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我要活下去:康復五部曲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藍色加薩
作者:
蘇珊.阿布哈瓦
譯者:
張穎綺
分類:
文學
/
文學總集
叢書系列:世界公民叢書.文化
出版社:
立緒文化
出版日期:2016/9/5
ISBN:9789863600695
書籍編號:kk0428151
頁數:360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藍色加薩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藍色加薩 加薩走廊的故事 地中海之南,約旦河以西的藍色加薩 《哭泣的橄欖樹》作者最新力作 一部美麗、哀傷卻深深觸動人心的小說,探索戰亂中失根的人性。 戰爭改變了人們。 誕生出懦夫與勇士,創造出傳說。 故事在口述流傳中改變了細節, 不變的,只有天與海之間永恆的藍。 本書的故事背景在加薩走廊。以橫跨四代女性的家族故事為經,取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政治、歷史和文化為緯,交織出人物與時空的座標事件,時而深入掘鑿,時而凌空俯瞰,視角似遠猶近,思緒穿越無礙,情節鋪陳緻密入微。 讓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的那場大浩劫,始於1947年,猶太人計畫性地逐一殲滅每個村莊。1948年5月,歐洲來的猶太移民宣布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名為以色列的國家,本書主要場景貝翟洛村,隨之迎來了決定性戰役。最終,貝翟洛村遭死亡和敗北的氣息籠罩,村民不是死亡,就是倉皇逃往加薩,剩下的人遭到俘虜,從此音訊全無。 20世紀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的冷戰時期,全球各地相繼爆發游擊隊起義,在民族革命風潮興起,阿拉法特發起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Fateh,法塔赫)。以色列為分散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的力量,便扶植另一支勢力──簡稱「哈馬斯」(Hamas)。 1993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簽署「奧斯陸協定」,開展「和平進程」。然以色列無視巴勒斯坦人欲獨立建國的心願,仍持續軍事佔領行動,「哈馬斯」此時躍居為抵抗運動主力,帶領巴勒斯坦人爭取民族自主。二十年過去,和平談判依然未果,猶太人不僅於佔領區實施種族隔離,還不斷蠶食鯨吞巴勒斯坦土地。 巴勒斯坦人發動武裝起義,並於2006年1月遴選出新領導人哈馬斯。以色列與美國暴跳如雷,隨即密謀推翻新政權。一場政變之後,約旦河西岸仍歸法塔赫政府管轄,「哈馬斯」則佔領加薩走廊地帶。以色列憤而封鎖加薩,以致地中海岸的這片狹長土地淪為全球最大的開放式監獄。 多年後,一批政府機密文件遭外流曝光,披露的內容顯示,以色列曾精心計算每位居民每日所需的卡路里,意圖讓加薩走廊180萬名男女老少陷於飢餓,但不至於餓死…… 名人推薦 Abulhawa筆下的人物活靈活現,每每面對逆境仍堅毅不屈。——《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不僅僅是一則遷徙故事,這部作品交織著愛、恨、性、強暴、生存、死亡、失去和歸屬,充斥了喜慶舞蹈、沙灘聚會、哀悼、恐懼、神秘、黃色笑話與國族英雄……Abulhawa以《一千零一夜》式的敘事風格,不斷呈上一個又一個新故事,為我們帶來驚喜連連。她彷彿跟隨書中角色親歷中東土地上接踵而至的苦難創傷,亦步亦趨記錄下各人的命運浮沈……每個人物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秘密,然而阿布哈瓦將它們釋放出來。此些隱密情事,都是我們所應當知曉的。透過它們,我們進而更懂得自己,更明白加薩走廊的真實狀態。——Atef Abu Saif,英國《衛報》(Guardian) 扣人心弦,感人至深……人類苦難與堅韌抗逆的復原力,都是難以卒睹的事,但在這本緊扣政治面的小說中,Abulhawa以優美文采,細膩勾畫出人們生命裡的千瘡百孔,成就了震撼人心的佳作。她的文筆洗練明快,嫻熟遊走於多重敘事聲音之間(老人與少年,男性與女性,虛幻與真實),駕馭敘事的能力不同凡響。此部作品近身特寫幾位加薩女人的私密生活,也帶領我們深入那一個不斷喪失的世界,發現日常生活裡的英雄主義。——Margie Orford,英國《星期日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書評版 Abulhawa對女性親屬關係有細膩入微的觀察,她高明地運用黃色幽默充當上下世代間的黏合劑,甚至作為一種大膽違抗的表現……衝擊力十足的閱讀經驗……講述加薩人奮力求生,邁向未來的故事。縱使全書籠罩著一股幻想氛圍,字裡行間卻處處躍動著生命活力。——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 Susan Abulhawa透過這部精彩絕倫的小說,娓娓道來一段令人難以承受,卻不容忽視的故事。《藍色加薩》訴說一個巴勒斯坦家族四代的迭宕起伏命運,一方面呈現出歷史變故對個人生命的無可避免衝擊,另一方面也歷歷指陳,歷史洪流抹滅不了個人的苦痛經驗,也無法澆熄內心潛藏的情欲渴望。Abulhawa的觀點犀利、大膽,令人目眩神迷。—— Teju Cole(作家) 一部橫跨洲際海洋的家族史詩,算命師、英勇戰士、小女孩、老婦人的各色各樣故事躍然紙上,撼動讀者心靈。本書遠比任何新聞頭條、統計數字更有力量,字字句句穿越頭腦,直搗人心。——Laleh Khadivi,《孤兒時代》(The Age of Orphans)、《旅程》(The Walking)作者 Susan Abulhawa這部《藍色加薩》標誌著巴勒斯坦小說發展的新高度。一本想像與敘事的集大成之作。——Raja Shehadeh,《我們一家陌生人》(Strangers in the House)作者 《藍色加薩》……本書風格有別於其他小說。我從未見過任何一位作家如此迫不及待將激情和政治交融並置。我欣賞作者以簡練遒勁文筆,鋪陳出一齣深刻的人性戲劇。這部小說證實個人、社會、政治的不可分割關係,顯現三者如何環環相扣。全書的氣氛營造格外懾人,張力十足,讓人一展讀就欲罷不能。——Bidisha(新聞記者、作家) 一本偉大的小說。擲地有聲。憤怒。溫暖。詩意。詼諧。有趣。充滿睿智。我們與永生難忘的人物相遇。以娜荷蜜為首,各個鮮明立體的女性角色讓我們又哭又笑。Susan這本小說獨樹一格,它如同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目睹一場仍然持續的衝突—所有人都該深入了解它的來龍去脈,讓它在我們的集體心靈佔有一席之地。——Gunn Reinersten(Aschehoug出版社編輯) 我讀到落淚……在我看來,本書特別出色之處,在於整個悲劇的敘事筆法兼採宏觀與微觀視角。這是一本深富人情味的作品。——Eugenia Cheng,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第三台(BBC Radio 3) 棒透了……文筆精湛,故事引人入勝,人物有血有肉,不只感動人心,也會讓你久久難忘……在本書裡看不到絲毫的自艾自憐,作者的筆觸鋒銳、力道萬鈞,讀來盪氣迴腸,令你不由得想一讀再讀。——《馬克思主義評論》雜誌(Marxist Review) Susan此次採取多線敘事,不再是處女作裡那種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觀點不斷切換的手法。她的文筆流暢自如,一如優雅滑行在冰面上的雪橇。文風也稍有轉變,少了些無謂修辭,更注重遣詞用字的美感。——《印度教徒報》(The Hindu)
蘇珊.阿布哈瓦 巴勒斯坦人,生於1967年,一出生就成為六日以阿戰爭的難民。 積極從事人權運動,並經常發表政治評論。2000年創辦「巴勒斯坦園地」,捍衛佔領區巴勒斯坦的兒童遊戲權。她的第一部小說《哭泣的橄欖樹》暢銷全球,已售出二十六種語言版權。
人物關係表 時空背景 第1部 那時候,我們的歷史還愜意坐倚山頭,閒度林間歲月;有一條河,叫沙克河,蜿蜒流過貝翟洛村。 第2部 然而,外邦人帶著過往的血腥苦難而來,一舉燒毀本地綿長悠遠的歲月軌跡;地中海碧濤依然拍打著加薩海岸,滾滾浪花輕撫過我們歷史的傷口。 第3部 命運無可避免地崩壞解體,一些支離碎片失落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的那塊陸地。 第4部 我們將就湊合地過日子,從廢墟瓦礫中建造家園,在魚兒游水的地方沐浴,從稀薄的空氣裡造出愛來,裝好彈弓,用土製汽油彈找我們的力量。 第5部 隨著太陽沉入天際,我們陷入惶惶不安。而後,黑暗以其獨有方式照亮滿天星斗,我們躺臥於泥土上,仰望穹蒼的輝煌與不朽。 第6部 詞語與故事猶如海浪,日夜不斷沖刷岸邊,我們用它們譜寫出新歌。太陽又升起,在街頭投下陰影,我們剝下一片片影子,用它們裁製出新衣裳。 第7部 在與世隔絕的孤獨中,我們意識到,我們的存在多麼渺小,我們的土地既小又缺乏防衛。當民族尊嚴踽踽獨行,我們的耳畔傳來許久以前一位老婦人的呢喃:這片土地將再次升起。 後記 致謝 引用書目
初筆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故事集【新
汝忘了余之容顏嗎?日
亞特蘭提斯的水手:從
樹可能記得[精裝]
樹仔凡勢猶會記[精裝
飛:翱翔在夢想的天空
虛實交晃
萌閱讀(二版)
島嶼時光機:臺灣文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