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說對了就成交!想對了就成功!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地方創生最前線:全球8個靠新創企業、觀光食文化,和里山永續打開新路的實驗基地 @
作者:
松永安光、德田光弘、中橋惠、鈴木裕一、宮部浩幸、漆原弘、鷹野敦
譯者:
林詠純
分類:
行銷企管
/
經營學•成功典範
出版社:
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8/3/25
ISBN:9789869622325
書籍編號:kk0462640
頁數:240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地方創生最前線:全球8個靠新創企業、觀光食文化,和里山永續打開新路的實驗基地 @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中文書名:地方創生最前線:全球8個靠新創企業、觀光食文化,和里山永續打開新路的實驗基地 原文書名:世界の地方創生: 辺境のスタートアップたち 內容簡介 ●在地方創生的範疇中,少見介紹了歐亞全球實例、而不限於日本案例之內容 ●訪查範圍遍佈瑞士、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蘇格蘭、芬蘭及台灣 ●在邊陲地區尋找最尖端事例!針對上述地區詳細探訪調查並與主腦、導覽人等對話,擘畫出包括新創事業基地、嶄新觀光模式,和森林資源永續利用的里山模式等三大主軸 ●發掘鄉村郊區等地方的軟實力,善用當地特色、以及利用危機產生轉機,發展出文化產業與成功商業模式 ●記錄了以地方文化和人本精神為基底,幫助資源稀少的邊陲地區找到新出路的人物、團體和政府的地方振興作法 ●即使相對於城市中心商業區,邊陲地方也不是守舊落魄的代名詞,而是新型態的文化實驗場 郊區鄉村不是破敗消滅的無未來地域, 而是文化發展實驗的最先端舞台! 美食、建築、藝術……看看歐洲各地和台灣如何開始驚詫的「地方創生」。 當城鄉差距、人口老化、全球化消滅地方特色的狀態日益嚴重,各國的郊區鄉村似乎都開始面臨荒廢危機。不過,正因為人口較少、凝聚力強,以及地價便宜、自然資源豐富等等原因,「地方」其實正是適合發展特色文化的所在。正因立地並不繁華,地方團體必須對所在地域及資源有更深刻的了解、或者是跳脫傳統模式嘗試新型做法,才能順利維持生存。於是,造成的結果出人意料──邊陲地方不見得是守舊與步調緩慢的代名詞;相反的,許多新型態的試驗都得以在地方團體裡實施和孕育。 有奧地利西部的鄉村,僅靠一兩棟木造建築就每年吸引無數觀光客;也有義大利的村落,在發展觀光時選擇把旅館的機能拆開分散在全村當中,讓旅人吃飯借宿時都會深入當地而大受好評;而在葡萄牙里斯本的舊街區,年輕建築師與人類學家攜手用「一樓計畫」把社群帶入原本空蕩蕩的店面、營造出活絡的人際互動;在台灣,也有台中中區和綠光計劃等以文創基地和創意市集重新活化老舊建築的案例。這些相對於都市商業中心的「邊境」地區,以熱中投入的人們為首,發展出可以長久營運的運作模式,為自己掙回一席之地。 作者群均擁有建築或城鄉規劃背景,足跡遍及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蘇格蘭、芬蘭、台灣等地,親身查訪地方組織,與當地人士討論詢問後寫成調查分析報告,在日本國內也堪稱是第一本彙集歐洲地方創生經驗的書籍。台灣近年也漸漸掀起地方創生的風潮,不僅政府倡導,回流鄉間居住工作的人們也日漸增多。在較為常見的日本事例之外,本書的歐洲經驗可補足更多視角。 推薦人 【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中區再生基地發起人】蘇睿弼 審訂、推薦序 甘樂文創 林承毅(林事務所代表&服務設計師 ) 透過書中搜羅自世界各不同現場的真實案例,打開我們對於地域實踐的視野及可能性,也更治癒了過往總是單向輸入日本觀點的偏食症,尤其讓我們更意識到,在地方創生的範疇中,適時、適地性之重。 同樣是為了抵抗少子化,高齡化的不可逆趨勢而戰,不同地方的人,處於不同的環境風土之下,以創意為刀,實踐為斧,志氣為鋸,創造出各式充滿想像力及在地性特色的可能。 而這樣的多樣性及魅力,源自於地方期盼能透過草根的行動,找回生存的自信心及生活的幸褔感,一切關鍵就在於人本,而唯有以此為指針,一路向前,地方才能真正走向永續之道。 當地方重新被看見,並成為復甦的急先鋒,創生就不會只是口號,而是人們從找回自我,迎向志業初心的關鍵。 楊璨如(台灣版食通信活動發起人) 世界各地的創生行動都是從一個有意識、有脈絡的社會觀察發起,縱使初心並非企圖去創造地方的全球競爭力,務實克服地方課題,更能彰顯各別地域的差異、激發地方創生的終極關懷能力。只要願意付諸行動,邊陲將不再是失落的空間,而是各種創生型態的機會。 鄭佑軒(RTM泛旅遊理事長) 「創新來自邊陲。」我雖然認同這句話,但既然是邊陲,就不能用「中心」的角度思考創新作法。 台灣在地有許多社區經營者在打造「小旅行」,企圖透過觀光導入商業模式,但在旅行從業多年,我觀察到,大眾市場「觀光客」的需求跟地方旅行的特質是相反的。觀光客期待的是簡單、便宜、內容淺的娛樂;地方旅行努力耕耘的卻是耗時、深度、相對昂貴的體驗內容。地方旅行主打生活型態感受與文化教育,是向「學習型消費者」的利基市場作推廣。 本書中有非常多創意噴發的邊陲創生成功案例,讀來十分振奮人心 ── 我自勉投入青年返鄉風潮的推動,期待出現更多「抓對市場」的在地新亮點,讓台灣成為「鄉村人文的大型教育島」!
作者簡介 【編著者】 松永安光 1941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及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畢業。曾獲得JIA新人獎、日本建築學會作品獎、同學會作品推薦獎、JIA環境建築獎、木材活用大賽農林水產大臣獎、都市住宅學會業績獎、日本設施管理協會大獎、BCS獎。1997年至2007年間擔任鹿兒島大學工學部教授。主導近代建築研究。一般社團法人HEAD研究會理事長。主要主作包括《社區營造的新潮流》《地域營造的新潮流》(皆為彰國社出版)《老屋改造的新潮流》(學藝出版社)。 德田光弘 國立大學法人九州工業大學大學院副教授。博士(藝術工學),一級建築士。2003年九州藝術工科大學大學院博士課程畢業。曾任鹿兒島大學工學部助教、助理教授,2009年開始擔任現職。一般社團法人老屋再生社區營造協會代表理事。曾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勵獎、日本建築學會教育獎、都市住宅學會業績獎、九州地域營造獎、地域營造法人國土交通大臣表揚地域營造旗手支援部門國土交通大臣獎等許多獎項。合著的著作有《地域營造的新潮流》(彰國社)等等。 【著者】 中橋惠 1998年至2000年,取得義大利政府獎學金、扶輪社獎學金,前往拿坡里大學留學。2001年法政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畢業,2006年取得拿坡里大學建築學院博士課程學分後肄業。合著的著作包括《實測術》(學藝出版社)、《南義大利都市的居住空間》(中央公論美術出版)、《都市的破壞與再生――場域基因解讀》(相模書房)等等。 鈴木裕一 西班牙國家認證建築師。東京理科大學碩士課程(建築史研究室)畢業後,在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研究所以「歷史建築物的再生相關研究」取得碩士。1996年成為首位取得西班牙國家認證建築師稱號的日本人,並在巴塞隆納近郊成立建築師事務所。現在以老屋再生等根植地域的主題進行建築創作。加泰隆尼亞建築師協會正式會員。 宮部浩幸 1997年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系研究科畢業。曾任職於北川原溫建築都市研究所、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系研究科助教、里斯本工科大學客座教授,2007年後成為(株)SPEAC的合夥人。參與許多建築與不動產的企劃及設計。作品包括「龍宮城公寓」「RESIA DAITA TERRACE」等。2015年成為近畿大學副教授。工學博士,一級建築士。 漆原弘 1990年早稻田大學建築學科大學院碩士課程畢業後,任職於SKM設計計畫事務所/近代建築研究所。1995年前往英國約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集合住宅的設計,並取得博士學位。後來在英國及愛爾蘭進行設計及研究活動。建築學博士、一級建築士、英國政府登錄建築師、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會員。合著的著作包括《老屋改造的新潮流》(學藝出版社)。 鷹野敦 2004年鹿兒島大學大學院理工學研究科建築學專攻畢業後,任職於設計事務所,2008年前往阿爾托大學(前身為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留學,主要從環境面進行木材與木造建築的研究,並取得博士學位。2016年成為鹿兒島大學副教授,從事橫跨建築物設計、結構、環境的研究、教育及設計活動。一級建築士,理學博士。 譯者簡介 林詠純 台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畢業。譯有《經典設計的誕生》《未來年表》《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等書。 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樣,透過這本書,展開一場精采的旅程。
目錄 前言 序章 新創企業在邊境誕生 松永安光 從邊陲誕生的新時代 新創企業從邊陲地區開始 誕生於邊陲的觀光新潮流 活用邊陲的森林資源 在邊陲看見的文化多樣性 從全球化到在地化 第1章 阿爾卑斯地方:聚集新創企業的木造建築最前線 松永安光 阿爾卑斯地方的概觀 聖格羅爾德與布隆斯:建造於生物圈保留區的前衛木造村辦事處 多恩比恩與孟塔峰:當地企業建造的木造前衛建築 盧德施:吸引企業與人才的木造環境共生鎮公所 弗林:靠著活用森林資源的地域經濟循環維持生計的國境之村 第2章 義大利的村莊與聚落:分散型旅館是廢村危機的救世主 中橋惠 義大利的概觀 分散型旅館的誕生 扎加羅洛:羅馬近郊富有野心的分散型旅館 卡拉布里亞與坎帕尼亞:擺脫廢村危機的嘗試 南巴西利卡塔的洞穴屋:從負遺產到重新評估與觀光地化之路 莫斯托納度假村:投資巨額資金的老闆 第3章 庇里牛斯南麓地方:從美食學展開的地域創生 鈴木裕一 庇里牛斯南麓地方的概觀 建造於庇里牛斯南麓村莊的日本酒藏:加泰隆尼亞的天才主廚與日本的飲食文化 奧斯曼迪:新銳主廚的永續美食學 龐迪哥.馬歇爾食品工廠:頂尖主廚創設的食品工廠 聖塞巴斯汀與蒙德拉貢:帶來附加效果的前衛美食學教育 第4章 里斯本、波爾圖、山賊村:充滿公共精神的小型民間事業及政府的合作 宮部浩幸 葡萄牙的概觀 德拉弗童軍露營中心:全部自己動手做的山賊村營地 里斯本市的住宅政策:市政府與居民共同推動的居住環境改善計畫 LX工廠:新創企業的工廠群再生 一樓計畫:年輕建築師與人類學家主導從一樓展開的街道再生 TIME OUT美食市集:全球性的在地媒體打造公設市場的美食廣場 因騰登廣場:民間順應政府整頓而成功再生的廣場 伊藤廉的整修計畫:透過空間設計解決地域課題的建築師 第5章 都柏林與美食漁港:美食與學習之旅 漆原弘 愛爾蘭的概觀 聖殿酒吧區:打造讓新創企業可以持續經營的城市 霍斯:從當地產業中誕生的美食小鎮 霍斯城堡料理學校:一般人也能體驗的學習之旅 第6章 格拉斯哥:藝術與商業的融合 漆原弘 蘇格蘭的概觀 格拉斯哥藝術學院:藝術家就是小規模事業經營者 燈塔:麥金托什留下的建築成為創業的助力 格拉斯哥蒸餾所:開創精釀威士忌的新潮流 第7章 芬蘭的小都市:徹底活用森林資源 鷹野敦 芬蘭的概觀 米凱利的三澤建設:活用互助式森林資源的日本企業 芬歐匯川造紙公司與生質發電企業:活用階段性森林資源的企業 拉赫蒂:反過來利用河畔廢棄廠區的木造建築公園 菲斯卡爾斯與皮爾斯納:工廠遷址後致力於地域再生的撤退企業與藝術家 第8章 台北、台中、嘉義:在沒落市區綻放光芒的極低預算區域再生 德田光弘 台灣的概觀 台北:盛行以藝術為起點的老屋改造 台中:市區的興衰 蘇睿弼:舊市區再生的關鍵人物 台中中區:再生基地的誕生 中區再生基地的嘗試 區域再生的新旗手 嘉義:規模截然不同的兩件區域再生案例 結語 注釋.參考文獻(附錄)
一生的財富:這是一本
系統創富一桶金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
致未來的你:做對選擇
內心真正強大的人:《
用商業思維優化你的人
長板與短板理論【木桶
長板效應、彼得原理、
羅斯柴爾德:世界上最
年薪翻倍的向上轉職法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