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華寶石創作設計圖鑑:溫麗絲精華作品集(隨書附贈DVD光碟、書腰折價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羅浮宮800年:世界第一博物館神祕複雜的身世、收藏、建築、歷史全故事
The Louvre: The Many Lives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Museum
作者:
詹姆斯.賈德納
譯者:
蘇威任
分類:
藝術•美學
/
綜論
叢書系列:Plus-art
出版社:
原點出版
出版日期:2023/8/3
ISBN:9786267338087
書籍編號:kk0572612
頁數:352
定價:
800
元
優惠價:
79
折
6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羅浮宮800年:世界第一博物館神祕複雜的身世、收藏、建築、歷史全故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羅浮宮800年:世界第一博物館神祕複雜的身世、收藏、建築、歷史全故事 內容簡介 羅浮宮身世,叩人心弦卻鮮為人知 首本英語版完整歷史故事 ▎6段關鍵興建時期┼59個建築結構▎ ▎180+作品,500+人物,40萬個小故事,如百科全書式展開 ▎ 如何從碉堡、蛻變為王宮,再搖身一變世界偉大的博物館 歷史的見證者──走過拿破崙、巴黎公社、兩次大戰 傳奇藝術殿堂──擁有《蒙娜麗莎》、《勝利女神》、《米羅的維納斯》等曠世名作 ●法語愛好者、喜愛藝術、建築讀者的必讀之書● 來羅浮宮不只看藝術品,它的身世&建築群更有故事 現今可見及已消失的建築,全都記載在此 複雜而神祕的壯觀故事,與建築物的宏偉姿態相媲美 ▌扣人心弦,你沒聽過的羅浮宮故事 巴黎的心臟,法國文化最神聖的古蹟,全世界的文化中心,羅浮宮的歷史早已變成了巴黎本身。800多年以來,它經歷戰亂,曾被廢棄,它從一座不起眼的髒亂城堡,一步步登上世界頂級博物館。它開幕逾三十年,最驚人的變化是參觀人數增加了三倍,每年近一千萬人拜訪,然而卻只有極少人知道背後的非凡歷史。 羅浮宮存在了八百多年,但作為博物館,只不過是其中兩百多年而已。這正是羅浮宮令人費解的一點,它是世界上最常被參觀的地方,卻也是人們了解最少之處。在建築史上,可能找不到另一個結構,孕育期如此漫長,過程如此曲折。我們今天看到的建物,至少經過二十次以上不同的營建工程成果,和幾十多位專長各異、才華不一的建築師的設計,跨越八個世紀的作品。很少人留意到,這個地方,這棟建築,本身就是一部非凡的歷史。 ▌首部英語書寫的完整歷史 羅浮宮是世界上第一座、無疑也是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式博物館,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羅浮宮是個不折不扣的建築創新孕育所。它跨越五千年收藏了近四十萬件文物,兩百個世代的人類文明。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有著巨大的歷史和文化力量推動這一切發生,背後都有一段故事。歷史學家詹姆斯.賈德納將這段交織歷史、建築、收藏的迷人故事流暢俐落整理出來,這是首次以英語呈現完整的羅浮宮歷史。明快的節奏,生動的敘事,將作為宮殿的羅浮宮,那段精彩又波瀾起伏的故事,做了精彩的陳述,帶領我們重新認識。 ▌建築┼博物館┼歷史的演化過程 七千多年前,若干名男女出於未知原因,選擇在羅浮紮營安頓。一千年後,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在這裡興建了碉堡,但在近兩個世紀後卻成了查理五世的王室住所,更在1546年成為法蘭索瓦一世這位文藝復興式君主的主要住所,直到1682年,路易十四將宮廷搬遷到凡爾賽宮,羅浮宮遂承襲了皇家的藝術收藏品,包括了達文西贈予法蘭索瓦的《蒙娜麗莎》。 此後,羅浮宮的命運陷入膠著,直到法國大革命的動盪時期、1793年的恐怖統治期間,才首度對外開放並展示宮內收藏的國家寶藏。從其時起,經歷了拿破崙時代、巴黎公社、兩次世界大戰直到今日,羅浮宮是巴黎歷史的見證,並擴展為傳奇收藏品的發源地。 當代的羅浮宮設立了八個收藏部門,包括2012年新成立的伊斯蘭藝術部門。為此,館方進行了從大羅浮宮計劃以來最大規模的改建工程。而在過去十年發展裡,成立了兩間分館,博取最多媒體版面的新聞──一間是「羅浮宮朗斯分館」(Louvre-Lens),2012年開幕;另一間,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達比羅浮宮」(Louvre Abu Dhabi, 2017)。兩棟建築分別由日本SANAA事務所和尚.努維爾所設計,展品則是由羅浮宮以外借的形式調度。這種種過程極其複雜而神祕起源的壯觀故事,可與建築物的宏偉姿態相媲美。 ▌羅浮宮與他們的時代,6段關鍵時期 ●1515 – 1547・法蘭索瓦一世 是他幫助法國和羅浮宮擺脫中世紀的遺緒,加快義大利文藝復興輸入,影響法國的視覺藝術文化。他贊助藝術家,收藏藝術品,取得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大師作品。 ●1589 – 1610・亨利四世 擴建行動由國王亨利四世邁出第一步,任內所進行最浩大的工程就屬大長廊。帝王級的野心,近乎超人的尺度,造就大長廊在大多數參觀者想到羅浮宮時,心中浮現的樣子。 ●1610 – 1643・路易十三 在1660年之前,羅浮宮佔地面積只有今日四方宮的四分之一,在他任內決定將建築面積擴大。他動手將這座未脫鄉下氣息的十六世紀小城堡改造成宏偉的王室宮殿,迎接絕對王權時代的來臨。 ●1643 – 1715・路易十四 他在巴黎最偉大的成就,無疑即羅浮宮,實現將羅浮宮擴大四倍的工程,賦予今日四方宮的大小,完成過去至少百年以來法國國王和王后的夢想,並且鏟平中世紀羅浮宮的最後遺跡。 ●1804 – 1815・拿破崙一世 羅浮宮自從路易十四之後,已經荒廢了將近一百五十年。他下令興建更氣派的新入口,通往羅浮宮一樓的古文物和二樓的畫作,對羅浮宮作為一間博物館的實質收藏和建制發展貢獻良多。 ●1848 – 1870・拿破崙三世 這次的改造是有史以來最巨大、也最重大的改變,形成「拿破崙三世風格」。這場大改造,幾乎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完工實現,不僅外觀大大改變,它的博物館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語,館藏量大幅增加。 ▌每項收藏都有故事──羅浮宮與他們的收藏品們 ●《蒙娜麗莎》──法蘭索瓦在達文西去世前一年,買下《施洗者聖約翰》、《聖母子與聖安娜》和《蒙娜麗莎》三幅畫作。再加上《岩窟聖母》,由路易十二在1500年左右購得。羅浮宮後來又買下兩幅達文西的畫作《酒神》和《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加上許多素描。光六幅畫作,羅浮宮就能驕傲宣稱它擁有的達文西畫作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1911年《蒙娜麗莎》的失竊,更增添無比的話題與傳奇性。 ●《米羅的維納斯》──這也許是自從古羅馬以來,希臘出土最偉大的雕像。如今她是羅浮宮裡僅次於《蒙娜麗莎》的名作。這件希臘化時期的傑作,是直接從希臘出土的極稀罕絕美之作,來自古典文明的源頭和發祥地。自古以來,雖然有十來件重要的維納斯雕像留存下來,形式各不相同,但卻沒有一件比得上《米羅維納斯》純粹的存在感和栩栩如生的身體感。 ●《薩莫色雷斯有翼勝利女神》──1863年羅浮宮最轟動的發現,這件傑作是羅浮宮繼《蒙娜麗莎》和《米羅維納斯》之後最著名的作品。 ●《聖米迦勒制伏惡魔》──這幅拉斐爾偉大的作品,是教皇利奧十世贈予法蘭索瓦一世,企望他出兵鄂圖曼帝國為回報。 ●《迦拿的婚禮》──這是維洛內些有史以來最大的畫布作品,佔據眾國廳一整面牆,因為拿破崙從威尼斯人手裡偷走了它,從此再也沒有歸還。 ●《嘉布麗葉.戴斯特雷和她的一位妹妹》──有史以來最難解的名畫,兩位裸露上半身的女子坐在浴缸哩,嘉布麗葉左手持婚戒,妹妹伸手輕觸她的右乳頭。 ▌一磚一瓦充滿故事,連巴黎人或許都不知道的故事── ●女像柱廳 Salle des Caryatides 令人印象深刻的女像柱廳,其實在它的南端曾經有一座教堂,在教堂之下還有一座地下墓室…… ●大長廊 Grande Galerie 現在展示達文西和許多義大利大師作品的大長廊空間,當初只不過是建來連接羅浮宮殿和杜樂麗宮的一條室內通道,後來才變成羅浮宮建築群的一部分。 ●德農館 Aile Denon 現代羅浮宮中最多人參觀的展廳,正是為了紀念德農男爵,他是拿破崙任命的首任館長,負責充實羅浮宮的繪畫收藏。同時他也是個蒐集狂,包括十五世紀的聖人遺骸、骨灰、亨利四世的一小撮鬍子、莫里哀和拉封丹的一些骨頭、伏爾泰的牙齒和一滴拿破崙的血。 ●萊斯科翼 Aile Lescot 這個地方,即使羅浮宮經過翻天覆地的變動,卻沒有人真的去打萊斯科翼的主意。因為十六世紀所有的法國建築,甚至是壯麗輝煌的楓丹白露宮,都比不上萊斯科翼的擁有的地位和盛譽。 ●拿破崙中庭 Cour Napoléon 現在必經的拿破崙中庭位置,以前並不風光。它曾是膳房中庭,法蘭索瓦把王室內務所有較不體面的職務全都擺在這一側。 ▌歌德說:建築是「凍結的音樂」──羅浮宮與他們的建築師 ●雷蒙.迪唐普勒 Raymond du Temple 被冠上「大螺旋」(la Grande Vis)美稱的巨大螺旋梯,在當時已享有盛譽,是件令人讚嘆的工程傑作,展現出晚期哥德風格精緻的鏤空雕飾技藝。在查理五世十六年的統治期裡,改建工程就耗費了十年時間。他指派雷蒙.迪唐普勒來監督這項工作,他是極少數我們叫得出姓名的中世紀建築師,其美學風格具有足夠的辨識度。 ●賈克.勒梅西耶 Jacques Lemercier 勒梅西耶擴建萊斯科翼、四方宮,也設計了女像柱廳旁的時鐘樓。1624年開始動工,首先將女像柱廳改造成今日所見的樣子。原本天花板的木製橫梁已開始腐蝕塌陷,他以石材改建成弧拱,造型令人讚嘆,這種法式的石砌藝術稱為立體石砌法。天花板從原本的木樑彩繪式樣,一變成為單色系,為接下來長達三百年的法國公共建築、甚至一般民宅樹立了典範。 ●佩西耶與方丹 Percier and Fontaine 拿破崙時代的兩位御用建築師,是十九世紀上半葉巴黎最多產的建築師,也最具體體現出帝國時期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兩人為羅浮宮參觀經驗所做的貢獻,很少有其他建築師比得上。 ●路易.維斯康蒂 Louis Visconti 「新羅浮宮」計劃,將羅浮宮與杜樂麗宮合併為一座偉大宮殿的夢想終於實現。 ●赫克托.雷佛耶 Hector Lefuel 雷佛耶最具原創性的作品是圖書館樓梯,現在稱為雷佛耶樓梯(Escalier Lefuel),1871年幾乎毀於巴黎公社。這是雷佛耶在羅浮宮裡個人創意最突出的作品,甚至也是他整個生涯中最突出的作品。 ●貝聿銘 Ieoh Ming Pei 貝聿銘擊敗了英美法如Richard Meier、Norman Foster、Jean Nouvel等建築大師,提出七十英尺高的玻璃金字塔結構,引發極大爭議,《法蘭西晚報》甚至頭版頭條寫出:「新羅浮宮未蓋先釀醜聞」,回頭看,這也許是過去半世紀裡最天才的建築手筆。 專業好評推薦 王俊傑|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維周|國立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 曾成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 黃貞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劉惠媛|博物館美學散步主持製作人 謝佩霓|策展人/藝評家/作家 好評推薦 「引人入勝……快節奏,回味無窮,不僅是法語愛好者的必讀之書,喜愛藝術和建築的朋友同樣不可錯過。」-《出版週刊》(星級評鑑) 「詹姆斯.賈德納懂得讓宮牆說話。他追蹤羅浮宮的每一次蛻變,揭露羅浮宮如何從一座不起眼的城堡,轉變成巴黎的心臟,乃至於法國甚至全世界的文化中心。透過他精彩的描述,在我們眼前呈現這座建築的每個細節,其壯觀和引人入勝,一點不輸它所坐擁的寶藏。」──羅斯.金,著有《布魯內雷斯基的穹頂》與《瘋狂的魅惑莫內》等暢銷書 「羅浮宮的演進,也反映了法國在政治,知性,和美學史上的轉變……在作者生動的編年史記載下,衝突,戰爭,對抗,願景,這些東西最終累積成現在宏偉的建築……一趟豐富而細膩的巡禮,交織了多重歷史的過去。」──《科克斯書評》 「快節奏,敘事生動,這本十足優秀的著作的確有其撰寫必要:作為宮殿的羅浮宮,那段精彩又波瀾起伏的故事,多半已被更著名、也更短暫作為博物館的光芒所掩蓋。這本書將它悠久歷史裡的兩個部分,都做了精彩的陳述。」──菲利普.德.蒙特貝婁,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名譽總監
作者簡介 詹姆斯.賈德納 James Gardner 美國藝評人,文學批評家,居住在紐約和布宜諾斯艾利斯,近作有《布宜諾斯艾利斯 城市傳記》(Buenos Aires: The Biography of a City)。文章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新共和週刊》,和英國《旁觀者》週刊。賈德納也在《紐約郵報》撰寫藝術評論,並為《紐約觀察家報》撰寫建築評論,和擔任《紐約太陽報》的建築評論。現為《古董雜誌》特約編輯。本書是他的第六本著作。 譯者簡介 蘇威任 遊蕩,思想,音樂,認真與不認真,快樂的活著。巴黎第十大學碩士畢,現為譯者。譯有《普普藝術,有故事》、《改變這世界,平面設計大師力》、《藝術史的一千零一夜》、《心靈之眼:決定性瞬間,布列松談攝影》、《主廚養成聖經》、《吉他魔法書》、《論盧梭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什麼是遊戲?》等書。
目錄 前言│Introduction 1 羅浮宮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Louvre 2 文藝復興時期的羅浮宮│The Louvre in the Renaissance 3 波旁王朝初期的羅浮宮│The Louvre of the Early Bourbons 4 羅浮宮與太陽王│The Louvre and the Sun King 5 廢棄的羅浮宮│The Louvre Abandoned 6 羅浮宮與拿破崙│The Louvre and Napoleon 7 復辟時期的羅浮宮│The Louvre under the Restoration 8 拿破崙三世的新羅浮宮│The Nouveau Louvre of Napoleon III 9 步入現代的羅浮宮│The Louvre in Modern Times 10 創建當代的羅浮宮│The Cre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Louvre 尾聲│Epilogue 名詞釋義│Glossary 註釋│Notes 參考書目│Bibliography 圖片出處│Image credits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中國藝術史【全新修訂
歷史從未終結:王墨林
這些魔王級藝術家,太
帕格尼尼的手:死亡之
徐悲鴻論藝境:審美是
美學無界1994—2
美學修煉:看見不一樣
江賢二:以美淨化人心
美學的意義:關於美的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