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原來 李敖騙了你
.
科學通識20講
.
通往知識的祕徑2:如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哲學大師的通識教育思想
作者:
通識在線雜誌社
分類:
哲學•宗教
/
哲學總論
叢書系列:生活通•識
出版社:
開學文化
出版日期:2018/4/20
ISBN:9789869551946
書籍編號:kk0465460
頁數:264
定價:
300
元
優惠價:
88
折
26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哲學大師的通識教育思想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哲學大師的通識教育思想 內容簡介 通識教育源自於西方,早期臺灣在八○年代推行時,大致循著美國大學曾實施的經驗發展:如「經典教育」、「核心課程」。由於「通識教育」一詞的概念,有著許多分歧與複雜的看法:常與博雅教育互通,甚有別於專業教育與職業教育。若要發揮通識教育的意涵,必須先探本溯源、瞭解其脈絡。 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指引,挑選十五位百年來的哲學大師,包括杜威(Dewey)、馬克思(Marx)、斯賓塞(Spencer)、芝加哥大學前校長赫欽斯(Hutchins),以及二十世紀哲學家阿多諾(Adorno)、赫斯特(Hirst)、哈伯瑪斯(Habermas)等人,從傳統古典與現代的對話中,探討博雅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辯證、通識教育觀的轉向、全球化下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理念與模式,看當代的哲學家如何看待這些議題,本書是理解通識教育思想之最佳選擇書籍。
作者簡介 通識在線雜誌社 《通識在線》提供華人社會通識教育一個溝通的平臺,內容廣博國內、外通識教育領域,見證大中華圈通識教育的歷史與改革,專家學者執筆撰稿,值得您訂閱的教育書籍
目錄 序:期盼通識教育理論的本土論述 但昭偉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序:找尋高教深耕賴以植基的沃土─重溫哲學家的通識教育思想 王俊斌 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授 博雅教育的兩種模式:Dewey 與Hutchins 在1936-37 的辯論及其遺緒 但昭偉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知識型式、課程領域與社會實踐在通識教育之論辯:以Paul Hirst 通識教育觀的轉向為例 蘇永明、簡成熙 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 David Carr 對大學博雅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辯證 黃 藿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A. S. Neill 的教育理念與通識教育 郭實渝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由W. Klafki 教育理論之演變論全球化下的通識教育 朱啟華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批判理論知識觀及其對通識教育的啟示 張鍠焜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自律與順從─T. W. Adorno 的半教育理論與博雅教育 楊洲松 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Herbert Spencer 的通識教育理念之評述 鄭玉卿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從Jane Martin 的性別敏銳看女子教育與博雅教育 林麗珊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系暨研究所教授兼主任/所長 Martha Nussbaum 論人文涵養與「新」博雅教育 王俊斌 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授兼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主任 從博雅教育到通識教育:Maritain 教育哲學中的自由意識與自我覺醒 何佳瑞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Michael Oakeshott 論大學教育的博雅特性 陳伊琳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哲學珍寶櫃:關於生活
命運不會虧待選擇變好
史上最強哲學入門:從
強運達人美輪明宏:日
強運達人美輪明宏:日
判斷力批判
約翰.杜威談思考的本
挪威哲學家史文德森.
新譯周禮讀本(二版)
實現人生藍圖的28堂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