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夢想行者:15則活得精彩的人生閱歷
.
我的老師們
.
文學史理論的新探索:
.
當代小說閱讀五種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
作者:
陳思和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中國文化名人傳記3
出版社:
業強(明田)
出版日期:1994/2/1
ISBN:957901261X
書籍編號:sb0058944
頁數:273
定價:
250
元
優惠價:
79
折
19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總序 出版緣起 《中國文化名人傳記》是業強出版社的一項宏大計畫;它旨在打破時空限制,讓當代讀者直面中國文化群巒上的奧林匹斯諸神,在與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們心靈交感和精神對話中,尋找和確定我們當代人安身立命的價值取向。 人類在不斷反省中進步。當我們步入本世紀的最後十年,又一次面對世紀末的種種困擾之時,我們更需要靜心反思我們走過的路,尤其是這一百年來,我們究竟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一百年是歷史長河中極其短暫的一瞬間,但是,中西文化的撞擊和交融,新舊文化的蛻變與交替,使這個時代包容了中國文砲史上從未有過的豐富性。本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在這洶湧的文化變革中付出過特別沈重的代價,因此也最有權利要我們充分重視他們的實踐經驗,從他們為開創新文化蓽路藍縷的艱難歷程中,獲得走向未來的智慧和勇氣。也許,二十世紀的文化只是這座巍峨的奧林匹克最底層的部分,但是,路必須由最下面往上走。 文化名人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概念,它包含思想、哲學、文學、藝術、科學以及一切文史領域中曾經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們,無論是以高尚人格和創造性發明進入成功者的行列,還是以失敗的代價成為後來者前進道路上的一塊階石,只要是為中國文化的繼往開來認真付出過心血與才智,只要是曾經為尋求真理,捍衛真理而不屈鬥爭過,這樣的人,這樣的知識分子,都應該成為樹碑立傳的主人,因為他們的一生,是當代思想文化發展的最好見證。 這是一項意義,同時又很艱巨的工程。作為第一步,我們準備先出版現代文化名人傳記,進而再推向古代;在各種領域範圍中,將先出版文學家傳記,進而再推向文史各類。我們不想好高騖遠,只求腳踏實地,成功一種出版一種,以涓涓細流匯集起濤濤江河。 這套叢書系列將是海峽兩岸學人通力合作的結晶。大陸近年湧現出一批見解深刻,膽識俱全的中青年學者,他們在文革廢墟中成長,帶著對人生、社會和歷史的獨特理解去研究文史學科,尤其是研究現代文化和文學。他們從資料的搜集到觀念的更新,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本系列願意將他們辛勤耕耘的成果及時介紹給臺灣的讀者,以起到真正溝通兩岸學術思想,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作用。 ■序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序 賈植芳 思和對我說,他寫作的《人格的發展──巴金傳》,主要是突出傳主的人格發展軌跡。他根據自己多年的研讀心得和在生活實踐中的思考與體驗,深刻地理解到中國知識分子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所走的道路的艱鉅性和複雜性。他從傳主的整體生活史和創作史出發,將傳主的人格生長發展史,分為七個環節,即:胚胎、形成、高揚、分裂、平穩、沈淪、復甦,從人格發展史的角度,重新塑造巴金的形象,顯示了一個人性大循環的歷程。他這種人格重塑的寫法,可以說,完全衝破了過去流行的文學史分期,即按現代和當代兩個歷史範疇,來撰寫中國現代作家傳記的傳統模式,是一種創新之舉。我認為,從巴金先生漫長的生活利創作的歷史實踐來看,思和這種新式的立傳手法,也是更能貼近實際的,因為他寫出了一個人的歷史真實,更有助於讀者對於作為人的巴金和作為作家的巴金的認識和理解;也為人們認識歷史,品味人生,提供了有益的參照系。 「風格即人格」,或如作者所說:「文如其人,文見其人」,人是第一義的,文是第二義的,文格的特色,正是作家人格境界的體現。作者的生活史和創作史實際上就是他人格發展史的表現和反映形式。我雖然只讀了思和這部傳記原稿的部分章節,但我要說,思和作了一個成功而可喜的嘗試。而這種使人耳目一新的寫法,是需要有深厚的學力功底,更需要花出大的勇氣,才能寫出和寫得像個樣子的。 思和這部《人格的發展──巴金傳》,雖然限於篇幅和其它因素,只走筆到傳主人格歷程中的第五個環節,即穩定階段,後面的兩章,或最後兩個環節,沈淪與復甦階段,未能給以充分施展的機會,未免是美中不足,使人有遺珠之憾!但我想,讀者諸君從前五章的描述中,大概也就可以認識和理解到作為一個著名的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又是文壇巨匠的巴金先生所走過人生道路的獨特性和典型性了。 我和思和是十多年的老相識了。雖然我們是屬於兩個不同世代的人,但我們能一見如故,聲息相通。我在與世相隔的二十多年之後,在人生的暮年時刻,有緣與像他這樣在「文革」的苦難中成長,而又能在做人上有品有德,在做學問上也有膽有識的青年一代人相識和交往,真像在荒涼無垠的沙漠中長途跋涉的旅人,突然發現了草地和清泉一樣地感到莫大的歡欣和慰藉,因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歷史的未來。一九八六年我曾為思和與李輝合寫的第一本論著《巴金論稿》作序,現在我又為他的這一本關於巴金的書寫序,實在喜不自勝。因為思和以自己的誠實和勤奮寫出了人生的真實,中國歷史的真實。我想,臺灣的讀者諸君,也會像我這個老人一樣,喜歡這本寫得誠實的書的。 ■小引 小引:作者的獨白 現在的文學時代裡,要為一個健在的,並在當代社會生活中依然發揮著重要影響的作家寫傳,多少是一件冒險的事情。無論是作者所要努力的還是讀者所期望的目標──刻畫出一個真實的傳主形象,都既是一種渴望,又是一種奢望。生命是一道長河,它每往前流逝一步,整個歷史的分子結構都會為之改變。每一日,甚至是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意味著自己的歷史還處於活動和變化之中,也意味了人們用新的眼光來解釋以往歷史的可能性。再者,正因為生命的真實是由它所發生的全部細節構成的,而當這些細節本身已經隨著時光消失得無影無蹤,唯剩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以及文字語言的表述中的一些殘餘斷片時,要用文字去「再現」它的真實又未嘗不是天真的神話? 任何人都回天乏術,無法內文字來「重現」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的真實,即使是作家本人吧,他一生寫下了數百萬言的文字,多多少少留下了生命在流逝過程中的一點真實,他的回憶錄,談話紀要,又多多少少表達出對本人歷史的一種解釋。這本小小的傳記,依據的也就是這麼一些材料。然而,作為歷史文獻背後的文化語碼,因為時隔遠久,當代人又能體味到幾分真實的信息?近十年來治學的經驗與教訓都不斷暗示作者在這方面信心的缺乏。記得,「巴金」這個名詞最初躍入作者腦際的,是一本殘缺的《憩園》。那是一個荒蕪的年代,久旱的禾苗無意中獲得一滴水珠都會當作淨瓶甘露,楊夢痴瘦長襤褸的身影在夕陽下慢慢地移動,寒兒為尋回父愛而苦苦呼喚那沈睡的靈魂……像一首唐詩的殘句,在我十五歲的心靈裡難以抹去,它喚起了我對那個缺乏愛、摧殘愛的時任中無數悲劇故事的覺悟。又過了一年,我的父親,從魔影中掙脫出來,回到家裡與親人團聚,我曾向他講了這本使我感動的小說,我父親曾經是巴金作品的忠實讀者,我的敘述勾起了他的一系列回想。夜已經深了,一杯酒,一支煙,在昏澹的燈光下他向我講了《激流》的故事、《霧》、《雨》、《電》的故事,也講了《寒夜》的故事,在父親傷感的語調裡,我心目中漸漸地勾勒出一個巴金的形象:多愁善感,情意纏綿……幾年以後,父親已經去世,我考上了大學中文系,正在圖書館裡通讀《巴傳全集》。時代也發生了變化,學術界開始了「撥亂反正」,巴金的名字又重新受到世人的注意。十四卷文集的文字,處處向我指示了另外一個巴金的形象:生機勃勃,精力旺盛,在風雨如晦的中國社會裡,不屈地呼喚著光明,追求著理想……父親的傷感情調被沖淡了,在眼前聳立起一個戰士的形象。我迎合當時的風氣,想從十四卷《文集》的分析著手,來駁斥曾經塗在巴金身上的「無政府主義」、「反共老手」、「黑老K」等等誣詞。我和同學李輝聯手研究巴金,就是從這樣一個出發點開始的。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不感激當時還被迫在資料室裡勞動的賈植芳先生,是他熱情地指點了我們應該擺脫十四卷《文集》的局限而直接閱讀作品最初的版本,告訴我們許多十四卷以外的巴金佚文篇目,並借給我們看英文版奧爾格•朗的《巴金和他的著作:兩次革命中的中國青年》一書,這樣就大大地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真正理解了時代,以及中國知識分子所走的道路的複雜性。我和李輝合著的《巴金論稿》中,我們力圖通過分析巴金與中外政治文化思潮的關係,來展示巴金前期思想藝術的複雜存在。但我們的結論,是巴金怎樣從一個真誠的無政府主義者走到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者的行列。很顯然,我們當時的結論,是與國內現代文學史的教科書向我們指出的軌跡一致的。但是,這個結論就對麼?且不說現在自己對它的懷疑,就是回顧以上的認識發展:我父親的敘述,十四卷文集,以及巴金著作的原始版本三種文本就使我產生了對巴金的三種各不一樣的理解。或可以說,我曾經認識了三個巴金:一個是多愁善感呼喚人性的巴金,一個是戰鬥性十足的革命者巴金,還有一個是從無政府主義走到了時代前頭的巴金。這不僅是依據的文本之間的差異,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環境對閱讀者的不同制約。那麼究竟哪一種巴金的形象才代表了巴金的真實? 如果說,世界上存在著客觀的真實,那它只有一種,但主觀的真實卻有無數種。人們常喜歡引用歌德說的一句話:說不盡的莎士比亞。其實,任何一筆精神財富都是說不盡的,因為不同的時空會使對象產生新的理解。因此,當我拿起筆來準備寫下我此時此刻心目中巴金的真實時,我有意不在上述巴金的形象中尋找我的出發點,反之,它們可能會成為我的第四種認識的證偽對象。我不敢說,我在本書中刻劃出一個真實的巴金的形象,但我力圖真實地寫出我對巴金的全部思考、理解和困惑,我願意寫出我為什麼無法完成一部真實巴金的傳記的困難和緣故,也展示出巴金研究現狀的各種盲點和空白。 順便我還想說,我把這本小書暫定名為《人格的發展》,不僅是我在巴金老人一生的經歷和處境中聯想起另一個遠在俄羅斯的老人的命運,同時也因為他的人格還在發展……。 【目錄】 序一(賈植芳) 謙謙君子 博精求新──序二(余思牧) 小引:作者的獨白 第一章 再見,又恨又愛的故郎 大江東去 李家老屋 出世之前 廣元縣的三個片斷 死神 家族的真相 又恨又愛的童年 第二章 理想,將與明天的太陽同升 理想的升起 信仰與活動 初出夔門 在南京 第一次北上 為主義而戰 第三章 聖母院鐘聲響起的時候 赴巴黎 立誓獻身的一瞬間 瑪倫河畔 《滅亡》的誕生 回國一年間 西湖的夢 第四章 無邊黑暗中的靈魂呼號 人格自勉 激情的痛苦 跨入文壇 南國的夢 北方的呼號 日本之行 第五章 尋找一個失去的愛 五四文學的新生代 轉折點:趨向平靜 蕭珊 聚散兩依依(一) 在孤島 聚散兩依依(二) 聚散兩依依(三) 失去的夢 不是結語的結語 參考書目 ■書前語 巴金,原名李堯棠,1914年生於四川成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五四」時期他從宣傳新思潮的刊物,接受了科學與民主的思想,也受到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在長達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寫下約五百萬字的著作,並以《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園》、《隨想錄》等作品,激動了幾代青年讀者的心靈,創造了現當代文學的藝術高峰。 ■書後語 《中國文化名人傳記》是海峽兩岸學人通力合作的結晶:它旨在打破時空限制,讓當代讀者真面中國文化群巒上的奧林匹斯諸神,在與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們心靈交感和精神對話中,尋找和確定我們當代人安身立命的價值取向。 文化名人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概念,它包含思想、哲學、文學、藝術、科學以及一切文史領域中曾有傑出貢獻的人士。我們準備先出版現代文化名人傳,進而再推向古代;在各種領域、範圍中,將先出版文學家傳記,進而再推向文史各類。
為台灣經濟奮鬥一生:
視而不見:【震驚全球
泥濘裡奔馳的青春:台
我是孫佳琪:不被定義
擁抱智慧,從敏捷到傑
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自君別後:陳大禹及其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