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圖解RC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自身的建築行動
作者:
汪文琦
分類:
工業•工程
/
建築•土木
出版社:
田園城市
出版日期:2012/9/14
ISBN:9789866204548
書籍編號:kk0333178
頁數:352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88
折
31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自身的建築行動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自身的建築行動 有機建築」是什麼?該從什麼樣的點來認識呢? 在這個世紀,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注在「有機」上:有機建築,綠色生活,然而實際上,真正的「有機」地搭蓋建築,所思考的根本其實是這樣的問題: 供人們居處的「建築」,它究竟和人(創造它的人、居處其中的人)站在什麼樣的相互關係上呢? 而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問一個更普遍的問題: 人和自然萬物,又是處在什麼樣的相互關係上? 建築與人的關係是什麼?透過「居住」與「生活」,透過觀看建築、生活於構造的空間之中,實際上回到行走、感受、觀察等面向上,讓在建築與空間的「生活」成為一種「人自身的行動」,並且從這些行動──可能是走在樓梯上感覺到那高度差之間的移動;可能是從窗子透進的一束光,在窗櫺與屋柱之間游移;在屋牆的遮蔽之間安棲,但又開了一扇門擾動那安棲,穿越那遮蔽……才能找到回答這些問題的途徑。 於是從建築的有機之中──那種有機,來自於機能的建立與人的跨越──真正進入了一種生活與思考的有機之中,進入有機所指向的永續核心之中,同時也回到人自身不滅的價值之中。 透過人、住居與建築之間的細膩書寫、反思、提問、回答,汪文琦打破知識領域的疆界,廣引以東西方哲學、文學,從詩、從電影、藝術思潮等作為思考素材,往復理解、論述從人與物之間的認識,重新理解建築、理解空間與自己,也從這樣的地方開始理解籠罩著建築的現代主義陰影;從而耙梳出一條無論是作為建造者、作為住居者,都能夠進而反思、與建築對話的路徑。
汪文琦 一個平實公務人員家庭的第六個孩子,出生於台北,成長於宜蘭與南投。 就讀台中一中時受到楊德英老師的哲學啟蒙,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後,明白建築與哲學都將是自己一生的志業。 但是不急。先去賣人(唱片公司企劃與文案),再去賣房子(建設公司設計與銷售)。喧囂繁華之中愈加確信,人們自古以來持續不斷的創造活動,都是為了進行宇宙與人生問題的深入探索,並且此後還會永遠地持續下去……。然後去了德國柏林,一待十二年,讓國際都會的豐盛人文與森林湖畔的寧靜自然,共同錘鍊自己思維的密度。 至今仍然堅持:建築,在實用性之中更有其不可忽視的宇宙、人生面向。文章散見於兩岸建築與人文刊物;出版有德文專著《Chen-kuan Lee und der Chinesische Werkbund: mit Hugo Haring und Hans Scharoun》(柏林,2010);設計作品有《南埔林宅》(南投,1996),《東海大學教師暨教職員退休宿舍》(競圖階段,台中,2006),《安平吳宅》(台南,2010)……等等。2008至2010年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學系,2010年起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
園冶30:建築文化與
園冶30:建築文化與
人本建築:一位匠造者
健康建築導論:健康建
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
大都更時代攻略 耕築
往生之間:緬懷逝者的
寄生之廟:台灣都市夾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全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