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莊子寓言在讀者劇場中的應用(東大學術19)
.
今夕是何年:任劍輝的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花月總留痕:香港粵劇回眸 1930s-1970s
作者:
岳清
分類:
電影戲劇
/
戲劇理論
出版社:
香港三聯
出版日期:2019/9/12
ISBN:9789620445125
書籍編號:kk0502059
頁數:320
定價:
710
元
優惠價:
88
折
62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花月總留痕:香港粵劇回眸 1930s-1970s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花月總留痕:香港粵劇回眸 1930s-1970s 內容簡介 粵劇自1920年代開始,由官話改為廣州白話。1930年代,紅船班漸漸消失,而省港班隨之興起。與此同時,粵劇行當演變為「六柱制」,編劇、粵曲亦相應發展。1950年代後,名伶首本戲寶相繼湧現,名班屢出,粵劇發展到興盛輝煌的階段。 本書就從這一段歷史講起,涵蓋抗戰前、淪陷時和抗戰後三個階段,輔以豐富的報章資料和劇照影像,對各時期的名伶、名劇、重要事件都做了鋪陳,名伶如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陳錦棠、新馬師曾、任劍輝、芳艷芬、白雪仙、紅線女、何非凡等,名劇如《王昭君》《洪承疇千古恨》《鍾無艷》《關麗珍問吊》《銅雀春深鎖二喬》《夢裡西施》《香花山賀壽》等,事件如“薛馬爭雄”、粵劇改良、新型戲院落成、粵劇義演救亡、避難澳門、名伶大匯演等。 「難記興亡事,花月總留痕。」本書資料翔實,許多圖片還是第一次公開,希望以此呈現粵劇藝人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如何勇敢挑戰命運、竭盡全力保存自己的藝術生命,也可作為一部粵劇發展史,幫助普羅大眾走近粵劇,做好文化保育。 名人推薦 岳清先生是粵劇研究專家,更是有心人,對香港粵劇的深情「回眸」,眼中所見、心中所思、筆下所記以至情之所鍾,都從來沒有離開過香港粵劇所經歷的「烽火歲月」。 岳清先生盡全力在多種瀕近散佚的舊報書刊雜誌中披沙揀金,一冊殘舊劇刊、一段陳年剪報,都是拼砌香港粵劇歷史的珍貴零片,都值得重視。更難得的是,他能把香港粵劇歷史置於粵港澳拼合而成的文藝版塊上一併思考、一併處理,是以「回眸」所見,更見完整合理,也更見立體。――朱少璋
作者簡介 岳清 粵劇愛好者及研究者。1980-1990年代,於名伶梁漢威的漢風粵劇學院習唱粵曲。2008-2009年,修讀香港八和粵劇學院、香港大學粵劇研究及推廣計劃合辦的「粵劇編劇班」課程。曾為《粵劇曲藝月刊》《戲曲之旅》等雜誌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萬紫千紅李麗華》(2015)、《光影尋源解構1948-1969香港電影的繆斯》(2009)、《新艷陽傳奇》(2008)、《粵劇文武生梁漢威》(2007)、《錦繡梨園》(2005)、《烽火梨園》(2005)等。
目錄 序言:香港粵劇的遠山眉(朱少璋) 自序 第一部 抗戰期(1938-1941) 小引:抗戰期的粵劇發展 「薛馬爭雄」時期 馬師曾的《洪承疇千古恨》 薛覺先的《王昭君》 白玉堂的興中華 金牌小武桂名揚 陳錦棠的錦添花 蘇州妹義演救國 新靚就的粵劇救亡團 新馬師曾的勝利年 紀念「八一三」歌壇義唱籌款 抗戰粵曲選錄 粵劇演出集錦(1938-1941) 第二部 淪陷期(1941.12.25-1945.8.16) 小引:淪陷期的粵劇發展 馬師曾的抗戰粵劇團 薛覺先的艱苦歲月 「香港電影協會」主辦粵劇演出 唐滌生和鄭孟霞烽火結良緣 梨園佳偶李少芸和余麗珍 羅品超的光華劇團 白駒榮的義擎天劇團 李少芳唱《光榮何價》 淪陷期的平民娛樂――歌壇和電影 粵劇演出集錦(1942-1945.8.16) 附:澳門戰時粵劇演出補遺(1942-1945) 澳門在戰時的特殊地位 薛覺先由澳門潛返內地 上海妹、半日安暫棲濠江 譚蘭卿的花錦繡劇團 鄧碧雲憑《關麗珍問吊》躍升正印花旦 任劍輝由鏡花艷影至新聲劇團 一九四三年留澳紅伶賑濟難民大匯演 第三部 光復期(1945.8.17-1949) 小引:光復期的粵劇發展 勝利粵劇團的《還我漢江山》 薛覺先精神受創 麥炳榮的成名作《銅雀春深鎖二喬》 廖俠懷的傑作《夢裡西施》 何非凡、楚岫雲的《情僧偷到瀟湘館》由穗征港 新馬師曾戲寶瘋魔戲迷 紅線女、芳艷芬、白雪仙崛起梨園 粵劇紅伶躍登銀幕 粵劇演出集錦(1945.8.17-1949) 第四部 香港粵劇舞台風光(1950-1970) 相片專輯 經典重溫:《香花山賀壽》劇本手稿及劇照 附錄 粵劇常用術語 參考資料 結語 鳴謝
藝術之子
開創未來的記憶:法國
我與母親紅線女:母子
歌中情(簡體書)
閱讀電影與電影
一出手就是名場面:從
相看《牡丹亭》
溫德斯談電影觀看的行
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
等待果陀ӥ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