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漫畫版)
.
少年龍船隊(四版)
.
李潼童話:水柳村的抱
.
穿越時空的歌仔少年: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綠衣人
作者:
李潼
分類:
青少•童書
/
文學
叢書系列:萬卷文庫203
出版社:
大地
出版日期:1992/5/1
ISBN:9579460302
書籍編號:sb0058774
頁數:168
定價:
160
元
優惠價:
79
折
12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綠衣人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自序 澄淨的湖泊是少年的心 ──《綠衣人》自序 李潼 收集在《綠衣人》裡的短篇少年小說,基本上都是寫實風格的;不論呈現的手法採用詼諧的、平淡的或傷感的,在在都希望能捕捉到八十年代少年的心思。這些作品,在發表的當時,或多或少曾引起臺灣兒童文學界朋友的議論,談得最多的是「這樣的小說會超過青少年的認知嗎?」尤其是《帶爺爺回家》、《大厝來的少年家》兩篇。 《帶爺爺回家》裡的少年小夏,陪伴爺爺回去因戰亂而別離四十年的安徽老家探親;雖名為「帶」爺爺回家,其實是「陪」爺爺走一趟返鄉的路。在那二十天不到的旅程,小夏給自己一次「我不但會照顧自己,也懂得照顧別人」的機會,也隱約體會爺爺那一代因時代不幸而造成的親情悲劇。這篇小說在我一九八八年夏天自香港直飛安徽,和一位半身不遂的老榮民同坐時,便已開始構思,在協助他填表格、用餐,看他的額頭貼窗到飛機在合肥機場落地的激動難禁,幾至傾身撲地,以我一個生長在「幸運年代」的人看來,即使那老榮民和我「無關」,他身受的悲劇「離我遙遠」,心情卻也沉重下來。 那樣令人不忍的際遇,不但和我同代的人應該知道,並有感受,我想,又少我一代的現今少年,不妨也來體會。有沒接觸過、有沒留神過,都不在意,讓我也來說說這樣的故事,縱然只能體會三分,少年的心也會柔軟三分,放遠而去,來日,或許也能減三分讓這種人間悲劇再發生。我也不相信少年對這樣的題材不能接受,不相信你們看過之後會說「那不干我的事」!所以,我以一年時間來處理這一題材,寫了三次才完稿。 以我一個少年小說寫作者的觀察,我十分贊同一個有智慧的心理學家的看法:「少年的心理年齡,往往比他父母師長所認定的超出三兩歲」。你們雖然個子不大,做人處事的方式還「粗糙」,但是聰慧機敏,看得不少、想得不淺,心,像一面未經「人工污染」的澄淨湖泊,靜靜地接受了拱虹、雷雨、雲彩和飛鳥走獸的投影,在心湖深處清楚分類,一一存藏。 《綠衣人》要出版了,我仍不相信其中的哪一篇,對你們是超出齡的。讀過之後,寫信到出版社給我。 ■序 分裂與一致 ──小說中的人物角色 詹宏志 和內心的我說話 「綠衣人」的故事講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陳學榮,家裡是種蓮霧的果農(父親則是迷上股票的股友),暑假他必須幫忙家人採蓮霧賣蓮霧。七月十三日這天是陳學榮的生日,家人似乎都不記得,他自己則在這一天碰到許多怪事,他一直看見綠縗人神秘地出現在左右,陳學榮終於在果園裡逮到他,和他交談,最後還成為彼此了解的朋友。 小說的關鍵在於那位綠衣人,只有陳學榮看得到他,其他人卻都沒見到。更怪的是,綠衣人和陳學榮還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年齡相仿、面貌近似、都穿V領綠衫、又是同一天生日。但他們也有不像的地方,陳學榮雖然調皮,基本上仍是幫忙做家事的乖小孩,綠衣人卻是見到警察就躲,專偷汽車標誌的小偷;陳學榮家人眾多,綠衣人似是孤獨一人,無依無靠。 如果我們把綠衣人和陳學榮看成「同一個人」,小說的意思就清晰起來(但是,不要相信小說只有這一種讀法);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其他人總是看不見那個綠衣人,綠衣人其實就是陳學榮內心那個「想做壞事的自己」。 當我們相信小說可以有這層意思時,我們就會這樣來了解所有的情節:陳學榮是個正在成長的青少年,他的外表逐漸像大人,但內心還是渴望被關心、照顧;他的家人可能已經要求他像大人一樣負責任、自我約束(所以他羨慕人人寵受的小妹),陳學榮卻不免還會孩子氣(用棍子敲蓮霧樹、高興時掏出踃子來吹);今天(七月十三日)是他的生日,但家人都不記得,他內心感到加倍地被遺棄,他可能想做點壞事來抗議(或引起家人的注意),但經過他與內心的自己(綠衣人)談判之後,解除了衡突,因而覺得「今天不錯」(因為他又長大了一點,更有智慧一點)。 從行動看一個人 像「綠衣人」用這樣的方式來說故事,並沒有很久的歷史(也許只有一百年出頭)。 小說描寫「變形的人」或「分裂的人」,一直和心理學對人的認識是平行的(一方面心理學的知識幫助了小說家,一方面小說家可能也啟發了心理學家)。 但在一百年以前的數千年,說故事的人並不用這樣的方法,他們傾向於行動來描寫人物。你讀「三國演義」,覺得紅臉的關公和黑鬍子的張飛都栩栩如生,但當問到關公或張飛的心理狀態時,我們卻答不上來。我們完全不知道關公過五關斬六將時有沒有心理掙扎(他對曹操的禮遇感受如何),我們只知道他的行動呈現了他的人格,卻不知道一切行動的心理過程。 你讀「水滸傳」時,看到打虎的武松、大鬧野豬林的魯智深、火燒草料場的林沖,看到他們虎虎生風的行動,都覺得痛快淋漓,也覺得如見其人。但我們同樣沒看見他們的內心世界,不知道他們想什麼、憂慮什麼。 這是從前寫人物的方法,他們從「外面」來寫一個人,所以小說家需要「行動」(因而就需要行動的場所:一種較大的空間),需要行動與行動所組成的「事件」(因而集合成有目標的情節),也需要行動歷程本身需要的「物理時間」。 從念頭看一個人 從十九世紀末到現在,一百年之間,文學家關心的方向與說故事的技藝都有了大變化,最重要的關鍵可以說是「由外向內」(這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實中國人的思想歷史有兩次由外向內的運動,一次是受佛家的影響,一次是跟著西方思想的變動)。 現代小說對人物的「生滅心」更感興趣,生滅心是借佛經上的話,指的是一個人的內心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念頭剎那起滅的特性。這個興趣延伸出新的技法,小說家不僅要有能力寫景觀、寫行動,還要有能力寫內心的幻象和衡突。 譬如敘述者的觀點變小,從前小說家像是一個俯覽眾生的天神,或是一位掌握史事的史家,他們用一種無所不在的眼光來說故事,先說某甲的故事,突然又說這些「先按下不表」,去說某乙的故事。近現代小說家則發展出一個「局限的眼光」說故事的技巧,小說家藏身在其中一個角色,用這個角色的觀點來說故事,這個小說角色視野所不及的地方就不說,這種「單一觀點」的技巧,雖然外在世界變得不完全,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卻完全了(李潼這篇「綠衣人」,一直用陳學榮的觀點來說故事,我們並不知道他母親是真的沒看見綠衣人還是假裝沒看見)。 當我們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我們讓他自己對自己說話,這個技巧也許可以稱為「內心獨白」(以前的獨白是在舞臺上說給觀眾聽的),或者我們把他內心片斷的、生滅的各種念頭,像電影一樣投射出來,這就是被稱為「意識流」的技法。這些技法都是為了更進一步處理內心活動所發展出來的,它們和小說家關心的主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李潼的小說「綠衣人」恰好可以給各位一個現代小說欣賞的入門機會,你愈熟悉這樣的表現方式,你就愈有能力欣賞各式各樣的現代小說。 ■ 李潼 一九五三年生於台灣,專業作家,目前定居蘭陽平原,作品以小說、散文、歌詞和童話為主。小說作品《屏東姑丈》曾改編為四十集電視劇播出,《順風耳的新香爐》中篇小說另以韓文版發行,以本名賴西安發表的七十多首歌詞,其中《廟會》和《月琴》最為膾炙人口,迄今仍流傳。 李潼曾獲得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三次的洪建全兒童文學少年小說首獎、兩次的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洪醒夫小說獎、楊喚兒童文學獎、台灣省兒童文學少年小說首獎、行政院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及青年日報小說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小說首獎、台灣省新聞處文藝獎創作小說首獎等廿五項文學獎。此外另有《明天》、《散場電影》……等六十首歌詞作品。 目前已出版作品二十二冊: 《恐龍星座》、《綠衣人》(大地) 《屏東姑丈》(遠流) 《少年噶瑪蘭》(天衛) 《博士•布都與我》、《大聲公》、《大蜥蜴》、《這就是我的個性》(聯經) 《再見天人菊》、《順風耳的新香爐》(自立晚報文化部) 《天鷹翱翔》(書評書目社) 《迷信狀元》(晨星) 《蠻蠻》(幼獅文化) 《銀光幕後》、《野溪之歌》(教育廳編輯小組) 《金毛狗》(富春) 另有多部作品在中國大陸發行。
動物警探達克比角色手
神奇鎮上的神奇餐廳2
神奇鎮上的神奇餐廳1
.妮娜想當YouTu
.好點子快遞公司2:
.好點子快遞公司1:
.真的有超人2:夢遊
.真的有超人1:貼紙
達內利魔法裁縫鋪
動物警探達克比迷你鑰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