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巴黎人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愛人•同志:情欲與創作的激盪
作者:
作者:契德威克 ( Whitney Chadwick )顧爾帝夫隆 ( Isabellede Courtivron )主編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文化風俗
叢書系列:生活美學系列
出版社:
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1997/5/1
ISBN:9579449538
書籍編號:bk0014702
頁數:432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8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愛人•同志:情欲與創作的激盪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聯合報讀書人一週新書推薦
■ 內容簡介
藝術家與作家的傳記,傳統上都是呈現一位不平凡的個人,為了自我表現而孤獨的奮鬥。現在,十三位首屈一指的評論家和歷史學家挑戰傳統的看法,從合夥關係和合作共事的角度探討在性愛和藝術兩方面均契合的藝術家和作家伴侶,其間既痛苦又相當益張的複雜性。 本書以傳記的形式研究評估在搭檔的關係中每一位合夥人的作品,這使得我們能夠以新穎的方式思考創作中的互動,並且重新評價女人與男人對文化的貢獻,以及他們的藝術的重要性。 本書從不同利益的著眼點,來處理性別與創造力的各種問題;同時集結了十三位藝、文評家對十三對文學、藝術界情侶檔(不限夫妻或異性)合夥關係與合作共事的痛苦和其間相當益彰的複雜性的探討。其關注的層面,主要以創作本質和情愛為主。在性別刻劃深刻的藝文界,男性藝術家佔盡各種資源和優勢,其才華也往往掩蓋掉另一半的光芒。雖然造就了更卓越的創造力,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由女性的自我犧牲、放棄,或是社會特意的標榜所成就的。 創作者總少不了與其創作媒介及其族群或性別或性取向認同掙扎,這些掙扎又牽扯到大環境的政治氣氛和性別、情欲、種族等文化政治;另一方面,情侶間的默契,互相輝映在藝術家、創作者身上,尤能彰顯其重要意義。本書處理文藝情侶,而非個人,更打破強調個人本位與獨創性的傳統觀念,肯定人我互動理念的重要性,為藝術、文學評論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方向。《愛人,同志》不同執筆者的抽絲剝繭,更為讀者揭開了文學和藝術情侶幽微複雜的創作世界的真貌。 •「這是一本精彩的書......探討藝術家之間相互依賴、合夥關係與合作共事的複雜性。」─東尼•庫須納(Tony Kushner),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這本書充滿思想......讀後令人認知到二十六個生命及十三對情侶的互動關係,並且渴望知道更多。」─保羅•威斯特(Paul West),波士頓鳳凰報(The Boston Phoenix) •「確實值得一讀的好書。」─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 作者簡介
安•希格涅特(Anne Higonnet)
在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教授藝術史。著有《貝爾特•莫利索傳》(Berthe Morisot:A Biography,一九九○年)、《貝爾特•莫利索的女性畫像》(Berthe Morisot's Images of Women,一九九二年),以及《女性史》(The History of Women,一九九一 -- 二年)第四冊(十九世紀)與第五冊(二十世紀)有關女性與視覺文化的論文。
惠特妮•契德威克(Whitney Chadwic)
是藝術史學家及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藝術教授。著有《超現實主義圖畫中的神話》 (Myth in Surrealist Painting,一九八○年)、《女藝術家與超現實主義運動》(Women Artists and the Surrealist Movement,一九八五年)、及《女性、藝術、與社會》(Women, Art, and Society,一九九○年)。
伊莎貝兒•顧爾帝夫隆(Isabelle De Courtivron)
是麻省理工學院(Massa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法國研究所教授。《新法國女性主義》(New French Feminisms,一九八一年)一書的編輯之一,並著有《克拉娜•馬勒侯:本世紀的女性》(Clara Malraux:une femme dans le siecle,一九九二年)。
麗莎•提克納(Lisa Tickner)
是密得塞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藝術史教授,著有《女人的大場面:一九○七─一四年女性參政權運動的象喻》(The Spectacle of Women:Imagery of the Suffrage Campaign 1907─14,一九八八年)。
露易絲•德賽爾佛(Louise DeSalvo)
是紐約杭特學院(Hunter College)的英文教授。《維塔•塞克維爾--威斯特寫給維吉尼亞•吳爾芙的信》(The Letters of Vita Sackville--West to Virginia Woolf,一九八五年)一書的編輯,並著有《維吉尼亞•吳爾芙:童年性虐待對其一生及作品的影響》(Virginia Woolf:The Impact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oh Her Life and Work,一九八九年)。
蘇珊•盧賓•蘇雷曼(Susan Rubin Suleiman)
是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傳奇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文本中的讀者:觀眾與詮釋》(The Readerin the Text:Essays on Audience and Interpretation,一九八○年)一書的編輯之一;著有《權威式的小說》(Authoritarion Fictions,一九八三年),及《顛覆的意圖:性別、政治、與前衛派》(Subversive Intent:Gender, Politics, and the Avant Garde,一九九○年);也是《西方文化中的女性身體》(The Female Body in Western Culture,一九八六年)一書的編輯。
海登•赫雷拉(Hayden Herrera)
是藝術史學家兼評論家。著有《芙烈達•卡羅傳》(Frida:A Biography of Frida Kahlo,一九八三年)與《芙烈達•卡羅:她的畫作》(Frida Kahlo:The Paintings,一九九一年)。
茱蒂絲•薩澤(Judith D.Suther)
是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比較文學教授。著有《萊沙•馬利坦:朝聖者、詩人、放逐者》(Raissa Maritain:Pilgrim, Poet, Exile,一九九○年)及《凱伊•薩吉,孤獨的超現實主義者》(Kay Sage, Solitary Surrealist,一九九○年)。
諾亞•瑞里•費區(Noel Riley Fitch)
在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授課。著有《西維亞•畢奇與迷失的一代》(Sylvia Beach and the Lost Generation,一九八三年)及《亞娜斯•妮恩傳》(Anais,一九九三年)。
伯納德•本史托克(Bennard Benstock)
是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的英文教授。與人合編三冊《文學傳記字典》(Th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有關偵探小說的部分,並且編寫十三本有關詹姆斯•喬艾斯(James Joyce)的書籍。著有莉莉恩•黑爾曼與達系爾•哈密特的傳記《愛、恨、與憐憫》(Love, Hate, and Pity,一九九三年)。
強納森•凱茲(Jonathan Katz)
在舊金山市立學院(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教授男女同性戀研究課程。他的著作《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即將問世,目前正在撰寫有關一九五○年代前衛派同性戀的事蹟。長久以來凱茲是個行動主義者,也是舊金山「同性戀王國」(Queer Nation)組織的發起人之一。
洛妮•夏福曼(Ronnie Scharfman)
是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法語與法國文化副教授。她的著作《艾美•西撒爾詩中的「投入」與主觀的語言》("Engagement" and the Language of the Subect in the Poetry of Aime Cesaire,一九八七年)獲得Gibert Chinard文學獎。與人合編《耶魯法國研究》(Yale French Studies)雙期特刊《後殖民時代的狀況:放逐、移民、與流浪》(Post─Colonial Conditions:Exiles, Migrations, and Nomadism,一九九三年)。
安•華格納(Anne M. Wagner)
是柏克來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現代藝術教授。著有《尚─巴普提斯特•卡波:第二帝國的雕刻家》(Jean─Baptiste Carpeaux:Sculptor of the Second Empire,一九八六年)。華格納對於二十世紀美國藝術慣例中的性別有廣泛的研究,選錄在本書的文章是其中的一部分。
■ 譯者簡介
許邏灣 台灣大學畢業,淡江大學西研所碩士。曾任英文翻譯員、新聞局資料翻譯處英文編譯。現任淡江大學英文系兼任教師。
言論自由
從雲端走下來的家族─
那些案件,如果能遇見
日本雜學圖鑑:日本大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
請仙遊戲:請神容易送
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
朝鮮一姊金與正:北韓
通識教育的全人、跨域
學習的隱形推手--科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