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圖解RC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生態建築可以怎麼做?—預測設計,一個人造與自然共存的願景
It’s Not Easy Being Green
作者:
楊經文(Ken Yeang)
譯者:
蘇威任
分類:
工業•工程
/
建築•土木
叢書系列:WHAT
出版社:
本事文化
出版日期:2020/8/3
ISBN:9789579121422
書籍編號:kk0515257
頁數:192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生態建築可以怎麼做?—預測設計,一個人造與自然共存的願景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生態建築可以怎麼做?—預測設計,一個人造與自然共存的願景 內容簡介 「在五十位有能力拯救地球的人士當中,楊經文(Ken Yeang)是其中之一。」──《英國衛報》(Guardian) 國際知名馬來西亞華裔建築師楊經文(Ken Yeang)親自撰述, 獻給業界人士、普羅大眾之專業權威又淺顯易懂秒上手的生態建築圖文書! 建築設計的初心,是避免環境損傷又要物盡其用。 在地球未來走向毀滅以前,生態建築學還是有機會挽救,楊經文歸納了三種途徑: 1.執行建構前,在設計新建構環境初期,預測建構對地球環境的損傷,以避免製造負面的環境結果,達到零衝擊與正面成果。 2.重新設計現有的製品來矯正其帶來的負面結果。 3.設計時考量到建構與製造的產品,物盡其用以後,如何在最終整合回歸自然環境。 預測設計是生態設計最基本的態度, 前瞻性設計將可能產生的結果先提出,才能避免環境損傷。 「不是只有一個設計途徑,也不是只有一個單一的綠化美學……,我們不但要設計綠色建築,我們的地球也需要綠色企業、綠色食物生產、綠色娛樂、綠色行旅、綠色工業、綠色經濟與種種綠色生活方式,這是活生生的系統,與自然互惠共生的一部分。」 現代有許多設計者對生態學與環境科學無知,如建築師、工程師、工業設計與策展人、那些工作上關係到衝擊自然環境的從業人,然而,他們的行動與決定卻深深地影響環境後果,無論是在他們所在地的生態系統或更廣的生物圈。 綠色環境理念,不單只是應用太陽能、風能、再生材料那麼簡單,而是一個人造環境與自然生態融為一體、生死與共的願景。 改變必須從你我做起,改變對待自然的態度,改變在自然環境的行為, 那樣,我們就不再是貪婪的掠奪者,而是守護者。
作者簡介 楊經文 Ken Yeang 榮獲諸多國際建築殊榮的知名馬來西亞華裔建築師。透過書寫自小在英國私立寄宿學校的成長期、在倫敦 AA 建築學院與劍橋大學的建築專業訓練及時代背景,讓讀者了解他在成為生態建築設計先驅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不同思維與構思的演變如何將他導向生態設計之路。 楊經文專長高樓層建築生態環境設計,針對摩天大樓及生態建築設計準則及實務應用出版過許多著作。有感於因為人口密度過高及建築基地容積比等因素使得超高層建築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他致力為超高層建築物天生破壞環境的傳統印象提出解決方案。其中,針對摩天大樓開發出一種名為「生物氣候設計」的被動式低耗能設計。 從1992年在馬來西亞雪蘭莪落成的Menara Mesiniaga摩天大樓就可以看出他的生態建築設計,包括垂直景觀設計、外露遮陽百葉、大規模自然通風及採光,以及自動節能的智慧型大樓系統。其他國際知名建築作品有:東京—奈良塔樓(1994年)、新加坡國家圖書館(2005年)、香港羅桂祥綜合生物醫學大樓(2012年);曾榮獲中國建築學會「梁思成建築獎」(2016年)。有別於主流建築師將節能視為美學型式的一般考量,楊經文關切的是更基本的問題。 繪者簡介 梁賢德 Tuck Leong 建築師、插畫家。作品觸探多種藝術與圖像風格,從線上藝術,插畫繪本,傳記,活動展覽,以及複合式主題多所涉獵。曾多次獲獎,贏得多次美術競賽。 譯者簡介 蘇威任 巴黎第十大學戲劇系碩士。譯有《論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什麼是遊戲》、《吉他魔法書》、《當代電影的好視野手冊》、《心靈之眼.決定性瞬間-布列松談攝影》、《藝術史的一千零一夜》、《當代花園的奇境》等十餘種。不翻譯時,就好好過日子。
目錄 介紹 為什麼需要綠設計? 第一章 我的早年建築經驗 第二章 劍橋的自主住宅 第三章 研究生態設計 第四章 生態學與系統生物整合 第五章 生態系統的生物結構 第六章 在現實世界裡做設計 第七章 生物氣候設計 第八章 批判性地域主義 第九章 以義肢為喻 第十章 物用零浪費 第十一章 現有的城市和建築 第十二章 寬鬆規畫的綠設計 第十三章 建築的角色 第十四章 更多綠點子 終章
園冶30:建築文化與
園冶30:建築文化與
人本建築:一位匠造者
健康建築導論:健康建
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
大都更時代攻略 耕築
往生之間:緬懷逝者的
寄生之廟:台灣都市夾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全
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