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陪你扛起生命的重量:到宅牙醫先行者范綱信醫師守護長照家庭的暖心紀實
作者:
范綱信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醫藥新知
出版社:
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5/5/7
ISBN:9786267596753
書籍編號:kk0597513
頁數:280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預購品:商品本身尚未出版,先開放預購服務。出版後立即出貨。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陪你扛起生命的重量:到宅牙醫先行者范綱信醫師守護長照家庭的暖心紀實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陪你扛起生命的重量:到宅牙醫先行者范綱信醫師守護長照家庭的暖心紀實 內容簡介 身為照顧者,你不孤單! 超高齡社會元年 台灣第一本「口腔照護」長照醫療專書 89歲臥床爺爺也能啃玉米、咬牛排 守護100萬長者和身心障礙者的牙口健康,從齒無礙! 口腔健康,是幸福晚年的必備條件 口腔健康是許多人特別在意的事,尤其口腔問題又與大腦、心臟疾病等密切相關。所幸台灣牙醫診所數量眾多,只要出門就能輕易找到牙醫看診,然而這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卻是件非常困難的行為,這也導致在長期沒有定期檢查牙齒的狀況下,他們往往會有蛀牙、牙周病、活動假牙容易鬆脫等口腔問題,但因為受到環境限制,只能默默忍受著不適繼續生活。 什麼是「到宅牙醫」? 「牙醫到宅醫療服務」,針對有看牙需求卻出門不易者,可以透過與到宅牙醫師、牙醫地方公會或牙醫全聯會合作,讓牙醫師與專業的醫護團隊定期來到家中,為你改善牙齒不適等狀況。口腔機能維持得宜,能有效延緩認知功能的衰退。當長照患者有健康的牙齒,就更有機會透過進食行為,訓練口腔肌群,刺激腦神經,預防老化帶來的系統性疾病。 讓醫療走進居家,讓照護抵達需要的地方 「假牙突然消失,居然是被失智阿公在睡夢中吞掉了」 「女兒用自己的牙齒當模型訂做活動假牙,只為了完成媽媽的遺願」 「家人都在國外,多虧印尼看護提早發現了爺爺的癌症徵兆」 「女兒希望九十歲的媽媽植牙,遭到果斷拒絕,該繼續說服還是放棄」 到宅牙醫服務的對象大多是重度身心障礙者、行動不便的高齡者,著重「全人治療」,深入理解患者的身心狀態,與照顧者共同擬定最適合的照護計畫。並配合跨科別轉介,讓患者在更安全舒適的居家空間接受完整治療。 范綱信醫師是台灣第一批到宅牙醫,14年來服務將近600個家庭,他用說故事的方式,具體描繪長照家庭遇到的嚴峻考驗、家人間的深情羈絆,真摯動人。 想知道口腔相關的疾病徵兆、照顧技能、療程選擇、臨終照顧,本書配備最完整衛教知識懶人包,協助減輕照顧者面臨的沉重課題,像是如何選擇適合長輩的口腔裝置、幫助長輩落實正確潔牙習慣等等。 本書特色 1. 銀髮族照護,從口腔開始:在台灣,80歲以上的長者,只有四成擁有20顆自然牙齒,65歲以上的長者,全口無牙的比率已超過10%。而台灣人的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一旦罹患牙周病,慢性牙周病釋放的炎性因子可能進入血液循環,與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控制不良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密切相關。擁有好牙口,才能帶來好食欲,而好食欲是營養均衡的先決條件,營養攝取均衡,更能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 2. 到宅牙醫給照顧者最完整的口腔照護指導:例如當固體食物吞嚥時間超過10秒、液態飲品超過3秒,有可能就代表吞嚥功能異常等。另外,飲用流質的營養補充品後不能只漱口而已,還是要認真刷牙,因為這些黏稠度高的飲品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澱粉,殘留在牙齒表面和牙縫間隙,很容易滋生牙菌斑。 動容推薦 史書華 盾牌牙醫 朱為民 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江錫仁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吳若權 作家/廣播主持/企業顧問 林易超 花蓮拐杖牙醫 林書煒 POP Radio聯播網台長/主持人 陳乃菁 陳乃菁診所院長 陳景寧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畢柳鶯 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煮雪的人 詩人/作家 楊月娥 資深媒體人/資深照顧者 (依姓氏首字筆劃排序) 各界推薦 好的口腔照護,維持長者的吞嚥與自立能力 日本的在宅牙醫師和在宅口腔衛生師已經非常普遍。二○二二年我在日本的市橋亮一醫師診所進修參訪的時候,跟著口腔衛生師合掌小姐出訪,看著她在一個中風的老伯伯家,幫他刷牙、潔牙、清潔口腔、做口腔按摩,測試吞嚥功能,最後,跟伯伯一起唱了日本老歌三遍作結束。這樣子的口腔照護,每週一次,一次一小時。這樣細膩的照護只有一個目的:維持長者的吞嚥與自立能力。目前,台灣的口腔衛生師還在發展中,在宅牙醫也不普遍,但是,因為有范醫師寫出這本書,我們看見希望,繼續努力向前。――朱為民(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對於到宅醫療,許多人可能還感覺陌生,但在未來可能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對於無法就醫的患者和照顧者非常重要,能進一步同理、關懷病人與家屬的身心,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更有迫切的需求。 牙醫全聯會推動到宅醫療服務已有十四年之久,范綱信主任從一開始就加入到宅醫療服務的行列,迄今照顧了近六百個家庭,連疫情期間也從未停歇。范主任長期無私的奉獻,贏得了病人和家屬的尊重與情誼。全人照護的目的也是到宅醫療的重點精神,范主任分享了書中有笑有淚的故事,期望到宅醫療能有更多人共同參與。 到宅醫療可說是范綱信主任永遠的使命,從本書可看出他強烈的服務熱誠。長期以來,牙醫師照護到宅醫療的患者實屬不易,需要大量和沉重的醫療設備,才能提供好的醫療服務。從醫療面來說,醫護如何走出診間、醫療儀器怎麼配合等,都是出診前必須克服的實務問題,每位個案也有不同的狀況。書中呈現了個案家庭的生命故事、居家照顧的經驗、患者家屬對醫師的感謝及期許等,希望大家看完都有滿滿的感動與收穫。――江錫仁(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台灣牙醫界「特殊醫療服務貢獻」的勇士――范綱信醫師 𠄘蒙范醫師對我的肯定與鼓勵,讓我也能有機會在他的這本新書略微發表我對他的認識。我必須老實說,我和他只有見過一兩次面,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他FB粉專裡的一位小粉絲。我自己後來也加入「牙醫到宅服務」的行列,還是二○一七到二○二三年花東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做到宅服務的牙醫師。 當我看到他在FB分享每一個個案的時候,我就深深地折服於他的努力,認真而且專業的治療精神。雖然我不知道他從什麼時候投入到宅牙醫服務的工作,但是我知道他十分認真而且看重這一份醫院之外的工作!從他出發前的準備工作,行程當中尋找個案的家,和團隊成員的互動及溝通,甚至到了個案家裡立即著手進行精準有效率地鋪排所有器械⋯⋯ 人云: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雖然不敢自詡有多專業,但是我在其他業內朋友的分享中發現;在西部地區不乏許多做到宅牙醫服務的人,但若是以正派、專業、愛心和服務熱忱來說,范醫師無愧於這條道路上的引路者!口碑和標竿至今都沒有人能夠超越⋯⋯ 我要藉此聊表我對范醫師的謝意,謝謝你立下了美好的榜樣,留下在台灣特殊身障牙醫治療的足跡!謝謝你也很樂意四處分享,推廣這些特殊身障牙醫治療的經驗和心得,來鼓勵後繼跟上的年輕醫師!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會繼續堅守在目前的偏鄉地區崗位上,做好我能做好的事情!希望自己也能夠像范醫師一樣,成為一座燈塔,照亮東台灣!吸引年輕的牙醫師學弟妹們願意來接下這神聖的一棒!――林易超(花蓮拐杖牙醫) 在高齡化社會中,「到宅牙醫」是許多行動不便患者的希望,而本書作者范綱信醫師正是這條路上的先行者。從二○一一年毅然投入居家醫療服務,到成為台灣第一批專業的到宅牙醫,他用雙腳踏遍大街小巷,扛著沉重的醫療設備,走進無數需要幫助的家庭。 書中不僅記錄了他的醫療旅程,還細膩刻畫了病患的故事,特別是與一位退休將軍長達十年的醫病情誼,展現了醫療不僅是治療,更是責任與陪伴。 此外,書中還分享了許多失智患者、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及偏鄉居民的就醫困境,並提供實用的口腔照護知識,讓照顧者能更有效地協助家中長輩維持口腔健康。 這不只是一本醫療專書,更是一段溫暖動人的生命歷程,讓人深刻感受到醫療不只是技術,更是一種陪伴與承諾。推薦給所有關心高齡照護、長照醫療的讀者,透過本書,或許我們能一起為未來的長照體系開創更好的道路。――林書煒(POP Radio聯播網台長/主持人) 身為失智及高齡照護醫師,我誠心感謝願意到病人家中看診的牙醫,說是病人的救星也不為過,因為有到宅牙醫,才能幫助因牙痛而進食困難的病人重新找回生命的樂趣。 病人們可能有無法出門到醫院的困難,也可能當醫師到家裡來看診時,心理上的恐懼讓他們難以張開嘴巴。但是到宅牙醫宛如有神奇魔法力量,用豐富的經驗和親切的態度化身為幫助病人的小天使。 當然,最好的方式不是在晚年依靠牙醫到宅看診,而是我們在晚年到來之前,就可以懂得正確的口腔照護知識及維持良好習慣。 希望生活在高齡化社會的我們,都可以開心地享受食物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陳乃菁(陳乃菁診所院長) 全台約有九十萬名失能、失智或身心障礙者,牙口不好會影響進食、營養與心情,甚至加重疾病或導致感染。但行動不便、認知混亂,出門看牙是奢望,還好有像范醫師這樣的先行者走入家庭,帶來希望與解方。書中一則則行醫故事,更親民地解釋了長照牙口保健或醫療問題,長輩、家屬、照服員、外籍看護都受用。范醫師也以極大同理心,描繪他所看到的家庭困境與照顧者壓力。感謝政府與牙醫師們努力發展「在宅牙醫服務」,期待有更多人受惠。――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隨著人口老化、無效醫療的氾濫,台灣有數十萬行動不便、智能損傷或插管臥床的長照人口,平均需要長照十年,造成家庭與社會龐大的壓力。有賴居家醫療單位提供到府的服務,才能維持其基本的生活品質。口腔的健康是一切的根本(牙痛難捱,又妨礙了進食),閱讀這本書才知道到府替身心障礙人士做口腔的保健工作是多麼辛苦的工程。感謝行動菩薩們到府服務,本書分享許多引人深思的長照故事,並提供重要口腔保健的知識,感動推薦。――畢柳鶯(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牙,影響到進食、外觀,是人類生活品質與尊嚴的象徵;牙齒,可以看出一個文明是否健全、美好。「到宅牙醫先行者」范綱信醫師的一則則到宅案例,談論的除了是醫療,也是整個社會的願景與困境——看似光鮮亮麗的當代景象背後,我們該如何更全面地拓展醫療資源,以面對現在進行式的高齡社會?在故事氾濫、現實與虛構界線消弭的時代下,本書重新揭示出非虛構寫作(Non-fiction)的價值。――煮雪的人(詩人、作家)
作者簡介 范綱信 恩主公醫院牙醫部主任、中華民國植牙醫學會理事長。 榮獲2022年新北市醫療奉獻獎、2023年牙醫全聯會醫療奉獻獎銅質獎。 2011年成為到宅牙醫師,每星期固定一天,揹著重達30公斤以上的醫療器材,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偏遠山區,持續至今,已為將近600個家庭服務。 FB粉絲專頁:走出象牙塔-牙科到宅服務|范綱信醫師
目錄 【各界推薦】 【作者序】身為照顧者,你不孤單 Chapter 1 什麼是「到宅牙醫」? 到宅牙醫注重全人治療、醫病共享決策 跨科協同治療,減輕長照家庭負擔 到宅牙醫設備器材大揭密 口腔健康,是幸福晚年的必備條件 Chapter 2 患者給我的生命啟示 1 即使認知退化了,還是有感知能力 2 盡孝的重量 3 媽媽的遺願 4 活著的尊嚴 5 獨居老人的夢想 6 身心障礙者的無障礙生活 7 最後一次的診療 8 GPS定位不到的地方 9 媽媽教我唱的歌 10 我的爺爺是大象 11 患者的咬痕 12 你們什麼時候才會來? 13 我們想給的,不見得是他要的 14 那一碗湯圓 15 父親心中的模範生 16 星星孩子的擁抱 17 你抗拒的是疾病,不是家人 18 老人與狗 19 愛情的模樣 20 還好艾莎發現得早 21 消失的假牙 22 蠟燭多頭燒的照顧者 23 數著日子等你們來 24 牙齒沒事,還需要到宅牙醫嗎? 25 媽媽會一輩子照顧我嗎? 26 老老照顧的艱難 27 總有一天,我會再次站起來 28 外籍看護不是不聽話 29 老先生的淚光 30 你想擁有幾年「健康的餘命」? Chapter 3 照顧者的口腔照護必修課 長輩愛「咬嘴唇」,透露了什麼訊息? 口腔潰瘍可能是營養不均衡、壓力大 「打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訊 舌苔該清嗎? 幫臥床者潔牙,站對位置很重要 要怎麼判斷長輩有吞嚥障礙? 長輩年紀都這麼大了,還要戒除不良嗜好嗎? 一定要拔牙嗎? 拔牙手術後應該怎麼吃,才不會影響傷口復原? 如何選擇適合長輩的口腔裝置? 不是每個長輩都適合植牙 新型態植牙All-On-X好誘人,長輩適合嗎? 糖尿病患者須特別留意牙周病 如何顧好中風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營養攝取? 照顧者如何提早建立治療共識? 進入安寧階段,仍可借助到宅牙醫服務 如何做好臨終照護的心理準備? 【後記】沒有人是「照顧」的局外人 【採訪後記】一本關於「失而復得」的書 【附錄】到宅牙醫申請管道和居家醫療服務內容
精準營養與肺癌治療
恐慌來襲怎麼辦?:心
植物香氣的科學:放鬆
從辨傷到解痛:聆聽身
抗老不衰的青春秘訣:
歡迎光臨藥妝店:暖氣
拚命:外傷急症外科的
超健康 ! 茶飲,對
醫生,也是人:資深心
這本書可能會救你一命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