壯的人物所撰寫;老實說,我還真希望她是我祖母。真是個寶。」──《每日郵報》(Daily Mail) ◇「阿西爾的作品裡通篇都給人一種感覺,就是讀者交到了一個新朋友,也讀到了一則嶄新的故事……讀來令人愉悅。」──《觀察家報》 ◇「阿西爾的回憶錄展現了她對自己活過的人生和未來的激賞。」──《新政治家》雜誌 �「阿西爾寫作……帶著清晰、平靜、常識。」──《波士頓環球報》芭芭拉•費雪(Barbara Fisher) ◇「珍•瑞絲說過,文學是一面湖泊,真正重要的是對它有所貢獻,即使只是涓滴細流。她貢獻了沸騰細長的河流。阿西爾則是貢獻了涼爽清澈的燙熱。」──《文學評論》卡蘿•安吉爾(Carole Angier) ◇「了不起的贈禮……這是本溫暖且啟迪人心的書。」──《洛杉磯時報》蘇珊•索特•雷諾茲(Susan Salter Reynolds) ◇「來得是時候,具原創性。」──《紐約時報》德懷特•嘉納(Dwight Garner) ◇作者學問廣博,是個通才,熱愛人類和動物,熱衷園藝,並且為生命迷醉。」──《紐約時報》書評艾莉卡•榮(Erica Jong) ◇「針對長者處境所寫的生氣蓬勃的特派報導。」──《紐約客》 ◇「異乎尋常地吸引人……阿西爾為讀者帶來頗多樂趣;她容易親近的散文和驚人的誠實都令人著迷,因為她走過的道路,我們很多人未來也會步上。」──《華盛頓郵報書世界》麥克•德達(Michael Dirda) ◇「完美的老年回憶錄──坦率、細節豐富、迷人、毫無自憐或多愁善感,最重要的是,寫得非常、非常優美。」──柯斯塔文學獎評審 ◇「她的視線毫不閃躲,行文跟以往一樣思路清晰且優雅有致;她的坦誠啟迪人心。」──《旁觀者》雜誌(Spectator) ◇「令人振奮、帶來慰藉,以乾淨清晰的行文,展現明理的見地、坦率以及精神上的活躍。」──英國劇作家&回憶錄作家賽門•葛雷(Simon Gray) ◇「資訊豐富、坦白真誠,沒有常見的對於年老的憂愁。了不起的女性。」──英國作家貝蘿•班布里奇(Beryl Bainbridge) ◇「勇敢、風趣、優雅。」──《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歡樂的回憶錄作家,思路清晰,機智過人,想法原創,有洞見又不張揚。」──《地鐵報》(Metro) ◇「坦誠直率、眼光敏銳的書。」──《獨立報》(Independent) ◇「阿西爾萬歲!」──《泰晤士報》 ◇「充滿幽默的插曲,啟迪人心。」──《婦女與家》生活風格雜誌(Woman and Home) ◇「精彩的作品,在任何主題上態度樂觀,時常逗趣、諷刺,永遠機敏過人。」──《老者》月刊(Oldie) ◇「阿西爾以坦率態度和簡潔文筆書寫宗教信仰、懊悔、性,相當振奮人心。」──《金融時報》
作者簡介 黛安娜•阿西爾(Diana Athill, 1917-2019) 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編輯之一」,並於二○○九年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二○一九年過世,享嵩壽一百零一歲。阿西爾於英國牛津大學接受教育,畢業後即遭逢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此期間,她替BBC工作,之後協助安德烈•多伊奇成立與他同名的出版公司,並擔任總編輯,直至七十五歲退休。 她旗下的作者包括V•S•奈波爾、傑克•凱魯亞克、珍•瑞絲、西蒙•波娃、索因卡、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瑪格麗特•愛特伍等,在二十世紀的英國出版圈,其地位可謂舉足輕重。阿西爾備受讚譽的回憶錄《未經刪節》(Stet)談的就是她長達五十年、成就卓著的編輯職涯。她還著有另外四本回憶錄:《而不是一封信》(Instead of a Letter)、《一場喪禮之後》(After a Funeral)、《昨日早晨》(Yesterday Morning)、《假想》(Make Believe),以及小說《別那樣看我》(Don’t Look at Me Like That)等作品。 她的回憶錄《問題是,我大概會活很久》(Somewhere Towards the End)榮獲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以及柯斯塔文學大獎(傳記類),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 譯者簡介 謝靜雯 荷蘭葛洛寧恩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碩士,主修文學。譯作集:miataiwan0815.blogspot.tw/
目錄 第一章 ──我已經進入老化過程好一段時間,而且才因為巴哥犬和樹蕨的事情被戳到痛處,我對自己說:「何不嘗試寫看看?」所以我打算這麼做。 第二章 ──六十到六十九歲那些年間,我覺得自己還離中年不遠,也許不算安全在岸上,但正在沿岸的水域裡穿梭。我的七十歲生日並未改變這點,因為我幾乎不怎麼理會,可是我的七十一歲確實改變了這種狀況。 第三章 ──在我身為有性慾及性吸引力存在的生命裡,最後一個男人是山姆。 第四章 ──我比多數人更早窺見自己,因為我沒了婚姻也沒生孩子,但直到性愛消失之後,我才得以用足夠清晰的眼光來看。 第五章 ──跟長輩共同生活,暫停自己的人生是必要的。 第六章 ──我擔心的是拖著衰敗的身軀活下去,因為經驗讓我得知,那種磨難若沒有原本可能會有的那麼艱難,通常是因為有女兒在。而我沒有女兒。 第七章 ──當你年老的時候,一個親愛的孩子湊巧看著你,彷彿認為你充滿智慧又仁慈(即使是誤會!):這是多麼大的福分! 第八章 ──無法將任何與嫻熟技藝無關的事物視為藝術──我確定,抱持這種想法的,絕不只有老年人。 第九章 ──將雙手探進土裡,展開根部,讓植物舒服──這種活動令人全神貫注,就像繪畫或寫作,你會跟自己在做的事合為一體,還能從自我意識得到美妙釋放。 第十章 ──「等我八十二歲,一定要開始考慮放棄開車。」我在七十出頭之所以立下這個心願,是因為有個地方警察登門拜訪我母親。 第十一章 ──我有時自問,到底是什麼,讓我─以及無數其他年老配偶或類似配偶的人(我確定有),持之以恆地執行照護工作? 第十二章 ──我之所以如此仰賴閱讀,是因為我從沒養成看電視的習慣。我連電視都沒買過。 第十三章 ──我逃遁其中的活動,大多是平凡小事,之所以變得更有價值,是因為我老了──心知自己再享受也沒多少時間,於是越來越密集地投入其中。不過,老年最棒的部分就沒那麼平凡了,之前如此,現在依然,而這完全跟幸運地發現自己能寫作有關。 第十四章 ──當我自問:「沒有自己的孩子或孫子,你真心不懊悔嗎?」我得到的答案是:「是,真的。」 第十五章 ──人到了老年時,主要關注的一定是如何讓自己以最少的不適和最不麻煩別人的方式度過時光,對邪惡擁有痛苦的敏感度只會是負擔。 第十六章 ──我想說的是:「不要緊,不知道也別介意。」雖然可能很愚蠢,但我不得不坦誠,我依然希望,我必須說這句話的時機不會很快到來。 附言 ──我想得沒錯,我沒機會看到它長成一棵樹,但我低估了看到小蕨的樂趣。
擦除:奧斯卡得獎電影
廚房【時報五十.金句
香草般的每一天
我是貓【新版】
蒙娜之眼【首刷限量三
蒙娜之眼【III 龐
蒙娜之眼【II 奧塞
蒙娜之眼【I 羅浮宮
蒙娜之眼:藝術中的心
京都紅莊奇譚 卷三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