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夢想行者:15則活得精彩的人生閱歷
.
思想的毀滅:魯迅傳
.
佛洛伊德與中國現代作
.
羅素傳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苦難的超度:賈植芳傳
作者:
孫乃修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中國文化名人傳記18
出版社:
業強(明田)
出版日期:1994/8/1
ISBN:9576832527
書籍編號:sb0059368
頁數:421
定價:
220
元
優惠價:
79
折
17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苦難的超度:賈植芳傳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 前言
二十世紀,帶著戰爭、饑饉和精神苦難,帶著一身傷痛和血淚記憶,就要悄然別我們而去。 站在歷史的峰巔,回顧那如夢般飄逝的心路歷程和那慘淡的似水年華,瞻望新世紀的縷縷晨曦,我們的心情並不輕鬆。 這個沈重的世紀,帶給中國人的苦難遠比別的民族更為深重。西方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這裡還在砲火轟鳴地軍閥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八年苦難熬到頭,一場空前規模的大血戰卻拉開了序幕;當西方開始突飛猛進地建造自己的家園樂土,這裡又開始「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一場場沒結沒完的「鬥爭」和「運動」;這些純粹的「窩裡鬥」,傳播著人與人之間的仇恨,鼓吹著人與人之間的歧視和仇殺,頌揚著無恥的謊言、破產的道德和獸性的殘酷,乃至演變成民族歷史上長達十年的空前浩劫。於是全民族一同陷入大恐怖、大苦難的深淵。 物質成果、精神成果、道德觀念、知識傳統慘遭踐踏和凌辱。最可怕的是,人格的扭曲與人性的獸化,導致了人的精神的破產和道德的墮落。 在一切傷害中,心靈的戕害是最深重的社會惡果。當人們把靈魂交給魔鬼,用人格和道德換取實惠的時候,他們便不再是人,而是兩腳獸。 洗淨人間這一切醜惡和罪孽,需要一場創世紀的大洪水。 當希望的春風在大地上飄盪起來,輕拂著我們飽受摧殘的心靈的時候,我們還得重新去作那些早已做過的事,重新去啟蒙,去講人的道理和社會的準則,就像西西弗斯(SISYPHUS)那樣,剛剛推上山頂的巨石又落下來,於是還得再費力去推。這種反覆推上、反覆滾落,反覆建設、反覆破壞的歷史現象,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大特點,即它的不斷重複性(不管這種重複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它表現出一種低水平的循環性,很難形成一種低水平的循環性,很難形成一種層累式的不斷上升的文化建築體系,似乎只能維持在那片低矮、匍匐、櫛比鱗次的小平房和封閉、自錮、缺乏想像力的四合院水平和模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人的研究最為豐富也最為貧乏。孔孟儒學、兩漢經學、宋明理學,可謂汗牛充棟,其中也不乏極為精采的格言鐫語和對心性的某些深刻論述(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等等),然而在人格尊嚴、個性意識、思想自由、人權觀念諸方面卻極為貧乏。由於這種理論上的重大缺陷,這種心性之學和人之倫理學便很自然地以默認封建等級制為前提,把自己掛靠在封建政治體系的足下,而將人的權利、尊嚴和自由加以剝奪,從而把人置於封建專制主義權威的鐵籠裡,成為任它蹂躪的工具和奴隸。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狂飆突起,在中國文化史上劃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西方現代人文主義思想的全面輸入以及現代人格觀念的確立,喚醒了一代人的沈沈睡眼,伴隨著這種新觀念、新思想、新文化的興起,一代新型知識分子也崛起在中國現代文化和社會領域。新型知識分子的出現,對於中國現代社會和現代文化的創立與發展,其影響極為深遠。 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知識分子,他們的出現是在戊戌變法時期和變法失敗之後,其卓越的代表人物是是譚嗣同、梁啟超以及民主革命偉大先驅、共和國的精神之父、深刻的思想家孫中山;至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現代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而在中國文化界崛起。他們對中國二十世紀一系列社會、思想、文化觀念的創造和發展作出的貢獻是極為重要的。 從根本上說,知識階層、知識分子對於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發展所起的歷史作用,具有決定性意義。是他首先根據某種理論而提出、論證和構築了一個社會的模式和體制,是他們首先創立了維持社會運轉的一整套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他們首先在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明上取得巨大成功,或概括為科學理論,或使理論科學技術化,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即使是那些草莽英雄如劉邦之流在打天下、治天下時,也還是需要張良們的策畫、指導和叔孫通們的制訂朝儀(「馬上得之,安能馬上治之?」)。然而,那些儒生畢竟都是些古老、陳舊的知識者,他們所代表的那種歷史文化都早已陳腐不堪。不是屈從於強權,就是屈順於金錢,這樣的知識者是令人悲哀的偽知識分子。 知識是一切社會進步的酵母和動力。因此,一個與知識階層及其清流為敵的政權,不僅愚蠢,而且反動。秦皇的焚書阬儒,漢代的黨錮之禍,明代的東林黨禍,清代的文字獄,慈禧集團之殺戮戊戌六君子,都充分說明這一點。他們的政權不是短命的,就是滅亡於這種殺戮中。作為歷史的諷刺和懲罰,古人這詩句──「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實在是對強權暴政的一個絕妙的嘲弄。 在這多災多難的二十世紀,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命運也未能脫去歷史的悲劇色彩。譚嗣同的捨生取義,梁啟超的亡命海外,孫中山的浪跡天涯,都昭示這一點。這說明,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與中國的現代化事業──社會體制的變革、發展以及現代思想文化的創立──之間存著一種緊張的悲劇性關係。他們的悲劇,一方面說明他們人格的偉大、思想的卓越,一方面說明落後勢力的強固和殘酷,另一方面說明進步力量一時還不夠強大。 文化和個人,這兩者是一種互動關係。文化創造人,人也創造文化;人是文化的產物,文化也是人的產物。這裡,更重要的是具有歷史主動意識和創造精神的人及其精華部分──知識分子,這才是引導民族和社會大呼猛進的最重要的社會因素。創立新文化,需要以現代文化觀念塑造新人,需要知識者的嶄新人格,需要全民的知識化,而不是知識分子的農民化或市民化。現代文明社會的經濟前提是自由而有序的市場經濟,它的精神是基礎就是人格尊嚴、獨立意識、思想自由。 我們往往過於著眼象抽象的文化批判和理論研究,忽視了對能動、活潑的歷史創造因素──人及人格尊嚴和價值──的關注,忽視了對新型人格之文化層面和社會意義的研究。在我看來,人及其文化觀念對一個民族的文化意義更為重要。 我曾在十年前的一篇關於徐志摩的文章裡這樣寫道:「如果始終不與西方文化接觸,那麼聞一多可能以其凜然風骨而成為封建王國裡的封疆大臣、文天祥式的慷慨悲歌之士,徐志摩則很可能以其清脫性靈而成為封建王國裡的飄逸之士、袁子才式的風雅才子。閉鎖在中國封建文化的死水和牢籠裡,不會自發地出現現代意義上的聞一多、徐志摩。」這本書的傳主賈植芳的成長,也充分說明這一點。 賈植芳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中飽經人生苦難、頗富傳奇色彩的一位。他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也是一個喜劇。從他坎坷的人生歷程,幾乎可以看出整個二十世紀中國的滄桑面影。 我欣賞他的勇氣、他的人格意識、他的不屈不撓的人生奮鬥精神;我欣賞他的夫人任敏女士的堅貞、開朗、視物質如敝屣、唯精神高格為皈依的豁達的人生態度。 周敦頤《愛蓮說》稱讚蓮花的清脫和操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在那污泥一樣浸染著人們心靈的社會裡,在權欲、物欲的引誘和種種威壓面前,如果沒有堅強的正義信念和良心的主宰,一個人是多麼容易誤入歧途,放棄自己人格和道德的高貴性,糟蹋自己,禍害別人,去換取現世的實利! 人生不是貿易,心性不是獸性,它需要人的道德、人的正氣和人的尊嚴作為人格的基石。 面臨嶄新歷史事業的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應當具有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那種胸襟:「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這本書揭示的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在追求人格獨立思想和自由這一歷史事業中苦難的戰鬥歷程,它是中國知識分子以自己的生命譜寫的貝多芬式的《悲愴奏鳴曲》和《熱情奏鳴曲》,它講述的是人的靈魂的高貴性和關於人的偉大真理。 如果讀者能夠從這本書中悟出人生的道德和人的價值,透過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艱難發展和現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而看到民族的脊梁和新世紀的曙光,或是受到更多的文化啟迪,那麼作者會感到由衷的欣慰。 孫乃修
■書前語
站在民族歷史十字路口的賈植芳,受五四新思潮的啟蒙後,即投身於一連串反專制暴政、追求人格獨立與思想自由的歷史事件中,懷著歷史的激情與愛國的熱忱,不斷用筆冷峻地與政治勢力作韌性的奮鬥,《心生賦》的社會批判,《熱力》的政治諷喻,《近代中國經濟社會》的歷史意識,正是民主鬥士賈植芳對民族文化與戰鬥精神的精采謳歌。
■書後語
《中國文化名人傳記》是海峽兩岸學人通力合作的結晶:它旨在打破時空限制,讓當代讀者真面中國文化群巒上的奧林匹斯諸神,在與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們心靈交感和精神對話中,尋找和確定我們當代人安身立命的價值取向。 文化名人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概念,它包含思想、哲學、文學、藝術、科學以及一切文史領域中曾有傑出貢獻的人士。我們準備先出版現代文化名人傳,進而再推向古代;在各種領域、範圍中,將先出版文學家傳記,進而再推向文史各類。
■作者簡介
孫乃修,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生於青島。一九八一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八四年復旦大學文學碩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已出版論著《屠格涅與中國──二十世紀中外文學關係研究》、《李清照詞選》,譯著《蒙田》、《亞洲藝術中人的精神》、《莎士比亞》、《論怪誕》等十餘部作。
.無盡之愛:站在總統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
永遠的女王:伊莉莎白
感謝人生
貝佐斯新傳(暢銷增訂
HR赫蓮娜,從巴黎沙
老派愛情物語:胡適、
在商言商/郭令明:新
橫尾忠則的創作祕寶日
運:唐吉訶德的致勝秘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