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巴黎人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尋找台灣味:東南亞×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
作者:
地理角團隊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文化風俗
叢書系列:左岸歷史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0/5/6
ISBN:9789869865623
書籍編號:kk0510161
頁數:272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0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尋找台灣味:東南亞×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尋找台灣味:東南亞×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 內容簡介 台灣在哪裡? 不在島內的純正台灣味, 而在與世界的連結上。 這不是一本講述台灣之光、正宗在地食材的飲食書。作者們透過九個與農業相關的故事,想要揭示更複雜、歧義,卻真正運作的如實世界。透過田野調查,作者展現風靡世界的台灣品牌——珍珠奶茶,所處的跨國脈絡,挑戰我們對於特定風味必定來自特定土地、台灣味「必要來自台灣」的想像。又或者,台商竟然在泰國的土地上培植「台灣菜」、搶佔泰國市場,如同「可口可樂」成為碳酸飲料的代名詞,「台灣菜」成為水耕菜的代名詞。 四個單元,九位新生代研究者,秉持特殊視角,精選跨界案例,深度走訪田野現場,重新思考食物國族主義。從東南亞到台灣島內,從海外台商到台灣原住民,從高山到平原,從蘋果到燕窩,從以人為中心,到看見動物。他們綜合地理學、田野訪查、文史爬梳技巧,挖掘「國家之間」「族群之間」「世代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的動人故事。田野受訪者在追尋什麼?面對什麼樣的困境?最終在跨界的縫隙裡,如何綻放燦爛獨特的花朵,然後顛覆我們的想像?九個故事展現意想不到的農業生產面貌,鬆動日常僵固的定義,打開我們欣賞台灣島內/島外異質交雜的能力,並且培養健康的自信心! 在這個主權焦慮的年代,「台灣味」是我們的驕傲,但從本書案例,我們卻發現台灣味是紛雜、多元,與其強制定義台灣味是什麼,不如描摹台灣味誕生、轉變、移動和跨界的過程,過度強調「堅守台灣味,排除非台灣」反而成了我們焦慮的來源。透過這些故事,期待讀者重新思考這樣的預設:「純」就一定良善,「雜」就一定黑心。以此為新的出發點,持續探索台灣精神和態度,讓多元與包容真正成為台灣的面貌。 推薦人 洪廣冀(台大地理系助理教授) 涂豐恩(「故事」創辦人)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 蔡佳珊(上下游新聞記者) 專文推薦 本書收錄的文章代表著「風一般的地理學」。為何這麼說?想想中文語境,「味」往往是跟「風」一道出現的……風跟味的出雙入對,箇中理由恐怕不只是某在地風土孕育之食材的好味道而已;「風味」一詞涉及一種地理觀,一種在地理學高度專業化後曾被摒棄、卻又被當代地理學者重新發現與闡釋的地理觀。……如風的地理學是常民的地理學,也是目前學院中努力闡發的地理學。如風的地理學不僅是在研究室中處理空間資訊;也不是走到研究室外,以身為度、客觀地做田野;如風的地理學是 “emotional” 的,是跨越界線,包含把人事物都激化與活化起來的知識與實作。地理學者是emotional的,但不會忘記傾聽;是motional的,但也記得駐足。 ——洪廣冀(台大地理系助理教授) 原可以只留在那乾燥乏味、孤單寂寞的畢業論文中,那顯然是更為輕鬆,而且更為保險安全的做法,但他們卻選擇了投入精力,改寫成可讀性高的故事,分享給更廣大的讀者群。這樣的做法可能引發學界內部的側目或質疑,也意味著自己作品要面對同行之外更多雙檢視與批評的眼睛,因此是需要勇氣的。 但如果不是他們,又能是誰呢? ——涂豐恩(「故事」創辦人) 這本《尋找台灣味》,並不是要將「台灣味」限定在不可變動的框架裡,而是一次對於理論、對於形式、對於定義的勇敢挑戰。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 本書的字裡行間充滿著真摯鮮活的描繪,穿梭著情感與理性交織的扎實思辨。書中不時閃現顛覆既有印象的靈光,點燃閱讀的興味,更於淚水與汗水奔流的田野沃土中,掘出許多令人動容的片刻,篇篇都是質樸卻後勁十足的報導文學,值得你我細閱思索。 ——蔡佳珊(上下游新聞記者)
作者簡介 地理角團隊 官方名稱是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408室,是個以地理視角發想的研究空間。從2013年成立至今,角主和眾角徒們致力於自然與社會關係的地理學研究與課程,尤其關注食物、農業、以及台灣─東南亞─西南中國之間的跨國議題,近年也逐漸拓展到國內的能源轉型與基礎設施研究等其他守備範圍,但地理視角的堅持不變! 練聿修 畢業角友、現任助理,大學至今在地理系館已經待了將近十年。銅板美食、啤酒、地圖、與各路職業運動的愛好者。長年以研究室為家,曾創下連續數年大年初一就進研究室工作的紀錄。 雲冠仁 個性隨和大方,是校園飲料店的VIP,因為愛珍奶而開啟研究之路。在北越的田野中,被受訪者稱做小胖。曾為了與研究對象搏感情,忍痛放下手搖杯改拿酒杯。 趙于萱 熱愛到泰國做研究,在當地每天中暑也樂此不疲,幸運獲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獎助。現任教高中地理科,教到非洲時會做烤焦的巧克力,教到中南美洲時會做沒有龍舌蘭酒的龍舌蘭調酒。 賴思妤 關注教育、環境與人文議題。因家族務農的關係而投入高山農業研究,出田野時大多睡工寮,也曾在山路騎沙灘車被三隻大狗追。熱愛慢跑,偶爾在樹下做瑜珈。 張宇忻 和朋友們經營「灶腳工作室」,嘗試以各種行動方案,參與食農的生產。先後擔任地理所、城鄉所的研究助理。目前參與關注於紅藜產業的發展。 陳莉靜 現職國中地理教師,希望學生了解社會科就是真實世界的故事,樂於將課本內容以淺顯易懂又有趣的方式呈現。 蕭彗岑 關心農業、糧食、文學,以及文化保存議題。現就職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負責農村調查小組的田野訪問工作與口述歷史撰寫。 郭育安 以檳城為田野展開超過兩年的探索,即使預定的旅館無預警歇業、發生火警,都能處變不驚。曾獲台灣東南亞論文獎第一名。目前在專任、兼任助理與寫作苦手之間交替斜槓。 陳思安 現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企劃編輯,人生目標是環遊世界,所以假借研究之名,跑到寮國認識了一群可愛的朋友。 主編者簡介 洪伯邑 地理角角主,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大學念文學、碩士念環工、出國後又多了一個森林與環境的碩士,然後陰錯陽差成為地理學家。以食物和農業作為觀看視角,探看自然與社會、邊界與領域、地方與地景的關聯,特別是在台灣、中國與東南亞等地。
目錄 推薦序 如風的地理學 洪廣冀/台大地理系助理教授 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做得到! 涂豐恩/「故事」創辦人 地球探險隊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跨國的台灣味ING 蔡佳珊/上下游新聞記者 導 言 在劃界與跨界之間:台灣味裡的食物國族主義 洪伯邑 Part I 東南亞的台灣DNA:技術跨界 第一章 越界台茶:南越茶山上的台灣茶農 練聿修 第二章 越洋去作台灣珍奶:河內珍奶街的台灣焦慮 雲冠仁 第三章 異地生根台灣味-水耕蔬菜X泰國X台灣 趙于萱 Part II 原住民不只小米:穿梭過去與現在 第四章 高山的賭注:梨山X原住民X高山茶 賴思妤 第五章 將苦澀與香醇置於一口:屏東泰武的原住民咖啡 張宇忻 Part III 再活一次:農民身分重生 第六章 來一趟中年的冒險:苑裡農民阿伯的有機實驗 陳莉靜 第七章 一顆蘋果,兩種觀點:蘋果X梨山X榮民 蕭彗岑 Part IV 燕子螞蟻,你滿意嗎?動物來協作 第八章 口水的商機:馬來西亞華人燕窩產業 郭育安 第九章 村上先生,我跟你說,寮國有咖啡:寮國、咖啡與小農 陳思安 後 記 從「飲食新南向」到「尋找台灣味」:一段研究生和我的人文社會科學科普實踐 洪伯邑
言論自由
從雲端走下來的家族─
那些案件,如果能遇見
日本雜學圖鑑:日本大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
請仙遊戲:請神容易送
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
朝鮮一姊金與正:北韓
通識教育的全人、跨域
學習的隱形推手--科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