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啟示錄(普立茲獎得主大衛.哈伯斯坦傳世經典紀念版/二冊不分售)
The Coldest Winter: 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大衛.哈伯斯坦
譯者:
王祖寧, 劉寅龍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MASTER’S
出版社:
八旗
出版日期:2023/10/4
ISBN:9786267234648
書籍編號:kk0572552
頁數:768
定價:
960
元
優惠價:
79
折
7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啟示錄(普立茲獎得主大衛.哈伯斯坦傳世經典紀念版/二冊不分售)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啟示錄(普立茲獎得主大衛.哈伯斯坦傳世經典紀念版/二冊不分售) 內容簡介 「假如按照麥克亞瑟的戰略計畫,把戰爭延伸到轟炸中國滿洲和封鎖中國海岸, 那將會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五星上將布萊德雷(Omar Bradley) 戰爭的背後注定會有無數的政治故事, 正是這些政治故事決定了雙方在這場戰爭中所有的作為! 美國記者之父、普立茲獎得主──大衛.哈伯斯坦 生涯最滿意之作,傳世經典紀念版 1950年6月25日,北韓軍近七個精銳師一舉越過北緯三十八度線,揚言要在三週之內解放整個南方地區。此時在華盛頓,杜魯門總統及其高級顧問們正就敵人的意圖展開唇槍舌劍的辯論。這次進攻是俄國人的授意而北韓只不過是莫斯科手中的一顆棋子嗎?或者,敵人意欲聲東擊西,而這次行動也許是共產主義妄圖稱霸全球的第一次挑釁? 隨後他們很快就做出決定,派遣美國軍隊及隨後組成的聯合國軍開赴南韓,以抵禦北韓的進攻。然而,韓戰不僅沒有在三週之內結束,反而持續了三年之久。與後來的越戰不同的是,韓戰發生時,美國尚未進入資訊社會,電視新聞也剛剛出現。因此,儘管這場戰爭如此慘烈,卻從未觸及美國文化意識的深處。 ■韓戰的爆發眾說紛紜,卻成為決定東亞命運的戰爭! 韓戰的起源,至今仍是一個爭議性的歷史課題。一些左翼的美國作家和學者認為韓戰是南韓總統李承晚與退守臺灣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兩個人「各懷鬼胎」蓄意挑釁北韓;比較中肯、客觀而可信的說法,是北韓的金日成發動韓戰。 這是一場至今依然「不贏不輸」的戰爭,也是以聯合國的名義,美國領軍參與的唯一一場戰爭。這場因冷戰而開始的戰爭,即使今天冷戰已經結束三十年,南北韓、美國依然還在那個看不見的經緯度上相互敵視、對峙。以板門店為界的南北韓停戰線,至今還是劍拔弩張。 北韓將它稱為「祖國解放戰爭」,南韓稱為「六二五事變」,中國稱為「抗美援朝戰爭」與「朝鮮內戰」,然而美國卻視之為「被遺忘的戰爭」——軍事歷史學家馬歇爾(S. L. A. Marshall)形容為「二十世紀最令人難以忍受的局部戰爭」,五星上將布萊德雷(Omar Bradley)更將它定義為「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改變東亞戰略格局,全方位多視角呈現政治家的謀算與野心! 在本書中,作者對人物的刻畫、對戰爭中人性的冷酷和溫暖著墨甚多。哈伯斯坦不斷把讀者引入歷史、現場以及心理的縱深。對於戰場情節的描寫逼真又寫實,富有臨場感的寫作方式,彰顯出其特有的恣肆汪洋的寫作風格。 《最寒冷的冬天》從全方位剖析韓戰,不光是引發戰爭的複雜國際情勢,還有美國的地緣政治策略、冷戰圍堵戰略的佈局等等。除軍事對決以外,以麥克阿瑟為代表的遠東盟軍司令部,以及以總統杜魯門為領導的華府政客,雙方展開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政治角力,也為這場已經被選擇性遺忘的戰爭增添更多元素。 史達林和中共的毛澤東、彭德懷在朝鮮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自然是本書重點分析所在,即便對於敗退臺灣,醞釀東山再起,準備反攻大陸,由蔣介石帶領的國民政府,以及支援蔣介石的美國國會議員及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哈伯斯坦也給予最嚴厲的檢視與探討。 ■一場改寫臺灣命運之戰,卻被喧囂的臺灣徹底遺忘! 韓戰改變的不只是朝鮮半島,整個東亞的地緣戰略格局至今還受到它的巨大影響。而臺灣顯然是韓戰的受益者,有一種說法是韓戰救了臺灣──美國總統杜魯門派兵參戰的同時,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保障了台灣不受中共乘隙進犯而遭到赤化,這可說是朝鮮半島的亂局,造福了台灣。然而,臺灣讀者對這場戰爭的了解相當有限,更缺乏研究和反思。 歷史總是以弔詭的方式重現、以另外的形態複製出自身。如果兩韓不能以歷史為殷鑑,這個悲劇宿命不斷循環的民族,是否還是不免要被環伺的強權所操弄?在東亞局勢不斷的演變下,中日美俄、南北韓、臺灣在政治經濟上的紛爭合作、合縱連橫,究竟又有多少和七十年前的韓戰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繫呢? 本書是普立茲獎得主哈伯斯坦的戰爭史經典之作,哈伯斯坦向來認為每個人都是瞭解歷史的媒介,「如何讓人講話,是書寫歷史的獨特技能」。如果說哈伯斯坦是托爾斯泰「人類於歷史浪潮的憐憫」觀點的信徒,在媒體文化越走越荒誕的今天,哈伯斯坦從裡到外都是一個真正的媒體人,而《最寒冷的冬天》毋庸置疑將成為紀錄時代影響與東亞局勢的寓言之書。 【專文導讀】 林博文/專欄作家、歷史記者 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歷史學家 聯袂推薦 王健壯/政治評論家 哈 金/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 揭 仲/國防軍事評論作家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 好評推薦 哈伯斯坦在《最寒冷的冬天》裡,選擇他最擅長的講故事的本領,在行文中凸顯出主角的生平,如艾森豪、杜魯門、麥帥、毛澤東、金日成等人,以及其他關鍵性人物的經歷,並把他們融到故事裡。哈伯斯坦敘事生動而又引人入勝。還原史事,充分凸顯了「新新聞」(New Journalism)的精髓。——林博文/專欄作家、歷史記者 當年的韓戰是中、蘇、美三大強權的較勁,只不過是由南北韓提供戰場,讓他們同族自相殘殺的一場代理戰爭。如果兩韓不能以歷史為殷鑑,這個悲劇宿命不斷循環的民族,還是不免要被環伺的強權所操弄。期待《最寒冷的冬天》在一片韓流中能帶給大家嶄新的歷史認識。——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歷史學家 《最寒冷的冬天》把這場悲情戰爭的所有悲劇性要素融為一體:敵我雙方的軍事戰略與戰術;國際外交形勢、國內政治以及眾多當事人的鮮明個性。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傑作。——哈爾.穆爾中將 大衛.哈伯斯坦傾其心血創作的鴻篇巨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重現歷史,回憶往昔,哈伯斯坦再次把我們帶入戰爭現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無論是充斥著見利忘義的兩面派的國內政治,還是回蕩著勇氣和激情的戰地前線,哈伯斯坦都將其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新聞週刊》(Newsweek) 大衛.哈伯斯坦以無盡的憤慨和驚人的智慧,帶領我們重溫那場似乎遙不可及,讓人無法理解的衝突。——《時代》(Time) ◎本書曾以《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停戰65週年版)》之名於2018年出版◎
作者簡介 大衛.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 哈伯斯坦於1934年出生在紐約市,1955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60年加入《紐約時報》,後來轉投《哈潑》雜誌,從此開始極為成功、影響深遠的撰述生涯。他是美國新聞界的傳奇,也是最受美國人尊敬的資深記者,「水門事件」揭發人伍德華(Bob Woodward)尊稱其為「記者之父」。 作為第一批採訪越戰的記者,哈伯斯坦是最早質疑美國越戰政策的媒體人。1964年,30歲因報導越戰新聞榮獲當年的普立茲新聞獎。1972年出版揭露美國如何捲入越戰的巨著《出類拔萃之一群》(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被認為是二十世紀非虛構寫作的經典巨作。 哈伯斯坦先後創作二十多本暢銷書,內容觸及戰爭史、媒體史、美國汽車工業衰落史、民權運動史、棒球史、五○年代史等等,重要作品包括《美國媒體王國》(The Powers That Be)、《大清算》(The Reckoning)、《五○年代》(The Fifties)以及《和平時代的戰爭》(War in a Time of Peace)等書。 他亦有志於撰述對美國戰後影響巨大的三次最重要的局部戰爭,即韓戰、越戰和伊拉克戰爭,前兩本分別為《最寒冷的冬天》和《出類拔萃之一群》,如今已成為軍事史經典。2007年4月23日,哈伯斯坦在為下一本書進行採訪的途中因車禍罹難,伊戰報導遂成為其未竟之作。 譯者簡介 王祖寧 翻譯學碩士,通曉英、法等多種語言,長年從事翻譯工作。譯著包括《海洋征服者與新航路:哥倫布的四次航行1492-1504》、《喬治.馬歇爾傳記》、《迴形針行動:二戰後期美國招攬納粹科學家的絕密計劃》、《堅不可摧︰一個關於生存、抗爭和救贖的二戰故事》等。 劉寅龍 經濟學碩士,翻譯長達二十餘年。譯著包括《巴菲特的護城河:降低風險、提高獲利的股市真規則》、《國家為什麼會崩潰》、《毀滅的種子︰美國經濟的興衰成敗》、《國家興衰:10大核心原則,看懂未來全球經濟格局與中國的前景》等。
目錄 【上冊】 .導讀:「身上找不到一根懶骨頭」的哈伯斯坦/林博文 .導讀:韓戰六十年之後/朱立熙 .軍事地圖說明 .軍事術語表 .自序 【第1章】雲山驚兆:美軍遭遇伏擊 01_雲山伏擊戰 【第2章】愁雲慘霧:北韓軍南侵 02_史達林的默許 03_李承晚與近代朝鮮 04_金日成的成長歷程 05_北強南弱 【第3章】戰爭升級:華盛頓介入 06_杜魯門決定出兵 07_心比天高 08_誓作偉人 09_麥克阿瑟的政治渴望 10_初戰失利 11_兩將鬥法 【第4章】洲際政治:複雜的多邊關係 12_兩黨政治 13_肯楠與尼采 14_杜魯門的總統之路 15_臺灣問題的政治學 16_國共兩黨之爭 17_是誰搞丟了中國 【第5章】孤注一擲:北韓軍進逼釜山 18_決戰洛東江 【第6章】扭轉乾坤:麥克阿瑟仁川登陸 19_登陸前奏 20_登陸仁川,攻克漢城 21_保護臺灣 【下冊】 【第7章】向北挺進:跨越三十八度線 22_止步還是跨越 23_中國發出警告 24_史達林、毛澤東與彭德懷 25_威克島會晤與威洛比的誤判 26_麥卡錫主義與衝向鴨綠江 【第8章】中國猛攻:長津湖與軍隅里美軍潰退 27_待君入甕 28_謹慎的費里曼 29_兵潰清川江 30_拙劣的指揮 31_軍隅里與「鐵手套」 32_向西突圍 33_脫險南下 34_逃離長津湖 35_誰之罪 36_李奇威出場 37_重整旗鼓 【第9章】反制中國:中央走廊兩軍激戰 38_彭德懷的憂慮 39_從原州到砥平里 40_雙聯隧道驚魂記(一) 41_雙聯隧道驚魂記(二) 42_固守砥平里 43_原州之戰 44_麥吉與費里曼 45_柯羅姆貝茨救援隊 46_堅守到底 47_轉捩點 【第10章】將帥失和:麥克阿瑟的去職風波 48_麥克阿瑟「逼宮」 49_杜魯門痛下決心 50_麥克阿瑟聽證會 【第11章】戰爭後果:結局與未來 51_黯淡與輝煌 52_可知的結局與不可知的後果 53_反思 .尾聲 .作者的話 .謝誌 .後記 .參考書目 .注釋
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
朝鮮半島六百年史:政
真假丈夫:馬丹蓋赫返
臺灣政治有意思!若林
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
盧比孔河:509–2
歐洲歷史的轉捩點(3
追尋北一:日治時期台
拜占庭帝國:324-
金融的世界史:泡沫經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