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基本六法(2017年2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失控的懲罰
作者:
勞勃.弗格森
譯者:
高忠義
分類:
軍政•法律
/
法律
叢書系列:人與法律系列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4/12/4
ISBN:9789862726914
書籍編號:kk0390308
頁數:416
定價:
580
元
優惠價:
79
折
4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失控的懲罰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失控的懲罰 懲罰的力量使人靜默,但不能駁倒……它永遠無法促成真理的認識。 ──塞謬爾.約翰遜 Samuel Johnson 刻意的殘酷是不可原諒的。 ──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台大法律系教授 李茂生 專文推薦 我們已經成為一個懲罪者的國度,忽略了人的尊嚴,甚至忘了懲罰的目的。 「為惡者必將付出代價」,但我們能夠接受一個恐怖不輸集中營的監獄? 你無時無刻不在害怕,你只有一個人,到處是敵人,沒有可以信賴的政府,你唯一的武器就是你自己。你在哪裡?不是戰場,不是異鄉,而是美國監獄。 你做了什麼淪落到此?可能是哈了太多草,或者不小心把一些藥賣給錯的人。你可能從來沒使用過暴力,但這會兒周圍全是暴力的人。要活著逃出這裡,得靠智慧,還有運氣。 弗格森博士寫作這本書的靈感來自課堂上。在哥倫比亞法學院上課時,他會提出案件讓同學討論,結果即便是同樣的罪名,七十個學生常常會陷入嚴重的量刑分歧。刑罰從六個月的在家拘役,到入獄二十年。這一群未來的律師,每個人的論述都很有道理。 然而,為什麼一群知識份子面對同樣的事實,會得出如何不同的見解?這就是本書試著要回答的。即便是受過教育的美國人,當他們想要做出懲罰時,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儘管他們對懲罰這件事充滿理想與激情。這樣的矛盾很重要,因為相較於其他現代化民主國家,美國社會更常對犯罪者科以刑罰,且刑責偏重。判刑入獄率(incarceration rate),在歐洲國家大約是1:1000,在美國是1:143,刑期較長且監禁條件較差。 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害怕犯罪、種族對立、幫派活動、對政府的不信任。作者無意爭論這些問題,但提出不同的思考:懲罰的哪些面向令人感到困惑?更深入分析懲罰這件事能告訴我們什麼?為什麼一般美國公民不關心美國的監獄體系和環境比所有極權主義國家還要糟糕?我們所知道的刑罰到底達成了什麼目的? 截至二○一○年,美國監獄裡關了兩百二十六萬人,有九分之一的州政府員工是在監獄工作,花在監獄的費用比花在教育還要多。懲教機構愈來愈失能。法律人在學校的學習著重在如何懲罰,而非懲罰本身的意義。法律強調的是,「為惡必將付出代價」。公義的社會期望透過這樣的法律等式來恢復秩序。但是懲罰還要考量到犯罪者所面臨的其他狀況。 弗格森博士認為,當一個懲罰體系變得太過嚴苛,重新檢視與評估是所有人的責任。一個文化的形成,是透過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心理、甚至宗教與哲學,而我們必須了解這些意涵,才能知道我們在做些什麼。
勞勃.弗格森 倫比亞法學院教授,開設「美國生活中的審判」,以作家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和舊約聖經中的《但以理書》為題材。弗格森教授擅長以小說作為法律教學的材料,例如融合《梅崗城的故事》與法學教授Derrick Bell 的作品,探討批判種族理論。他曾說過,作為律師,除非你說的是陪審團聽過且能夠讓他們相信的故事,否則你無法勝訴。因此如何說故事是一項重要技能,而瞭解敘事的觀點會讓人更懂得如何說故事。 勞勃.弗格森一九六八年取得哈佛法學位,一九七四年取得哈佛「美國文明史」博士學位。曾在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目前除了在哥倫比亞法學院任教,也在哥大大學部開設英文課程,吸引大批學生搶修。著有Law and Letters in America Life (1987), The American Enlightenment, 1750-1820 (1997), Reading the Early Republic (2004), Edition of The Federalist (2006), The Trial in American Life (2007), Alone in America: The Stories That Matter (2013), and Inferno: An Anatomy of American Punishment (2014)。
前言 棘手的難題 第一章 被誤解的懲罰 •凝視萬丈深淵 •隱藏在懲罰背後的世界 •不作為之特徵 •失控的懲罰 第二章 理論的棘輪效應 •嚴懲的邏輯 •新的觀念:罪刑相當 •功利主義者的回答 •現代的論戰 •迷失在實務中的理論 第三章 痛苦與懲罰 •對痛苦與懲罰的混淆 •「痛苦與創傷」作為法律專有名詞 •在殘酷與異常的懲罰脈絡下的痛苦意義 •被害人的法律權利 •痛苦何時變成虐待? •重新連結懲罰中的痛苦 第四章 合法的懲罰者 •不知情的特權 •立法者:公眾的懲罰者 •一個屬於警察的國家 •檢察官的裁量權 •陪審團的審判 •審判長 •獄警作為矯治人員 •從懲罰中獲益 第五章 被合法懲罰的人 •在柵欄裡的被懲罰者 •我們的社會如何看待被懲罰者 •我們的法律如何對待被懲罰者 •被懲罰者如何看待他們自己 第六章 美國社會的懲罰衝動 •再一次問到的問題 •解構美國懲罰體制的複雜難題 •作為變項的羞恥與恐懼 •看見不正義 第七章 反對著自己的法律 •法治與懲罰 •實證論者的兩難 •法律的限制 •「較少正義」與「不正義」的界線何在? •能做些什麼? •如何做到? 終曲 懲罰的心理學
一次看穿都更×合建契
.當代音樂人求生指南
親密搶奪,誰在拿走你
誰是接班人?財富傳承
家事法官沒告訴你的事
你知道的太多了3 (
50張圖秒懂勞動權益
新基本小六法(202
公平交易法釋義(二)
職場管理的13把法律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