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莊子寓言在讀者劇場中的應用(東大學術19)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閱讀電影與電影•閱讀(2)
作者:
曉龍
分類:
電影戲劇
/
戲劇理論
叢書系列:電影評論
出版社:
初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5/31
ISBN:9789887034131
書籍編號:kk0582309
頁數:264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82
折
2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閱讀電影與電影•閱讀(2)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閱讀電影與電影•閱讀(2) 內容簡介 《閱讀電影與電影.閱讀(2)》運用淺白的文字表達深刻的道理,嘗試透過影像讓讀者了解電影文本的涵蘊及其與自己的生活及身處的社會千絲萬縷的關係。 本著作延續影像與文字的探索,先從論述影像開始,解構電影的內蘊,評論電影的內容及美學質素,然後思考及分析電影與其他相關的範疇包括現實生活、時代特色及家庭與社會的關係,最後闡述影像與文字的關係,以鼓勵讀者多看電影多看書,並思考其箇中的意義。 本書結構上分為兩大部分 ◆ 第一部分:論述影像——分為「電影解構」、「影像評論」、「電影之外」三大單元,把最近兩年在香港上映的超過100部中外影片,運用淺白的文字表達深刻的道理,先從論述影像開始,解構電影的內蘊,評論電影的內容及美學質素,然後思考及分析電影與其他相關的範疇,包括:現實生活、時代特色、及家庭與社會,讓讀者更深入了解電影文本的內涵及其與自己千絲萬縷的關係。 ◆ 第二部分:影像與文字——挑選出十多部具代表性的電影,闡述片中影像與文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以鼓勵讀者多看電影多讀書,並思考兩種藝術形式彼此互動的意義。 好評推薦 「曉龍除了是一個知名影評人,也是經驗豐富的通識教育老師,擅用『電影』作教學素材,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加強他們對個人和社會的了解。《閱讀電影與電影.閱讀(2)》這本新作成功地把通識教育的功能擴大到教室之外,不宜錯過。」——梁良(資深影評人)
作者簡介 曉龍 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文學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文憑,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碩士及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碩士。曾擔任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客席講師,任教劇本分析課程。於本地出版的報章及刊物發表影評,現於www.filmcriticschina.org(香港影評人協會網站)撰寫電影分析文章,並擔任香港影評人協會及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理事。 曾於不同大專院校電影課程擔任嘉賓講者,以及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及香港電影發展基金的首部劇情片計劃評審,並參與第二十二屆至第四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選工作。亦曾擔任不同電視台及電台電影節目的嘉賓講者。 著有包括《影迷集作》(與何故、張居及己駿合著)、《影像探析─從多元角度看電影》、《電影中的通識課題》、《電影漫遊通通識》、《從媒體看通識》、《影像世界—過去、現在與未來》及《閱讀電影與電影.閱讀》(第20屆十本好讀候選圖書)。 電郵:lung97@gmail.com 個人的影評網站:www.hiulungfilmreview.org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論述影像 電影解構 網上無真話? 012 「返回」童年的感覺 014 現實與虛擬世界的「鬥爭」 016 逃避不是辦法 019 了解過往的香港的起點 021 對愛的追求 023 勤勞是中國人的致勝之道? 025 現代化包裝的保守國度 027 這是誰的錯? 030 豬一般的隊友? 032 直升機家長的禍害 034 濃厚的人情味 037 平行時空的極致 039 靜態之中的「漣漪」 042 真情實感的可貴 044 是否宿命論? 047 陰暗人性的「循環」 049 真相何價? 051 不要小覷你自己 053 犧牲至上的主旋律電影 055 最需要的,其實早已得到 057 普通的「英雄」 060 自責與補償 063 寬恕與愛 065 被告與「受害者」之間的矛盾 067 「人為財死」 069 追尋夢想的可貴 071 英雄與「反英雄」? 073 悲劇的終極是喜劇? 076 反映美國本土的社會問題 078 易結怨難解怨 080 日本本土的身分認同問題 083 大愛的偉大 086 別有一番風味 088 「凡人化」的角色 090 對藝術的堅持和執著 093 送給香港的「情書」 095 影像評論 大壞蛋的「成魔之路」? 097 對追尋自我的堅持 099 「自我中心」的局限 102 創意是這樣煉成的 104 除了歡笑,還有感動 106 具諷刺性,但欠深刻 108 值得尊敬的導演 110 生活化的「筆觸」 112 多元化的遷移狀態 114 死屍最難演? 117 牽動觀眾的情感 119 打破傳統英雄片的格局 121 場面浩大但情節單薄 123 人性化的處理? 125 演繹過火? 127 具想像力但不合情理的科幻片 129 優劣互見 131 寫實的鏡頭 133 感性的科幻片 135 像謎一樣的局 137 在愛情與友情之間 139 「過山車」式的快感 141 誰是內奸? 143 不要被表象誤導 145 畫面還是對白較重要? 147 公眾人物的尷尬 149 湯告魯斯的個人表演 152 善用動畫的優勢 154 外觀與內蘊的平衡? 156 故事主線及演員演出的亮點 159 海怪「擬人化」 161 上乘的劇本及場面設計技巧 163 擅用懸念 165 過關斬將的打機式電影 167 現實與「超現實」的配搭 169 電影之外 能否粉碎「命運迷牆」? 171 戲內戲外的回憶 173 過去與現在 175 不要對新聞工作者失望 177 是否有正確的道德觀念? 179 包容與接納的可貴 182 沒有「壞人」的世界 184 誰是「怪物」? 187 篤信天命的時代 189 本土化的示範 191 母愛能改變「一切」 194 舊與新的融合 197 助人自助的實例 199 對家人的愛 201 同是天涯淪落人 203 為何在國內會大受歡迎? 205 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關注 207 忘不了的情 209 從恐怖襲擊至國際政治 211 美國夢的幻滅? 214 多元化的內容 217 親情的可貴 220 第二部分:影像與文字 影像是文字的「濃縮版」 224 小說提供的殺人線索比電影仔細 227 濃濃的「親情」 230 書是電影的「補充劑」 233 文字的實感與內蘊、詩意與浪漫感 236 媒體與戰爭同樣可怕 239 文字轉化為影像的利弊 242 電影與原著不一樣的「風景」 245 對原著忠實的改編 248 電影版對原著小說的尊重 251 從心出發 254 原著小說可補救電影版的不足 256 小說比電影更透徹地展現鈴芽的內心世界 259 唐朝歷史與文學的集大成者 262
藝術之子
開創未來的記憶:法國
我與母親紅線女:母子
歌中情(簡體書)
一出手就是名場面:從
相看《牡丹亭》
溫德斯談電影觀看的行
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
等待果陀ӥ
革命與世界主義:西方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