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而你,沒有回來
作者:
瑪塞琳•羅立登-伊凡斯, 茱蒂特•佩利農
譯者:
蘇禎怡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Mark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30
ISBN:9789862137581
書籍編號:kk0433364
頁數:124
定價:
220
元
優惠價:
79
折
17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而你,沒有回來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而你,沒有回來 「也許妳還能回去,因為妳還年輕,而我是回不去了。」 這是一封跨越了七十年的家書。 一個從納粹集中營倖存的十五歲女孩, 於遲暮之年,寫下這段沉重的告白,捎給從此未歸的父親。 我們讀到了殘酷的青春記憶, 讀到了倖存者餘後人生的無奈, 因為我們是無法從奧許維茲真正的回來! 猶太裔法國作家、電影製片人瑪塞琳•羅立登-伊凡斯 一字一句,向難以回望的過去,搭起心底那座記憶之橋 ◆這本個人回憶錄除了真摯的親情和猶太人的悲慘命運,藉由第二人稱向「不在的父親」告白,是內心的抒解,也是告解,因為集中營裡處處是人性與非人性的考驗。 ◆在這個承平時代,戰爭或許沒有直接威脅我們,但是暴力、迫害仍以其他形式存在著。納粹迫害的歷史並不久遠,最早的迫害形式也不是始於毒氣室。二戰集中營裡發生的事,已經發生、過去,但銘刻在倖存者及其家庭的傷痕印記,會留下來,成為人類集體的記憶,以各種間接的方式影響後世及其他文化。 ◆文字簡潔具震撼力,不假修飾:可以感受到倖存者的一生,都必須用來處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惡。其實,他們不見得想回來。關於集中營的寫實描述,樸實平淡中卻傳達出人心最深處的悲痛。 ◆倖存者的文學:創傷必須靠記憶修補,或是用另一種文字記憶,去重建一個在苦難中不得不自我麻痺的十五歲女孩的心靈。透過這封家書,高齡已八十八的作者在接近生命終點之時,為這段生命經歷做了一個倖存者的註解。 「也許妳還能回去,因為妳還年輕,而我是回不去了。」一九四四年初,在德朗西的集中營,父親對她說道。他們同身邊成千上萬的猶太裔法國人一樣,絕望地等待著軍隊把他們帶向東方…… 瑪塞琳•羅立登-伊凡斯,年逾八旬的猶太裔法國作家、電影製片人,是僅存無幾、至今仍在世的大屠殺倖存者。在她十五歲那年,她與父親一起被遣送到猶太人集中營,父親送往奧許維茲,她則被送到比克瑙。她得以生還,父親卻永遠回不來…… 這是一本薄薄的小書,卻是一段沉重的告白,作者在歷劫歸來的七十五年後,捎給從此未歸的父親。在信中,我們讀到了殘酷的青春記憶,讀到了倖存者餘後人生的無奈,因為我們是無法從奧許維茲真正的回來!真實的情感、悲慘的記憶,在細膩的文字中一一展現……行文簡潔,沒有多餘的辭藻,卻令人哀傷動容。 ◆瑪塞琳•羅立登-伊凡斯 「這本書讓我緩解緊繫心頭的事。我想要逃離世界歷史,逃離二十一世紀,回到我自己的世界,回到史羅因和他親愛的小女兒的世界。藉此,我回到了童年,回到我被剝奪的青春期……」 「如今,都過了七十五年,每當我聽到『爸爸』二字,即使說的人只是一個陌生人,仍會讓我嚇一跳。這個字這麼早就離開了我的生活,讓我如此難受,我只能在內心深處含糊地念著,說不出口,也千萬不能寫出來。」 ◆帕特里斯•特拉皮耶(Patrice Trapier),《星期日週報》(Journal du Dimanche)書評 「作者對於時間的流逝深感遺憾,這並非因為她已走到風燭殘年之時,而是因為年少青春時經歷的那段殘酷歲月依然留下深深的烙印:野蠻的暴行,被拒絕、被驅逐,奧許維茲死亡營…… 「經過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羅伯特•安泰爾姆(Robert Antelme)和克勞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的描述,當我們以為對於那段歷史已經透徹瞭解、無可再說的時候,《而你,沒有回來》中那份沉重、無法揮去的痛苦與憤怒又讓我們幡然醒悟:時間並未走遠。」
瑪塞琳•羅立登-伊凡斯, 茱蒂特•佩利農 猶太裔法國電影製片人、作家。一九六一年拍攝的二戰紀錄片《夏日紀事》(Chronique d’un ete)中,她在協和廣場上的獨白成了電影史上的經典場景。她出生於一九二八年,十五歲時被關入納粹集中營。二戰中,她失去了四十五位親人,其中包括她的父親。 電影作品 編劇 《白樺林》(La Petite Prairie aux bouleaux) 與尤里斯•伊凡斯(Jorisi Ivens)合作 《風的故事》(Une histoire de vent) 《發電廠:上海》(L’usine des generateurs: Shangai) 《一個女人,一個家庭:北京》(Une femme, une famille: Pekin) 《軍營:南京》(Une caserne: Nankin) 《北京歌劇院的排演》(Une repetition a l’opera de Pekin) 《漁村:山東》(Le village de pecheurs: Shantoung) 《少數民族維吾爾人:新疆》(Les Ouigours – minorite nationale: Sinkiang) 《少數民族哈薩克人:新疆》(Les Kazaks - minorite nationale: Sinkiang) 《工匠們》(Les Artisans) 《錢老師:北京》(Le professeur Tsien: Pekin) 《藥局:上海》(La Pharmacie: Shangai) 《城市印象:上海》(Impression d’une ville: Shagai) 《馬戲團的練習:北京》(Entrainement au cirque de Pekin) 《關於石油:大慶市》(Autour du petrole: Taking) 《氣球的故事》(Une histoire de ballon) 《人民與他們的槍》(Le people et ses fusils) 《胡志明總理的訪談》(Rencontre avec le president Ho Chi Minh) 《北緯17度線》(17e Parallele) 與尚-皮耶•塞尚(Jean-Pierre Sergent)合作 《阿爾及利亞,元年》(Algerie, annee zero) 茱蒂特•佩利農(Judith Perrignon)/合著 記者、作家,曾出版《悲傷》(Les Chagrins)、《藍色的門》(La Porte bleu)、《梵古與提奧》(C’etait mon frere: Theo et Vincent Van Gogh)等書。
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
白牆與粉筆灰:探索臺
奪權不必流血!大宋開
環遊世界大冒險【俄羅
環遊世界大冒險【土耳
莉莉水果店:府城在地
台灣光與影:日治時期
王座的塵封沉墜 君士
歷史交錯的中東裂痕:
燃燒的海洋:雷伊泰灣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