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青花瓷的故事
作者:
羅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出版社:
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6/1/5
ISBN:9789862622773
書籍編號:kk0415055
頁數:528
定價:
4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7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青花瓷的故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青花瓷的故事 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的濫觴! 瓷器,在長達一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曾是專屬於中國獨有的發明。 透過它,我們看見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與對話。 金鼎獎首屆翻譯獎得主鄭明萱一生顛峰譯作。 這不單單是一本瓷器史,而是一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科學的世界史。 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來自「東方中國」的產品,曾經讓整個西方世界為之瘋狂。而瓷器的精美、光滑、細膩,尤其讓歐洲人深深醉心,不但引發歐洲人的豔羨,更引發歐洲人的無限想像和嚮往。 若從葡萄牙人來華算起,三個世紀內共有三億件中國瓷器在歐洲登岸,歐洲人除了瘋狂收集中國的精美瓷器,就連運送途中損壞的碎瓷片都可做成首飾出售,各國君王更紛紛成立實驗室或派出商業間諜,一心想破解中國獨霸千年的製瓷祕方。 當年「中華帝國」的天威之盛,不光光風靡歐洲大陸,鄰近的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無一不為之心悅誠服。而瓷器的流通歐洲,除了激發十四世紀商業冒險活動的興起,亦與地理大發現、海上霸權的興起,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天下第一瓷都」的景德鎮,在十八世紀初無疑是全球最大的工業複合生產區,三千座窯密密麻麻遍布全鎮,每天得消耗掉一萬擔白米和一千頭豬,不但為朝廷燒製奇珍異件,為中國百姓生產家常器皿,更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江戶、馬尼拉、巴達維亞、德里、伊斯法罕、開羅、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等地,特製符合當地品味和需求的瓷器。景德鎮的分工之細,工業化之精,不但比亞當斯密的工業分工理論還早出現,更比福特的汽車生產線足足早了一個世紀以上! 十八世紀中國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巨,遍布之廣,已首度充分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文化接觸已然形成,所謂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於世界史中隆重登場。而青花瓷的出現,不但集工藝、美學、商貿之大成,更是東西美學相互影響下的第一件「全球化」商品。 世界史的探討雖已從多種不同貨品切入:鹽、茶、巧克力、咖啡、馬鈴薯、香料、絲綢等,但比起其他商品的單向旅程:香料吃下肚,絲綢穿上身,終而褪色或消失,瓷器最特別的是以完整成品形式外銷,不僅歷時常在,而且成為媒介,跨越遙遠的距離,承載著文化意涵,藉由貿易形式在世界各地流通,促成不同文化的交互影響。 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首次真正興起的濫觴。而從歐洲人發現製瓷祕方的那一刻起,中華帝國的命運也從康雍乾三朝的豐華盛世,悄悄步向近代三百年的動盪不安與衰頹。英文小寫的「china」,竟與大寫的「China」,如此命運相同,令人扼腕。 且看《青花瓷的故事》,一探中國青花瓷如何發揮驚人的寰宇影響力,以關鍵樞鈕的角色帶動整個世界體系運轉,雄霸世界一千年! 瓷器自七世紀發明問世以來,始終居於文化交流的核心,中國瓷器則反映了世界史中一項規模最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青花瓷的故事》藉由瓷器,將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東非的歷史合為一體,強調國際各區域間的交流、互動、影響,使我們對世界史有更清晰深入的認識。不但結合「生產、分配、消費的歷史」、「科技、貿易、藝術的歷史」與「社會、商品、文化、政治、文學的歷史」三者於一爐,既關注於細節,又清楚聚焦於全球主題。 ☉貓頭鷹25週年紀念好評再版 【各界氣魄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施靜菲(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陳玉慧(旅歐作家、《CHINA》作者)、陳國棟(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游冉琪(前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楊莉莉(青花瓷皇后) 【專業好評】 我們必須讀這本書,才能知道,中國瓷器在世界文明史上扮演什麼角色,而中國瓷器做為文化符號,挾其美學及實用價值,又如何在幾世紀內征服全世界……羅伯特.芬雷告訴我們的是有關中國的第一次全球化故事,驚天動地!──《CHINA》作者、旅歐作家陳玉慧 《青花瓷的故事》是一本具綜觀全局視野的出色作品。透過瓷器作為焦點,中國、印度、伊斯蘭、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東非的歷史,在本書進行時空對話。作者著墨這些地區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影響,以及因此而產生的串連,促進我們對全球過往發展的認識理解,貢獻極為重大。生產、分配與消費的歷史,科技、貿易與藝術的歷史,以及社會、商品、文化、政治與識讀的歷史,在作者手中揉合成為一體。內容豐富、分析深入、行文優美,既關注於細節,又清楚聚焦於全球主題。《青花瓷的故事》是世界史當代論述的最佳範例。 ──《世界史學報》編輯傑瑞.賓利 作者追溯中國瓷的興衰,沿著人類欲望、藝術風格、創新發明、工業間諜、商業競爭和殖民勢力,進行全球觀的溯源探討。商品的歷史,就是應該如此書寫──令人激動又引人入勝,而且高度掌握區域性的脈絡特色,不論是法蘭西、日本、印度,或東非的斯瓦希里海岸,全都涵蓋在內。 ──《回顧「亞洲即世界」的年月》作者 史都華.戈登 《青花瓷的故事》讀起來一點也不艱澀。雖然《青花瓷的故事》裡的主角似乎只有青花瓷,不過《青花瓷的故事》其實也是部從貿易的觀點來看全球化的世界史好書,其可讀性甚至遠高過通俗的《貿易打造的世界》,加上譯者鄭明萱優異無比的譯文,讓這本書讀起來甚至就像是第一手就用中文寫成的。 ──「The Sky of Gene」(2011全球華文最佳部落格大獎──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
羅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 姓名:羅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 1973年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曾任教於伊利諾大學與西北大學,現為美國阿肯色大學歷史教授,主要教授歐洲近代史與世界史。著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政治》、《圍困中的威尼斯:一四九四至一五三四年間義大利戰爭期的政治與外交》。
引言 歐洲人對中國瓷器的狂熱,激發十四世紀一場規模前所未有的商業冒險活動。歐洲貴族向中國廣州下訂單,訂做專屬瓷器。到了十八世紀,瓷器行銷之數量與規模已足以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全球性文化首次登場。 一、天下瓷都:十八世紀的景德鎮 景德鎮是十八世紀全球最大的工業複合生產區,三千座窯密布全鎮,居民高達百萬。光是外銷瓷器,每年就高過百萬件。瓷器製作程序繁複,每件瓷器至少需有十八道程序,與九十名以上工匠負責。 二、瓷之祕:十八世紀中國與西方 耶穌會教士殷弘緒到中國尋找瓷器製造的秘方,雖然直到二十世紀X光發明才能解釋瓷器獨特的原因。但殷弘緒記錄的瓷器製作過程,卻輾轉成為現代工業化分工的基礎,可以說工業革命的成功或許必須部分歸功於景德鎮的陶匠。 三、瓷之生:中國與歐亞大陸 從陶器時代以來,中國應用特有黃土、陶冶技術、造窯,發展出精湛的燒窯技術。到了唐代,向西貿易開放的態度也與瓷器發展相呼應,印度波斯的紋飾技法透過絲路東傳影響中國瓷器的圖形設計。但唐帝國的衰頹使中國失去中亞的控制權,到了南宋,中國開始將商業貿易的目光從陸上絲路轉向海洋貿易。 四、中國的瓷文化:商業、士大夫、鑑賞家 瓷器在宋代與茶文化結合,成為日常奢侈品,文人雅士也能依此體現其品味。此外,南宋擴大海運貿易,陶瓷業也因而受惠。海外貿易的蓬勃,加上朝廷的青睞,使得景德鎮的交易與運銷越發興盛,帶動它成為工業中心。 五、青花瓷之生:穆斯林、蒙古人、歐亞大陸的文化交流 元代晚期,泉州的穆斯林商賈和景德鎮的窯主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商業冒險:將鈷石從八千公里外的波斯運到中國,再將為伊斯蘭顧客製作的大宗瓷器運往西南亞銷售。這些鈷石經過加工後得以製造出白底青花的瓷器。 六、中國瓷居首:韓國、日本、東南亞大陸區 至宋代,中國瓷已經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標誌,其他國家人民夢寐以求、試圖仿效的對象。韓國的陶匠自中國漢代已開始模仿中國陶器。到九世紀初他們燒製的青瓷甚至連宋朝都大為激賞。十六世紀日本豐臣秀吉的入侵,使得朝鮮瓷一蹶不振。但他們被擄去的陶匠,卻促使日本十七世紀以後的陶業漸趨成熟。中國與越南、泰國、日本等國的陶瓷市場也同樣相互影響、彼此模仿。 七、中國瓷稱霸:東南亞海洋區、印度洋、西南亞 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絲和瓷都是最搶手的商品。二十多年間,有三百多萬件瓷器隨寶船遠赴南洋群島與印度洋,但無論大船載運多少寶物,也無法滿足海外對瓷器的龐大需求。 八、中國瓷之衰與亡:西方與世界 十六世紀初中國瓷來到歐洲,歐洲人紛紛趨之若鶩。長達兩個世紀他們放棄自己的錫釉陶,「瓷病熱」更代表他們對中國的敬意。但十八世紀初,歐洲也開始製造瓷器,加上半個世紀後,歐洲人在亞洲的勢力增強,以及新古典主義興起,不論中國的形象或中國式的美感都不再吸引他們。 尾聲 香客瓶藝術 陶瓷器上的花樹圖案是世界各地不知名的工匠彼此合作的結果,中國、印度、西南亞、歐洲,都在複製與創新這個主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瓷器與它的仿製品,正為世界級規模的文化接觸提供第一手且分布廣泛的物質證據,甚至意味著真正的全球化文化已然到來。 注釋 參考資料 中英對照表
白牆與粉筆灰:探索臺
奪權不必流血!大宋開
環遊世界大冒險【俄羅
環遊世界大冒險【土耳
莉莉水果店:府城在地
台灣光與影:日治時期
王座的塵封沉墜 君士
歷史交錯的中東裂痕:
燃燒的海洋:雷伊泰灣
尋找湯姆生:1871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