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圖解RC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百年貝聿銘:游弋於不同文明之間的建築大師
作者:
李菁, 賈冬婷
分類:
工業•工程
/
建築•土木
出版社:
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0/9/1
ISBN:9789888694778
書籍編號:kk0517319
頁數:304
定價:
670
元
優惠價:
79
折
52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百年貝聿銘:游弋於不同文明之間的建築大師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百年貝聿銘:游弋於不同文明之間的建築大師 內容簡介 本書以記者視角展現了貝聿銘的一生。既是一部貝聿銘的成長傳記,又是一部貝聿銘建築設計作品的編年史傳。兩位作者實地採訪,內容真實可靠:不僅採訪貝聿銘的兩個兒子、他的幾位助手、項目參與者和傳記作者,還去上海和蘇州尋訪了貝聿銘和貝氏家族的生活史,並實地探訪了貝聿銘晚年在中國的作品,詢問了包括法國前文化部長雅克•朗在內的「大羅浮宮」項目參與者。藉閱讀貝聿銘反觀自己和周遭世界,能給我們,尤其是年輕讀者,以實實在在的啟迪。 本書特色 ◎國際知名建築師貝聿銘的成就背後,從成長到晚年的努力、困惑與高低跌宕 ◎實地採訪,內容真實可靠:不僅採訪貝聿銘的兩個兒子、他的幾位助手、項目參與者和傳記作者,還去上海和蘇州尋訪了貝聿銘和貝氏家族的生活史,並實地探訪了貝聿銘晚年在中國的作品,詢問了包括法國前文化部長雅克•朗在內的「大羅浮宮」項目參與者; ◎書中對貝聿銘部分代表性建築作品的記述和彩圖,是為了解貝聿銘晚年建築成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書中的貝聿銘是個「普通人」:從學生時代到成人世界,憧憬過未來,懷疑過現實;換過專業,遇到過恩師;選擇畢業去向時曾幾經猶豫又備受質疑,在看似平順的職業生涯中經歷過大大小小的風波和危機……藉閱讀貝聿銘反觀自己和周遭世界,能給我們,尤其是年輕讀者,以實實在在的啟迪。
作者簡介 李菁 現任《三聯生活週刊》常務副主編,曾開設《口述》欄目,出版著作有《沙盤上的命運》《往事不寂寞》《活在別人的歷史裡》《記憶的容顏》《走出歷史的煙塵》。 賈冬婷 現任《三聯生活週刊》主編助理,長期關注建築和城市領域報導,出版著作有《誰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記憶》《我們為甚麼愛宋朝:重新發現造極之世》《理想的居所:建築大師與他們的自宅》。
目錄 序 言 跨越東西方的人 / i 第一章 兩個世界的源頭 / 001 這麼多年過去,貝聿銘與蘇州的貝氏家族只有一種遙遠的精神聯繫了。貝聿銘本人一直與在蘇州的家族成員保持着若即若離的關係,或許隱藏着複雜的心緒。他曾說:「我可能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也可能是我。」 第二章 登上「柯立芝總統號」 / 037 貝聿銘並沒有對賓大建築系一見鍾情。「真正使我認定這不是我要上的學校的契機,是我在樓梯口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素描。素描的內容是西藏的一座喇嘛廟。你知道,那是我的國家,而我當時根本不明白,一個名字叫菲茨傑羅德的甚麼人如何能描繪出西藏的一座喇嘛廟。那時我想,建築學肯定是與我所想像的東西大不一樣的。」 第三章 紐約的新面孔 / 065 「貝那時還沒有建過任何東西。然而,我可以從他畫的草圖判定,他確實才華非凡。」向貝聿銘伸出橄欖枝的紐約開發商齊肯多夫回憶道。去為單個的房地產開發商服務在建築業的既成慣例上是一次突破。那不是人們所認定的當建築師的途徑,但時代在發生變化。貝聿銘看到了這一點,而其他人卻沒有。 第四章 成為貝聿銘 / 101 「你為甚麼要到巴黎來毀掉我們的建築遺產?」「不可理喻!」委員們把貝聿銘的設計比作「一個巨大的破玩意兒」。貝聿銘後來回憶道:「為我翻譯的那位女士很想為我抵擋那些充滿羞辱的抨擊,委員會當時就想把這個工程置於死地,他們差點就成功了。」 第五章 游弋於不同文明之間 / 175 1990 年, 73 歲的貝聿銘從事務所退休,此後,他在歐洲、亞洲和中東等地接下了一系列小項目,這些項目全由貝聿銘親力親為。他只接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追求一條商業信息沒有那麼濃鬱的藝術道路─「從1990 年起,我不那麼在乎建築物的造型了。設計一個獨特的建築造型對我不再是件難事。去了解認識我所做的才是很大的挑戰,我開始研究各種文明。」這些晚年作品分佈世界各地,包括盧森堡、德國、英國、日本、中國和卡塔爾。建築評論家卡特•懷斯曼說:「貝聿銘是一位以工程學為根基的現代主義建築師,與此同時,他更牢牢地抓住藝術和文化的靈魂。」 第六章 重返中國 / 199 1974 年,貝聿銘在離開40 年後第一次重返中國,他記憶裡的家族和園林熟悉又陌生,建造現代中國的命題也變得複雜。從香山飯店到中國銀行,再到蘇州博物館,他對歷史和現實聯繫的重建,意味深長。 附 錄 「在今天這個時代,他仍然會是一名偉大的建築師」 —專訪貝聿銘之子貝建中、貝禮中 / 250 貝聿銘主要建築作品年表 / 270__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
園冶30:建築文化與
園冶30:建築文化與
人本建築:一位匠造者
健康建築導論:健康建
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
大都更時代攻略 耕築
往生之間:緬懷逝者的
寄生之廟:台灣都市夾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全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