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華寶石創作設計圖鑑:溫麗絲精華作品集(隨書附贈DVD光碟、書腰折價券)
.
藝術博物館的理論與實
.
臺灣美術全集36:廖
.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美術館的覺醒
The Awakening of Art Museum
作者:
廖仁義
分類:
藝術•美學
/
綜論
叢書系列:藝術欣賞、美術論叢、美術行政、畫家專輯
出版社:
藝術家
出版日期:2023/7/10
ISBN:9789862823187
書籍編號:kk0569050
頁數:192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88
折
28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美術館的覺醒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美術館的覺醒 內容簡介 美術館承擔公共責任、歷史責任與社會責任,也承擔面對藝術家和社會大眾的責任,因此美術館不只負責典藏與展覽,也負責研究與教育。《美術館的覺醒》一書收錄廖仁義針對美術館、美術史與美術史公共教育而發表的論述與評論,他在書中陳述關於「美術館的覺醒」之概念,第一是他自己的角色覺醒,他認為理想的實現有賴於務實的領導與工作方法;第二是美術館的機構覺醒,他認為即使美術館擁有優秀的組織、設備與人員,仍然必須從習以為常的機構疲乏中覺醒,才能找回正確的角色與目標;第三是美術館的觀念覺醒,他認為如果從政府首長到館長、從館長到館員都不清楚成立美術館的目的,只是炮製其他城市或國家的美術館,將會到處充斥沒有自己特色的美術館,因此美術館的觀念必須覺醒。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美術館與美術史的視野重建」、「美術史與美術館的觀念評論」兩大章節,由現任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撰文並搭配彩圖,針對美術館、美術史與美術史公共教育展開全面性的論述與評論。
作者簡介 廖仁義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曾任: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法國巴黎台灣文化中心主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主任秘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圖書館館長、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美學、藝術理論、藝術史與藝術博物館。 •主要著作:《天地.虛實.朱為白》、《台灣美術全集36:廖修平》、《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策展論述與藝術評論》、《藝術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 •主編:《聽見台灣土地的聲音:台灣音樂家李哲洋文獻保存與重建實錄》、《創造的凝視:北藝學叢書1》。
目錄 自序 無論活多久都要珍惜活著的每一天|8 第一篇 美術館與美術史的視野重建 01 美術館的覺醒: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回顧與前瞻|13 02 台灣美術史做為本土教育內容的發展與檢討|30 03 全體台灣人共同創造的奇蹟:黃土水復活了|45 04 台灣美術機構的歷史發展|66 05 私人美術館的理想與現實|72 06 從校園到社會的美術實踐:大學美術館的世界趨勢|75 第二篇 美術史與美術館的觀念評論 01 我們為甚麼要認識藝術史?|79 02 多元文化主義的台灣美術史|81 03 還給台灣原住民族藝術應有的榮耀|83 04 「歷史理解」是重建台灣藝術史不可或缺的基礎|85 05 「重建台灣藝術史」是責任而不是利益:向謝里法致敬|87 06 美術史論家王秀雄應該得到國家授予的榮耀|89 07 尊重屬於台灣的藝術知識:禮讚《台灣美術史辭典1.0.》|91 08 台灣美術史的饑渴:掌聲獻給「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覽|93 09 面對文協百年,既要回顧也要前瞻|95 10 理解台灣史才能理解台灣美術史:醫師作家陳耀昌的啟發|97 11 林阿琴是台灣美術史不可缺少的一頁|99 12 藝術史與當代藝術是對立的嗎?|101 13 繪畫真的已經死了嗎?|103 14 藝術真的已經終結了嗎?|105 15 我們為甚麼要設立美術館?|107 16 為甚麼成立美術館要有政策做為依據?|109 17 為甚麼美術館需要分類與分級?|111 18 何謂美術館的核心價值?|113 19 為甚麼美術館是公共領域?|115 20 美術館是保存文化資產的場所|117 21 美術館是文化認同的一面鏡子|119 22 美術館是藝術知識詮釋的載體|121 23 請不要泡製別人的美術館|123 24 美術館不做典藏是錯誤的觀念|125 25 美術館典藏工作必須具備專業知識|127 26 美術館典藏可以減輕藝術家家屬的負擔|129 27 沒有典藏常設展就是不及格的美術館|131 28 台灣需要國家級的當代藝術中心|133 29 台灣的當代藝術作品面臨保存的危機|135 30 公立美術館館長的專業視野|137 31 公立美術館的館長應該如何產生?|139 32 台灣需要這麼多美術館嗎?|141 33 何謂「美術館的特色」?|143 34 美術館越在地才能越國際|145 35 每個美術館都應該要有自己的「典藏計畫」|147 36 有紮實的研究才會有紮實的展覽:讚美國美館「進步時代」展覽|149 37 洪瑞麟頌:美術館應該榮耀自己社會的偉大藝術家|151 38 羅浮宮是「行政法人」還是「公共機構」?|153 39 偉大的首都市長應該重視美術館|155 40 台灣美術的本土教育為何原地踏步?|157 41 我們確實重視「台灣美術史教育」嗎?|159 42 美術教育為甚麼必須觀看藝術作品?|161 43 科技設備應該幫助觀眾理解藝術作品|163 44 閱讀與觀看:美術史與美術館的知識血緣|165 45 黃土水《甘露水》成為國家典藏的歷史意義|167 46 藝術贊助家是偉大藝術作品的幕後功臣|169 47 終於,黃土水的藝術生命復活了|171 48 「甘露水」可以被稱為「台灣維納斯」嗎?|173 49 國立台灣美術館擁抱每一個時代的台灣美術|175 50 五代同堂的國立台灣美術館|177 附錄 01 國立台灣美術館是全民共創共享藝術家園的基地:廖仁義館長就職典禮致詞稿|180 02 腳踏實地的美術館理想主義:專訪新任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182 (採訪撰文=蔣嘉惠) 03 將美留在家鄉,地方美術館新浪潮:專訪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廖仁義|187 (採訪撰文=方心逸,攝影=林軒朗)
托爾斯泰藝術論(百年
科技藝術的未來圖譜: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中國藝術史【全新修訂
歷史從未終結:王墨林
這些魔王級藝術家,太
帕格尼尼的手:死亡之
徐悲鴻論藝境:審美是
美學無界1994—2
美學修煉:看見不一樣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