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血腥的活摘器官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愛與熱情的網球史(電影”勝負反手拍"書腰版):從布爾喬亞的花園派對到大滿貫頂尖對決
作者:
伊莉莎白.威爾森
譯者:
鍾玉玨
分類:
軍政•法律
/
時人時事
叢書系列:木馬人文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7/6/28
ISBN:9789863594109
書籍編號:kk0444526
頁數:384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0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愛與熱情的網球史(電影”勝負反手拍"書腰版):從布爾喬亞的花園派對到大滿貫頂尖對決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愛與熱情的網球史:從布爾喬亞的花園派對到大滿貫頂尖對決 一部縝密考究又迷人浪漫的文化史 見證時代騷動,打造世代傳奇—— 網球女神蘇珊•朗格倫、法國浪漫四劍客、悲劇人物提爾登、澳洲國寶羅德•拉沃、叛逆火爆馬克安諾、冰冷拘謹博格、優雅費德勒、諧趣喬科維奇。 ■19世紀的草地網球,只是體弱男子與蒼白淑女打發時間的娛樂? ■1880年代,女生穿馬甲與鋼線裙撐打網球才算優雅? ■1920年代,風靡全歐的蘇珊•朗格倫在比賽時補充體力靠的是威士忌和咖啡? ■1930年代,接受贊助打球很可恥,「冒牌業餘」選手竄起讓網壇傷透腦筋? ■英國選手弗雷德•佩里的穿衣小心機,純白行頭竟比對手更有精神? ■1950年代,古西•莫蘭的蕾絲內褲外露,居然成為新聞頭條? ■1973年,ATP選手為何集體抵制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網球最早起源據傳為中世紀的掌球遊戲,但於19世紀以改良後的草地網球(Sphairistike)風靡英國上流社會,舉辦場地多在新興的城鎮市郊,成為有錢有閒布爾喬亞階級的花園派對點綴。其時輿論認為網球「不夠陽剛」、「簡單如玩紙牌」的特性,在當時咸認女性不宜拋頭露面的風氣下,讓淑女得以在社交場合與男性同場較勁,一展球技,網球因此成為時髦男女的聯誼場合。首屆溫布頓錦標賽於1877年舉辦,此後成為社交盛事,遲至1884年才開放讓女子參賽。 網球熱迅速蔓延至歐陸與北美,也席捲澳洲與印度。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走過1920年代的瘋狂享樂,1960年代的虛幻失落,於網球公開化年代之後,將網球推向職業運動領域。個人風格搶眼的球星輩出:1920年代最知名的兩位網球名人是被喻為網球女神的蘇珊•朗格倫,與打法多元稱霸網壇的比爾•提爾登;來自美國「撲克臉小姐」海倫•威爾斯•穆迪;代表浪漫騎士精神的法國四劍客,其一的瑞內•拉科斯特更是鱷魚牌衣飾的創辦人。也有從球童起家,退役後成為「溫網之聲」的BBC網球評論員丹恩•麥斯凱爾的一路奮鬥;印度名將維傑.亞米崔吉;亞瑟.艾許奪得美國公開賽冠軍,是歷來第一位非白人選手封王。 然而現今一票難求的四大滿貫賽,也曾面臨與時代脫節的困境,票房慘澹無比,守舊的網壇甚至遭受抵制而推行改革。場上締造傳奇與榮耀,場外是龐大商機與時尚指標,結合民族主義與英雄崇拜的瘋魔,突顯超越極限與鍛鍊心智的競技特質,成就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賽事傳說。 本書以文化史的犀利眼光回顧網壇,綜觀每個世代的代表人物,凝結百年文化的經典時刻。並且細膩陳述其時歷史文化與經濟背景,深刻描繪網球如何從維多利亞時期的男女聯誼,成為決鬥競技。
伊莉莎白.威爾森 曾是精神衛生工作者,也曾在大學授課,是女性主義健將。她目前是某所學校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大英圖書館理事會理事,不久前才辭去倫敦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一職。她出版了幾本有關時尚與都市文化的書籍,包括《身穿夢想:時尚和現代性》(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 1985、2003)、《波西米亞人:華麗的放逐》(Bohemians: The Glamorous Outcasts,2000)、《文化激情》(Cultural Passions,2013)。她也寫過三本犯罪小說:《蒼茫時刻》(The Twilight Hour)、《戰爭浩劫》(War Damage)、《柏林女孩》(The Girl in Berlin ),目前正在撰寫第四本《冷戰疑雲》(She Died Young)。她和伴侶定居於倫敦。
報導者事件簿003:
躋身台灣上下流 :
國與「家」:戰火陰影
前進或死亡:我在法國
建立中華聯邦的芻議
二O二五:台海大決戰
沉淪或提升?—台灣維
挺在疫浪的前線:臺北
偉大的接班人:從造神
浪尖上的回首:宋楚瑜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