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血腥的活摘器官
.
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除非我們尋找美麗
作者:
黃孫權
分類:
軍政•法律
/
時人時事
叢書系列:vision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4/6/27
ISBN:9789865896768
書籍編號:kk0379185
頁數:240
定價:
300
元
優惠價:
79
折
23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除非我們尋找美麗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除非我們尋找美麗 狂飆年代以後,誰大開誰的眼界? 如果曾有噪音,也離反抗甚遠。 《破週報》總編輯黃孫權•思想格鬥者── 最具衝擊性觀看世界的方式。 在黃色小鴨消氣之後。在偽眷村趕走老眷村之後。在台北好好看的句點之後。在房價再創新高之後。在藝術成為資本主義的前衛部隊之後。在學運的火種點燃之後。 除非我們尋找美麗,否則無法面對羞辱。 黃孫權是前《破週報》總編輯,當代最富行動力的藝術文化評論者。他以社會批判的角度切入,藉由最貼近生活的議題,揭開不痛不癢的文化假面;他以專注熱切的眼神,注視島國經濟大夢底下,權力的集中與移轉、勞工移民的悲歌與希望。 身為藝術行動者,他以清晰的視野,對新自由主義影響下的台灣提出深刻反思,評論範圍橫跨建築、媒體、社運、藝術,與大眾流行現象。在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今日,他批判純藝術的無效性,強調行動的重要,唯有以行動代替姿態,才能抵達「燕子之城」,才能打破階級,甚至世間的冷漠絕望。 ──在〈我們一起愛(或恨)大黃鴨,只是因為我們害怕羞恥〉裡,看流行如何根除我們的羞恥感。 ──在〈包租婆之島〉中,台灣近年看似繁榮的文化嘉年華,實則僅是包租婆。 ──在〈好文化就是好生意?〉中,戳破台灣文創大夢,夢裡只是修辭學展演。 從建築空間到藝術生產,他以日常生活經驗犀利評論時事,從生於斯長於斯的眷村記憶談如今徒有空殼的偽眷村;以廣闊的歷史觀質疑國家是什麼性別,而四處林立的文創場所又如何壓迫文化的發展;談社會運動為何不能只是反應,抵抗不能只是快感而健忘的小確幸。他開啟了台灣新型的文化政治批評新典範。
黃孫權 現為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1994年創立台灣唯一另類文化刊物《破週報》,並擔任總編輯至2014年3月停刊為止。曾於香港與中國美院客座,台灣多所藝術大學兼課。1997年擔任反對市政府推土機─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總召,《我們家在康樂里》紀錄片於國內外影展與藝術展展出。參與多項社會運動,包含2000年寶藏巖的「弱勢社區博覽會」,2003年的反戰運動,2005年香港的反WTO部長級會議、2004-2005樂生等等。 2004年創立台灣部落格(twblog.net),曾為全台灣最具有影響力的部落格媒體,同年並創立台灣獨立媒體中心(tw.indymedia.org),成為全球120個城市的全球獨立媒體中心網絡之一。近年開始從事策展與藝術創作等工作,在高雄成立「搗蛋藝術基地」,作品曾於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高美館等地展出,以及策劃台灣最早的「藝術進入社區」《寶藏巖GAPP》(2003-2004)計畫,《跨域雙城展》,《覹空間》、高美館的《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高雄點唱機》,高雄勞工博物館《跨國候鳥在台灣》等。著有《綠色推土機》,譯有《自己幹文化──英國九零年代的派對與革命》,編有多本著作,其評論文章常於兩岸三地重要的媒體上發表。為橫跨建築、媒體、社會運動與藝術的藝行者(artivist)。
〈自序〉我的左手發芽了 【輯一】鏡像 行動一定不要是反應,而是創造 我們一起愛(或恨)大黃鴨,只是因為我們害怕羞恥 包租婆之島 好文化就是好生意? 大開誰的眼界?狂飆的八○年代之後 總編手記:大方踩過《破報》吧! 如果曾有噪音的話,也離反抗甚遠 豪宅燈火,庶民無望 雙城合謀記 變電箱上的垃圾 找不到雨果的台北101,以及,已然寫就注定傾頹之石頭寓言 改變移動的事實性 祖國,父國,母國 【輯二】折射 我們在此相遇──藝術家侯淑姿與她的左營眷村影像 與社會交往的藝術 青春共同記憶,與傷痛魂身再見──2013高美獎得主:陳云《好久不見》 置人與悶──林文蔚 × 黑金城文件展 走出雙展辦,看見幸福(大廈) 伊達邵的歌聲 我想寫本什麼都沒有的書 艾未未與藝術的第四種含意 玻璃底片上的西方眼睛 留住一切親愛的! 無關佔領,只是無聊的小確幸而已 三階段打造品牌地景密技 識異、交往、快感──跨領域藝術在台灣 誰在乎誰策展:當今藝術的「歷史性計畫」 三種脈絡,三個方法——談謝英俊建築與台灣空間生產之辯詰 當建築成為展覽,終而只剩展覽——記兩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輯三】視界 怪醫豪斯瑪莉娜 必須與複音唱和!活在疆界上的女人們──亞洲女性藝術家1984–2012(Woman in-between: Asian Woman Artists 1984-2012) 視界/世界的社會權利 後八九的歷史皺摺 以節慶去構想一個城市——關於亞維儂藝術節的幾點思考 除非我們尋找美麗,否則無法拒絕羞辱 〈附錄一〉「我身為批評家,無意旁顧平衡立場!」──Douglas Kellner專訪 〈附錄二〉「今日的烏托邦,明日的現實」──David Harvey專訪
報導者事件簿003:
躋身台灣上下流 :
國與「家」:戰火陰影
前進或死亡:我在法國
建立中華聯邦的芻議
二O二五:台海大決戰
沉淪或提升?—台灣維
挺在疫浪的前線:臺北
偉大的接班人:從造神
浪尖上的回首:宋楚瑜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