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華寶石創作設計圖鑑:溫麗絲精華作品集(隨書附贈DVD光碟、書腰折價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解剖維納斯:腐壞與美麗,150具凝視十九世紀死亡迷戀以及遐想的永恆女神
作者:
喬安娜.埃本斯坦 Joanna Ebenstein
譯者:
崔宏立; 李尚仁/ 審訂
分類:
藝術•美學
/
綜論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2017/7/27
ISBN:9789863444497
書籍編號:kk0446915
頁數:224
定價:
1500
元
優惠價:
79
折
118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解剖維納斯:腐壞與美麗,150具凝視十九世紀死亡迷戀以及遐想的永恆女神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解剖維納斯:腐壞與美麗,150具凝視十九世紀死亡迷戀以及遐想的永恆女神 ●全球唯一全面深入探討解剖學蠟像的全彩圖集。 ●從宗教、科學、藝術、哲學、心理學等範疇,揭開世紀以來解剖學的一大謎團。 ●本年度最異色的絕美圖集,書中收錄366張圖片,涵蓋全世界150具稀有蠟像,體現人類近代史上,所有對死亡的好奇、遐想、恐懼、崇拜與迷戀。 ●打破《病玫瑰》、《手術劇場》的詭異指數,讓你大開眼界,卻又忍不住背脊發涼。 沒有生命的物體,是否就是死的? 為了探究生命奧祕而製作的蠟像,最後卻成為迷戀死亡與無機物的象徵。 依據佛洛依德的說法,「怪奇就是用來指稱原應保持隱而不顯,但卻暴露公開的東西。」而這本書即可定義為怪奇。 --《衛報》 本書藉由爬梳數世紀以來解剖學蠟像的影響,提出許多耐人尋味的問題,關於科學、宗教、哲學、美、性、欲望與藝術。 --《出版人週刊》 書中收錄的蠟像照片精緻、色彩鮮豔、且從非常私密的角度拍攝,一般大眾無法從如此接近的距離觀看人體內部構造。 --黛安娜.約瑟芙薇琪(Diane Josefowicz)博士 慵懶躺在綢緞上的女神,臉上帶著歡愉狂喜的表情, 衣裳盡褪,僅有脖子上一串光澤耀眼的珍珠項鍊,以及…… 暴露在外的五臟六腑…… 維納斯,象徵愛與美的女神,化身為死亡的代言人。 在她那美麗迷濛的雙眼、完美比例的軀體、以及鉅細靡遺的內臟之下, 究竟有沒有靈魂? 啟蒙精神的具體實踐 十八世紀末,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蠟像工作坊裡,藝術家蘇西尼製作出第一具蠟製的解剖學維納斯。它不僅符合自文藝復興以來對於理想女性美的一切條件,也具備啟蒙時代對於真理與科學的追求、企圖了解人類及宇宙奧祕的想望,所以當你掀開它的胸板,可以看到精細且完全符合解剖學的人體構造,肌肉、骨骼、血管、內臟……。輕輕鬆鬆大卸八塊,還可以反覆組合、拆卸,既不髒亂也無血腥,又不用擔心腐敗發臭,省去尋找屍體來源的麻煩,以及解剖犯人、盜墓獲利等道德爭議與犯罪行為,不僅方便醫學院教學,這樣的解剖形式也更適合公開展覽,藉以廣開民智。 集驚豔與驚懼於一身 蘇西尼的蠟製女神為醫學、解剖學、科學、教育帶來新的曙光。其實人類與蠟像的淵源由來已久,自古埃及以來即經常用於詛咒、獻祭、祈願;宗教儀式、喪葬儀式;甚至是製作具警世意味的宗教藝術品。隨著解剖學維納斯的誕生,蠟製人像成為宗教、科學及藝術的綜合體,看似矛盾卻又息息相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講究藝術美感的潤澤長髮、活靈活現的玻璃眼珠、奢華的綢緞襯墊,或是具有宗教象徵的珍珠項鍊、狂喜表情,不僅沒有必要,反而會降低科學可信度;而對宗教或藝術來說,反覆剝皮卸骨、袒露內臟的功能也有些多餘。然而,透過解剖學維納斯展現出人體構造的精巧奧妙,讓人不得不承認這一切的背後真有造物主的存在;而充滿藝術美感的外表降低人們對於死亡、解剖的恐懼,但之間的反差卻引發內心深處的不安。如此糾結不清的意涵,賦予解剖學維納斯獨特的氣質,明明是無機物,卻又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外表美麗誘人,暴露的內臟卻讓人不寒而慄。 對生命的好奇化為對死亡的迷戀 隨著時代改變,大眾不再視蠟製人像為宗教獻品、科學工具、藝術作品,卻將之看作怪奇的代名詞、扭曲欲望的體現,比較極端的如戀屍癖、戀物癖、性虐待狂,或是藉此打造理想中的女性、保存逝去的愛人、占有得不到的對象,甚至衍生出現代人絕不陌生的真人替代品:充氣娃娃、性愛玩偶。以上種種現象也帶出一個疑問:機械也好、蠟像也罷,在沒有生命的物質之中,是否有靈魂存在?解剖學維納斯漸漸退出理性、科學的啟蒙舞台,成為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研究的主題。數個世紀以來都沒有改變的蠟像,為何大眾的解讀卻如此不同?單純只是因為時代精神的差異嗎?如果人類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出於潛意識的反射,那麼在這區區百年間,人類心理為何產生這麼大的變化,將變態視為常態?
喬安娜.埃本斯坦 Joanna Ebenstein 紐約的藝術家、策展人以及獨立研究學者。她是「詭異解剖學部落格?圖書館」的創辦人,也是位於布魯克林「詭異解剖學博物館」的創意總監暨共同創辦人(另一位是崔西.赫利.馬丁〔Tracy Hurly Martin〕)。 合著作品有:《詭異解剖學選集》(暫譯,The Morbid Anatomy Anthology,另一位作者是柯林.迪奇〔Colin Dickey〕);以及《波特先生的趣味標本世界》(暫譯,Walter Potter’s Curious World of Taxidermy,另一位作者是帕特.莫里斯醫師〔Dr Pat Morris〕,喬安娜也擔任本書的攝影師);並且為阿伯提(Sammuel L. M. M. Alberti)和哈連(Elizabeth Hallam)合編的《醫學博物館:過去、現在、未來》(暫譯,Medical Museums: Post, Present, Future)撰稿。 策展方面,她和諸如惠康博物館、紐約醫學研究院、解剖病理博物館(Narrenturm Museum)、佛羅里克博物館(Vrolik Museum)等單位共同合作,例如:她曾擔任惠康博物館(Wellcome Collection)於2009年舉辦的「絕美屍骸」(Exquisite Bodies)展覽的策展顧問。 她的攝影作品和文章在世界各地展出並出版,經常四處發表演講,通俗與學術兼具。
托爾斯泰藝術論(百年
科技藝術的未來圖譜: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中國藝術史【全新修訂
歷史從未終結:王墨林
這些魔王級藝術家,太
帕格尼尼的手:死亡之
徐悲鴻論藝境:審美是
美學無界1994—2
美學修煉:看見不一樣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