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我要活下去:康復五部曲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準個體時代的寫作──二十世紀九○年代中國小說研究【現當代華文文學研究叢書17】
作者:
黃發有
分類:
文學
/
文學總集
叢書系列:(PG)語言文學-BOD個人著作系列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15/10/2
ISBN:9789863263531
書籍編號:kk0409971
頁數:396
定價:
500
元
優惠價:
88
折
44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準個體時代的寫作──二十世紀九○年代中國小說研究【現當代華文文學研究叢書17】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準個體時代的寫作──二十世紀九○年代中國小說研究【現當代華文文學研究叢書17】 針對九○年代特殊的文化語境,本書以多元的、立體的視角揭示九○年代小說的文化景觀。與以往「作品──社會」二分式的孤立的、機械的研究不同,運用社會學、文化學、傳播學、心理學等理論,全面打通了文學的內外分界,真正把文學納入社會文化肌體的整體動態系統中予以考察,從而揭示出特定時段文學主體的獨特生存境遇。 本書包括導言和十六章正文,對二十世紀九○年代中國大陸的小說創作進行系統研究。 上編側重對九○年代的小說生產進行體制分析和文化分析,涉及作者的寫作方式、文化與文學思潮、小說的主題與題材、小說的傳播環境等重要問題,力圖對特定時段內的文學空間進行宏觀分析。 下編分析九○年代小說的「寫物主義」、「日常敘事」、「模糊審美」、「文體演變」、「反諷修辭」、「敘事視角」等問題,是對九○年代小說審美特質的研究。 這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改寫而成的,答辯時的題目為《九○年代小說與城市文化》,提交答辯的是「導言」加上「下編」中除去「寫物主義」和「邊際寫作」之外的六章,字數約十一萬,這些章節意在闡述「城市投影與敘事危機」的核心命題。一九九九年夏天到山東大學執教後,為本科生開設了必修課《中國當代文學》和選修課《九○年代小說研究》,選修後一門課的學生相當踴躍,居然占到了文學院一個年級學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這對以前從來沒有登過講壇的我是很大的鼓勵。在忙忙碌碌的教學之餘,又花費了大量時間閱讀新作品,對論文進行大刀闊斧的修改與補充,對理論框架和邏輯結構都進行了較大程度的調整。一九九七年我就開始了論文的前期準備工作,一轉眼六年時光就這樣匆匆流走了,可論文中依然留有許多遺憾。 一九九六年,我有幸成為潘旭瀾先生門下當時唯一的在讀弟子。記得我最初的論文選題是《魯迅精神的當代命運�o�o中國當代作家的人格研究》,研究對象鎖定為魯迅學生輩的馮雪峰、胡風、蕭軍、黃源、許欽文等人,意在解剖他們在建國以後的歷史命運與人格選擇。先生對這一選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遺憾的是,基於資料積累、知識儲備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在準備了一年多時間後,最終選擇了暫時地放棄。這一選題而今也成了我的一筆「心債」。 為了完成這一選題,我閱讀了三千萬字以上的九○年代小說作品。記得那時我成天像著魔了一樣,跑到五角場科技圖書公司三樓的「天地圖書」,大量地選購八折的新書,甚至到了碰到新作品就買的程度。就這樣縮衣節食,在沒有任何外部經濟支援的情況下,我靠著獎
黃發有 黃發有,1969年底出生,福建上杭人。 經濟學學士,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近年致力於跨學科研究,重點關注文學傳媒研究、當代文學研究、客家文化研究等學術領域。 著有《中國當代文學傳媒研究》、《媒體制造》、《文學傳媒和文學傳播研究》、《想象的代價》、《邊緣的活力》、《文學季風--中國當代文學觀察》、《詩性的燃燒--張承誌論》等,學術隨筆集《客家漫步》、《客家原鄉》等,主編《邊緣中國》、《讀網時代》叢書。
導言 準個體時代的寫作 一、被遮蔽的時間 二、困難的個人 三、被改寫的原作 四、在喧嘩中遺忘 上編 第一章 自由寫作:精神源流與文化困境 一、錢權之間 二、過客或歸人 三、「單位」內外 四、自由的代價 五、沉默地思索 第二章 九○年代小說的文化境遇 一、危機或契機 二、還鄉與歸依 三、還俗與遊戲 四、審美理想主義 第三章 「中國後現代」的傳統內核 一、道家思維的現代變體 二、禪宗價值的歷史滲透 三、實用主義與傳統智慧 第四章 九○年代小說的歷史迷惘 一、逆反的史詩 二、虛無的夢魘 三、工具化怪圈 第五章 九○年代小說的城市焦慮 一、複調的城市文化 二、曖昧的想像形態 三、可疑的市民話語 第六章 影視文化與九○年代小說 一、寄生與衝突 二、遇合與呼應 三、影像化敘事 第七章 文學期刊與九○年代小說 一、救亡或殉道 二、編輯的文學 三、代群的輪迴 第八章 文學出版與九○年代小說 一、功能分化與價值互滲 二、商業意志與雇傭寫作 三、時尚速食與長篇泡沫 下編 第九章 寫物主義:九○年代小說的敘事情感 一、感傷與冷嘲 二、擬物與泛情 三、消費化情調 第十章 日常敘事:九○年代小說的潛性主調 一、審美的還原 二、幻滅敘事 三、慣性的沼澤 四、主體性的黃昏 第十一章 模糊審美:九○年代小說的敘事風格 一、黑夜的變遷 二、逃避深度 三、猶豫表達 第十二章 邊際寫作:九○年代小說的女性表達 一、母系寓言 二、詩性敘事 三、隱性對話 第十三章 文體演變:九○年代小說的新聞化 一、時裝邏輯 二、文體混融 三、虛偽的真實 第十四章 自我重複:媒體時代的文學病毒 一、重複與複製 二、氾濫的泡沫 三、獨創的貧困 第十五章 九○年代小說的反諷修辭 一、言語反諷 二、情景反諷 三、泛諷的歧途 第十六章 九○年代小說的敘事視角 一、告別全知時代 二、旁知視角 三、隱知視角 四、戴著鐐銬跳舞 結語:互動與共生 一、歷時分析與共時分析 二、文化批評與審美批評 三、創造美學與接受美學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初筆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故事集【新
汝忘了余之容顏嗎?日
亞特蘭提斯的水手:從
樹可能記得[精裝]
樹仔凡勢猶會記[精裝
飛:翱翔在夢想的天空
虛實交晃
萌閱讀(二版)
島嶼時光機:臺灣文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