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
西方憑什麼:五萬年人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戰爭憑什麼:從靈長類到機器人的衝突與文明進程
War! What Is It Good For: Conflict and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from Primates to Robots
作者:
伊安•摩里士
譯者:
袁曼端, 高振嘉, 王立柔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黑盒子
出版社:
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2/11/2
ISBN:9786269647422
書籍編號:kk0558710
頁數:488
定價:
650
元
優惠價:
79
折
51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戰爭憑什麼:從靈長類到機器人的衝突與文明進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戰爭憑什麼:從靈長類到機器人的衝突與文明進程 內容簡介 戰爭如何改變我們的社會? 《西方憑什麼》作者對戰爭史博學精深且具挑戰性的探索 賈德.戴蒙:「伊安.摩里士將重大歷史化為有趣易懂的章節,確立了自己的大師地位。」 戰爭究竟會帶來什麼?在這本熱情洋溢、妙趣橫生,涵蓋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理學、演化生物學、技術與軍事學說的傑作裡,著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伊安.摩里士回顧人類史上15000年戰爭驚悚、扣人心弦的故事,超越了戰鬥與殘暴,進而揭示戰爭對世界的真正影響。 戰爭往往是慘絕人寰、令人深惡痛絕,反戰神曲〈戰爭!〉唱道:「戰爭!……戰爭好在哪?一點都不好。」然而,摩里士在本書中引用了歷代學者與哲學家廣泛而大相逕庭的觀點,並提出了獨特且令人信服的論點,揭示戰爭實際上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從考古學、歷史學和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就某方面而言戰爭其實對人類有所助益。石器時代的人生活在狹小、爭鬥的社會中,有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機會死於暴力;相形之下,二十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廣島原爆和大屠殺,卻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死於暴力。摩里士的解釋是:人類僅靠戰爭就創造出更龐大而複雜的社會,這些社會由政府統治,杜絕了內部暴力。聽來荒謬,但戰爭卻讓世界更安全,促使世界各地的人們變得更富裕;儘管戰爭所帶來的益處和進步是意外造成的,然而摩里士的舉證啟發人心、扣人心弦,而且大膽無畏。本書的內容啟迪人心,詳盡又包羅萬象,輕鬆又極其嚴肅,對於視戰爭為普世災難的人而言,本書將顛覆他們對歷史進程的思考方式。 戰爭一直是歷史上最難以解釋的悖論,透過長達一萬五千年的戰爭史研究,摩里士主張:未來半世紀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期。如果人類能夠挺過這一關,終結戰爭的古老夢想或許能夠實現。摩里士也提出忠告:唯有先理解戰爭的真正意義,才能釐清戰爭會將人類的未來帶往何處。 名人推薦 王立第二戰研所 宋學文|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 侍建宇|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 林廷輝|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 吳明杰|資深軍事專家 黃創夏|自由媒體工作者、前《新新聞》總編輯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好評 「也許你自認為了解過去一萬五千年來各大洲所有民族的歷史,即便如此,這本發人深省的歷史著作仍能提供令你耳目一新的視角。透過本書與前作《西方憑什麼:五萬年人類大歷史,破解中國落後之謎》,伊安.摩里士將重大歷史化為有趣易懂的章節,確立了自己的大師地位。」──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and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作者 「上流社會鮮少有人敢否認:戰爭就是現代文明所珍視的一切事物的對立面。但本書作者伊安.摩里士可不這麼認為。這部妙趣橫生、博學多聞且發人深省的著作,挑戰了人們的核心思想。摩里士的論據相當有說服力,他認為戰爭是現代文明的主要動力,遠非其對立面,我們也遠遠還未迎來戰爭打造的歷史終章。本書將使你感到驚訝、增廣見聞、深受娛樂,但最重要的是,本書將挑戰你的認知。」──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共同作者 「這部博學且令人難以抗拒的戰爭史採取了挑釁性的立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價值,儘管它恐怖,卻是讓人類更加安全和富裕。本書涵蓋了廣泛的跨度,從原古時期一直到近代。摩里士證明,戰爭在死亡人數(佔全國人口的百分比)方面的影響已經減弱,而且正如他所說的,其長期影響是『富有成效的』。簡而言之,『戰爭成就了國家,國家成就了和平。』本書融合了學術研究、驚人的洞察力和風趣機智,是少有的傑作,摩里士引用了歷代學者與哲學家廣泛而大相逕庭的觀點,並提出了獨特且令人信服的論點。摩里士的見解頗能令人信服,未來(此處的未來出於我的預測)的學生、讀者和評論家想必會持續討論他在本書提出的迷人論證。奉賈德.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為現代經典的眾多讀者群,想必也會受本書吸引,甚至擴大到其他受眾。《戰爭憑什麼》書中大量引用了戴蒙的經典之作,是值得與之並陳在個人書庫和圖書館架的書籍。」──馬克.列文(Mark Levine),《書單》(Booklist)星級評論 「伊安.摩里士宣稱戰爭使人類受益(儘管益處只是意外造成),他的證據啟發人心、扣人心弦,而且大膽無畏。本書內容是如此可怕卻啟迪人心,詳盡又包羅萬象,輕鬆又極其嚴肅。對於視戰爭為普世災難的人而言,本書將顛覆他們對歷史進程的思考方式。」──理查.藍翰(Richard Wrangham),《雄性暴力:人類社會的亂源》(Demonic Males: Apes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Violence)、《生火:烹調造就人類》(Catching Fire: How Cooking Made Us Human)作者 「現代人們生活在比我們祖先更安全、健康且繁榮的世界,伊安.摩里士從古文字學、人類學、歷史學、心理學和政治學中汲取多項驚人數據,證明一項難以下嚥、不可忽視的事實:人類生存至今,必須歸功於幾世紀以來被視為最大禍害的戰爭本身。這部歷史傑作體現摩里士的敘述才華,必將永久顛覆大眾思考人類衝突的方式,預示我們未來應當嘗試的改變。」──安東尼.派格登(Anthony Pagden),《兩個世界的戰爭:2500年來東方與西方的競逐》(Worlds at War: The 2,500-Year Struggle Between East and West)作者 「摩里士的行文步調完美,內容令人驚豔,措辭流暢、幽默感十足……是一本絕佳好書。」──菲利浦.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本書涵蓋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理學、演化生物學、技術與軍事學說,是一部熱情洋溢、妙趣橫生的傑作。雖看似不可能,但摩里士巧妙結合了中堅知識分子的嚴謹態度,以及典型英國男性的輕快語調。本書在《瘋狂汽車秀》這類娛樂節目受歡迎的程度,肯定不亞於在史丹佛大學。」──大衛.克蘭(David Crane),英國《旁觀者》(The Spectator)週刊專欄作家 「摩里士的論點相當出色,論證的跨度相當龐大……這是一本宏偉、啟發人心的優秀讀物,任何參與過戰爭與和平事業,或影響人類命運任何層面的人都該讀這本書。本書也已晉升為年度選書。」──羅伯.福克斯(Robert Fox),《標準晚報》(The Evening Standard) 「摩里士在本書的成就非同凡響……與多數作家相比更機智、更懂得自嘲,他對事實真相和軼事具有敏銳洞察力,從不流於自滿的夸夸其談……摩里士展現清晰、敏銳、挑戰直覺的調性,使他的書引人入勝。」──多明尼克.桑德布魯克(Dominic Sandbrook),《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戰爭憑什麼》的每一頁都洋溢著宏大思想,這是最不可多得的好書,娛樂性十足且勇於提出挑戰。」──艾倫.凱特(Alan Cate),Cleveland.com 「一部令人不安、充滿變革性的文本,將會是必讀之作。」──《柯克斯書評》(Kirkus)星級評論 「這是一部充滿野心、綜觀今古的暴力史研究,橫跨不同時間及地理位置……這部引人入勝、啟發人心的著作將吸引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及未來世代的讀者。」──《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簡介 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 史丹佛大學珍與蕾貝卡.威拉德(Jean and Rebecca Willard)古典學教授、歷史學教授。迄今出版逾十本學術書籍,包括廣受好評的歷史著作《西方憑什麼》(Why the West Rules)。他曾主持希臘及義大利的許多考古挖掘工作,現居加州聖塔克魯茲山。 1987-1995年間,摩里士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1995年後轉往史丹佛大學,2000-2007年間主持史丹佛大學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蒙特波利佐的考古挖掘工作。任教史丹佛大學期間,摩里士陸續擔任人類與科學學院副院長、古典學院主席,以及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所所長。他是史丹佛考古學中心的創辦人之一,並曾任兩屆中心主任。他針對古代地中海歷史和考古學、世界歷史發表大量文章,並在2009年榮獲院級教學傑出獎。 摩里士曾獲約翰.西蒙.古根漢紀念基金會、胡佛研究所、國家人文基金會、華盛頓特區的希臘研究中心、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研究所的研究獎學金,也是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曾榮獲伯明罕大學及德堡大學榮譽學位。他在2012年受普林斯頓大學坦納人文講座邀請,前往講授有關人類價值的課程。 審訂者簡介 陳榮彬 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譯作《昆蟲誌》(左岸)獲選2018年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近六十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聯經)、海明威《戰地鐘聲》與《戰地春夢》(木馬)等經典小說,以及史學作品《美國華人史》、《美國與中國》(遠足)等。 譯者簡介 王立柔 台大中文系畢業,曾任記者,現就讀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希望未來可以遊走在新聞、翻譯和文學之間。合作請洽:irosarian@gmail.com 袁曼端 香港城大翻譯系畢業,目前為台大翻譯所碩士生,喜歡甜食和韓國文化,曾翻譯字幕、雜誌和參與編輯工作。合作請洽:manddyyuenn@gmail.com 高振嘉 目前為台大翻譯碩士學程碩士生,興趣是電影、小說和動漫。家裡養了一隻食量大的橘貓,只好每天為了罐罐努力工作。接觸過的翻譯領域包含運動、影視、時事新聞等。合作請洽:siako6284641@yahoo.com.tw
目錄 推薦序 一種戰爭史觀下的帝國與國際關係/侍建宇 推薦序 烏克蘭反侵略戰爭憑什麼?/黃創夏 前言 喪葬業者的好夥伴 一、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 二、戰爭創造國家,國家創造和平 三、戰豬 四、進攻計畫 第一章 不毛之地?古羅馬的戰爭與和平 一、世界邊緣的戰爭 二、羅馬和平 三、「坐寇」 四、我們可以和睦共處嗎? 五、野獸 六、通往羅馬之路 第二章 囚禁野獸:具有建設性的戰爭之道 一、異於西方戰爭方式 二、帝國並立的時代 三、囚籠 四、利維坦遇上紅皇后 五、站穩立場 六、火戰車 七、通往長安(以及波吒釐城)之路 八、寬闊之後,還要更寬闊 第三章 蠻族的反擊:帶來反效果的戰爭之道(1-1415) 一、帝國的局限 二、戰馬 三、帝國的葬身之地 四、軍事事務革命的倒退 五、喪屍帝國 六、無路可出 七、將世界關入囚籠 八、自然實驗 九、幸福的少數 第四章 五百年戰爭(1415-1914):歐洲(幾乎)征服世界 一、將要當國王的人 二、頂級火力 三、回報 四、「訓練啊,寶貝,訓練吧」 五、席捲世界的戰爭 六、看不見的拳頭 七、戰爭與永久和平 八、日不落國 九、不列顛治世 第五章 鋼鐵風暴:歐陸大戰(1914-1980年代) 一、宇宙走向混沌 二、未知的未知 三、風暴來襲 四、沒有勝利的和平 五、世界警察之死 六、暴風雨 七、學會愛上炸彈 八、彼得羅夫時刻 第六章 大自然中的血戰:貢貝黑猩猩為何要打仗? 一、殺手猩猩與嬉皮猿 二、血淋淋的廝殺 三、死亡賽局 四、出外靠朋友 五、猩球崛起 六、裸猿 七、二點七磅的魔法 八、和平主義者的兩難 九、度過彼得羅夫難關 第七章 世間僅存的最大希望:美利堅帝國(1989–?) 一、從這裡到不了那裡 二、金星和火星 三、美國版的波耳戰爭 四、無可避免的類比 五、突破島鏈 六、如履薄冰的年代 七、融為一體 八、死亡賽局的終局 九、未來,戰爭憑什麼? 謝辭 註釋 延伸閱讀延伸閱讀
歷史的另一種寫法,撕
家是臺北的名字:從我
三國前夜:士大夫政治
歷史豈止故事:歷史大
齊默爾曼電報:美國加
烤箱裡的美國史:11
史書之外,中國歷史上
客家人口與語言傳承
環遊世界大冒險【希臘
歐洲三強國 環遊世界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