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最權威的大陸淘金手冊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當中國買下全世界:全球資源布局戰的最大贏家,如何掌控世界商品的供需網絡
Winner Take All:China’s Race for Resource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World
作者:
丹碧莎.莫尤(Dambisa Moyo)
譯者:
黃中憲
分類:
財經投資
/
經濟
叢書系列:地球觀
出版社:
野人出版
出版日期:2013/1/9
ISBN:9789865947569
書籍編號:kk0343060
頁數:0
定價:
330
元
優惠價:
79
折
26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當中國買下全世界:全球資源布局戰的最大贏家,如何掌控世界商品的供需網絡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當中國買下全世界:全球資源布局戰的最大贏家,如何掌控世界商品的供需網絡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排行榜暢銷書 看中國如何在全球佈局, 掌控石油、可耕地、礦產、水、糧食等大宗物資, 改寫「新殖民主義」世界史! •2005年,中國企業聯想集團,以12.5億美元,買下IBM的PC部門。 •2007年,中國鋁業公司,以30億美元買下祕魯托洛莫丘山,以開採銅礦。 •2008年,中國遠洋運輸公司,以43億歐元買下世界第三大客運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兩座貨櫃碼頭的35年經營權。 •2009年,中國借俄羅斯石油公司250億美元,換取供給石油20年。 •2010年,中國對巴西投資達200億美元,用以興建煉鋼廠、電訊設施,以及近海油源的探勘和開採。 •2011年,中國成為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 中國在2005~2011年間已執行超過350項、總值高過4千億美元的對外直接投資,尤其是天然資源。過去我們以為,中國的搜購行動只限於非洲、南美等落後地區,本書明確指出:這個資源布局行動早已遍布全球! 在這「現金為王」的時代裡,中國挾著龐大的外匯儲備、黨國合一的管控、環環相扣的複雜策略,以及堅定的決心,在資源競奪戰中勝出,形成「買方壟斷」的獨大態勢! 尤有甚者,中國更藉此建立國際人脈、對外輸出中國製廉價商品、移植人民與勞工,寫下另一部中國專屬的《新國富論》,既維持其經濟成長、降低失業率,又搖身成為援助落後地區的救世主;而如歐洲、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明明身為資源戰中的競爭者,卻也和它產生微妙難解的依存關係,再也無法擺脫。 事實上,整個中國就是一家公司,而我們每個人都被抵押給了這家China, Inc.! 作者為我們攤開世界地圖,繪製出地球上各種大宗物資的分布板塊,無論硬性(如礦產、金屬、土地、水、能源)或軟性(如木材、糧食穀物等)物資,均從需求、供給到消耗與流動,全盤解析中國如何操控全球期貨交易市場,一步步寫下「新殖民主義」的史頁,以及世界各國如何進行制衡;而現在和未來,又對全球政治、經濟、社會造成怎樣的深遠影響。
丹碧莎.莫尤(Dambisa Moyo) 1969年出生於非洲尚比亞。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碩士,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 2009年獲選《時代》雜誌「世上百位最有影響力人物」,被指名參加「世界經濟論壇」,並名列歐普拉「二十位傑出遠見人士權力名單」。 她在過去十年間走訪五十多個國家,發展出以新興經濟體(特別是金磚四國與非洲)的政經、全球金融運作為基礎的獨到見解,並突顯重要的投資機會。 她的前兩本著作《Dead Aid》及《How the West Was Los》均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文章常見於《金融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目前是商業、金融新聞網CNBC特約撰稿,也是國際兒童慈善機構Absolute Return for Kids贊助人。
推薦 中國的海外購併已成了美中新鬥場!◎南方朔 推薦 全球資源爭搶,中國巨龍盤據其間◎陳旭華 推薦 理解中國海外投資策略的重要著作◎呂正傑 好評推薦 引言 第一部 中國的競奪資源 第一章 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推動者 為推動經濟成長、減少貧窮人口,中國需要各種資源,而這些資源看來是很難滿足的需求,促使中國追求全球大宗商品。鑑於中國的廣土眾民,中國的一舉一動對全球資源需求的發展,有更為廣泛的影響。 第二章 資源狀況:土地與水 全球性的土地爭奪戰,乃為確保糧食供應無虞,只是,大部分土地交易涉及到種植非供食用的作物。因此,在可耕地有限的世界,糧食產量的減少,自然會推漲糧價。可耕地不足時,政府得尋找其他糧食來源;水不足時更危險,因水是生命存續的基礎。 第三章 資源狀況:石油、天然氣、礦物 以石油為基礎的能源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然石油不可再生,終會用盡;若以煤為根本能源,需付出龐大的環境成本;新開採技術雖可增加天然氣來源,但投資報酬率低;其他礦類因投資不足或政治問題,供給亦不穩。全球資源供給有其無法克服的限制,中國正竭盡所能要避開資源不足的危險。 第四章 典當家中珠寶 中國對國際資源市場運用三管齊下的手法:資金轉移、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其目的是取得大宗商品、基礎設施,及收購航運資產和運輸線路。地主國本身的考量也不複雜:需要基礎設施、經濟成長需要資金挹注。為此,他們樂於把自家資產賣給出價最高者。 第二部 中國競奪資源對世界的影響 第五章 大宗商品價格概說 大宗商品價格受到多個變數的影響,但基本上是由供需決定。且大宗商品價格往往會衝擊到生活水平,糧食、能源的價格暴漲,可挑起消費物價的上漲。如果中國積極收購資源的行動,破壞了任一大宗商品的供需平衡,其價格波動性則會加劇。 第六章 屯積大宗商品以操控市場 中國的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具備了共生關係:一方倚賴另一方。龐大 的現金使中國能在各種大宗商品領域都成為邊際買家,從而成為決定市場價格的買家,那完全平衡的市場可能會瓦解;事實上,中國是能夠囤積大宗商品以操縱價格。 第七章 干涉市場 政府的所有干預,不管是透過補貼、關稅、還是囤積,最後結果都是價格、供給、需求,遭嚴重扭曲,進而阻礙大宗商品市場的有效率運作,而這可能讓全球消費者都受害。許多政府都幹了這類變相的活動,只是程度有別。 第八章 地緣政治學 中國對地主國的作法至目前為止,絲毫不見過去歐洲殖民主義的特 色。事實上,中國關心的是取得資源,對此之外的事,都抱著不感興趣的心態。中國的出擊,可以從純粹經濟投資的角度來解讀,因為資源的取得攸關經濟的持續成長。 第九章 預兆 補貼、保護主義、破壞力最大的供給面市場的變相作為,往往來自已開發世界,但需求的成長主要來自開發中世界。在開發中世界,人口急速成長、都市化、所得快速增加,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快速上漲。遺憾的是,要找到辦法來紓解急速上漲的壓力,更難了。 第十章 明確且立即的危險 明眼人都看得出,從可耕地,到水,到礦物,到能源,世界資源面臨前所未見的侷限,尤以石油為然。大宗商品的長期不足,將限制全球經濟成長,使數億人陷入不得翻身的貧窮。但除了經濟問題,還有一更大的威脅,大宗商品不足會造成政治動盪,乃至戰爭與暗殺。
貨幣失能:通貨膨脹擋
經濟學有什麼難的?我
富士坑:美國製造的真
真危機與假警報:解讀
暗黑引爆點:小事件如
創新之後:當水電技師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
「引爆點」全攻略:《
億萬救援:從白宮壓力
末日資本防衛戰,財富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