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神秘極地!南極•北極大探究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Plastic:A Toxic Love Story
作者:
蘇珊•弗蘭克
譯者:
達娃、謝維玲
分類:
科學•自然
/
生態環保
叢書系列:地球觀13
出版社:
野人出版
出版日期:2011/8/4
ISBN:9789866158506
書籍編號:kk0298109
頁數:328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8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新生兒體內,都帶有一點塑膠。 塑膠無所不在:從口香糖、手機、不沾鍋, 到奶瓶、輸血袋,甚至衣服, 現代生活中想要不碰到塑膠,連十秒鐘都很難! 人與塑膠戀愛了將近百年,才發現陷入一場有毒的愛戀中, 卻已上了癮…… 研究顯示,早在1950年代,人體組織中就出現了微量塑膠。 1907年,純合成塑膠「電木」問世,人類史上才有了完全由非自然界分子所組成的合成聚合物。 1911年,「塑膠」一詞首度出現在字典中。 1941年二戰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開始以塑膠取代鋁、黃銅等金屬,將聚合物從實驗室中拉進了現實生活,開始了人類對塑膠的「啟蒙」。自此便開啟了人與塑膠一發不可收拾的熱戀時代! 從工藝設計家、醫生到建築師、銀行、工商業界乃至社會大眾,都成為塑膠家族的愛用者,使得我們只在一個世代之間,就變成了塑膠人。 短短的七十年間,全世界的塑膠消耗量從近乎零的程度,到今日每年2700億公斤,成為20世紀至今最浩大的商業故事主角。然而,當我們與塑膠共處了一世紀,創建了一個無處不「塑」的世界後,才開始意識到這是一段不健康的愛戀,有如上癮者與成癮物之間的複雜關係。 本書追溯了人類和塑膠之間的愛恨情仇,以梳子、椅子、飛盤、輸血點滴袋、拋棄式打火機、塑膠袋、寶特瓶和信用卡這八件物品為主角,藉由各種塑膠材料的發明及其所伴生的產品,例如牙刷、不沾鍋、奶瓶、紙尿布、保鮮膜、拋棄式針筒、人造纖維衣服、運動鞋……等,來幫助我們檢視塑膠的歷史與文化。 透過生動的奇聞軼事、整理最新科學研究和經濟報導,精采分析塑膠對我們的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合成物如何衝擊我們的健康與環境,也探索了人類設法使塑膠更永續而做的一切努力。 *1906年歐亨利短篇小說《聖誕禮物》中,貧窮的先生必須賣掉懷錶,才有錢買一把昂貴的玳瑁梳送給擁有美麗長髮的太太。如果當時已有量產而便宜的賽璐珞梳子,歐亨利也就沒有故事好說了。 *1930年代以後,第一雙尼龍絲襪上市時,幾小時內就賣光,甚至因供應不足導致「尼龍暴亂」,顧客間為搶購而出現全武行的打鬥場面。 *1950年代,塑膠製的拋棄式手套和針筒問世,在愛滋病開始流行後成為不可或缺的物件。 *1960年代中期,含有DEHP的聚氯乙烯(PVC)血袋已成為民間血庫和醫院的標準配備,由於DEHP具有保存紅血球,使紅血球不崩壞的功能,至今仍未有替代品。 *1958年,第一張塑膠信用卡問世,至今光是在美國,就有超過十億張卡片流通,疊起來能聳入天空112公里,相當於13座聖母峰那麼高。但它的成分,是環保人士最痛恨的PVC。 *1961年,第一個拋棄式塑膠打火機問世,至今全球年銷量超過3.5億個,但也成為全球海灘垃圾數量排名第二的物件(第一名是煙蒂)。 *1973年,杜邦取得寶特瓶的專利,於是我們開始有了寶特瓶裝的可口可樂。但如今全美國一年生產720億個寶特瓶中,仍有550億個未能回收利用,這是足夠為每個美國人織出三件毛衣的聚酯纖維量,也是足夠為120萬戶家庭提供一年用電量的能源總和。(製成聚酯纖維、轉為能源發電,都是廢棄寶特瓶的重要次用途。) *歐盟在1999年就禁止在兒童玩具中使用DEHP,美國國會在九年後2008年才通過類似法案。 *雙酚A,常添加在製成奶瓶、光碟片和水瓶的塑膠中,也是許多食物和飲料罐內襯的基本成分,遇到熱水和洗潔精時很容易濾出。雙酚A的作用相當於弱雌激素,目前已知對動物健康的影響,和人類愈來愈常見的疾病相似,這包括乳癌、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以及過動症等神經行為性問題。 得獎與推薦記錄: 【國際書評】 誰會想到梳子、飛盤和打火機會有如此秘密的歷史和如此擾人的未來?蘇珊•弗蘭克這本令人停不下手的書,整合了歷史、科學和文化,使我們得以了解自己一手創造且成為人類生命一部分的塑膠世界。雖然我們得擔心塑膠會長耐久存數百年,但《塑膠》一書值得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 ──Raj Patel,《價格戰爭》作者 蘇珊•弗蘭克的書大幅增加了我對塑膠渴望的愛與恨。真是好讀的一本書,內容精確、聰明、充滿啟發,而且和塑膠一樣非常誘人。 ──Karim Rashid,塑膠設計師 處在這個充斥著虛偽的塑膠垃圾,一個人類史上幾乎不曾有過的世界中,蘇珊•弗蘭克這本關於塑膠的書出現得及時,而且真實不虛。我很肯定,沒有動物或小孩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而受害,反而很多動物和小孩可能因而獲救,感謝她勤奮的努力。 ──Alan Weisman,《沒有我們的世界》作者 塑膠無所不在,蘇珊•弗蘭克解釋了為什麼會如此。這本書筆觸優雅,充滿新訊息。 ──Elizabeth Kolber,《一場大災難的野外記錄》作者 對於任何想知道社會如何充斥著塑膠,又想要對此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好讀的書。 ──Annie Leonard,《東西的故事》作者 原來塑膠不僅會造成環境危害,也是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買這本書(用現金)。 ──Bill McKibben),《新地球》作者,氣候運動組織350.org創辦人
蘇珊•弗蘭克 Susan Freinkel 於美國衛斯理大學研讀歷史、哥倫比亞大學研讀新聞,長期為美國《紐約時報》、《探索》和《健康》等知名報章雜誌撰稿,擅長論述科學、文化和環境之間的交互影響。興趣廣泛,從減重、狂牛病、維他命治療到藍玫瑰等議題,均有涉獵。她的上一本著作《The American Chestnut》曾被美國暢銷作家瑪麗•羅區譽為「一本完美的書」,並獲得2008年全美戶外圖書獎。她費時兩年,研讀上千篇論文和報導,並進行大量深入訪談,方完成此書。
簡介:塑膠村 我決定一整天不碰觸任何塑膠,但實驗才展開十秒,我就知道這個實驗有多荒謬……。 第一章 超越自然──從梳子談塑膠的啟蒙 物件主角:梳子 塑膠主角:賽璐珞(celluloid),仿如纖維素(cellulose)。 物件配角:檯球(早期撞球)、底片、尼龍絲襪 塑膠配角:電木、尼龍、鐵氟龍、克維拉(防彈布料) 其他關鍵字:材料烏托邦、歐亨利短篇小說《聖誕禮物》、杜拜公司、原子彈 第二章 平民的皇座──從椅子談塑膠對工藝設計史的影響 物件主角:椅子 塑膠主角:拜杜爾(Baydur,聚氨酯發泡塑膠),由拜耳(Bayer)公司製造的完美塑膠。 物件配角:特百惠保鮮盒、單體椅、塑膠水桶、潘頓椅、麥托椅、路易魂 塑膠配角:聚丙烯(PP)、高流動性極耐工程塑料(Ultradur) 其他關鍵字:丹麥設計師維諾潘頓(設計了S型的潘頓椅)、藝術設計、比爾亞當斯(亞當斯家具創辦人)、伊姆斯夫婦(Ray & Charles Eames,創造第一款形象塑膠椅)、義大利的卡特爾公司(Kartell,創造世上第一個塑膠水桶)、康斯坦丁•葛契奇(Z型麥托椅設計師)、菲力普•史塔克(「路易魂」設計師) 第三章 飛越塑膠村──從飛盤談玩具工業和塑膠的製程 物件主角:飛盤 塑膠主角:聚乙烯,世界上最常用的聚合物。 物件配角:芭比娃娃、呼拉圈、夾鏈保鮮袋 塑膠配角:聚苯乙烯「斯泰隆」(Styron)、熱塑性塑膠、 其他關鍵字:陶氏化學公司、惠姆歐企業(WHAM-O)、標準石油、約翰•洛克菲爾(標準石油公司負責人)、中國珠江三角洲、中國勞工守護團體 第四章 「如今人類也有點塑化了。」──從點滴袋談塑膠對醫療的影響 物件主角:點滴袋 塑膠主角:苯二甲酸鹽(例如DEHP)、聚氯乙烯PVC(醫療設備最常用的塑料) 物件配角:拋棄式針筒、新生兒保溫箱、葉克膜人工心肺機 塑膠配角:戴奧辛、雙酚A(BPA) 其他關鍵字:醫療奇蹟、惡魔的原塑料、環境荷爾蒙、二手毒藥、塑化劑、隱睪症、尿道下裂、內分泌失調、環保增塑劑(Hexamoll DINCH)、苯二甲酸鹽症候群、保鮮膜 第五章 到錯地方──從塑膠打火機談海洋塑膠垃圾 物件主角:拋棄式打火機 塑膠主角:聚甲醛樹脂 物件配角:微型垃圾、原子筆、刮鬍刀 塑膠配角:烷基酚、多氯聯苯(PCB)、聚碳酸酯 其他關鍵字:中途島、黑背信天翁、食物鏈、海洋塑膠垃圾污染、一次性塑膠用品、海洋生物、用過即丟(拋棄式生活風格)、微碎片、海綿效應、《寂靜的春天》 第六章 袋子的戰爭──從塑膠袋談拋棄式生活風格 物件主角:購物塑膠袋 塑膠主角:聚乙烯 物件配角:紙袋 其他關鍵字:背心袋、美孚石油、零垃圾、廢棄物管理、塑膠袋稅、一次性使用vs.再使用、塑膠袋回收 第七章 完成資源循環──從寶特瓶談資源的回收與再利用 物件主角:寶特瓶 塑膠主角: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物件配角:植物寶特瓶、聚酯纖維衣服和地毯 塑膠配角:聚酯纖維(布料)、乙二醇 其他關鍵字:資源回收、國際通用回收編碼、環保3R(減量、回收、再利用)、退瓶法案、瓶罐押金、中國再生塑料、生產者延伸責任(EPR)、垃圾變能源、永續包裝聯盟、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瓶到瓶(bottle-to-bottle)封閉循環再生工廠、植物性塑膠瓶(PlantBottle) 第八章 綠色的定義──從信用卡談塑膠的未來 物件主角:信用卡 塑膠主角:聚氯乙烯 物件配角:會員卡、現金卡 塑膠配角:生質塑膠聚乳酸(PLA)、甘蔗乙醇、英吉爾(Ingeo)天然塑膠、聚羥基烷酯(PHA)、Mirel生質塑膠 其他關鍵字:大萊卡、生質塑膠、生命週期思考法、環保女士(生活一年不碰塑膠) 後記:一座塑膠橋(A Bridge) 演出角色 致謝 參考資料 索引
改變世界的100個生
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
碳中和與氫能社會
碳淨零規劃管理全面指
看見荒野:土地與人永
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
【牛津通識課27】生
寂靜的春天:瑞秋.卡
8個你不可不知的海洋
野柳學:走向未來的臺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