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開悟經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圖解金剛經{新版}
作者:
原譯:鳩摩羅什 法師、編者:瓊那.諾布旺典
分類:
哲學•宗教
/
佛教
叢書系列:圖解經典
出版社:
華威國際
出版日期:2019/12/4
ISBN:9789579075312
書籍編號:kk0500965
頁數:304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82
折
31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圖解金剛經{新版}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圖解金剛經{新版} 內容簡介 讀懂通往無上智慧的修行經典 《金剛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一部經典,囊括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金剛經》是流傳到中國的佛教經典中,最早被翻譯的一部典籍。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百姓之家,無不推崇、奉持,可見其流傳甚廣,也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 《金剛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但所涵蓋的道理,小至個人心性,大至宇宙真理,也因此才有難以計數的注釋與研究,但因為時代的變遷,機緣變了,受眾也變了,隨緣而產生的「文字般若」也隨之變成深奧的經典。但也因為時代變遷,才能有讀經的新方式-圖解。本書以簡單的文字敘述,並加入圖片、表格及樹狀圖等方式,將難以瞭解的經文清楚明白地呈現,讓讀者一眼就能明瞭佛經義理。 《金剛經》的深奧不在於繁複,而在於簡潔。而就是因為簡潔,才使得有難以計數的注釋和研究,同時也帶來了曲解和爭議。但多數經過歷史檢驗的注疏,在向人們重新詮釋時,無一不與各時代的社會生活緊密關聯。本書也不例外,在忠於佛法的同時,汲取歷代經注之長,去除不合時宜的觀念,以現實的人生經驗解析佛經奧義。同時,也借鑑最具時代特色的觀念,讓您感受全新的閱讀體驗。 ˙為何這部經典稱為《金剛經》? ˙《金剛經》的經意為什麼讓人感到深奧? ˙《金剛經》在佛教中,為什麼佔如此重要的地位? ˙《金剛經》的版本為何這麼多? 本書特色 引導你突破一切障礙,並超越自我的利生寶典 「經中之王,萬佛之母」,佛家修行所奉持的無上經典 輕鬆解讀佛經奧義,拉近你與佛法的距離 ˙完整全面: 詳盡介紹經名、歷史、流變與內涵等,藉此讓讀者對《金剛經》有更深的認識。 ˙逐句解經: 先解經,再細說經句涵義,並結合現代生活經驗,讓讀者更容易參透《金剛經》 。 ˙圖文並進: 圖表與文字相輔相成,以清晰的視覺觀感幫助讀者化繁為簡,讀經時更能了解經典意義。
目錄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剛經》經卷 編者序:通向無上智慧的方便之門 本書閱讀導航 第一章 懸論:叩響《金剛經》之門 1 經名的分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 《金剛經》主要說什麼: 勸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3 修行成佛的下手處:解決「心」的問題 4 修行與圓滿:《金剛經》中的人生觀 5 佛眼中的紅塵:《金剛經》與世俗世界 6 《金剛經》在中國:佛文化的重要流變 7 譯經第一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8 皇權的功德:帝王與《金剛經》 9 民間注疏的力量:深入中國文化 10 《金剛經》與禪宗:從六祖開悟到《壇經》現世 第二章 開場:導入說法的情境 1 從證信開始導入:說法緣起的情境線索 2 《金剛經》序曲:佛祖日常生活的平淡與莊嚴 3 佛佗身邊的僧侶團隊: 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的集體修行 4 尊嚴與乞討:佛家乞食制度 5 無言的般若:解析佛的教育手段 6 佛陀是個好榜樣:從最平凡處入手 7 修行與入世:佛法不離世間 8 禪定的妙用:一念入定般若生 9 頓悟與漸修:修行佛法的兩翼 第三章 成佛的必由之路:正知正見生正信 1 「解空」者點破玄機:須菩提的請法 2 成佛之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3 小乘與大乘:度眾生和度自己 4 意會與言傳:問答之間的微妙 5 護住真心的第一步:度生離四相 6 眾生解脫的不同境界: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 7 做菩薩的竅門:不住相布施 8 無限廣大的布施福德:像「東方虛空」一樣不可思量 9 求佛法與拜偶像:小議真佛不住於相 10 成佛的資糧:福慧雙修一舉得 第四章 一念生信心:通往般若的門檻 1 信佛須正信:真實的信心源於正確知見 2 人人都是未來佛:眾生佛性平等 3 五個五百年:佛運消長的史觀 4 持戒與修福:生「實信」的基礎 5 一念生清淨心:信心與頓悟 6 大得無所得:般若性本空 7 渡河不須舟:不要迷信工具 8 聖賢之別:一切無為與因果 9 福德性本空:財施與法施的較量 10 般若與方便: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第五章 打破砂鍋問到底:理解才能真信仰 1 小乘四聖果:修行當中的得與捨 2 須菩提的「果」位:第一離欲阿羅漢 3 莊嚴淨土:心淨才是真清淨 4 清淨才是道:心無所住而生清淨 5 身如須彌山王:修果不住果 6 多少是多:福德的再次考量 7 持經即是求佛:《金剛經》的地位 8 「金剛」最如意:經名中的緣由 9 得意而忘名:名相非真相 10 法身與報身:如來的三十二相 11 慧眼識真經:第一稀有 12 清淨是道:信心與功德 13 第一稀有之人:由六祖慧能說起 14 第一波羅蜜:般若最殊勝 15 功德再次較量:身布施與法布施 16 大乘不樂小法:偉大的菩薩事業 17 忍辱波羅蜜:堅定離相則能安忍 18 菩薩的境界:離一切相 19 如來的信誓:一定是真話 20 火種的力量:佛法復興的希望 第六章 通達才能無漏:修行的真諦 1 菩薩的清淨心:發心實無有法 2 最難捨離的「我」:大乘修行的主線 3 佛祖無所得:佛法無實無虛 4 真正的菩薩:一切聖賢通達無我 5 佛的「五眼神通」:佛眼悉知悉見 6 通達要通心:「心」的相對論 7 福報的因緣:無得才是得 8 如來從何而來:求佛不如求己 9 拈花示眾的妙法:不說而說的法 10 佛法和修行的關係:登岸就棄船 第七章 實踐證真知:證悟就是與真理結合 1 聖凡無差別:眾生都有成佛的根基 2 不足為憑的身相:觀佛與見性 3 不偏執一端:佛法不斷不滅 4 不貪才是無量:菩薩修福不為己 5 何謂「如來」:真理無所來 6 超時空的「一合相」:微塵中見大千 7 從對佛法的理解談起:佛的真實意圖 8 六如的比喻:一切有為都無所得 9 大歡喜的結局:金剛法會圓滿 附錄 附錄1 北朝菩提流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附錄2 南朝真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附錄3 隋代笈多《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附錄4 唐玄奘《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附錄5 唐義淨《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附錄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彌勒菩薩偈頌 附錄7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附錄8 歷代《金剛經》論、注重要文獻
【本書目錄】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剛經》經卷 編者序:通向無上智慧的方便之門 本書閱讀導航 第一章 懸論:叩響《金剛經》之門 1 經名的分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 《金剛經》主要說什麼: 勸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3 修行成佛的下手處:解決「心」的問題 4 修行與圓滿:《金剛經》中的人生觀 5 佛眼中的紅塵:《金剛經》與世俗世界 6 《金剛經》在中國:佛文化的重要流變 7 譯經第一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8 皇權的功德:帝王與《金剛經》 9 民間注疏的力量:深入中國文化 10 《金剛經》與禪宗:從六祖開悟到《壇經》現世 第二章 開場:導入說法的情境 1 從證信開始導入:說法緣起的情境線索 2 《金剛經》序曲:佛祖日常生活的平淡與莊嚴 3 佛佗身邊的僧侶團隊: 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的集體修行 4 尊嚴與乞討:佛家乞食制度 5 無言的般若:解析佛的教育手段 6 佛陀是個好榜樣:從最平凡處入手 7 修行與入世:佛法不離世間 8 禪定的妙用:一念入定般若生 9 頓悟與漸修:修行佛法的兩翼 第三章 成佛的必由之路:正知正見生正信 1 「解空」者點破玄機:須菩提的請法 2 成佛之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3 小乘與大乘:度眾生和度自己 4 意會與言傳:問答之間的微妙 5 護住真心的第一步:度生離四相 6 眾生解脫的不同境界: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 7 做菩薩的竅門:不住相布施 8 無限廣大的布施福德:像「東方虛空」一樣不可思量 9 求佛法與拜偶像:小議真佛不住於相 10 成佛的資糧:福慧雙修一舉得 第四章 一念生信心:通往般若的門檻 1 信佛須正信:真實的信心源於正確知見 2 人人都是未來佛:眾生佛性平等 3 五個五百年:佛運消長的史觀 4 持戒與修福:生「實信」的基礎 5 一念生清淨心:信心與頓悟 6 大得無所得:般若性本空 7 渡河不須舟:不要迷信工具 8 聖賢之別:一切無為與因果 9 福德性本空:財施與法施的較量 10 般若與方便: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第五章 打破砂鍋問到底:理解才能真信仰 1 小乘四聖果:修行當中的得與捨 2 須菩提的「果」位:第一離欲阿羅漢 3 莊嚴淨土:心淨才是真清淨 4 清淨才是道:心無所住而生清淨 5 身如須彌山王:修果不住果 6 多少是多:福德的再次考量 7 持經即是求佛:《金剛經》的地位 8 「金剛」最如意:經名中的緣由 9 得意而忘名:名相非真相 10 法身與報身:如來的三十二相 11 慧眼識真經:第一稀有 12 清淨是道:信心與功德 13 第一稀有之人:由六祖慧能說起 14 第一波羅蜜:般若最殊勝 15 功德再次較量:身布施與法布施 16 大乘不樂小法:偉大的菩薩事業 17 忍辱波羅蜜:堅定離相則能安忍 18 菩薩的境界:離一切相 19 如來的信誓:一定是真話 20 火種的力量:佛法復興的希望 第六章 通達才能無漏:修行的真諦 1 菩薩的清淨心:發心實無有法 2 最難捨離的「我」:大乘修行的主線 3 佛祖無所得:佛法無實無虛 4 真正的菩薩:一切聖賢通達無我 5 佛的「五眼神通」:佛眼悉知悉見 6 通達要通心:「心」的相對論 7 福報的因緣:無得才是得 8 如來從何而來:求佛不如求己 9 拈花示眾的妙法:不說而說的法 10 佛法和修行的關係:登岸就棄船 第七章 實踐證真知:證悟就是與真理結合 1 聖凡無差別:眾生都有成佛的根基 2 不足為憑的身相:觀佛與見性 3 不偏執一端:佛法不斷不滅 4 不貪才是無量:菩薩修福不為己 5 何謂「如來」:真理無所來 6 超時空的「一合相」:微塵中見大千 7 從對佛法的理解談起:佛的真實意圖 8 六如的比喻:一切有為都無所得 9 大歡喜的結局:金剛法會圓滿 附錄 附錄1 北朝菩提流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附錄2 南朝真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附錄3 隋代笈多《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附錄4 唐玄奘《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附錄5 唐義淨《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附錄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彌勒菩薩偈頌 附錄7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附錄8 歷代《金剛經》論、注重要文獻
廣論止觀初探 第四卷
浩浩師恩:星雲大師的
怎麼聽
六朝隋唐佛教展開史
看見改變的力量
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
《尋找上師》師父說
慈悲:時時歡喜,處處
文字禪堂:傳遞人間福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