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華寶石創作設計圖鑑:溫麗絲精華作品集(隨書附贈DVD光碟、書腰折價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裸觀:關於中國現代性的反思
作者:
羅鵬
分類:
藝術•美學
/
綜論
叢書系列:麥田人文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2015/1/29
ISBN:9789863442059
書籍編號:kk0394151
頁數:252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裸觀:關於中國現代性的反思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裸觀:關於中國現代性的反思 看,他們怎麼看?又怎麼被看? 在照片中,鏡子與影像的對比,卻被慈禧傾斜的凝視所打破。 她凝視的方向既非鏡面亦非鏡頭,卻可說是羅蘭・巴特所說的「刺點」——它是照片中不協調的元素,驚嚇觀眾、擄獲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擾亂整個平順的觀看過程。 本書試圖討論現代中國視覺影像,但其主題不是影像(imagery)本身,而是在不同的論述文本當中,視覺是如何被感知、想像、運用的,尤其是關於視覺的討論是如何處理性別與欲望等議題。 作者羅鵬以慈禧迷途的凝視做為出發點,思考中國三個不同歷史時刻的視覺論述:十九世紀清末、二十世紀中現代時期,以及當代。其中每個年代都標誌著不同的主流視覺模式──鏡像、觀看、屏幕投射(被遮掩的投射)。但同時,作者不認為這些歷史斷代所反映的是一種平順、單向的時代運行,而是深陷於複雜的內觀自省與期望投射的之間。 《裸觀》以分析慈禧一九○三年的鏡像照片為起始,來說明本書的研究方法與理論背景。羅鵬將照片置於歷史脈絡中,並透過拉岡的鏡像理論來思考這影像,特別是拉岡理論對投射認同及預期回返在主體形構上的重視。最後筆者將提出對鏡像期理論本身的全面再歷史化,再用這個被賦予歷史脈絡的精神分析理論,來重新思考( 中國)視覺現代性建立在何種歷史假設上。 羅鵬藉由閱讀具有代表性的十九到二十世紀作品的敘述小說,從李汝珍的《鏡花緣》、陳森的《品花寶鑑》、張愛玲、金庸、高行健、王朔、李永平、朱天文等文本中的視覺譬喻,藉以思考認同與主體形構,特別是性別認同的構成與爭議。 從前現代的鏡像文化、到後現代的屏幕投影文化的貫時斷代論述,本書仍認知到雖然上述的三種視覺體系各不相同,它們卻也同時是不可分割的。一如十九世紀文本中的鏡像亦包含觀視與投射層次,當代對視覺影像的懷疑論雖認為影像僅是投射,亦仍舊提供了鏡像認同的媒介。因此,本研究所探討的主旨是凝視的邏輯,特別是經常與性別建構和欲望言說相連結的凝視。觀察這個凝視的「裸觀」,不僅能讓我們反省中國現代性的發展,更藉著強調在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中視覺邏輯的連續性,或能意外瞥見傳統對中國現代性之理解「倒影」。
羅鵬 美國杜克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婦女研究中心、以及移動影像藝術研究中心副教授,致力於當代中國文學與藝術的研究。 除本書外,羅鵬尚著有《長城:一種文化史》(The Great Wall: A Cultural History),以及《離鄉病:當代中國的文化、疾病、與國家改革》(Homesickness: Culture, Contagion, and National Reform in Modern China)。曾與王德威合編《書寫台灣:新台灣文學史》(Writing Taiwan: A New Literary History),與周成蔭合編《反思中國大眾文化:經典的經典化》(Rethinking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Cannibalizations of the Canon)與《牛津中國電影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與白安卓(Andrea Bachner)合編的《牛津當代中國文學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也即將出版。 此外,他也是當代多本重要華文文學經典,如余華的《兄弟》、閻連科的《四書》、《受活》,以及黃錦樹之作品的英文譯者。
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
托爾斯泰藝術論(百年
科技藝術的未來圖譜: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中國藝術史【全新修訂
歷史從未終結:王墨林
這些魔王級藝術家,太
帕格尼尼的手:死亡之
徐悲鴻論藝境:審美是
美學無界1994—2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