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讚美洪水:文明的干預如何抑制河流的重生?
In Praise of Floods : The Untamed River and the Life It Brings
作者:
詹姆斯.斯科特
譯者:
黃煜文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Beyond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5/9/24
ISBN:9786267645826
書籍編號:kk0600742
頁數:352
定價:
580
元
優惠價:
79
折
4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讚美洪水:文明的干預如何抑制河流的重生?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讚美洪水:文明的干預如何抑制河流的重生? 內容簡介 流動是河水的本質,洪災是它呼吸的方式 當人以治理為名征服流水,就是在箝制生命 最終乾涸的將不只是大河,還包括生態與文明 政治人類學大師 斯科特 生命最末的遺作 重新流轉人與自然、強者與弱者的關係 河流是有生命的。 河流會誕生、會變化;會隨著季節改道、開闢出新的通往大海的路線。河流時而緩慢、時而劇烈流動,河底充滿了生機,養育了人類、也養育了自然。河流會氾濫、會滿溢,也會乾涸、會枯竭。 儘管河流偶爾會帶來洪水,但在洪水過後,卻是無限的生機。洪水,是河流充滿活力的象徵。 然而,人類千年來卻不斷試圖馴化洪水。透過建造水壩、灌溉、淤積、堤壩和防洪堤來抑制洪水氾濫。人類用鋼筋與水泥入侵了河流、用工程與填土殖民了洪水,當河流再也無法氾濫,河流便漸漸死亡,而文明正在以進步的姿態,一步步殺害了河流。所謂的水利治理,反而徹底抹除了河流「作為生命系統」的本質。從殖民政權到發展主義政府,這種干預不僅改變地貌,也重塑了人民與非人類之間的共處方式。 政治人類學大師斯科特再次以深刻的歷史眼光,帶我們回到一條曾經自由奔放的河流——緬甸的伊洛瓦底江。他以「洪水」為核心,揭示河流如何生、如何變,也如何在工程治理中逐漸「死去」。斯科特再次將焦點放在政治權力如何滲透微觀生活,這一次他聚焦的不是高地邊民、不是抵抗策略,而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以及我們如何學會傾聽河流的聲音。 本書特色 1.從「順應水脈」到「操控河流」: 在人類世瓦解自然資源的同時,我們鮮少注意到人類對河流的破壞,本書回到河流本身,重新檢視人類如何逐步支配河流。書中細緻描繪人類數千年來如何破壞河流、抑制洪水,進而促使整個生態系瓦解。今日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的自然災害,不論是洪水氾濫、生態多樣性降低,都與本書探討的主題息息相關,他試圖探討伊洛瓦底河流域的早期開發模式,展現人與自然共處的可能。 2.揭示「文明化」背後的破壞性後果:本書透過橫跨數千年的實例指出農業擴張、軍事殖民與城市建設如何導致大規模的森林砍伐與土壤侵蝕。斯科特不只是探討緬甸,更把視角放大,討論黃河、尼羅河等代表性案例。書中強調,早在近代工業化之前,人類就已對河川造成深遠而不可逆的改變,挑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想像。 專文推薦 洪廣冀 臺大地理系副教授 黃文儀 臺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好評推薦 阿 潑 文字工作者 林開世 臺大人類學博物館館長 徐振輔 作家 詹順貴 環境律師 羅素玫 臺大人類學系副教授 「從地球的大歷史可以清楚知道,水是萬物生命之所繫,全球人類文明的源頭,也幾乎都在河流沖積扇地,但工業革命之後的人類,貪婪並變本加厲地不斷想征服河川,以向自然生態系攫取更多利益,殊不知這是慢性自殺。 《讚美洪水》一書,作者斯科特不僅從河流生態系角度,探討洪水對自然環境(也是對人類)的益處,更仔細梳耙人類幾千年來是如何恣意改變水文,崩解河川生態系。台灣近20年來飽受極端氣候下高強度暴雨之害,此書用具體案例事證正提醒我們要減災、避災,應思考的是如何減少高山開路與平地築堤束水,尊重河川水文與生態,甚至應積極還地於河、與洪水共存。」──詹順貴,環境律師 「我們必須納入更多元的河流敘事,無論是原住民族的經驗,還是非人生物的聲音。唯有如此,臺灣的河流史才能如同河流本身——不斷流動,承載眾多生命,展現豐富而異質的面貌。這也正是《讚美洪水》帶給我們最深的啟發:當我們失去了對河流的想像,我們同時失去了真正理解河流的可能。」──黃文儀,臺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我們不見得要「讚美洪水」,但我們總是可以如年邁的斯科特一樣,在生命逐漸奔向某個時點時,想起年輕時曾經行過的一條河,接著起心動念,想要為這條河,還有與這條河共存的眾多生靈,做些什麼。 以麥克法倫與吳明益的語言:人畢竟也是個「水體」,行走時就成了河,坐下來就成了湖;活著如同沖積扇,活著活著成了沉積層。」──洪廣冀,臺大地理系副教授 「斯科特再度展現驚人才華!他將河流視為動態系統,揭示人類對主宰自然的慾望,並為眾生發出熱情的呼聲。令人難忘、無可取代的經典。」——濮德培(Peter C. Perdue),《中國西征》作者 「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發人深省……斯科特的筆法冷靜清晰,卻帶有道德的炙熱力量。」——貝卡・羅斯菲爾德(Becca Rothfeld),《華盛頓郵報》 「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以一個簡單、幾近圖解式的觀點,跨越多個學科進行探索。」——提摩太・法靈頓(Timothy Farrington),《華爾街日報》 「這是對一位學者顛覆常識的學術生涯所做的後繼總結……他的書總是橫跨歷史長河,卻能觸及當代最棘手的政治問題。」——尼基爾・沙瓦(Nikil Saval),《紐約客》 「其他著作或許也批判了人類國家與企業對河川的濫用與誤管,但斯科特的作品具備學術深度與行動力量。」——《經濟學人》 「本書生動呈現伊洛瓦底江的生態多樣性所面臨的挑戰,也揭示人為保育努力內在的矛盾。」——馬克西米連・莫奇(Maximillian Morch),《亞洲書評》 「在這本遺作中,斯科特呼籲我們『認識河流與其支流的生命力』……並展現出河川、氣候、土壤與眾生如何融合共存的真實面貌。」——《柯克斯書評》 「一本理解斯科特思想不可或缺的著作。」——泰勒・柯文(Tyler Cowen),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一本流暢且具探索性的著作,懷抱著轉化人類對河流關係的雄心,期待能為萬物創造更永續的未來。」——布萊恩・斯萊特里(Brian Slattery),《新哈芬獨立報》 「本書精彩地解釋了河流地貌如何隨時間演變,不僅改變河道與水體範圍,也重塑村落與領土的政治邊界。」——尼克・帕里許(Nick Parish),《Current Flow State》部落格 「一本令人驚嘆且文字優美的書,它重新定義了河流,也重新定義我們與河流的關係。」——提姆・弗蘭納里(Tim Flannery),《未來的掠食者》《氣候改變者》作者 「真是天賜之禮!雖然我們失去了斯科特,但他留給我們的,是對河川與自然反叛力量的深刻洞見。這本書將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博伊斯・阿普霍爾特(Boyce Upholt),《大河:密西西比的塑造與解構》作者 「一本好書能帶來新知;一本偉大的書能開啟全新視角。這本書屬於後者,引領讀者重新思考河流與共生倫理。」——張玲(Ling Zhang),《河流、平原與政權:北宋中國的一齣環境戲劇》作者 「斯科特以他一貫細膩的觀察,顛覆我們對河流的認識,主張應將河流物種、地景與時間尺度一併納入思考。這是一種大膽而原創的視角。」——馬瑞詩(Ruth Mostern),《黃河:自然與不自然的歷史》作者 「這是一部親密又挑戰觀點的作品,斯科特提出一個大膽主張:我們應與洪水共生。不論你是否認同,這本書都會像芒刺般長久地停留在心中。」——大衛・比格斯(David Biggs),《戰爭足跡:越南的軍事化地景》作者 「斯科特從不寫小書,而這本遺作挑戰了學術界最大的命題:如何寫出不只關於人類、而是關於所有生命的歷史。」——理查・懷特(Richard White),《美利堅共和國:重建與鍍金年代的美國》作者 「這本書以伊洛瓦底江為案例,展現河流與洪水如何重塑地貌、農業生產、災難回應,乃至政治動盪。這是一本橫跨全球觀點的全景式探索。」——亞倫・柯維奇(Alan P. Covich),美國喬治亞大學教授
作者簡介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1936-2024) 美國當代政治人類學大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諳法文、馬來語/印尼語、德文、緬甸語。 曾任耶魯大學史德林政治學教授、人類學教授與農業研究計畫主任,同時也是收成平平的兼職農夫與養蜂人。 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學、農業社會比較發展、霸權與抵抗理論、農民政治、東南亞、階級關係與無政府主義理論等。重要著作有《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支配與抵抗的藝術》(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不受統治的藝術》等。 相關著作:《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從生活中的不服從論自主、尊嚴、有意義的工作及遊戲》(麥田)、《反穀:穀物是食糧還是政權工具?人類為農耕社會付出何種代價?一個政治人類學家對國家形成的反思》(麥田) 譯者簡介 黃煜文 資深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大逃離》、《前線島嶼》、《琥珀眼睛的兔子》、《歷史的歷史》、《當帝國回到家》等多部作品。
目錄 推薦序 當我們失去了對河流的想像 黃文儀(臺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導讀 以河為度 洪廣冀(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序 言 致 謝 導 論 談談河流 第一章 河流:時間與移動 第二章 讚美洪水:與河流同行 第三章 農業與河流:一段漫長的歷史 中場時間 介紹伊洛瓦底江 第四章 干預 第五章 非人類的物種 第六章 醫源效應 翻譯對照表 注 釋
.解構美中冷戰:看懂
.我想記得,我的樣子
我被心理實驗監控的人
跳舞的熊(二版)
紅毯戰爭:中國與好萊
哨兵國度:中國如何透
生死之旅:台灣志願兵
.公民老師幫你撕課本
這樣比太扯!:讓你看
安納托利亞的刺客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