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
The Weather Experiment: The Pioneers who Sought to See the Future
作者:
彼得.摩爾Peter Moore
分類:
科學•自然
/
一般•科普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出版社:
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8/10/8
ISBN:9789862623602
書籍編號:kk0475050
頁數:480
定價:
599
元
優惠價:
79
折
47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 內容簡介 ◎第一本詳述兩百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 十九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一八五四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10000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
作者簡介 彼得•摩爾 自由記者、作家,著有《Damn His Blood》。1983年生於英國,就讀杜倫大學主修歷史與社會學,畢業後在馬德里與倫敦任職媒體業長達六年,在一間獲獎數位媒體公司擔任出版部門主管。目前在倫敦市立大學教授寫作。本書為他的第二本書。 譯者簡介 陸維濃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目前為專職譯者,熱愛大自然,以傳遞科普新知為志業。譯有《毒生物圖鑑》、《美味的科學》等書。
目錄 導讀 專家推薦 作者說明 天氣實驗 黎明 第一部:觀察 第一章 書寫於大氣之中 第二章 捕捉大自然 第三章 狂風、暴雨和奇異冰世界 早晨 第二部:爭論 第四章 大氣偵探 第五章 顫動的大氣、旋轉的風 第六章 流體閃電 日正當中 第三部:實驗 第七章 沉著的眼、微妙的天 第八章 開端 第九章 險途 午後 第四部:相信 第十章 耀眼的光芒 第十一章 結局 第十二章 真相 薄暮 西風 費茲羅伊氣象旅途中的明星 致謝 圖錄 注釋 參考書目 中外文名詞對照及索引
令人大開眼界的貓頭鷹
齒顎不正:一個隱藏的
基礎建設全圖解:秒懂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典
機器中的惡魔:從薛丁
臺灣熱帶植物圖鑑
喬木與蔓藤賞花圖鑑
量子意識論,跨越感知
智慧演化論,從最小的
都是大腦出的錯:不完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