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隋建國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馬格利特.虛假的鏡子:超現實主義大師的真實與想像
作者:
薩維耶.凱能 Xavier Canonne
譯者:
陳玫妏、蘇威任
分類:
藝術•美學
/
藝術欣賞
叢書系列:On-master
出版社:
原點出版
出版日期:2018/10/1
ISBN:9789579072304
書籍編號:kk0474495
頁數:216
定價:
850
元
優惠價:
79
折
67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馬格利特.虛假的鏡子:超現實主義大師的真實與想像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馬格利特.虛假的鏡子:超現實主義大師的真實與想像 「『夢』不是要讓你睡著,而是要把你弄醒。」 ◆認識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 用畫筆建構出一場永恆之夢 用攝影貫徹超現實美學精神 在家庭相簿裡,暗藏著他的藝術家人生與白日夢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8年「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展覽專書 帶你深入馬格利特的超現實世界 從家族相簿到創意攝影 畫作VS.攝影──佐證與對照 認識大師的頂尖想像&創意 ◆特別收錄◆──展覽中看不到的對照畫作 典藏畫家過世10年後出土的珍貴攝影及影片 「奧祕的存在,就是心靈最根本的本質。」──馬格利特 「像詩,又似謎,馬格利特以他獨有的黑色幽默,戲弄我們跟這個沉悶無趣的邏輯人間。」──張照堂 攝影家 馬格利特,享譽全球的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喜歡閉眼拍照,常以夢境自娛、從中擷取作畫靈感。人生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他說沒有思想的繪畫和攝影,不夠用來認清這世界。世界對他而言,就是一個常識的挑戰。於是白日與黑夜共存、現實與想像合體,真假之中,他創造了矛盾、神祕的視覺刺點。 他是朋友口中「假扮成過著資產階級生活的平凡人,來隱藏他是個怪人的事實。」他厭惡……專業性的英雄主義……美好的感覺……裝飾藝術、民間傳說、廣告、公告的嗓音……童子軍、樟腦丸的氣味、當前發生的事和醉漢。攝影家張照堂說:「馬格利特是白日造夢者,將人的無意識視覺化,並質疑外現世界的存在與虛無,何者為真假?他用畫筆建構出一場永恆之夢。」他的作品有著詩意的豐富想像,影響了無數創作者,以及插畫、設計和流行文化。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2018年9月29日,盛大舉辦「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是近年來關於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重要展覽。相關話題,再次引發討論,本書正是此次展覽的專書,由展覽策展人撰寫,他是現任比利時夏勒華攝影博物館的館長薩維耶•凱能(Xavier Canonne)。書中一如展覽,透過畫家過世10年後出土的珍貴家庭照片和影片,揭露他日常生活及創作過程中的真實面向。 這批照片攝於1914至1967年間,大多己無留存底片,由私人藏家收存。直至1970年代中期,才終於出土。這些影像提供了另一條路徑,探究畫家的創作動機和作品意涵,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彼時比利時超現實流派的發展,以及他與同期使用攝影為創作媒材藝術家們的關係,如:曼•雷、豪爾.烏白克與傑克-安德烈•柏法等。馬格利特的攝影,有別於他在繪畫中所透露的沉靜哲理,反而轉身將自己化為滑稽的即興演員,展現出一個藝術家在探索真理過程中,以諧趣開朗的智慧面對生命的幻化無常。 六大篇章,典藏畫家過世10年後出土的珍貴攝影及影片 一、家庭相簿──日常生活 二、家族的相似性──與超現實主義社群的關係 三、繪畫的相似性──與畫作的即興合照 四、許可的複製──來自照片的作畫靈感 五、對攝影的模仿──電影的影響 六、虛假的鏡子──創作歷程的探索 書中分為六大部分,前三部分認識藝術家的日常人生,接下來的四到六章,則反映他的工作過程,以及他與照片、電影、畫作之間的關係。最後一章「虛假的鏡子」,以馬格利特的名畫《The False Mirror》命名。馬格利特認為臉孔不能表達一個人真實的本性,只能提供一個外貌,一面「偽鏡」。鏡子完全局限於表面,無法穿透奧祕。 他在許多「肖像照」裡閉著眼睛,連結睡眠和死亡,好像陷入內在世界,專注於個人思想的鍛煉。與其說表達夢境,馬格利特閉眼的「肖像」更像傳達他的內在生命,一種行動的展現,這種行動代表他的思想,正是透過思想,他的畫筆給出了實質的形式。 1967年仲夏,馬格利特閤上了眼,這雙眼就算不是為他而閤上,後人也不該再將它們打開。其餘的,已不再屬於他,因為現在對這個世界睜大雙眼已經是其他人的事了。就算沒有轉變觀看,馬格利特對這個世界所做出的貢獻至少也改變了世界被感知的方式,將它一大部分的奧祕以符號,物件,和他選擇的外貌揭示出來。 馬格利特說─── 【談超現實】 超現實不是一種美學,是一種反抗狀態。 超現實主義思想在各方面都具有革命性,並且必然反對資產階級的藝術觀念。 【談夢】 1936年的一個夜晚,我在一間房間醒來,房間的鳥籠裡有一隻睡著的鳥。一個奇妙的錯誤,讓我以為鳥從籠子裡飛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顆蛋。我因而得知一個驚奇又新穎的詩意祕密。 基於這個啟示,我想除了籠子以外的物體,是否也能表現出蛋和籠子相遇,所激發出的詩歌。 【談神祕】 失去奧祕,事物本身就不可能存在。 如果我只是一部相機,絕不可能誘發神祕感。 【談電影】 我不拍電影,我拍的是過去美好日子裡的老片。 「道德」電影不是電影:它是乏味道德教訓的無聊諷刺畫。它跟道德教訓一樣,裡面都沒有道德。 【談靈感】 我的畫跟夢正好相反,因為夢並不意味著就是我們所說的那樣。我只能在神智清明下工作。清明不用我去請,它自己會來,也被稱作靈感。 【談藝術】 如果畫裡的物件禁得起被詮釋為符號或被解釋成甚麼東西,我的畫就成立了…… 繪畫藝術如果沒有被或多或少當成一種神祕化的無邪形式,就陳述不了觀點,也表達不了情感:一張流淚的臉孔形象並沒有表達悲傷,也沒有說出悲傷的想法。想法和情感並沒有可見的形式。 【談畫作標題】 畫作標題的選擇是為了防止我的畫作被歸放到一個令人安心的領域。 標題必須是一個額外的保護措施,來阻止任何將真正的詩歌降格為一個無關緊要的遊戲企圖
薩維耶.凱能 Xavier Canonne 比利時夏勒華攝影博物館館長,「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覽策展人。 於布魯塞爾Libre大學,研習藝術史,後於巴黎Sorbonne大學取得藝術史及考古學博士學位。曾策劃過曼•雷、黎米勒、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等展覽,並撰寫相關專書。
藝用3D表情解剖書:
為什麼這幅畫很厲害!
祝大家文藝復興!三傑
無人知曉的美麗宇宙【
命運藏畫中Ⅰ:是意外
汝色 Colors
一幅畫看日本【吉卜力
漫步裡的台灣美術:藝
乖,你聽畫:希臘羅馬
藝術精神【經典紀念版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